列傳第二百二十三外戚中
關燈
小
中
大
以赈之。
置弓手局,教以戰鬥,遂如精兵。
治汶陽堤百餘裡,以卻水患,民便之。
尋除甯遠軍節度使、知澶州。
禦史中丞韓绛奏端懿無功,不當得旄節,不拜。
以留後赴澶州,數月卒。
訃聞,帝方宴禁中,為徹樂,贈其家黃金三百兩,贈感德軍節度使,谥良定,再贈兼侍中。
端懿能自刻厲,聞善士,傾身下之,以故士大夫與之遊,甚得名譽。
弟端願。
端願字公謹,以穆獻公主恩,七歲授如京副使,四遷為恩州團練使。
仁宗以歲旱,禦便殿慮囚,放宮女。
端願上疏,謂:“縱釋有罪,小人之幸;放宮女為宦者專制,反失所歸,何以弭災變?” 累進邢州觀察使、鎮東軍留後,知襄、郢二州。
本路轉運使獻羨财數十萬被賞,端願言常賦三折,其民不堪,即上其事。
帝怒,奪轉運使賞,申折變之禁。
移廬州,富弼謂曰:“肥上之政何以減于襄陽?”端願曰:“初官喜事,飾廚傳以于名,則譽者至;更事既久,知抑豪強、制猾吏,故毀随之。
”弼深然其言。
英宗初,同提舉在京諸司庫務。
帝以疾拱默,端願求對,進曰:“陛下當躬攬權綱,以系人心,不宜退托,失天下望。
”拜武康軍節度使、知相州。
請歸,除醴泉觀使。
神宗即位,遣使就其家錄取異時章奏,賜诏褒之。
河東城啰兀,端願手寫趙普《谏太宗北伐疏》以聞。
連年請老,以太子少保緻仕。
凡大禮成,賜金帶、器币,品數視執政。
哲宗嗣位,進太子太保。
欽聖皇後以甥舅之故,嘗幸其第,緻禮于獻穆祠堂,命近侍掖端願勿拜。
元祐六年,卒,帝辍朝臨奠,赙典加等,贈開府儀同三司。
弟端悫,子評。
端悫字守道,官左藏庫使,執獻穆喪,辭起複,诏特給奉。
累遷東上閣門使、幹辦三班院。
嘗侍宴群玉殿,仁宗獨賜珠花、飛白字,寵顧特異。
知邢、冀、衛三州,至蔡州觀察使。
元祐中,以安德軍留後卒,贈昭德軍節度使,谥曰恭敏。
兄端懿,在嘉祐時嘗密請建儲,人無知者,卒于澶淵,端悫走護其喪以歸。
元豐間因進對,袖舊稿上之,神宗歎曰:“近世之賢戚也。
”由是端悫之名益著。
評字持正,由東頭供奉官八遷皇城使。
以父告老,授西上閣門使,為樞密都承旨。
出使陝西、河東,還,言鄜延之人皆謂城啰兀非便,乞速毀撤,解一路之患。
師出安南,調兵及河東,又言王師南征,而取卒于西北,使蠻聞之,得以窺我。
所論事頗多,或見施行。
然天資刻薄,招權不忌,多布耳目,采聽外事自效以為忠。
僥幸進用,中外仄目。
以榮州刺史出知穎州,還,幹當三班院。
副韓缜報聘契丹,且分畫河東地界,凡二年乃決。
賜袍帶、金帛以賞勞。
進成州團練使、知蔡州。
卒,年五十二。
贈冀州觀察使,賜白金千兩。
評少涉書傳,嘗以公主遺奏召試學士院,改殿中丞,意不滿,辭之。
後二年再召試,複止遷一官,愈不悅,至上書辨論。
及卒,人無憐者。
曹佾字公伯,韓王彬之孫,慈聖光獻皇後弟也。
性和易,美儀度,通音律,善奕射,喜為詩。
自右班殿直累進殿前都虞候、安化軍留後。
言者謂年未四十毋典軍,出知澶、青、許三州,徙河陽。
以建武軍節度使為宣徽北院使,知郓州,改保靜、保平軍節度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景靈宮使,加兼侍中,封濟陽郡王。
神宗每咨訪以政,然退朝終日,語不及公事。
帝謂大臣曰:“曹王雖用近親貴,而端拱寡過,善自保,真純臣也!”進對未嘗名。
元豐中以疾告,既愈,入謝,帝曰:“舅久不觌太皇太後,宜少憩内東門,朕當自啟。
”已而召入,曆上下儒釋道五閣、大椿蟠桃亭,再升殿乃退。
以護國軍節度使、司徒兼中書令為中太一宮使,給朱衣雙引騎吏前馬。
慈聖喪終,請郡,帝曰:“時見舅如面慶壽宮,奈何欲遠朕,得無禮遇有不至乎?”佾皇恐。
即城南為園池,給八作兵庀役,疏惠民河水灌之,且将為築三百楹第,固辭乃止。
高麗獻玉帶,為秋蘆白鹭紋極精巧,诏後苑工以黃金仿其制為帶,賜佾。
生日,赉予如宰相、親王,用教坊樂工服色衣侑酒,以示尊寵。
哲宗即位,加少保。
坤成節獻壽,特綴宰相班,優诏減拜。
卒,年七十二,贈太師,追封沂王。
從弟偕,子評、誘。
偕字光道,少讀書知義,以節俠自喜。
為許州都監,幕客史沆傾險,劫持為不法,上下畏之。
偕從容置酒,對客數沆十罪,将擊殺之,沆起拜謝,偕罵曰:“複不改,必殺汝。
”沆為斂迹。
累遷東上閣門使、帶禦器械、知雄州。
議者欲廢塘泺為田,偕曰:“何承矩、李允則營此累年,所以限契丹,廢之不可。
”進華州防禦使、知相州,徙河陽總管,卒。
嘗從梅堯臣學詩,堯臣稱之,為序其詩。
評字公正,以父任累官至引進使,知審官西院,積遷溫州防禦使。
元祐中,提舉萬壽觀,丐外,樞密院白為真定路钤轄,哲宗曰:“先帝待慈聖家極厚,其以為總管。
”徽宗即位,遷相州觀察使,曆龍神衛捧日天武都指揮使、殿前都虞候、馬步軍副都指揮使、甯遠軍留後、平海軍節度使、佑神觀使。
使契丹者四,館伴者十二。
在閣門十二年,預修儀制,多所增損。
性喜文史,書有楷法。
慈聖命書屏以奉,神宗即賜玉帶旌其能。
尤善射,左右手如一,夜或滅燭能中。
伴契丹使者射,嘗雙破的,客驚竦。
在戚裡号為湛厚。
卒,年六十六,贈開府儀同三司。
誘字公善,以蔭至左藏庫副使。
置弓手局,教以戰鬥,遂如精兵。
治汶陽堤百餘裡,以卻水患,民便之。
尋除甯遠軍節度使、知澶州。
禦史中丞韓绛奏端懿無功,不當得旄節,不拜。
以留後赴澶州,數月卒。
訃聞,帝方宴禁中,為徹樂,贈其家黃金三百兩,贈感德軍節度使,谥良定,再贈兼侍中。
端懿能自刻厲,聞善士,傾身下之,以故士大夫與之遊,甚得名譽。
弟端願。
端願字公謹,以穆獻公主恩,七歲授如京副使,四遷為恩州團練使。
仁宗以歲旱,禦便殿慮囚,放宮女。
端願上疏,謂:“縱釋有罪,小人之幸;放宮女為宦者專制,反失所歸,何以弭災變?” 累進邢州觀察使、鎮東軍留後,知襄、郢二州。
本路轉運使獻羨财數十萬被賞,端願言常賦三折,其民不堪,即上其事。
帝怒,奪轉運使賞,申折變之禁。
移廬州,富弼謂曰:“肥上之政何以減于襄陽?”端願曰:“初官喜事,飾廚傳以于名,則譽者至;更事既久,知抑豪強、制猾吏,故毀随之。
”弼深然其言。
英宗初,同提舉在京諸司庫務。
帝以疾拱默,端願求對,進曰:“陛下當躬攬權綱,以系人心,不宜退托,失天下望。
”拜武康軍節度使、知相州。
請歸,除醴泉觀使。
神宗即位,遣使就其家錄取異時章奏,賜诏褒之。
河東城啰兀,端願手寫趙普《谏太宗北伐疏》以聞。
連年請老,以太子少保緻仕。
凡大禮成,賜金帶、器币,品數視執政。
哲宗嗣位,進太子太保。
欽聖皇後以甥舅之故,嘗幸其第,緻禮于獻穆祠堂,命近侍掖端願勿拜。
元祐六年,卒,帝辍朝臨奠,赙典加等,贈開府儀同三司。
弟端悫,子評。
端悫字守道,官左藏庫使,執獻穆喪,辭起複,诏特給奉。
累遷東上閣門使、幹辦三班院。
嘗侍宴群玉殿,仁宗獨賜珠花、飛白字,寵顧特異。
知邢、冀、衛三州,至蔡州觀察使。
元祐中,以安德軍留後卒,贈昭德軍節度使,谥曰恭敏。
兄端懿,在嘉祐時嘗密請建儲,人無知者,卒于澶淵,端悫走護其喪以歸。
元豐間因進對,袖舊稿上之,神宗歎曰:“近世之賢戚也。
”由是端悫之名益著。
評字持正,由東頭供奉官八遷皇城使。
以父告老,授西上閣門使,為樞密都承旨。
出使陝西、河東,還,言鄜延之人皆謂城啰兀非便,乞速毀撤,解一路之患。
師出安南,調兵及河東,又言王師南征,而取卒于西北,使蠻聞之,得以窺我。
所論事頗多,或見施行。
然天資刻薄,招權不忌,多布耳目,采聽外事自效以為忠。
僥幸進用,中外仄目。
以榮州刺史出知穎州,還,幹當三班院。
副韓缜報聘契丹,且分畫河東地界,凡二年乃決。
賜袍帶、金帛以賞勞。
進成州團練使、知蔡州。
卒,年五十二。
贈冀州觀察使,賜白金千兩。
評少涉書傳,嘗以公主遺奏召試學士院,改殿中丞,意不滿,辭之。
後二年再召試,複止遷一官,愈不悅,至上書辨論。
及卒,人無憐者。
曹佾字公伯,韓王彬之孫,慈聖光獻皇後弟也。
性和易,美儀度,通音律,善奕射,喜為詩。
自右班殿直累進殿前都虞候、安化軍留後。
言者謂年未四十毋典軍,出知澶、青、許三州,徙河陽。
以建武軍節度使為宣徽北院使,知郓州,改保靜、保平軍節度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景靈宮使,加兼侍中,封濟陽郡王。
神宗每咨訪以政,然退朝終日,語不及公事。
帝謂大臣曰:“曹王雖用近親貴,而端拱寡過,善自保,真純臣也!”進對未嘗名。
元豐中以疾告,既愈,入謝,帝曰:“舅久不觌太皇太後,宜少憩内東門,朕當自啟。
”已而召入,曆上下儒釋道五閣、大椿蟠桃亭,再升殿乃退。
以護國軍節度使、司徒兼中書令為中太一宮使,給朱衣雙引騎吏前馬。
慈聖喪終,請郡,帝曰:“時見舅如面慶壽宮,奈何欲遠朕,得無禮遇有不至乎?”佾皇恐。
即城南為園池,給八作兵庀役,疏惠民河水灌之,且将為築三百楹第,固辭乃止。
高麗獻玉帶,為秋蘆白鹭紋極精巧,诏後苑工以黃金仿其制為帶,賜佾。
生日,赉予如宰相、親王,用教坊樂工服色衣侑酒,以示尊寵。
哲宗即位,加少保。
坤成節獻壽,特綴宰相班,優诏減拜。
卒,年七十二,贈太師,追封沂王。
從弟偕,子評、誘。
偕字光道,少讀書知義,以節俠自喜。
為許州都監,幕客史沆傾險,劫持為不法,上下畏之。
偕從容置酒,對客數沆十罪,将擊殺之,沆起拜謝,偕罵曰:“複不改,必殺汝。
”沆為斂迹。
累遷東上閣門使、帶禦器械、知雄州。
議者欲廢塘泺為田,偕曰:“何承矩、李允則營此累年,所以限契丹,廢之不可。
”進華州防禦使、知相州,徙河陽總管,卒。
嘗從梅堯臣學詩,堯臣稱之,為序其詩。
評字公正,以父任累官至引進使,知審官西院,積遷溫州防禦使。
元祐中,提舉萬壽觀,丐外,樞密院白為真定路钤轄,哲宗曰:“先帝待慈聖家極厚,其以為總管。
”徽宗即位,遷相州觀察使,曆龍神衛捧日天武都指揮使、殿前都虞候、馬步軍副都指揮使、甯遠軍留後、平海軍節度使、佑神觀使。
使契丹者四,館伴者十二。
在閣門十二年,預修儀制,多所增損。
性喜文史,書有楷法。
慈聖命書屏以奉,神宗即賜玉帶旌其能。
尤善射,左右手如一,夜或滅燭能中。
伴契丹使者射,嘗雙破的,客驚竦。
在戚裡号為湛厚。
卒,年六十六,贈開府儀同三司。
誘字公善,以蔭至左藏庫副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