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傳第二百二十二外戚上
關燈
小
中
大
度兼侍中,延慶建雄軍節度兼中書令,通彭城郡王,曾祖母宋氏陳國太夫人,祖母元氏衛國太夫人。
母龐氏郓國太夫人,美亦贈侍中。
天聖二年,郊祀,加贈維嶽彰信軍節度兼中書令,延慶鎮安軍節度兼中書令,通鄭王,宋氏楚國太夫人,元氏韓國太夫人,龐氏魏國太夫人。
五年,再郊,又贈維嶽天平軍節度、中書令兼尚書令,延慶彰化軍節度、許國公,通開府儀同三司、魏王,宋氏安國太夫人,元氏齊國太夫人,龐氏晉國太夫人,從德和州刺史,從廣内殿承制。
有龔知進者,即通之友婿也,亦贈衛尉卿,其妻追封南安郡君。
從德字複本,父美卒,年十四,自殿直遷至供備庫副使。
弟從廣是歲始生,亦補西頭供奉官,遷内殿崇班。
太後臨朝,從德以崇儀使真拜恩州刺史,改和州,又遷蔡州團練使,出知衛州,改恩州兵馬都總管,知相州。
從德齒少無才能,特以外家故,恩寵無比。
其在衛州,縣吏李熙輔者善事從德,乃薦其才于朝。
太後喜曰:“兒能薦士,知所以為政矣。
”即擢熙輔京官。
從事鄭骧因緣從德,亦擢美官。
從德妻,嘉州王蒙正女也。
蒙正家豪右,以厚賂結納至郎官,為郡守。
既而從德病,召還,道卒,年二十四。
贈保甯軍節度使,封榮國公,谥康懷。
太後悲憐之尤甚,錄内外姻戚門人及僮隸數十人。
從德娣婿龍圖閣直學士馬季良、母越國夫人錢氏兄惟演子集賢校理暧及蒙正皆遷二官。
尚書屯田員外郎戴融嘗佐從德衛州,以為三司度支判官。
禦史曹修古、楊偕、郭勸、推直官段少連上疏論之,皆坐貶。
子永年。
從廣字景元,少出入禁中,侍仁宗左右,太後愛之如家人子。
太後崩,真拜崇州團練使。
娶荊王元俨女。
為滁州防禦使,時年十七。
趙元昊反,從廣自言待罪行間,不能扞患疆埸,坐耗縣官,願上所給公使錢,帝嘉納之。
為群牧都監,改副使。
從廣自為防禦使十年不遷,特拜宣州觀察使、同勾當三班院,請補外自效,以知洺州。
漳水溢,從廣穿隋故渠以殺水勢,洺人便之。
徙邢州,籍鄉軍之罷老者聽引子弟自代,著為令。
召還,複領三班院。
出知襄州,徙真定府路馬步軍副都總管。
卒,贈昭慶軍節度使,谥良惠。
從廣性謹饬,然喜交士大夫,時頗稱之。
永年字君錫,生四歲,授内殿崇班,許出入兩宮。
仁宗使賦《小山詩》,有“一柱擎天”之語。
帝誤投金杯瑤津亭下,戲謂左右曰:“能取之乎?”永年一躍持之而出,帝拊其首曰:“奇童子也。
”常置内中,年十二,始聽出外,累遷廉州團練使,為陝州都監。
郭邈山等為盜,永年密遣壯士夜渡河,殺其兇桀二十餘人,衆遂散。
遷钤轄,代還召見,問破賊狀,擢幹辦皇城司,改單州團練使、永興軍路總管。
契丹遣使來請帝繪像,選副張昪報使。
契丹以未得志,夜取巨石塞驿門,衆皆恐,永年素有力,手擲棄之,契丹驚以為神。
出知泾州,帝賜詩寵之。
郡兵歲以香藥為折支,三司不時辇緻。
振武卒素驕,突入通判聽事,請以他物代給,歡嘩語不遜。
永年召至庭下數其罪,斬為首二人,餘不敢動。
同提舉在京諸司庫務。
凡三除防禦使,皆為言者所論而寝。
知代州。
契丹取西山木積十餘裡,辇載相屬于路,前守不敢遏,永年遣人焚之,一夕盡。
上其事,帝稱善。
契丹移檄捕縱火盜,永年曰:“盜固有罪,然發在我境,何預汝事?”乃不敢複言。
帝嘗問禦戎策,對合旨,書“忠孝”字以賜。
英宗立,遷沂州防禦使,複知代州。
曆步軍馬軍殿前都虞候、太原定州路副都總管。
王師征安南,永年請先士卒,度富良江取賊以獻,不許。
遷邕州觀察使、步軍副都指揮使。
卒,贈崇信軍節度使,谥曰莊恪。
馬季良字元之,開封府尉氏人。
家本茶商,娶劉美女。
初補越州上虞尉,改秘書省校書郎,知明州鄞縣,入為刑部詳覆官。
太後臨朝,遷光祿寺丞。
頃之,擢秘閣校理、同判太常禮院,再遷太子中允、判三司度支勾院,以太常丞、直史館提舉在京諸司庫務,擢龍圖閣待制。
三丞充近職,非故事也。
遷尚書工部員外郎、龍圖閣直學士、同知審官院。
劉從德卒,遺表季良遷二官,辭不就,而請以其子直方為館閣讀書。
會江南旱,出為安撫使,再遷兵部郎中。
太後崩,換濠州防禦使,赴本州。
禦史中丞範諷言季良徼幸得官,降屯衛将軍、滁州安置。
開封府劾奏季良冒立券,庇占富民劉守謙免戶役,诏許季良自陳,以地給還。
歲餘,徙壽州,緻仕,還京師卒。
季良因緣以進,無他行能,在禮院嘗建言,攝祠事官緻齋三日無供帳飲食,非所以重祠事也。
自是翰林、儀鸾司供帳,大官給食于祠所雲。
郭崇仁,字永年,守文之子,章穆皇後弟也,淳化四年,補左班殿直,遷東頭供奉官、閣門祗候。
契丹入寇,赍密诏谕河北諸将,還奏稱旨,累遷崇儀副使兼閣門通事舍人。
章穆崩,特除莊宅使、康州刺史,再遷宮苑使、昭州團練使。
丁母憂,起複雲麾将軍,拜解州團練使,改蔡州,擢捧日天武四廂都指揮使、賀州防禦使、高陽關路馬步軍副都總管。
以疾落軍職,改磁州防禦使。
卒,贈彰德軍節度觀察留後。
崇仁雖外戚,朝廷未嘗過推恩澤,其為解州團練使十年不遷,嘗除知相、衛二州,皆辭不行,蓋性慎靜,不樂外官也。
楊景宗,字正臣,章惠皇太後從父弟,少蒲博無賴,客京師,以罪黜隸緻遠務。
章惠入宮為美人,奏補茶酒班殿侍,累遷西頭供奉官、閣門祗候,坐事降左侍禁、郢州兵馬都監。
未久複官,累遷東染院副使。
章惠為太後,進崇儀使,領連州刺史、揚州兵馬钤轄。
未幾,授秦州刺史,徙滑州钤轄,遷舒州團練使,為兵馬總管。
章惠崩,遷成州防禦使,坐入臨皇儀殿被酒歡噪,出為兖州總管,改天雄軍副都總管。
時呂夷簡守魏,常以官屬禮饬戒之,而景宗肆志不悛,遂以不法奏。
貶齊州都監,徒衛州,又徒郓州钤轄。
召還,同勾當景靈宮、提舉
母龐氏郓國太夫人,美亦贈侍中。
天聖二年,郊祀,加贈維嶽彰信軍節度兼中書令,延慶鎮安軍節度兼中書令,通鄭王,宋氏楚國太夫人,元氏韓國太夫人,龐氏魏國太夫人。
五年,再郊,又贈維嶽天平軍節度、中書令兼尚書令,延慶彰化軍節度、許國公,通開府儀同三司、魏王,宋氏安國太夫人,元氏齊國太夫人,龐氏晉國太夫人,從德和州刺史,從廣内殿承制。
有龔知進者,即通之友婿也,亦贈衛尉卿,其妻追封南安郡君。
從德字複本,父美卒,年十四,自殿直遷至供備庫副使。
弟從廣是歲始生,亦補西頭供奉官,遷内殿崇班。
太後臨朝,從德以崇儀使真拜恩州刺史,改和州,又遷蔡州團練使,出知衛州,改恩州兵馬都總管,知相州。
從德齒少無才能,特以外家故,恩寵無比。
其在衛州,縣吏李熙輔者善事從德,乃薦其才于朝。
太後喜曰:“兒能薦士,知所以為政矣。
”即擢熙輔京官。
從事鄭骧因緣從德,亦擢美官。
從德妻,嘉州王蒙正女也。
蒙正家豪右,以厚賂結納至郎官,為郡守。
既而從德病,召還,道卒,年二十四。
贈保甯軍節度使,封榮國公,谥康懷。
太後悲憐之尤甚,錄内外姻戚門人及僮隸數十人。
從德娣婿龍圖閣直學士馬季良、母越國夫人錢氏兄惟演子集賢校理暧及蒙正皆遷二官。
尚書屯田員外郎戴融嘗佐從德衛州,以為三司度支判官。
禦史曹修古、楊偕、郭勸、推直官段少連上疏論之,皆坐貶。
子永年。
從廣字景元,少出入禁中,侍仁宗左右,太後愛之如家人子。
太後崩,真拜崇州團練使。
娶荊王元俨女。
為滁州防禦使,時年十七。
趙元昊反,從廣自言待罪行間,不能扞患疆埸,坐耗縣官,願上所給公使錢,帝嘉納之。
為群牧都監,改副使。
從廣自為防禦使十年不遷,特拜宣州觀察使、同勾當三班院,請補外自效,以知洺州。
漳水溢,從廣穿隋故渠以殺水勢,洺人便之。
徙邢州,籍鄉軍之罷老者聽引子弟自代,著為令。
召還,複領三班院。
出知襄州,徙真定府路馬步軍副都總管。
卒,贈昭慶軍節度使,谥良惠。
從廣性謹饬,然喜交士大夫,時頗稱之。
永年字君錫,生四歲,授内殿崇班,許出入兩宮。
仁宗使賦《小山詩》,有“一柱擎天”之語。
帝誤投金杯瑤津亭下,戲謂左右曰:“能取之乎?”永年一躍持之而出,帝拊其首曰:“奇童子也。
”常置内中,年十二,始聽出外,累遷廉州團練使,為陝州都監。
郭邈山等為盜,永年密遣壯士夜渡河,殺其兇桀二十餘人,衆遂散。
遷钤轄,代還召見,問破賊狀,擢幹辦皇城司,改單州團練使、永興軍路總管。
契丹遣使來請帝繪像,選副張昪報使。
契丹以未得志,夜取巨石塞驿門,衆皆恐,永年素有力,手擲棄之,契丹驚以為神。
出知泾州,帝賜詩寵之。
郡兵歲以香藥為折支,三司不時辇緻。
振武卒素驕,突入通判聽事,請以他物代給,歡嘩語不遜。
永年召至庭下數其罪,斬為首二人,餘不敢動。
同提舉在京諸司庫務。
凡三除防禦使,皆為言者所論而寝。
知代州。
契丹取西山木積十餘裡,辇載相屬于路,前守不敢遏,永年遣人焚之,一夕盡。
上其事,帝稱善。
契丹移檄捕縱火盜,永年曰:“盜固有罪,然發在我境,何預汝事?”乃不敢複言。
帝嘗問禦戎策,對合旨,書“忠孝”字以賜。
英宗立,遷沂州防禦使,複知代州。
曆步軍馬軍殿前都虞候、太原定州路副都總管。
王師征安南,永年請先士卒,度富良江取賊以獻,不許。
遷邕州觀察使、步軍副都指揮使。
卒,贈崇信軍節度使,谥曰莊恪。
馬季良字元之,開封府尉氏人。
家本茶商,娶劉美女。
初補越州上虞尉,改秘書省校書郎,知明州鄞縣,入為刑部詳覆官。
太後臨朝,遷光祿寺丞。
頃之,擢秘閣校理、同判太常禮院,再遷太子中允、判三司度支勾院,以太常丞、直史館提舉在京諸司庫務,擢龍圖閣待制。
三丞充近職,非故事也。
遷尚書工部員外郎、龍圖閣直學士、同知審官院。
劉從德卒,遺表季良遷二官,辭不就,而請以其子直方為館閣讀書。
會江南旱,出為安撫使,再遷兵部郎中。
太後崩,換濠州防禦使,赴本州。
禦史中丞範諷言季良徼幸得官,降屯衛将軍、滁州安置。
開封府劾奏季良冒立券,庇占富民劉守謙免戶役,诏許季良自陳,以地給還。
歲餘,徙壽州,緻仕,還京師卒。
季良因緣以進,無他行能,在禮院嘗建言,攝祠事官緻齋三日無供帳飲食,非所以重祠事也。
自是翰林、儀鸾司供帳,大官給食于祠所雲。
郭崇仁,字永年,守文之子,章穆皇後弟也,淳化四年,補左班殿直,遷東頭供奉官、閣門祗候。
契丹入寇,赍密诏谕河北諸将,還奏稱旨,累遷崇儀副使兼閣門通事舍人。
章穆崩,特除莊宅使、康州刺史,再遷宮苑使、昭州團練使。
丁母憂,起複雲麾将軍,拜解州團練使,改蔡州,擢捧日天武四廂都指揮使、賀州防禦使、高陽關路馬步軍副都總管。
以疾落軍職,改磁州防禦使。
卒,贈彰德軍節度觀察留後。
崇仁雖外戚,朝廷未嘗過推恩澤,其為解州團練使十年不遷,嘗除知相、衛二州,皆辭不行,蓋性慎靜,不樂外官也。
楊景宗,字正臣,章惠皇太後從父弟,少蒲博無賴,客京師,以罪黜隸緻遠務。
章惠入宮為美人,奏補茶酒班殿侍,累遷西頭供奉官、閣門祗候,坐事降左侍禁、郢州兵馬都監。
未久複官,累遷東染院副使。
章惠為太後,進崇儀使,領連州刺史、揚州兵馬钤轄。
未幾,授秦州刺史,徙滑州钤轄,遷舒州團練使,為兵馬總管。
章惠崩,遷成州防禦使,坐入臨皇儀殿被酒歡噪,出為兖州總管,改天雄軍副都總管。
時呂夷簡守魏,常以官屬禮饬戒之,而景宗肆志不悛,遂以不法奏。
貶齊州都監,徒衛州,又徒郓州钤轄。
召還,同勾當景靈宮、提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