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傳第二百二十二外戚上
關燈
小
中
大
複知滄州。
入朝,為祁州團練使,出知恩州,徙大名府路總管,改乾州團練使,卒。
賀令圖,開封陳留人。
父懷浦,孝惠皇後兄也,仕軍中為散指揮使。
太平興國初,出為嶽州刺史,領兵屯三交。
雍熙三年,從楊業北征,死于陣。
令圖少謹願,隸太宗左右,洎即位,補供奉官,改绫錦副使、知莫州,遷崇儀使、知雄州。
雍熙二年,領平州剌史,充幽州行營壕砦使,以所部下固安、新城兩縣,克涿州。
會父戰死,起家為六宅使,領本州團練使,護瀛州屯兵。
先是,令圖握兵邊郡十餘年,恃藩邸舊恩,每歲入奏事,多言邊塞利害,及幽薊可取之狀。
上信之,故有岐溝之舉。
既而師敗,議者皆咎其貪功生事。
令圖輕而無謀,契丹将耶律遜甯号于越者,使諜绐令圖曰:“我獲罪本國,旦夕願歸南朝,無路自拔,幸君侯少留意焉。
”令圖不虞其詐,私遺以重錦十兩。
是年十二月,于越率衆入寇,大将劉廷讓與戰于君子館,令圖為先鋒,被圍數重。
于越傳言軍中“願得見雄州賀使君。
”令圖嘗為所绐,意其來降而終獲大功,即引麾下數十騎逆之。
将至其帳數步外,于越據床罵曰:“汝常好經度邊事,乃今送死來邪!”麾左右盡殺其從騎,反縛令圖而去。
令圖與其父首謀北伐,一歲中父子皆陷焉。
令圖時年三十九。
是役也,武州防禦使、高陽關部署楊重進死之。
重進,太原人。
少有膂力,周祖鎮大名,以隸帳下,廣順初,補衛士。
宋初,累遷至内殿直都虞候。
太平興國初,改龍衛軍都校,領徐州剌史。
從征太原,出為萊州剌史。
随曹彬北征,為右廂排陣使,改武州防禦使、高陽關部署。
會契丹兵至,與之力戰,遂沒于陣。
年六十五。
王繼勳,彰德節度饒之子,孝明皇後同母弟也。
生時,其母見一人赤發,狀貌怪異,入室中,遂生繼勳。
及長,美風儀,性兇率無賴。
以後故,為内殿供奉官、都知、溪州刺史。
建隆二年,加領恩州團練使,又改龍捷右廂都指揮使,尋領永州防禦使。
四年,收複湖南,改領彭州防禦使。
是秋,将讨西蜀,命繼勳戒期,将大閱。
繼勳素與大校馬仁瑀不協,陰勒部下市白梃,将以相圖。
太祖知之,為出仁瑀密州。
俄遷保甯軍節度觀察留後、領虎捷左右廂都虞候、權侍衛步軍司事。
繼勳所為多不法。
會新募兵千餘隸雄武,将遣出征,多無妻室,太祖謂繼勳曰:“此必有願為婚者,不須備聘财,但酒炙可也。
”繼勳不能谕上旨,縱令掠人子女,京城為之紛擾。
上聞大驚,遣捕斬百餘人,人情始定。
時後已崩,上追念後,故不之罪也。
乾德四年,繼勳複為部曲所訟,诏中書鞫之。
解兵柄,為彰國軍留後,奉朝請。
繼勳自以失職,常怏怏,專以脔割奴婢為樂,前後多被害。
一日,天雨牆壞,群婢突出,守國門訴冤。
上大駭,命中使就诘之,盡得繼勳所為不法事。
诏削奪官爵,勒歸私第,仍令甲士守之。
俄又配流登州,未至,改右監門率府副率。
開寶三年,命分司西京。
繼勳殘暴愈甚,強市民家子女備給使,小不如意,即殺食之,而棺其骨棄野外。
女儈及鬻棺者出入其門不絕,洛民苦之而不敢告。
太宗在藩邸,頗聞其事。
及即位,人有訴者,命戶部員外郎、知雜事雷德骧乘傳往鞫之。
繼勳具伏,自開寶六年四月至太平興國二年二月,手所殺婢百餘人。
乃斬繼勳洛陽市,及為強市子女者女儈八人、男子三人。
長壽寺僧廣惠常與繼勳同食人肉,令折其胫而斬之。
洛民稱快。
其後家寓西洛颍陽,孫惟德不肖,不能自立,丐食以給。
真宗聞而憫之,授惟德汝州司士參軍。
劉知信字至誠,邢州人。
父遷,晉天福末鳳翔帳前軍使,改滑州奉國軍校,從骁将皇甫晖禦邊有功,早卒。
母即昭憲太後之妹也,乾德初,封京兆郡太君,六年,進本郡太夫人,開寶三年十月卒。
太祖廢朝發哀,追封齊國太夫人,陪葬安陵,贈遷太保。
知信三歲而孤,宣祖憐其敏慧。
建隆三年,起家授供奉官,丁内艱,轉六宅副使。
開寶五年,遷軍器庫使,掌武德司。
六年,領錦州刺史。
屬郊祀西洛,為行宮使,駐洛中,又為西京武德、皇城、宮苑等使。
車駕出郊,又充大内留守。
太宗即位,進領本州團練使,拜武德使。
從征河東,又為行宮使。
太平興國五年,坐遣親信市竹木于秦、隴,矯制免所過算缗,入官多取其直,左授軍器庫使,領錦州刺史,俄複為武德使。
會改武德為皇城司,即為皇城使。
七年,坐秦王廷美事,改右衛将軍。
是秋,出為靜難軍節度行軍司馬。
九年,起為左衛将軍,領營州刺史。
雍熙初,改左神武軍将軍,尋領檀州團練使,護屯兵于鎮州。
會大舉北伐,與六宅使符昭壽為押陣都監。
師還,諸将失道,知信獨整所部以歸。
俄知定州兼兵馬钤轄,押大陣右偏。
一日,宴犒将士,契丹騎乘間至,知信不介而出,追之數十裡,斬獲甚衆,以功就拜邕州觀察使。
四年,召入,改并州路副都部署。
端拱中,代還,知杭州。
淳化四年,又知天雄軍府。
太宗崩,充修奉永熙陵部署。
鹹平初,拜建武軍節度觀察留後,知永平軍府。
契丹犯邊,複知天雄軍。
真宗北巡,充駕前副都部署,曆知河陽、升州。
景德元年,車駕幸澶淵,命為東京都巡檢使,複知定州。
二年,以疾求還京,至鎮州卒,年六十三。
廢朝,贈太尉、天平軍節度。
知信以戚裡緻貴,尤被親任,中外踐曆,最為舊故。
雖無顯赫稱,亦以循謹聞于時。
子承宗、承渥。
承宗,幼善射,兼習書數,以蔭補殿直,寄班祗候。
鹹平初,轉供奉官、鎮、定、高陽關三路承受公事,還,掌軍器庫。
會真宗臨幸,見其整肅,面授閣門祗候。
知信卒,轉内殿崇班。
未幾,為河北緣邊安撫都監。
大中祥符初,就加内殿承制,曆如京、文思二副使,徙河東緣邊安撫,又知保州。
俄拜東染院使、知定州。
副薛映使契丹,使還,歸本任,又兼鎮定路兵馬钤轄,俄改宮苑使、知雄州、河北
入朝,為祁州團練使,出知恩州,徙大名府路總管,改乾州團練使,卒。
賀令圖,開封陳留人。
父懷浦,孝惠皇後兄也,仕軍中為散指揮使。
太平興國初,出為嶽州刺史,領兵屯三交。
雍熙三年,從楊業北征,死于陣。
令圖少謹願,隸太宗左右,洎即位,補供奉官,改绫錦副使、知莫州,遷崇儀使、知雄州。
雍熙二年,領平州剌史,充幽州行營壕砦使,以所部下固安、新城兩縣,克涿州。
會父戰死,起家為六宅使,領本州團練使,護瀛州屯兵。
先是,令圖握兵邊郡十餘年,恃藩邸舊恩,每歲入奏事,多言邊塞利害,及幽薊可取之狀。
上信之,故有岐溝之舉。
既而師敗,議者皆咎其貪功生事。
令圖輕而無謀,契丹将耶律遜甯号于越者,使諜绐令圖曰:“我獲罪本國,旦夕願歸南朝,無路自拔,幸君侯少留意焉。
”令圖不虞其詐,私遺以重錦十兩。
是年十二月,于越率衆入寇,大将劉廷讓與戰于君子館,令圖為先鋒,被圍數重。
于越傳言軍中“願得見雄州賀使君。
”令圖嘗為所绐,意其來降而終獲大功,即引麾下數十騎逆之。
将至其帳數步外,于越據床罵曰:“汝常好經度邊事,乃今送死來邪!”麾左右盡殺其從騎,反縛令圖而去。
令圖與其父首謀北伐,一歲中父子皆陷焉。
令圖時年三十九。
是役也,武州防禦使、高陽關部署楊重進死之。
重進,太原人。
少有膂力,周祖鎮大名,以隸帳下,廣順初,補衛士。
宋初,累遷至内殿直都虞候。
太平興國初,改龍衛軍都校,領徐州剌史。
從征太原,出為萊州剌史。
随曹彬北征,為右廂排陣使,改武州防禦使、高陽關部署。
會契丹兵至,與之力戰,遂沒于陣。
年六十五。
王繼勳,彰德節度饒之子,孝明皇後同母弟也。
生時,其母見一人赤發,狀貌怪異,入室中,遂生繼勳。
及長,美風儀,性兇率無賴。
以後故,為内殿供奉官、都知、溪州刺史。
建隆二年,加領恩州團練使,又改龍捷右廂都指揮使,尋領永州防禦使。
四年,收複湖南,改領彭州防禦使。
是秋,将讨西蜀,命繼勳戒期,将大閱。
繼勳素與大校馬仁瑀不協,陰勒部下市白梃,将以相圖。
太祖知之,為出仁瑀密州。
俄遷保甯軍節度觀察留後、領虎捷左右廂都虞候、權侍衛步軍司事。
繼勳所為多不法。
會新募兵千餘隸雄武,将遣出征,多無妻室,太祖謂繼勳曰:“此必有願為婚者,不須備聘财,但酒炙可也。
”繼勳不能谕上旨,縱令掠人子女,京城為之紛擾。
上聞大驚,遣捕斬百餘人,人情始定。
時後已崩,上追念後,故不之罪也。
乾德四年,繼勳複為部曲所訟,诏中書鞫之。
解兵柄,為彰國軍留後,奉朝請。
繼勳自以失職,常怏怏,專以脔割奴婢為樂,前後多被害。
一日,天雨牆壞,群婢突出,守國門訴冤。
上大駭,命中使就诘之,盡得繼勳所為不法事。
诏削奪官爵,勒歸私第,仍令甲士守之。
俄又配流登州,未至,改右監門率府副率。
開寶三年,命分司西京。
繼勳殘暴愈甚,強市民家子女備給使,小不如意,即殺食之,而棺其骨棄野外。
女儈及鬻棺者出入其門不絕,洛民苦之而不敢告。
太宗在藩邸,頗聞其事。
及即位,人有訴者,命戶部員外郎、知雜事雷德骧乘傳往鞫之。
繼勳具伏,自開寶六年四月至太平興國二年二月,手所殺婢百餘人。
乃斬繼勳洛陽市,及為強市子女者女儈八人、男子三人。
長壽寺僧廣惠常與繼勳同食人肉,令折其胫而斬之。
洛民稱快。
其後家寓西洛颍陽,孫惟德不肖,不能自立,丐食以給。
真宗聞而憫之,授惟德汝州司士參軍。
劉知信字至誠,邢州人。
父遷,晉天福末鳳翔帳前軍使,改滑州奉國軍校,從骁将皇甫晖禦邊有功,早卒。
母即昭憲太後之妹也,乾德初,封京兆郡太君,六年,進本郡太夫人,開寶三年十月卒。
太祖廢朝發哀,追封齊國太夫人,陪葬安陵,贈遷太保。
知信三歲而孤,宣祖憐其敏慧。
建隆三年,起家授供奉官,丁内艱,轉六宅副使。
開寶五年,遷軍器庫使,掌武德司。
六年,領錦州刺史。
屬郊祀西洛,為行宮使,駐洛中,又為西京武德、皇城、宮苑等使。
車駕出郊,又充大内留守。
太宗即位,進領本州團練使,拜武德使。
從征河東,又為行宮使。
太平興國五年,坐遣親信市竹木于秦、隴,矯制免所過算缗,入官多取其直,左授軍器庫使,領錦州刺史,俄複為武德使。
會改武德為皇城司,即為皇城使。
七年,坐秦王廷美事,改右衛将軍。
是秋,出為靜難軍節度行軍司馬。
九年,起為左衛将軍,領營州刺史。
雍熙初,改左神武軍将軍,尋領檀州團練使,護屯兵于鎮州。
會大舉北伐,與六宅使符昭壽為押陣都監。
師還,諸将失道,知信獨整所部以歸。
俄知定州兼兵馬钤轄,押大陣右偏。
一日,宴犒将士,契丹騎乘間至,知信不介而出,追之數十裡,斬獲甚衆,以功就拜邕州觀察使。
四年,召入,改并州路副都部署。
端拱中,代還,知杭州。
淳化四年,又知天雄軍府。
太宗崩,充修奉永熙陵部署。
鹹平初,拜建武軍節度觀察留後,知永平軍府。
契丹犯邊,複知天雄軍。
真宗北巡,充駕前副都部署,曆知河陽、升州。
景德元年,車駕幸澶淵,命為東京都巡檢使,複知定州。
二年,以疾求還京,至鎮州卒,年六十三。
廢朝,贈太尉、天平軍節度。
知信以戚裡緻貴,尤被親任,中外踐曆,最為舊故。
雖無顯赫稱,亦以循謹聞于時。
子承宗、承渥。
承宗,幼善射,兼習書數,以蔭補殿直,寄班祗候。
鹹平初,轉供奉官、鎮、定、高陽關三路承受公事,還,掌軍器庫。
會真宗臨幸,見其整肅,面授閣門祗候。
知信卒,轉内殿崇班。
未幾,為河北緣邊安撫都監。
大中祥符初,就加内殿承制,曆如京、文思二副使,徙河東緣邊安撫,又知保州。
俄拜東染院使、知定州。
副薛映使契丹,使還,歸本任,又兼鎮定路兵馬钤轄,俄改宮苑使、知雄州、河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