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傳第二百二十二外戚上
關燈
小
中
大
杜審琦弟審瓊審肇審進從子彥圭彥鈞孫守元曾孫惟序賀令圖楊重進附王繼勳劉知信子承宗劉文裕劉美子從德從廣孫永年馬季良附郭崇仁楊景宗符惟忠柴宗慶張堯佐
自西漢有外戚之禍,曆代鑒之,崇爵厚祿,不畀事權,然而一失其馭,猶有肺附之變焉。
宋法待外戚厚,其間有文武才谞,皆擢而用之;怙勢犯法,繩以重刑,亦不少貸。
仁、英、哲三朝,母後臨朝聽政,而終無外家幹政之患,将法度之嚴,體統之正,有以防閑其過欤?抑母後之賢,自有以制其戚裡欤?作《外戚傳》。
杜審琦,定州安喜人,昭憲皇太後之兄。
太後昆仲五人,審琦最長,其次審玉,次審瓊,次審肇,次審進。
世居常山,以積善聞。
審琦仕後唐,為義軍指揮使,天成二年卒,年三十五,審玉前一年卒,年二十二。
太祖開國,贈審琦左神武軍大将軍,以其子彥超為西京作坊使。
彥超卒,贈左領軍衛大将軍。
審瓊,建隆初,授檢校國子祭酒。
二年,拜左領軍衛将軍。
三年,與其弟審肇、審進皆召赴阙。
審瓊改左龍武軍大将軍,遷右衛大将軍。
乾德初,領富州刺史。
三年,以本官權判右金吾街仗事。
四年春,步軍帥王繼勳坐事,诏審瓊兼點檢侍衛步軍司事。
是秋,卒,年七十。
太祖為廢朝三日,發哀成服,贈太保、甯國軍節度使,谥恭僖。
審瓊性醇質,在公畏慎,宿衛勤謹,徼巡京邑,裡闬清肅,人皆稱之。
景德三年春,加贈審瓊太傅,妻吳氏陳留郡太夫人。
是秋,改葬陪陵,又贈審瓊太師、中書令。
子彥圭。
審肇,建隆三年,起家授左武衛上将軍、檢校左仆射緻仕,賜第于京師。
乾德初,領濰州剌史。
開寶二年,改左衛上将軍,仍緻仕。
三年,起為右骁衛上将軍,俄出知澶州,太祖以審肇未嘗曆郡務,乃命司封郎中姚恕通判州事,以左右之。
未幾,河大決,東彙于郓、濮數郡,民田罹水害。
太祖怒其不即時上言,遣使案鞫,遂論恕棄市,審肇免官歸私第。
俄複舊官,令緻仕,特以濰州刺史月奉優給之。
七年,卒,年七十二。
太祖廢朝二日,素服發哀,贈太保、昭信軍節度,谥溫肅,遣中使護喪事。
景德三年,加贈太傅,妻劉氏東海郡太夫人。
子彥遵,至南作坊使。
審進,建隆三年,起家授右神武大将軍,改右羽林大将軍。
乾德元年,領賀州刺史。
二年,知陝州。
三年,就改保義軍節度觀察留後。
五年,加本軍節度。
太祖郊祀西洛,審進來朝,頒赉甚厚。
太宗嗣位,加檢校太傅。
太平興國二年,會許昌裔刺虢州,捃拾使州阙失事上訴,诏右拾遺李幹鞫之。
幹因上言,請支郡不複隸藩鎮,皆得專達,從之。
三年秋,以審進妻卒,廢朝。
十一月郊禮畢,加檢校太尉。
四年,上親征河東,審進與岚州團練使周承晉、德州刺史孫方進、成州刺史慕容福起皆上言願率所部擊太原。
上以審進耆年,不許。
五年,來朝。
是歲,契丹寇邊,出師捍禦。
上幸大名勞軍,留審進警巡,都邑肅然。
六年,複歸陝,親王宴餞,供帳甚盛。
其年,就加檢校太師。
九年夏,上以審進年高,不當煩以劇務,授右衛上将軍,奉給如故。
雍熙四年,複授靜江軍節度。
端拱元年,上親耕籍田,審進預其禮,恩賜彌渥,加開府儀同三司。
是歲,卒,年七十九。
上趣駕臨喪,哭之恸,廢朝三日,設次成服,親王公主以下并詣其第舉哀。
贈中書令,谥恭惠。
審進鎮陝二十餘年,勸農敦本,民庶便之。
雖居位節制,無驕矜之色,人推其醇厚。
景德三年,追封京兆郡王,妻趙氏南陽郡太夫人。
後贈尚書令。
子彥鈞、彥彬。
彥彬至禮賓副使而卒。
彥圭,起家六宅副使,遷翰林使。
開寶五年,領信州剌史。
六年,改領饒州團練使,俄加領本州防禦使。
從征太原,與曹翰、孫繼業攻城西面。
北征班師,命彥圭與孟玄喆、藥可瓊、趙延進率兵屯中山,坐市竹木矯制免算,責授洛苑使、饒州剌史,裁數日,牽複。
餘年,遷沙州觀察使,出知定州。
雍熙中北伐,命副米信為幽州西北道行營都部署。
彥圭不容軍士晡食,設陣不整,以緻亡失,坐左遷均州團練副使。
雍熙二年,卒于貶所,年五十九,贈歸義軍節度。
景德三年春,加贈中書令。
是秋,又贈太師。
子守元。
彥鈞,起家補供奉官,累遷崇儀使。
端拱初,加莊宅使,領羅州刺史。
淳化四年,特置昭宣使,以彥鈞洎王延德、王繼恩為之。
未幾,加領恩州防禦使。
西鄙用兵,命為永興軍駐泊钤轄。
真宗嗣位,改領颍州防禦使,出知河中府,占謝便坐,求解内使之職,可之。
曆知邠、慶、延、鳳四州。
景德中,為天雄軍副都部署。
車駕駐澶淵,為駕前東面貝冀路副都部署。
契丹騎兵攻月城,彥鈞率兵擊走之,以勞優加封邑。
召還,再任河中。
彥鈞由戚裡進,保位而已。
會有言政事不舉者,徙西京水南北都巡檢使。
大中祥符五年,複知莫州。
馬知節為颍州防禦使,彥鈞換秦州。
九年,拜密州觀察使,出為并代副都部署。
天禧元年,卒,贈安化軍節度。
錄其子贊文為供奉官,贊甯為殿直,孫宗壽為三班奉職。
守元,開寶中,補左班殿直,得侍便殿,帶禦器械,遷供奉官、莫州監軍。
契丹入邊,與州将固守城壁,出兵邀擊,獲生口羊馬,以功加崇儀副使。
未幾,改正使秩。
曆如京、洛苑使。
至道三年,領梧州剌史,連為并代、鎮定、高陽關钤轄。
大中祥符二年,副趙稹使契丹,複涖鎮定。
頃之屬疾,诏遣其子殿直惟慶挾太醫乘驿診候,既至而卒,年五十八。
惟序字舜功,自三班奉職累遷知惠州、莫州,以供備庫使為梓夔路钤轄,徙環慶路,知邠州,又權慶州。
會任福敗,以騎兵數千由懷安路破賊三砦,斬首數百級,獲牛馬千計。
以功領忠州刺史,為泾原钤轄,敕巡警邊州。
久之,改六宅使、知雄州。
時契丹勒兵燕、薊間,遣使求割地。
未至,而惟序購得其草,先以聞。
徙知滄州,又徙定州。
再遷東上閣門使、知泾州。
改四方館使、知瀛州,
宋法待外戚厚,其間有文武才谞,皆擢而用之;怙勢犯法,繩以重刑,亦不少貸。
仁、英、哲三朝,母後臨朝聽政,而終無外家幹政之患,将法度之嚴,體統之正,有以防閑其過欤?抑母後之賢,自有以制其戚裡欤?作《外戚傳》。
杜審琦,定州安喜人,昭憲皇太後之兄。
太後昆仲五人,審琦最長,其次審玉,次審瓊,次審肇,次審進。
世居常山,以積善聞。
審琦仕後唐,為義軍指揮使,天成二年卒,年三十五,審玉前一年卒,年二十二。
太祖開國,贈審琦左神武軍大将軍,以其子彥超為西京作坊使。
彥超卒,贈左領軍衛大将軍。
審瓊,建隆初,授檢校國子祭酒。
二年,拜左領軍衛将軍。
三年,與其弟審肇、審進皆召赴阙。
審瓊改左龍武軍大将軍,遷右衛大将軍。
乾德初,領富州刺史。
三年,以本官權判右金吾街仗事。
四年春,步軍帥王繼勳坐事,诏審瓊兼點檢侍衛步軍司事。
是秋,卒,年七十。
太祖為廢朝三日,發哀成服,贈太保、甯國軍節度使,谥恭僖。
審瓊性醇質,在公畏慎,宿衛勤謹,徼巡京邑,裡闬清肅,人皆稱之。
景德三年春,加贈審瓊太傅,妻吳氏陳留郡太夫人。
是秋,改葬陪陵,又贈審瓊太師、中書令。
子彥圭。
審肇,建隆三年,起家授左武衛上将軍、檢校左仆射緻仕,賜第于京師。
乾德初,領濰州剌史。
開寶二年,改左衛上将軍,仍緻仕。
三年,起為右骁衛上将軍,俄出知澶州,太祖以審肇未嘗曆郡務,乃命司封郎中姚恕通判州事,以左右之。
未幾,河大決,東彙于郓、濮數郡,民田罹水害。
太祖怒其不即時上言,遣使案鞫,遂論恕棄市,審肇免官歸私第。
俄複舊官,令緻仕,特以濰州刺史月奉優給之。
七年,卒,年七十二。
太祖廢朝二日,素服發哀,贈太保、昭信軍節度,谥溫肅,遣中使護喪事。
景德三年,加贈太傅,妻劉氏東海郡太夫人。
子彥遵,至南作坊使。
審進,建隆三年,起家授右神武大将軍,改右羽林大将軍。
乾德元年,領賀州刺史。
二年,知陝州。
三年,就改保義軍節度觀察留後。
五年,加本軍節度。
太祖郊祀西洛,審進來朝,頒赉甚厚。
太宗嗣位,加檢校太傅。
太平興國二年,會許昌裔刺虢州,捃拾使州阙失事上訴,诏右拾遺李幹鞫之。
幹因上言,請支郡不複隸藩鎮,皆得專達,從之。
三年秋,以審進妻卒,廢朝。
十一月郊禮畢,加檢校太尉。
四年,上親征河東,審進與岚州團練使周承晉、德州刺史孫方進、成州刺史慕容福起皆上言願率所部擊太原。
上以審進耆年,不許。
五年,來朝。
是歲,契丹寇邊,出師捍禦。
上幸大名勞軍,留審進警巡,都邑肅然。
六年,複歸陝,親王宴餞,供帳甚盛。
其年,就加檢校太師。
九年夏,上以審進年高,不當煩以劇務,授右衛上将軍,奉給如故。
雍熙四年,複授靜江軍節度。
端拱元年,上親耕籍田,審進預其禮,恩賜彌渥,加開府儀同三司。
是歲,卒,年七十九。
上趣駕臨喪,哭之恸,廢朝三日,設次成服,親王公主以下并詣其第舉哀。
贈中書令,谥恭惠。
審進鎮陝二十餘年,勸農敦本,民庶便之。
雖居位節制,無驕矜之色,人推其醇厚。
景德三年,追封京兆郡王,妻趙氏南陽郡太夫人。
後贈尚書令。
子彥鈞、彥彬。
彥彬至禮賓副使而卒。
彥圭,起家六宅副使,遷翰林使。
開寶五年,領信州剌史。
六年,改領饒州團練使,俄加領本州防禦使。
從征太原,與曹翰、孫繼業攻城西面。
北征班師,命彥圭與孟玄喆、藥可瓊、趙延進率兵屯中山,坐市竹木矯制免算,責授洛苑使、饒州剌史,裁數日,牽複。
餘年,遷沙州觀察使,出知定州。
雍熙中北伐,命副米信為幽州西北道行營都部署。
彥圭不容軍士晡食,設陣不整,以緻亡失,坐左遷均州團練副使。
雍熙二年,卒于貶所,年五十九,贈歸義軍節度。
景德三年春,加贈中書令。
是秋,又贈太師。
子守元。
彥鈞,起家補供奉官,累遷崇儀使。
端拱初,加莊宅使,領羅州刺史。
淳化四年,特置昭宣使,以彥鈞洎王延德、王繼恩為之。
未幾,加領恩州防禦使。
西鄙用兵,命為永興軍駐泊钤轄。
真宗嗣位,改領颍州防禦使,出知河中府,占謝便坐,求解内使之職,可之。
曆知邠、慶、延、鳳四州。
景德中,為天雄軍副都部署。
車駕駐澶淵,為駕前東面貝冀路副都部署。
契丹騎兵攻月城,彥鈞率兵擊走之,以勞優加封邑。
召還,再任河中。
彥鈞由戚裡進,保位而已。
會有言政事不舉者,徙西京水南北都巡檢使。
大中祥符五年,複知莫州。
馬知節為颍州防禦使,彥鈞換秦州。
九年,拜密州觀察使,出為并代副都部署。
天禧元年,卒,贈安化軍節度。
錄其子贊文為供奉官,贊甯為殿直,孫宗壽為三班奉職。
守元,開寶中,補左班殿直,得侍便殿,帶禦器械,遷供奉官、莫州監軍。
契丹入邊,與州将固守城壁,出兵邀擊,獲生口羊馬,以功加崇儀副使。
未幾,改正使秩。
曆如京、洛苑使。
至道三年,領梧州剌史,連為并代、鎮定、高陽關钤轄。
大中祥符二年,副趙稹使契丹,複涖鎮定。
頃之屬疾,诏遣其子殿直惟慶挾太醫乘驿診候,既至而卒,年五十八。
惟序字舜功,自三班奉職累遷知惠州、莫州,以供備庫使為梓夔路钤轄,徙環慶路,知邠州,又權慶州。
會任福敗,以騎兵數千由懷安路破賊三砦,斬首數百級,獲牛馬千計。
以功領忠州刺史,為泾原钤轄,敕巡警邊州。
久之,改六宅使、知雄州。
時契丹勒兵燕、薊間,遣使求割地。
未至,而惟序購得其草,先以聞。
徙知滄州,又徙定州。
再遷東上閣門使、知泾州。
改四方館使、知瀛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