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傳第二百七忠義三
關燈
小
中
大
張浚求三千騎,俟金人攻陝,即空城度河北趨晉、绛、并、汾,搗其心腹,金人必自救,乃繇岚、石西渡河,道鄜、延以歸。
浚贻書勸彥仙空城清野,據險保聚,俟隙而動。
彥仙不從。
婁宿率叛将折可求衆号十萬來攻,分其軍為十,以正月旦為始,日輪一軍攻城,聚十軍并攻,期以三旬必拔。
彥仙意氣如平常,登谯門,大作技樂,潛使人缒而出,焚其攻具,金人愕而卻。
食盡,煮豆以啖其下,而取汁自飲。
至是亦盡,告急于浚,浚間道以金币使犒其軍,檄都統制曲端泾原兵來援。
端素疾彥仙出己上,無出兵意。
浚幕官謝升言于浚曰:“金旦暮下陝,則全據大河,且窺蜀矣。
”浚乃出師至長安。
道阻不得進,裨将邵隆、呂圓登、楊伯孫自外來援,間關傷仆,僅有至者。
彥仙日與金人戰,将士未嘗解甲。
婁宿雅奇彥仙才,嘗啖以河南兵馬元帥,彥仙斬其使。
至是使人呼曰:“即降,畀前秩。
”彥仙曰:“吾甯為宋鬼,安用汝富貴為!”命強弩一發斃之。
設鈎索,日鈎取金人,舂斮城上。
殺傷相當,守陴者傷夷日盡,金益兵急攻,城陷,彥仙率衆巷戰,矢集身如猬,左臂中刃不斷,戰愈力。
金人惜其才,以重賞募人生緻之,彥仙易敝衣走渡河,曰:“吾不甘以身受敵人之刃。
”既而聞金人縱兵屠掠,曰:“金人所以甘心此城,以我堅守不下故也,我何面目複生乎?”遂投河死,年三十六。
金人害其家,惟弟夔、子毅得免。
浚承制贈彥仙彰武軍節度使,建廟商州,号忠烈。
官其子,給宅一區,田五頃。
紹興九年,宣撫使周聿請即陝州立廟,名義烈。
後以商、陝與金人,徙其廟阆州。
乾道八年,易谥忠威。
彥仙颀而長面,嚴厲不可犯,以信義治陝,犯令者雖貴不貸。
與其下同甘苦,故士樂為用。
有籌略,善應變。
嘗略地至青澗,猝遇金人,衆愕眙,彥仙依山植疑幟,徐據柳林,解甲自如。
金人疑有伏,引去,彥仙追襲于隘,躏死相枕。
關以東皆下,陝獨存,金人必欲下陝,然後并力西向。
彥仙以孤城扼其沖再逾年,大小二百戰,金人不得西。
至城陷,民無貳心,雖婦女亦升屋以瓦擲金人,哭李觀察不絕。
金人怒,屠其城,全陝遂沒。
裨将邵雲、呂圓登、宋炎、賈何、閻平、趙成皆死,并贈官錄其家。
邵雲,龍門人。
金人陷蒲城,雲聚少年數百,壁山谷,時出撓之。
會邵隆起兵,雲往從之,約為兄弟。
聞胡夜義者衆強,乃舉所部聽命。
李彥仙嘗假夜義官,夜義意不滿,掠南原而去,彥仙誘殺之。
雲欲攻陝,彥仙遣客說以義,遂來歸。
累有功,官至武翼郎、閣門宣贊舍人。
城破被執,婁宿欲命以千戶長,雲大罵不屈,婁宿怒,釘雲五日而磔之。
金人有就視者,猶咀血噴其面,至抉眼摘肝,罵不絕。
呂圓登,夏縣人。
嘗為僧,後以良家子應募,捍金人淆、渑間。
彥仙保三觜,圓登歸之,功最多,為愛将。
城垂破,以兵來援,身重創,持彥仙泣曰:“圍久,不知公安否,今得見公,且死無恨。
”創身方卧,聞城陷,遽起戰死。
宋炎,陝縣人。
蹶張命中,補秉義郎。
先,金人圍城,炎射死數百人。
比再圍,炎以勁弩數百,發毒矢殺千餘人。
城陷,金人聲言求善射者貴之,炎不應,力戰死。
趙立,徐州張益村人。
以敢勇隸兵籍。
靖康初,金人大入,盜賊群起,立數有戰功,為武衛都虞候。
建炎三年,金人攻徐,王複拒守,命立督戰,中六矢,戰益厲。
複壯其勇,酌卮酒揮涕勞之。
城陷,複與其家皆死,獨子佾先去。
州教授鄭褒亦罵敵而死。
城始破,立巷戰,奪門以出,金人擊之死,夜半得微雨而蘇,乃殺守者,入城求複屍,恸哭手瘗之。
陰結鄉民為收複計。
金人北還,立率殘兵邀擊,斷其歸路,奪舟船金帛以千計,軍聲複振。
乃盡結鄉民為兵,遂複徐州。
诏授忠翊郎、權知州事。
立奏為複立廟,每遇歲時及出師,必帥衆泣禱曰:“公為朝廷死,必能陰祐其遺民也。
”齊人聞之歸心焉。
時山東諸郡莽為盜區,立介居其間,威名流聞。
累遷右武大夫、忠州刺史。
會金左将軍昌圍楚州急,通守賈敦詩欲以城降,宣撫使杜充命立将所部兵往赴之。
且戰且行,連七戰勝而後能達楚。
兩頰中流矢,不能言,以手指麾,既入城休士,而後拔镞。
诏以立守楚州。
明年正月,金人攻城,立命撤廢屋,城下然火池,壯士持長矛以待。
金人登城,鈎取投火中。
金人選死士突入,又搏殺之,乃稍引退。
五月,兀術北歸,築高台六合,以辎重假道于楚,立斬其使。
兀術怒,乃設南北兩屯,絕楚饷道,立引兵出戰,大破之。
會朝廷分鎮,以立為徐州觀察使、泗州漣水軍鎮撫使兼知楚州。
立一日擁六騎出城,呼曰:“我鎮撫也,可來接戰。
”有兩騎将襲其背,立奮二矛刺之,俱堕地,奪兩馬而還。
衆數十追其後,立瞋目大呼,人馬皆辟易。
明日,金人列三隊邀戰,立為三陣應之,金人以鐵騎數百橫分其陣而圍之,立奮身突圍,持挺左右大呼,金人落馬者不知數。
承、楚間有樊梁、新開、白馬三湖,賊張敵萬窟穴其間,立絕不與通,故楚糧道愈梗。
始受圍,菽麥野生,澤有凫茨可采,後皆盡,至屑榆皮食之
浚贻書勸彥仙空城清野,據險保聚,俟隙而動。
彥仙不從。
婁宿率叛将折可求衆号十萬來攻,分其軍為十,以正月旦為始,日輪一軍攻城,聚十軍并攻,期以三旬必拔。
彥仙意氣如平常,登谯門,大作技樂,潛使人缒而出,焚其攻具,金人愕而卻。
食盡,煮豆以啖其下,而取汁自飲。
至是亦盡,告急于浚,浚間道以金币使犒其軍,檄都統制曲端泾原兵來援。
端素疾彥仙出己上,無出兵意。
浚幕官謝升言于浚曰:“金旦暮下陝,則全據大河,且窺蜀矣。
”浚乃出師至長安。
道阻不得進,裨将邵隆、呂圓登、楊伯孫自外來援,間關傷仆,僅有至者。
彥仙日與金人戰,将士未嘗解甲。
婁宿雅奇彥仙才,嘗啖以河南兵馬元帥,彥仙斬其使。
至是使人呼曰:“即降,畀前秩。
”彥仙曰:“吾甯為宋鬼,安用汝富貴為!”命強弩一發斃之。
設鈎索,日鈎取金人,舂斮城上。
殺傷相當,守陴者傷夷日盡,金益兵急攻,城陷,彥仙率衆巷戰,矢集身如猬,左臂中刃不斷,戰愈力。
金人惜其才,以重賞募人生緻之,彥仙易敝衣走渡河,曰:“吾不甘以身受敵人之刃。
”既而聞金人縱兵屠掠,曰:“金人所以甘心此城,以我堅守不下故也,我何面目複生乎?”遂投河死,年三十六。
金人害其家,惟弟夔、子毅得免。
浚承制贈彥仙彰武軍節度使,建廟商州,号忠烈。
官其子,給宅一區,田五頃。
紹興九年,宣撫使周聿請即陝州立廟,名義烈。
後以商、陝與金人,徙其廟阆州。
乾道八年,易谥忠威。
彥仙颀而長面,嚴厲不可犯,以信義治陝,犯令者雖貴不貸。
與其下同甘苦,故士樂為用。
有籌略,善應變。
嘗略地至青澗,猝遇金人,衆愕眙,彥仙依山植疑幟,徐據柳林,解甲自如。
金人疑有伏,引去,彥仙追襲于隘,躏死相枕。
關以東皆下,陝獨存,金人必欲下陝,然後并力西向。
彥仙以孤城扼其沖再逾年,大小二百戰,金人不得西。
至城陷,民無貳心,雖婦女亦升屋以瓦擲金人,哭李觀察不絕。
金人怒,屠其城,全陝遂沒。
裨将邵雲、呂圓登、宋炎、賈何、閻平、趙成皆死,并贈官錄其家。
邵雲,龍門人。
金人陷蒲城,雲聚少年數百,壁山谷,時出撓之。
會邵隆起兵,雲往從之,約為兄弟。
聞胡夜義者衆強,乃舉所部聽命。
李彥仙嘗假夜義官,夜義意不滿,掠南原而去,彥仙誘殺之。
雲欲攻陝,彥仙遣客說以義,遂來歸。
累有功,官至武翼郎、閣門宣贊舍人。
城破被執,婁宿欲命以千戶長,雲大罵不屈,婁宿怒,釘雲五日而磔之。
金人有就視者,猶咀血噴其面,至抉眼摘肝,罵不絕。
呂圓登,夏縣人。
嘗為僧,後以良家子應募,捍金人淆、渑間。
彥仙保三觜,圓登歸之,功最多,為愛将。
城垂破,以兵來援,身重創,持彥仙泣曰:“圍久,不知公安否,今得見公,且死無恨。
”創身方卧,聞城陷,遽起戰死。
宋炎,陝縣人。
蹶張命中,補秉義郎。
先,金人圍城,炎射死數百人。
比再圍,炎以勁弩數百,發毒矢殺千餘人。
城陷,金人聲言求善射者貴之,炎不應,力戰死。
趙立,徐州張益村人。
以敢勇隸兵籍。
靖康初,金人大入,盜賊群起,立數有戰功,為武衛都虞候。
建炎三年,金人攻徐,王複拒守,命立督戰,中六矢,戰益厲。
複壯其勇,酌卮酒揮涕勞之。
城陷,複與其家皆死,獨子佾先去。
州教授鄭褒亦罵敵而死。
城始破,立巷戰,奪門以出,金人擊之死,夜半得微雨而蘇,乃殺守者,入城求複屍,恸哭手瘗之。
陰結鄉民為收複計。
金人北還,立率殘兵邀擊,斷其歸路,奪舟船金帛以千計,軍聲複振。
乃盡結鄉民為兵,遂複徐州。
诏授忠翊郎、權知州事。
立奏為複立廟,每遇歲時及出師,必帥衆泣禱曰:“公為朝廷死,必能陰祐其遺民也。
”齊人聞之歸心焉。
時山東諸郡莽為盜區,立介居其間,威名流聞。
累遷右武大夫、忠州刺史。
會金左将軍昌圍楚州急,通守賈敦詩欲以城降,宣撫使杜充命立将所部兵往赴之。
且戰且行,連七戰勝而後能達楚。
兩頰中流矢,不能言,以手指麾,既入城休士,而後拔镞。
诏以立守楚州。
明年正月,金人攻城,立命撤廢屋,城下然火池,壯士持長矛以待。
金人登城,鈎取投火中。
金人選死士突入,又搏殺之,乃稍引退。
五月,兀術北歸,築高台六合,以辎重假道于楚,立斬其使。
兀術怒,乃設南北兩屯,絕楚饷道,立引兵出戰,大破之。
會朝廷分鎮,以立為徐州觀察使、泗州漣水軍鎮撫使兼知楚州。
立一日擁六騎出城,呼曰:“我鎮撫也,可來接戰。
”有兩騎将襲其背,立奮二矛刺之,俱堕地,奪兩馬而還。
衆數十追其後,立瞋目大呼,人馬皆辟易。
明日,金人列三隊邀戰,立為三陣應之,金人以鐵騎數百橫分其陣而圍之,立奮身突圍,持挺左右大呼,金人落馬者不知數。
承、楚間有樊梁、新開、白馬三湖,賊張敵萬窟穴其間,立絕不與通,故楚糧道愈梗。
始受圍,菽麥野生,澤有凫茨可采,後皆盡,至屑榆皮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