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傳第二百五忠義一
關燈
小
中
大
。
藥師入朝,韐密奏乞留之,不報。
徙知建州,改福州,加延康殿學士。
或言其過阙時,見禦史中丞有所請,遂罷。
起知荊南,河北盜起,複以守真定。
首賊柴宏本富室,不堪征斂,聚衆剽奪,殺巡尉,統制官亦戰死。
韐單騎赴鎮,遣招之,宏至服罪。
韐飲之酒,請以官,縱其黨還田裡,一路遂平。
藥師請馬,诏盡以河北戰馬與之,不足,又賦諸民。
韐曰:“空内郡驵駿,付一降将,非計也。
”奏止之。
金人已謀南牧,朝廷方從之求雲中地。
韐諜得實,急以聞,且陰治城守以待變。
是冬,金兵抵城下,知有備,留兵其旁,長驅内向。
及還,治梯沖設圍,示欲攻擊,韐發強驽射之,金人知不可脅,乃退。
自金兵之來,諸郡皆塞門,民坐困,韐獨縱樵牧如平日,以時啟閉。
欽宗善之,拜資政殿學士。
時已許割地賂金人,而議者乘士民之憤,複議追蹑,韐以亟戰為非。
是時,諸将救太原,種師中、姚古敗。
以韐為宣撫副使,至遼州,招集糾募,得兵四萬人,與解潛、折可求約期俱進,兩人又繼敗。
初,韐遣别将賈瓊自代州出敵背,且許義軍以爵祿,得首領數十。
既複五台,而潛、可求敗聞,遂不果進。
太原陷,召入觐,為京城四壁守禦使,宰相沮罷之。
京城不守,始遣使金營,金人命仆射韓正館之僧舍。
正曰:“國相知君,今用君矣。
”韐曰:“偷生以事二姓,有死,不為也。
”正曰:“軍中議立異姓,欲以君為正代,得以家屬行,與其徒死,不若北去取富貴。
”韐仰天大呼曰:“有是乎!”歸書片紙曰:“金人不以予為有罪,而以予為可用。
夫貞女不事二夫,忠臣不事兩君;況主憂臣辱,主辱臣死,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此予所以必死也。
”使親信持歸報諸子。
即沐浴更衣,酌卮酒而缢。
燕人歎其忠,瘗之寺西岡上,遍題窗壁,識其處。
凡八十日乃就殓,顔色如生。
建炎元年,贈資政殿大學士,後谥曰忠顯。
韐莊重寬厚,與人交,若有畏者;至臨大事則毅然不可回奪。
初在西州為童貫所知,故首尾預其軍事,及以忠死,論者不複短其前失雲。
子子羽、孫珙,自有傳。
傅察,字公晦,孟州濟源人,中書侍郎堯俞從孫也。
年十八,登進士第。
蔡京在相位,聞其名,遣子鯈往見,将妻以女,拒弗答。
調青州司法參軍,曆永平、淄川丞,入為太常博士,遷兵部、吏部員外郎。
宣和七年十月,接伴金國賀正旦使。
是時,金将渝盟,而朝廷未之知也。
察至燕,聞金人入寇,或勸毋遽行。
察曰:“受使以出,聞難而止,若君命何。
”遂至韓城鎮。
使人不來,居數日,金數十騎馳入館,強之上馬,行次境上,察覺有變,不肯進,曰:“迓使人,故例止此。
”金人辄易其馭者,擁之東北去,行百裡許,遇所謂二太子斡離不者領兵至驿道,使拜。
察曰:“吾若奉使大國,見國主當緻敬,今來迎客而脅我至此!又止令見太子,太子雖貴人,臣也,當以賓禮見,何拜為?”斡離不怒曰:“吾興師南向,何使之稱?凡汝國得失,為我道之,否則死。
”察曰:“主上仁聖,與大國講好,信使往來,項背相望,未有失德。
太子幹盟而動,意欲何為?還朝當具奏。
”斡離不曰:“爾尚欲還朝邪!”左右促使拜,白刃如林,或捽之伏地,衣袂颠倒,愈植立不顧,反覆論辨。
斡離不曰:“爾今不拜,後日雖欲拜,可得邪!”麾令去。
察知不免,謂官屬侯彥等曰:“我死必矣,我父母素愛我,聞之必大戚。
若萬一脫,幸記吾言,告吾親,使知我死國,少纾其亡窮之悲也。
”衆皆泣。
是夕隔絕,不複見。
金兵至燕,彥等密訪存亡,曰:“使臣不拜太子,昨郭藥師戰勝有喜色,太子慮其劫取,且銜往忿,殺之矣。
”将官武漢英識其屍,焚之,裹其骨,命虎翼卒沙立負以歸。
立至涿州,金人得而系諸土室,凡兩月。
伺守者怠,毀垣出,歸以骨付其家。
副使蔣噩及彥輩歸,皆能道察不屈狀,贈徽猷閣待制。
察自幼嗜學,同輩或邀與娛嬉,不肯就。
為文溫麗有典裁。
平居恂恂然,無喜愠色,遇事若無所可否,非其意,崒然不可犯。
恬于勢利,在京師,故人鼎貴,罕至其門,間一見,寒溫談笑而已。
及倉卒徇義,荦荦如此,聞者哀而壯之,時年三十七。
乾道中,賜谥曰忠肅。
楊震,字子發,代州崞人。
以弓馬絕倫為安邊巡檢。
河東軍征臧底河,敵據山為城,下瞰官軍,諸将合兵城下,震率壯士拔劍先登,斬數百級,衆乘勝平之,上功第一。
從折可存讨方臘,自浙東轉擊至三界鎮,斬首八千級。
追襲至黃岩,賊帥呂師囊扼斷頭之險拒守,下石肆擊,累日不得進。
可存問計,震請以輕兵緣山背上,憑高鼓噪發矢石,賊驚走,已複縱火自衛。
震身被重铠,與麾下履火突入,生得師囊,及殺首領三十人,進秩五等。
還知麟州建甯砦。
初,契丹之亡,其将小鞠?錄西奔,招合雜羌十餘萬,破豐州,攻麟府諸城郭。
震父宗闵領本道兵馬屢摧敗之,俘其父母妻子。
靖康元年十月,太原陷,鞠?錄驅幽薊叛卒與夏人奚人圍建甯,扣壁語震曰:“汝父奪我居,破我兵,掩我骨肉,我忍死到今,急舉城降,當全汝軀命。
”時城中守兵不滿百,震與戰士約,斬一級賞若幹,官帑竭,繼以家人服珥,吏士感激自奮。
越旬,矢盡力乏,城不守,與子居中、執中力戰沒,閤門俱喪,唯長子存中從征河北獨免。
明年,宗闵亦死事于長安。
震時年四十四。
建炎二年,诏贈武經郎。
存中貴,請于朝,谥曰恭毅。
張克戬,字德祥,侍中耆曾孫也。
第進士,曆河間令,知吳縣。
吳為浙劇邑,民喜争,大姓怙勢持官府。
為令者踵故抑首,務為不生事、幸得去而已。
克戬一裁以法,奸猾屏氣,使者以狀聞,召拜衛尉丞。
初,克戬從弟克公為禦史,劾蔡京。
京再輔政,修怨于張氏,以微事黜克戬。
逾年,起知祥符縣,司開封戶曹,提舉京東常平,入辭,留為庫部員外郎。
宣和七年八月,知汾州。
十二月,金兵犯河東,圍太原。
太原距汾二百裡,遣将銀朱孛堇來攻,縱兵四掠,克戬畢力扞禦。
燕人先内附在城下者數十,陰結黨欲為内應,悉收斬之。
數選勁卒撓敵營,出不意焚其栅,敵懼
藥師入朝,韐密奏乞留之,不報。
徙知建州,改福州,加延康殿學士。
或言其過阙時,見禦史中丞有所請,遂罷。
起知荊南,河北盜起,複以守真定。
首賊柴宏本富室,不堪征斂,聚衆剽奪,殺巡尉,統制官亦戰死。
韐單騎赴鎮,遣招之,宏至服罪。
韐飲之酒,請以官,縱其黨還田裡,一路遂平。
藥師請馬,诏盡以河北戰馬與之,不足,又賦諸民。
韐曰:“空内郡驵駿,付一降将,非計也。
”奏止之。
金人已謀南牧,朝廷方從之求雲中地。
韐諜得實,急以聞,且陰治城守以待變。
是冬,金兵抵城下,知有備,留兵其旁,長驅内向。
及還,治梯沖設圍,示欲攻擊,韐發強驽射之,金人知不可脅,乃退。
自金兵之來,諸郡皆塞門,民坐困,韐獨縱樵牧如平日,以時啟閉。
欽宗善之,拜資政殿學士。
時已許割地賂金人,而議者乘士民之憤,複議追蹑,韐以亟戰為非。
是時,諸将救太原,種師中、姚古敗。
以韐為宣撫副使,至遼州,招集糾募,得兵四萬人,與解潛、折可求約期俱進,兩人又繼敗。
初,韐遣别将賈瓊自代州出敵背,且許義軍以爵祿,得首領數十。
既複五台,而潛、可求敗聞,遂不果進。
太原陷,召入觐,為京城四壁守禦使,宰相沮罷之。
京城不守,始遣使金營,金人命仆射韓正館之僧舍。
正曰:“國相知君,今用君矣。
”韐曰:“偷生以事二姓,有死,不為也。
”正曰:“軍中議立異姓,欲以君為正代,得以家屬行,與其徒死,不若北去取富貴。
”韐仰天大呼曰:“有是乎!”歸書片紙曰:“金人不以予為有罪,而以予為可用。
夫貞女不事二夫,忠臣不事兩君;況主憂臣辱,主辱臣死,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此予所以必死也。
”使親信持歸報諸子。
即沐浴更衣,酌卮酒而缢。
燕人歎其忠,瘗之寺西岡上,遍題窗壁,識其處。
凡八十日乃就殓,顔色如生。
建炎元年,贈資政殿大學士,後谥曰忠顯。
韐莊重寬厚,與人交,若有畏者;至臨大事則毅然不可回奪。
初在西州為童貫所知,故首尾預其軍事,及以忠死,論者不複短其前失雲。
子子羽、孫珙,自有傳。
傅察,字公晦,孟州濟源人,中書侍郎堯俞從孫也。
年十八,登進士第。
蔡京在相位,聞其名,遣子鯈往見,将妻以女,拒弗答。
調青州司法參軍,曆永平、淄川丞,入為太常博士,遷兵部、吏部員外郎。
宣和七年十月,接伴金國賀正旦使。
是時,金将渝盟,而朝廷未之知也。
察至燕,聞金人入寇,或勸毋遽行。
察曰:“受使以出,聞難而止,若君命何。
”遂至韓城鎮。
使人不來,居數日,金數十騎馳入館,強之上馬,行次境上,察覺有變,不肯進,曰:“迓使人,故例止此。
”金人辄易其馭者,擁之東北去,行百裡許,遇所謂二太子斡離不者領兵至驿道,使拜。
察曰:“吾若奉使大國,見國主當緻敬,今來迎客而脅我至此!又止令見太子,太子雖貴人,臣也,當以賓禮見,何拜為?”斡離不怒曰:“吾興師南向,何使之稱?凡汝國得失,為我道之,否則死。
”察曰:“主上仁聖,與大國講好,信使往來,項背相望,未有失德。
太子幹盟而動,意欲何為?還朝當具奏。
”斡離不曰:“爾尚欲還朝邪!”左右促使拜,白刃如林,或捽之伏地,衣袂颠倒,愈植立不顧,反覆論辨。
斡離不曰:“爾今不拜,後日雖欲拜,可得邪!”麾令去。
察知不免,謂官屬侯彥等曰:“我死必矣,我父母素愛我,聞之必大戚。
若萬一脫,幸記吾言,告吾親,使知我死國,少纾其亡窮之悲也。
”衆皆泣。
是夕隔絕,不複見。
金兵至燕,彥等密訪存亡,曰:“使臣不拜太子,昨郭藥師戰勝有喜色,太子慮其劫取,且銜往忿,殺之矣。
”将官武漢英識其屍,焚之,裹其骨,命虎翼卒沙立負以歸。
立至涿州,金人得而系諸土室,凡兩月。
伺守者怠,毀垣出,歸以骨付其家。
副使蔣噩及彥輩歸,皆能道察不屈狀,贈徽猷閣待制。
察自幼嗜學,同輩或邀與娛嬉,不肯就。
為文溫麗有典裁。
平居恂恂然,無喜愠色,遇事若無所可否,非其意,崒然不可犯。
恬于勢利,在京師,故人鼎貴,罕至其門,間一見,寒溫談笑而已。
及倉卒徇義,荦荦如此,聞者哀而壯之,時年三十七。
乾道中,賜谥曰忠肅。
楊震,字子發,代州崞人。
以弓馬絕倫為安邊巡檢。
河東軍征臧底河,敵據山為城,下瞰官軍,諸将合兵城下,震率壯士拔劍先登,斬數百級,衆乘勝平之,上功第一。
從折可存讨方臘,自浙東轉擊至三界鎮,斬首八千級。
追襲至黃岩,賊帥呂師囊扼斷頭之險拒守,下石肆擊,累日不得進。
可存問計,震請以輕兵緣山背上,憑高鼓噪發矢石,賊驚走,已複縱火自衛。
震身被重铠,與麾下履火突入,生得師囊,及殺首領三十人,進秩五等。
還知麟州建甯砦。
初,契丹之亡,其将小鞠?錄西奔,招合雜羌十餘萬,破豐州,攻麟府諸城郭。
震父宗闵領本道兵馬屢摧敗之,俘其父母妻子。
靖康元年十月,太原陷,鞠?錄驅幽薊叛卒與夏人奚人圍建甯,扣壁語震曰:“汝父奪我居,破我兵,掩我骨肉,我忍死到今,急舉城降,當全汝軀命。
”時城中守兵不滿百,震與戰士約,斬一級賞若幹,官帑竭,繼以家人服珥,吏士感激自奮。
越旬,矢盡力乏,城不守,與子居中、執中力戰沒,閤門俱喪,唯長子存中從征河北獨免。
明年,宗闵亦死事于長安。
震時年四十四。
建炎二年,诏贈武經郎。
存中貴,請于朝,谥曰恭毅。
張克戬,字德祥,侍中耆曾孫也。
第進士,曆河間令,知吳縣。
吳為浙劇邑,民喜争,大姓怙勢持官府。
為令者踵故抑首,務為不生事、幸得去而已。
克戬一裁以法,奸猾屏氣,使者以狀聞,召拜衛尉丞。
初,克戬從弟克公為禦史,劾蔡京。
京再輔政,修怨于張氏,以微事黜克戬。
逾年,起知祥符縣,司開封戶曹,提舉京東常平,入辭,留為庫部員外郎。
宣和七年八月,知汾州。
十二月,金兵犯河東,圍太原。
太原距汾二百裡,遣将銀朱孛堇來攻,縱兵四掠,克戬畢力扞禦。
燕人先内附在城下者數十,陰結黨欲為内應,悉收斬之。
數選勁卒撓敵營,出不意焚其栅,敵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