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傳第二百五忠義一
關燈
小
中
大
引去,論功加直秘閣。
靖康元年六月,金兵複逼城。
朝廷命經略使張孝純之子灏、都統制張思正、轉運使李宗來援,思正誅求無藝,民不堪命。
克戬引誼開曉,皆願自奮。
宣撫使李綱表其守城之勞,連進直龍圖閣、右文殿修撰。
太原不守,思正绐雲出戰,遂率灏、宗奔慈、隰,于是人無固志。
戍将麻世堅中夜斬關出,通判韓琥相繼亡,克戬召令兵民曰:“太原既陷,吾固知亡矣。
然義不忍負國家、辱父祖,願與此城終始以明吾節,諸君其自為謀。
”皆泣不能仰視,同辭而對曰:“公父母也,願盡死聽命。
”乃益厲兵儆守。
賊至,身帥将士擐甲登陴,雖屢卻敵而援師訖不至。
金兵破平遙,平遙為汾大邑,久與賊抗,既先陷,又脅降介休、孝義諸縣,據州南二十村,作攻城器具,兩遣使持書谕克戬,焚不啟。
具述危苦之狀,募士間道言之朝,不報。
十月朔,金益萬騎來攻愈急,有十人唱為降語,斬以徇。
諸酋列城下,克戬臨罵極口,炮中一酋,立斃。
度不得免,手草遺表及與妻子遺書,缒州兵持抵京師。
明日,金兵從西北隅入,殺都監賈亶,克戬猶帥衆巷戰,金人募生緻之。
克戬歸索朝服,焚香南向拜舞,自引決,一家死者八人。
金将奉其屍禮葬于後園,羅拜設祭,為立廟。
事聞,诏贈延康殿學士,贈銀三百兩、絹五百匹,表揭門闾。
紹興中,谥忠确。
張确,字子固,邠州宜祿人。
元祐中,擢進士第。
徽宗即位,應诏上書言十事,乞誅大奸,退小人,進賢能,開禁锢,起老成,擢忠鲠,息邊事,修文德,廣言路,容直谏,遂列于上籍。
宣和二年,召至京師。
青溪盜起,确言:“此皆王民,但庸人擾之耳。
願下哀痛之诏,省不急之務,租賦之外,一切寝罷,敢以花石淫巧供上者死。
撫綏脅附,毋以多殺為功,旬浃之間,可以殄滅。
”忤王黼意,通判杭州,攝睦州事。
有自賊中逃歸者,悉宥之,訪得虛實以告,諸将用其言。
盜平,知坊、汾二州。
宣和七年,徙解州,又徙隆德府。
金兵圍太原,忻、代降,平陽兵叛。
确表言:“河東天下根本,安危所系,無河東,豈特秦不可守,汴亦不可都矣。
敵既得叛卒,勢必南下,潞城百年不修築,将兵又皆戍邊。
臣生長西州,頗谙武事,若得秦兵十萬人,猶足以抗敵,不然,唯有一死報陛下耳。
”書累上不報。
明年二月,金兵至,知城中無備,谕使降。
确乘城拒守,或獻謀欲自東城潰圍出,且探确意。
确怒叱曰:“确守土臣,當以死報國,頭可斷,腰不可屈。
”乃戰而死。
欽宗聞之悲悼,優贈述古殿直學士,召見其子乂,慰撫之曰:“卿父今之巡、遠也,得其死所矣,複何恨。
使為将為守者皆如卿父,朕顧有今日邪!”斂容歎息者久之。
朱昭,字彥明,府谷人。
以效用進,累官秉義郎,浮湛班行,不自表異。
宣和末,為震威城兵馬監押,攝知城事。
金兵内侵,夏人乘虛盡取河外諸城鎮。
震威距府州三百裡,最為孤絕。
昭率老幼嬰城,敵攻之力,昭募骁銳兵卒千餘人,與約曰:“賊知城中虛實,有輕我心,若出不意攻之,可一鼓而潰。
”于是夜缒兵出,薄其營,果驚亂,城上鼓噪乘之,殺獲甚衆。
夏人設木鵝梯沖以臨城,飛矢雨激,卒不能施,然晝夜進攻不止。
其酋悟兒思齊介胄來,以氈盾自蔽,邀昭計事。
昭常服登陴,披襟問曰:“彼何人,乃爾不武!欲見我,我在此,将有何事?”思齊卻盾而前,數宋朝失信,曰:“大金約我夾攻京師,為城下之盟,畫河為界;太原旦暮且下,麟府諸壘悉已歸我,公何恃而不降?”昭曰:“上皇知奸邪誤國,改過不吝,已行内禅,今天子聖政一新矣,汝獨未知邪?”乃取傳禅诏赦宣讀之,衆愕眙,服其勇辯。
是時,諸城降者多,昭故人從旁語曰:“天下事已矣,忠安所施?”昭叱曰:“汝輩背義偷生,不異犬彘,尚敢以言誘我乎?我唯有死耳!”因大罵引弓射之,衆走。
凡被圍四日,城多圮壞,昭以智補禦,皆合法,然不可複支。
昭退坐廳事,召諸校謂曰:“城且破,妻子不可為賊污,幸先戕我家而背城死戰,勝則東向圖大功,不勝則暴骨境内,大丈夫一生之事畢矣。
”衆未應。
昭幼子戲階下,遽起手刃之,長子驚視,又殺之,徑領數卒屠其家人,舁屍納井中。
部将賈宗望母适過前,昭起呼曰:“媪,鄉人也,吾不欲刃,請自入井。
”媪從之,遂并覆以土。
将士将妻孥者,又皆盡殺之。
昭謂衆曰:“我與汝曹俱無累矣!” 部落子有陰與賊通者,告之曰:“朱昭與其徒各殺其家人,将出戰,人雖少,皆死士也。
”賊大懼,以利啖守兵,得登城。
昭勒衆于通衢接戰,自暮達旦,屍填街不可行。
昭躍馬從缺城出,馬蹶墜塹,賊歡曰:“得朱将軍矣!”欲生緻之。
昭瞋目仗劍,無一敢前,旋中矢而死,年四十六。
史抗,濟源人。
宣和末,為代州沿邊安撫副使。
金人圍代急,抗夜呼其二子稽古、稽哲謂曰:“吾昔語用事者,‘雁門控制一道,宜擇帥增戍以謀未形之患,若使橫流,則無所措矣’。
言雖切,皆不吾省。
今重圍既固,外援不至,吾用六壬術占之,明日城必陷,吾将死事,汝輩亦勿以妻子為念而負國也。
能聽吾言,當令家屬自裁,然後同赴義。
”二子泣曰:“唯吾父命。
”明日,城果破,父子三人突圍力戰,死于城隅。
孫益,不知其所以進。
宣和末,以福州觀察使知朔甯府,被命救太原。
時敵勢張甚,或言不若引兵北搗雲中,彼之将士室家在焉,所謂攻其所必救也。
益曰:“此策固善,奈違君命。
”因躍馬冒圍至城下,張孝純不肯啟門,遂死之。
益天資忠勇,每傾赀以賞戰士,能得人死力。
小鞠?錄為邊患,遣将緻讨,益子在行間,師無功,益謂子必死。
朝廷聞之,恤錄其孤甚厚。
其子遣信至益所報平安,益怒其子不能死,以狀自列,盡上還官所賜,而斬其持書來者。
初,益在朔甯,察郡人孫谷可用,奏為掾屬,待之異于常僚。
益出師,屬以後事。
益死,敵騎來攻,且别命郡守。
衆議欲開關迎之,谷争弗得,歎曰:“吾身已許國,又不忍負孫公之托,諸人不見容,是吾死所也。
”或舉刃脅之,無懾容,遂見殺。
靖康元年六月,金兵複逼城。
朝廷命經略使張孝純之子灏、都統制張思正、轉運使李宗來援,思正誅求無藝,民不堪命。
克戬引誼開曉,皆願自奮。
宣撫使李綱表其守城之勞,連進直龍圖閣、右文殿修撰。
太原不守,思正绐雲出戰,遂率灏、宗奔慈、隰,于是人無固志。
戍将麻世堅中夜斬關出,通判韓琥相繼亡,克戬召令兵民曰:“太原既陷,吾固知亡矣。
然義不忍負國家、辱父祖,願與此城終始以明吾節,諸君其自為謀。
”皆泣不能仰視,同辭而對曰:“公父母也,願盡死聽命。
”乃益厲兵儆守。
賊至,身帥将士擐甲登陴,雖屢卻敵而援師訖不至。
金兵破平遙,平遙為汾大邑,久與賊抗,既先陷,又脅降介休、孝義諸縣,據州南二十村,作攻城器具,兩遣使持書谕克戬,焚不啟。
具述危苦之狀,募士間道言之朝,不報。
十月朔,金益萬騎來攻愈急,有十人唱為降語,斬以徇。
諸酋列城下,克戬臨罵極口,炮中一酋,立斃。
度不得免,手草遺表及與妻子遺書,缒州兵持抵京師。
明日,金兵從西北隅入,殺都監賈亶,克戬猶帥衆巷戰,金人募生緻之。
克戬歸索朝服,焚香南向拜舞,自引決,一家死者八人。
金将奉其屍禮葬于後園,羅拜設祭,為立廟。
事聞,诏贈延康殿學士,贈銀三百兩、絹五百匹,表揭門闾。
紹興中,谥忠确。
張确,字子固,邠州宜祿人。
元祐中,擢進士第。
徽宗即位,應诏上書言十事,乞誅大奸,退小人,進賢能,開禁锢,起老成,擢忠鲠,息邊事,修文德,廣言路,容直谏,遂列于上籍。
宣和二年,召至京師。
青溪盜起,确言:“此皆王民,但庸人擾之耳。
願下哀痛之诏,省不急之務,租賦之外,一切寝罷,敢以花石淫巧供上者死。
撫綏脅附,毋以多殺為功,旬浃之間,可以殄滅。
”忤王黼意,通判杭州,攝睦州事。
有自賊中逃歸者,悉宥之,訪得虛實以告,諸将用其言。
盜平,知坊、汾二州。
宣和七年,徙解州,又徙隆德府。
金兵圍太原,忻、代降,平陽兵叛。
确表言:“河東天下根本,安危所系,無河東,豈特秦不可守,汴亦不可都矣。
敵既得叛卒,勢必南下,潞城百年不修築,将兵又皆戍邊。
臣生長西州,頗谙武事,若得秦兵十萬人,猶足以抗敵,不然,唯有一死報陛下耳。
”書累上不報。
明年二月,金兵至,知城中無備,谕使降。
确乘城拒守,或獻謀欲自東城潰圍出,且探确意。
确怒叱曰:“确守土臣,當以死報國,頭可斷,腰不可屈。
”乃戰而死。
欽宗聞之悲悼,優贈述古殿直學士,召見其子乂,慰撫之曰:“卿父今之巡、遠也,得其死所矣,複何恨。
使為将為守者皆如卿父,朕顧有今日邪!”斂容歎息者久之。
朱昭,字彥明,府谷人。
以效用進,累官秉義郎,浮湛班行,不自表異。
宣和末,為震威城兵馬監押,攝知城事。
金兵内侵,夏人乘虛盡取河外諸城鎮。
震威距府州三百裡,最為孤絕。
昭率老幼嬰城,敵攻之力,昭募骁銳兵卒千餘人,與約曰:“賊知城中虛實,有輕我心,若出不意攻之,可一鼓而潰。
”于是夜缒兵出,薄其營,果驚亂,城上鼓噪乘之,殺獲甚衆。
夏人設木鵝梯沖以臨城,飛矢雨激,卒不能施,然晝夜進攻不止。
其酋悟兒思齊介胄來,以氈盾自蔽,邀昭計事。
昭常服登陴,披襟問曰:“彼何人,乃爾不武!欲見我,我在此,将有何事?”思齊卻盾而前,數宋朝失信,曰:“大金約我夾攻京師,為城下之盟,畫河為界;太原旦暮且下,麟府諸壘悉已歸我,公何恃而不降?”昭曰:“上皇知奸邪誤國,改過不吝,已行内禅,今天子聖政一新矣,汝獨未知邪?”乃取傳禅诏赦宣讀之,衆愕眙,服其勇辯。
是時,諸城降者多,昭故人從旁語曰:“天下事已矣,忠安所施?”昭叱曰:“汝輩背義偷生,不異犬彘,尚敢以言誘我乎?我唯有死耳!”因大罵引弓射之,衆走。
凡被圍四日,城多圮壞,昭以智補禦,皆合法,然不可複支。
昭退坐廳事,召諸校謂曰:“城且破,妻子不可為賊污,幸先戕我家而背城死戰,勝則東向圖大功,不勝則暴骨境内,大丈夫一生之事畢矣。
”衆未應。
昭幼子戲階下,遽起手刃之,長子驚視,又殺之,徑領數卒屠其家人,舁屍納井中。
部将賈宗望母适過前,昭起呼曰:“媪,鄉人也,吾不欲刃,請自入井。
”媪從之,遂并覆以土。
将士将妻孥者,又皆盡殺之。
昭謂衆曰:“我與汝曹俱無累矣!” 部落子有陰與賊通者,告之曰:“朱昭與其徒各殺其家人,将出戰,人雖少,皆死士也。
”賊大懼,以利啖守兵,得登城。
昭勒衆于通衢接戰,自暮達旦,屍填街不可行。
昭躍馬從缺城出,馬蹶墜塹,賊歡曰:“得朱将軍矣!”欲生緻之。
昭瞋目仗劍,無一敢前,旋中矢而死,年四十六。
史抗,濟源人。
宣和末,為代州沿邊安撫副使。
金人圍代急,抗夜呼其二子稽古、稽哲謂曰:“吾昔語用事者,‘雁門控制一道,宜擇帥增戍以謀未形之患,若使橫流,則無所措矣’。
言雖切,皆不吾省。
今重圍既固,外援不至,吾用六壬術占之,明日城必陷,吾将死事,汝輩亦勿以妻子為念而負國也。
能聽吾言,當令家屬自裁,然後同赴義。
”二子泣曰:“唯吾父命。
”明日,城果破,父子三人突圍力戰,死于城隅。
孫益,不知其所以進。
宣和末,以福州觀察使知朔甯府,被命救太原。
時敵勢張甚,或言不若引兵北搗雲中,彼之将士室家在焉,所謂攻其所必救也。
益曰:“此策固善,奈違君命。
”因躍馬冒圍至城下,張孝純不肯啟門,遂死之。
益天資忠勇,每傾赀以賞戰士,能得人死力。
小鞠?錄為邊患,遣将緻讨,益子在行間,師無功,益謂子必死。
朝廷聞之,恤錄其孤甚厚。
其子遣信至益所報平安,益怒其子不能死,以狀自列,盡上還官所賜,而斬其持書來者。
初,益在朔甯,察郡人孫谷可用,奏為掾屬,待之異于常僚。
益出師,屬以後事。
益死,敵騎來攻,且别命郡守。
衆議欲開關迎之,谷争弗得,歎曰:“吾身已許國,又不忍負孫公之托,諸人不見容,是吾死所也。
”或舉刃脅之,無懾容,遂見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