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傳第一百七十五
關燈
小
中
大
勉為之。
”立信曰:“使某不為則已,果為之,必不效公所為也。
”光祖益怒,議不行,立信遂投劾去。
初,立信通判江陵府,葵制置荊湖,嘗以公事劾立信,及在沿江府,亦謀議寡諧,立信于葵蓋未嘗有一日之歡也。
擢京西提舉常平,改知昭信軍、權淮東提刑。
景定元年,差知池州、提舉江東常平、權知常州、浙西提點刑獄。
明年冬,即嘉興治所講行荒政。
尋改知江州,充沿江制置副使、節制蕲黃興國軍馬、提舉饒州南康兵甲,升江西安撫使。
乞祠祿,差知鎮江,尋充湖南安撫使、知潭州。
至官,供帳之物悉置官庫,所積錢連歲代納潭民夏稅,貧無告者予錢粟,病者加藥餌,雨雪旱潦軍民皆有給。
興學校,士習為變。
以潭為湖湘重鎮,創威敵軍,所募精銳數千人,後來者果賴其用。
權兵部尚書、荊湖安撫制置、知江陵府。
時襄陽被圍危急,立信上疏“請益安陸府屯兵,凡邊戍皆不宜抽減,黃州守臣陳奕素蓄異志,朝廷宜防之。
”乃移書似道,謂:“今天下之勢十去八九,而君臣宴安不以為虞。
夫天之不假易也,從古以然,此誠上下交修以迓續天命之幾,重惜分陰以趨事赴工之日也。
而乃酣歌深宮,嘯傲湖山,玩歲忄妻日,緩急倒施,卿士師師非度,百姓郁怨非上,以求當天心,俯遂民物,拱揖指揮而折沖萬裡者,不亦難乎!為今日之計者,其策有三。
夫内郡何事乎多兵,宜盡出之江幹,以實外禦。
算兵帳見兵可七十餘萬人,老弱柔脆,十分汰二,為選兵五十餘萬人。
而沿江之守,則不過七千裡,若距百裡而屯,屯有守将,十屯為府,府有總督,其尤要害處,辄參倍其兵。
無事則泛舟長淮,往來遊徼,有事則東西齊奮,戰守并用。
刁鬥相聞,饋饷不絕,互相應援,以為聯絡之固。
選宗室親王、忠良有幹用大臣,立為統制,分東西二府,以莅任得其人,率然之勢,此上策也。
久拘聘使,無益于我,徒使敵得以為辭,請禮而歸之,許輸歲币以緩師期,不二三年,邊遽稍休,藩垣稍固,生兵日增,可戰可守,此中策也。
二策果不得行,則天敗我也,若銜璧輿榇之禮,則請備以俟。
”似道得書大怒,抵之地,诟曰:“瞎賊狂言敢爾。
”蓋以立信目微眇雲。
尋中以危法廢斥之。
鹹淳十年,大元兵大舉伐宋,似道督諸軍出次江上,以立信為端明殿學士、沿江置使、江淮招讨使,俾就建康府庫募兵以援江上諸郡。
立信受诏不辭,即日上道,以妻子讬愛将金明,執其手曰:“我不負國家,爾亦必不負我。
”遂行。
與似道遇蕪湖,似道拊立信背哭曰:“不用公言,以至于此。
”立信曰:“平章、平章,瞎賊今日更說一句不得。
”似道問立信何向?曰:“今江南無一寸乾淨地,某去尋一片趙家地上死,第要死得分明爾。
”既至,則建康守兵悉潰,而四面皆北軍。
立信知事不可成,歎曰:“吾生為宋臣,死為宋鬼,終為國一死,但徒死無益耳,以此負國。
”率所部數千人至高郵,欲控引淮漢以為後圖。
已而聞似道師潰蕪湖,江漢守臣皆望風降遁。
立信歎曰:“吾今日猶得死于宋土也。
”乃置酒召賓佐與訣,手為表起居三宮,與從子書,屬以家事。
夜分起步庭中,慷慨悲歌,握拳撫案者三,以是失聲,三日扼吭而卒。
以光祿大夫緻仕,遺表聞,贈太傅。
大元丞相伯顔入建康,金明以其家人免,或惡立信于伯顔,以其二策及其死告,且請戮其孥,伯顔歎息久之,曰:“宋有是人,有是言哉!使果用,我安得至此。
”命求其家厚恤之,曰:“忠臣之家也。
”金明以立信之喪歸葬丹陽。
立信子麟,内書寫機宜文字,在建康不肯從衆降,崎岖走閩以死。
初,立信之未仕也,家窭甚。
會歲大侵,吳淵守鎮江,命為粥以食流民,使其客黃應炎主之。
應炎一見立信,與語,心知其非常人,言于淵,淵大奇之,禮以上客,凡共張服禦視應炎為有加,應炎甚怏怏。
淵解之曰:“此君,吾地位人也,但遭時不同耳。
君之識度志業,皆非其倫也,盍少下之。
”是年,試江東轉運司,明年登第,後其踐曆略如淵而卒死于難,人謂淵能知人雲。
向士璧,字君玉,常州人。
負才氣,精悍甚自好,紹定五年進士,累通判平江府,以臣僚言罷。
起為淮西制置司參議官,又以監察禦史胡泓言罷。
起知高郵軍,制置使丘崇又論罷。
起知安慶府、知黃州,遷淮西提點刑獄兼知黃州,加直寶章閣,仍舊職,奉鴻禧祠。
特授将作監、京湖制置參議官,進直煥章閣、湖北安撫副使兼知峽州,兼歸峽施黔、南平軍、紹慶府鎮撫使,遷太府少卿、大理卿,進直龍圖閣。
合州告急,制置使馬光祖命士璧赴援,數立奇功。
帝亦語群臣曰:“士璧不待朝命,進師歸州,且捐家赀百萬以供軍費,其志足嘉。
”進秘閣修撰、樞密副都承旨,仍舊職。
開慶元年,涪州危,又命士璧往援,北兵夾江為營,長數十裡,阻舟師不能進至浮橋。
時朝廷自揚州移賈似道以樞密使宣撫六路,進駐峽州,檄士璧以軍事付呂文德,士璧不從,以計斷橋奏捷,具言方略。
未幾,文德亦以捷聞。
士璧還峽州,方懷傾奪之疑,尋辟為宣撫司參議官,遷湖南安撫副使兼知潭州,兼京西、湖南北路宣撫司參議官,加右文殿修撰,尋授權兵部侍郎、湖南安撫使兼知潭州。
頃之,升湖南制置副使。
大元将兀良哈OA兵自交址北還,前鋒至城下,攻圍急,士璧極力守禦,聞後隊且至,遣王輔佑率五百人往觇之,以易正大監其軍,遇于南嶽市,一戰有功,潭州圍遂解。
事聞,賜金帶,令服系,進兵部侍郎兼轉運使,餘依舊職。
似道入相,疾其功,非獨不加賞,反諷監察禦史陳寅、侍禦史孫附鳳一再劾罷之,送漳州居住。
又稽守城時所用金谷,逮至行部責償。
幕屬方元善者,極意逢迎似道意,士璧坐是死,複拘其妻妾而征之。
其後元善改知吉水縣,俄歸得狂疾,常呼士璧。
時輔佑亦遠谪,及文天祥起兵召輔佑于谪所,則死矣。
德祐元年三月,诏追複元官,仍還從官恩數,立廟潭州。
明年正月,太府卿柳嶽乞錄用其子孫,诏從之。
胡穎,字叔獻,潭州湘潭人。
父S,娶趙方弟雍之女,二子,長曰顯,有拳勇,以材武入官,數有戰功,事見《趙範傳》。
穎自幼風神秀異,
”立信曰:“使某不為則已,果為之,必不效公所為也。
”光祖益怒,議不行,立信遂投劾去。
初,立信通判江陵府,葵制置荊湖,嘗以公事劾立信,及在沿江府,亦謀議寡諧,立信于葵蓋未嘗有一日之歡也。
擢京西提舉常平,改知昭信軍、權淮東提刑。
景定元年,差知池州、提舉江東常平、權知常州、浙西提點刑獄。
明年冬,即嘉興治所講行荒政。
尋改知江州,充沿江制置副使、節制蕲黃興國軍馬、提舉饒州南康兵甲,升江西安撫使。
乞祠祿,差知鎮江,尋充湖南安撫使、知潭州。
至官,供帳之物悉置官庫,所積錢連歲代納潭民夏稅,貧無告者予錢粟,病者加藥餌,雨雪旱潦軍民皆有給。
興學校,士習為變。
以潭為湖湘重鎮,創威敵軍,所募精銳數千人,後來者果賴其用。
權兵部尚書、荊湖安撫制置、知江陵府。
時襄陽被圍危急,立信上疏“請益安陸府屯兵,凡邊戍皆不宜抽減,黃州守臣陳奕素蓄異志,朝廷宜防之。
”乃移書似道,謂:“今天下之勢十去八九,而君臣宴安不以為虞。
夫天之不假易也,從古以然,此誠上下交修以迓續天命之幾,重惜分陰以趨事赴工之日也。
而乃酣歌深宮,嘯傲湖山,玩歲忄妻日,緩急倒施,卿士師師非度,百姓郁怨非上,以求當天心,俯遂民物,拱揖指揮而折沖萬裡者,不亦難乎!為今日之計者,其策有三。
夫内郡何事乎多兵,宜盡出之江幹,以實外禦。
算兵帳見兵可七十餘萬人,老弱柔脆,十分汰二,為選兵五十餘萬人。
而沿江之守,則不過七千裡,若距百裡而屯,屯有守将,十屯為府,府有總督,其尤要害處,辄參倍其兵。
無事則泛舟長淮,往來遊徼,有事則東西齊奮,戰守并用。
刁鬥相聞,饋饷不絕,互相應援,以為聯絡之固。
選宗室親王、忠良有幹用大臣,立為統制,分東西二府,以莅任得其人,率然之勢,此上策也。
久拘聘使,無益于我,徒使敵得以為辭,請禮而歸之,許輸歲币以緩師期,不二三年,邊遽稍休,藩垣稍固,生兵日增,可戰可守,此中策也。
二策果不得行,則天敗我也,若銜璧輿榇之禮,則請備以俟。
”似道得書大怒,抵之地,诟曰:“瞎賊狂言敢爾。
”蓋以立信目微眇雲。
尋中以危法廢斥之。
鹹淳十年,大元兵大舉伐宋,似道督諸軍出次江上,以立信為端明殿學士、沿江置使、江淮招讨使,俾就建康府庫募兵以援江上諸郡。
立信受诏不辭,即日上道,以妻子讬愛将金明,執其手曰:“我不負國家,爾亦必不負我。
”遂行。
與似道遇蕪湖,似道拊立信背哭曰:“不用公言,以至于此。
”立信曰:“平章、平章,瞎賊今日更說一句不得。
”似道問立信何向?曰:“今江南無一寸乾淨地,某去尋一片趙家地上死,第要死得分明爾。
”既至,則建康守兵悉潰,而四面皆北軍。
立信知事不可成,歎曰:“吾生為宋臣,死為宋鬼,終為國一死,但徒死無益耳,以此負國。
”率所部數千人至高郵,欲控引淮漢以為後圖。
已而聞似道師潰蕪湖,江漢守臣皆望風降遁。
立信歎曰:“吾今日猶得死于宋土也。
”乃置酒召賓佐與訣,手為表起居三宮,與從子書,屬以家事。
夜分起步庭中,慷慨悲歌,握拳撫案者三,以是失聲,三日扼吭而卒。
以光祿大夫緻仕,遺表聞,贈太傅。
大元丞相伯顔入建康,金明以其家人免,或惡立信于伯顔,以其二策及其死告,且請戮其孥,伯顔歎息久之,曰:“宋有是人,有是言哉!使果用,我安得至此。
”命求其家厚恤之,曰:“忠臣之家也。
”金明以立信之喪歸葬丹陽。
立信子麟,内書寫機宜文字,在建康不肯從衆降,崎岖走閩以死。
初,立信之未仕也,家窭甚。
會歲大侵,吳淵守鎮江,命為粥以食流民,使其客黃應炎主之。
應炎一見立信,與語,心知其非常人,言于淵,淵大奇之,禮以上客,凡共張服禦視應炎為有加,應炎甚怏怏。
淵解之曰:“此君,吾地位人也,但遭時不同耳。
君之識度志業,皆非其倫也,盍少下之。
”是年,試江東轉運司,明年登第,後其踐曆略如淵而卒死于難,人謂淵能知人雲。
向士璧,字君玉,常州人。
負才氣,精悍甚自好,紹定五年進士,累通判平江府,以臣僚言罷。
起為淮西制置司參議官,又以監察禦史胡泓言罷。
起知高郵軍,制置使丘崇又論罷。
起知安慶府、知黃州,遷淮西提點刑獄兼知黃州,加直寶章閣,仍舊職,奉鴻禧祠。
特授将作監、京湖制置參議官,進直煥章閣、湖北安撫副使兼知峽州,兼歸峽施黔、南平軍、紹慶府鎮撫使,遷太府少卿、大理卿,進直龍圖閣。
合州告急,制置使馬光祖命士璧赴援,數立奇功。
帝亦語群臣曰:“士璧不待朝命,進師歸州,且捐家赀百萬以供軍費,其志足嘉。
”進秘閣修撰、樞密副都承旨,仍舊職。
開慶元年,涪州危,又命士璧往援,北兵夾江為營,長數十裡,阻舟師不能進至浮橋。
時朝廷自揚州移賈似道以樞密使宣撫六路,進駐峽州,檄士璧以軍事付呂文德,士璧不從,以計斷橋奏捷,具言方略。
未幾,文德亦以捷聞。
士璧還峽州,方懷傾奪之疑,尋辟為宣撫司參議官,遷湖南安撫副使兼知潭州,兼京西、湖南北路宣撫司參議官,加右文殿修撰,尋授權兵部侍郎、湖南安撫使兼知潭州。
頃之,升湖南制置副使。
大元将兀良哈OA兵自交址北還,前鋒至城下,攻圍急,士璧極力守禦,聞後隊且至,遣王輔佑率五百人往觇之,以易正大監其軍,遇于南嶽市,一戰有功,潭州圍遂解。
事聞,賜金帶,令服系,進兵部侍郎兼轉運使,餘依舊職。
似道入相,疾其功,非獨不加賞,反諷監察禦史陳寅、侍禦史孫附鳳一再劾罷之,送漳州居住。
又稽守城時所用金谷,逮至行部責償。
幕屬方元善者,極意逢迎似道意,士璧坐是死,複拘其妻妾而征之。
其後元善改知吉水縣,俄歸得狂疾,常呼士璧。
時輔佑亦遠谪,及文天祥起兵召輔佑于谪所,則死矣。
德祐元年三月,诏追複元官,仍還從官恩數,立廟潭州。
明年正月,太府卿柳嶽乞錄用其子孫,诏從之。
胡穎,字叔獻,潭州湘潭人。
父S,娶趙方弟雍之女,二子,長曰顯,有拳勇,以材武入官,數有戰功,事見《趙範傳》。
穎自幼風神秀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