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傳第一百六十八

關燈
嬖側媚之人,尤足為清明之累,腐夫巧讒而使傳幾搖,妖?監外通而魁邪密主,陰奸伏蠱,互煽交攻,陛下之心至是其存者幾希矣。

    陛下之心,大化之本也。

    洗濯磨淬,思所以更之,乃徒立為虛言無實之名,而謂之更化,此天心之所以未當,大異之所以示儆也。

    ”言尤切直,帝嘉納焉。

     又言:“群臣厖雜,宮禁奇邪,黩貨外交,豈可坐視而不之問!顧乃并包兼容之意多,别邪辨正之慮淺,憂讒避謗之心重,直前邁往之志微,遂使衆臣争衡,大權旁落,養成積輕之勢,以開窺觊之漸。

    設有不幸,變故乘之,上心一移,兇渠立至,使宗社有淪亡之憂,衣冠遭魚肉之禍,生靈罹塗炭之厄。

    當是時也,能潔身以去,其能逃萬世之清議乎?”于是群憸悚懼,或泣訴上前,或上章求去,合力排擯,斯得遂求補外。

    在告幾百餘日,于是差知嚴州,斯得三請乞祠,不許。

    嚴環山為郡,雖豐歲猶仰它州。

    夏旱,斯得蠲租發廪,招籴勸分,請于朝,得米萬石以振濟。

     遷浙東提點刑獄,遂劾知處州趙善瀚、知台州沈暨等七人倚勢厲民,疏上,不報。

    改江西轉運判官,斯得具辭免,上奏曰:“臣劾奏趙善瀚等七人,未聞報可,固疑必有黨與營救,惑誤聖聽,今奉恩除,乃知中臣所料。

    善瀚者,侍禦史周坦之婦翁也,贓吏之魁,锢于聖世,鄭清之與之有舊,複與州符。

    沈塈者,同簽書樞密院事史宅之妻黨也。

    祖宗以來,未有監司按吏一不施行者,壞法亂紀,未有甚此。

    臣身為使者,劾吏不行,反叨易節,若貪榮冒拜,則與世之頑頓無恥者何異?乞并臣镌罷,以戒奉使無狀者。

    ”章既上,坦自謂己任台谏而反見攻,遍懇同列論斯得,同列難之,計急,自上章劾罷斯得新任,未幾,坦亦罷,七人竟罷去。

     移湖南提點刑獄,薦通判潭州徐經孫等六人。

    攸懸富民陳衡老,以家丁糧食資強賊,劫殺平民。

    斯得至,有訴其事者,首吏受赇而左右之,衡老造庭,首吏拱立。

    斯得發其奸,械首吏下獄,群胥失色股栗。

    于是研鞫具得其狀,乃黥配首吏,具白朝省,追毀衡老官資,簿錄其家。

    會諸邑水災,衡老願出米五萬石振濟以贖罪。

    衡老婿吳自性,與衡老館客太學生馮炜等謀中傷斯得盜拆官椟。

    斯得白于朝,複正其罪,出一箧書,具得自性等交通省部吏胥情狀。

    斯得并言于朝,下其事天府,索出赇銀六萬餘兩,黥配自性及省寺高鑄等二十餘人。

    初,自性厚賂宦者言于理宗曰:“斯得以缗錢百萬進,願易近地一節。

    ”理宗曰:“高某硬漢,安得有是。

    ”而斯得力求去,清之以書留之。

    又薦李晞顔等五人。

      加直秘閣、湖南轉運判官,改尚右郎官,未至,改禮部郎中。

    上疏極論時事,改權左司,力辭,内批兼侍立修注官。

    言水災曰:“願陛下立罷新寺土木,速反迕旨諸臣,遏絕邪說,主張善良,謹重刑辟,愛惜士類,抑遠佞臣,絕其幹撓,則天意可回,和氣可召矣。

    ”會斥左司徐霖,帝慮給事中趙汝騰争逐霖事,乃徙汝騰翰林學士,汝騰聞命即去國。

    斯得言:“汝騰一世之望,宗老之重,飄然引去,陛下遂亦棄之有如弁髦,中外驚怪,将見賢者力争不勝而去,小人踴躍增氣而來。

    陛下改紀僅數月,初意遽變,臣深惜之。

    ” 時上封事言得失者衆,或者惡其讠雚詉,遂謂“空言徒亂人聽,無補國事。

    ”斯得因轉對,言:“諸臣之言,上則切劘聖主,下則砥砺大臣,内則摧壓奸邪,外則銷遏寇虐,顧以為無補于實政乎?空言之譏,好名之說,欲一網君子而盡去之,其言易入,其禍難言,此君子去留之機,國家安危之候,不可不深留聖慮者也。

    ”監察禦史蕭泰來論罷。

     逾年,以直寶文閣知泉州,力辭,遷福建路計度轉運副使。

    朝廷行自實田,斯得言:“按《史記》,秦始皇三十一年,令民自實田。

    主上臨禦适三十一年,而異日書之史冊,自實之名正與秦同。

    ”丞相謝方叔大愧,即為之罷。

    董槐入相,召為司農卿。

    程元鳳入相,改秘書監。

    丁大全入相,監察禦史沈炎論斯得以閩漕交承錢物,下郡吏天府,榜死數人。

    先是,吳自性之獄,高鑄為首惡黥配廣州,捐資免行,至是為相府監奴,嗾炎發其端。

    京尹顧岩傅會其獄,安吉守何夢然奉行其事,陵铄甚至,斯得不少挫,竟無所得。

    大全既谪,朝廷罪其委任非人,遂斬鑄。

    斯得既拜浙西提點刑獄之命,炎,浙西人,泣于上前,乞更之,移浙東提舉常平。

    命下,給事中章鑒繳還。

    斯得杜門不出,著《孝宗系年要錄》。

     彗星見,應诏上封事,曰:“陛下專任一相,虛心委之,果得其人,宜天心克享,災害不生。

    而庚申、己未之歲,大水為災,浙西之民死者數百千萬。

    連年旱?,田野蕭條,物價翔躍,民命如線。

    今妖星突出,其變不小。

    若非大失人心,何以緻天怒如此之烈。

    ”封事之上也,似道匿不以聞。

      度宗即位,召為秘書監,又論罷。

    複遷秘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