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傳第一百五十八
關燈
小
中
大
官,明日罷一言官,則後日大臣行事有失,誰敢言者。
”遂召為吏部郎,改左司,言:“朝廷比來深疾貪吏,然州縣之間豈無廉介自将、沈于下僚者,宜命五使,所至以廉潔清修、可以師表吏民者,以名來上,參之公議,不次升擢,以厲士風。
”從之。
遷檢正中書門下省諸房公事,與宰相議多不合,不自安,引疾求去。
诏直秘閣、主管崇道觀而歸。
仇悆,字泰然,益都人。
大觀三年進士,授邠州司法,谳獄詳恕,多所全活。
為鄧城令,滿秩,耆幼遮泣不得去。
徙武陟令,屬朝廷方調兵數十萬于燕山,悆饋饷畢給。
時主将縱士卒過市掠物,不予直,他邑官逃避,悆先期趣備,申嚴約束,遂以不擾。
已而悆送運饷于涿,值大軍潰于盧溝河,囊橐往往委以資敵,悆間關營護,無一豪棄失。
調高密丞,俗尚嚣訟,悆攝縣事,剖決如流,事無淹夕,民至懷餅餌以俟決遣。
猾吏楊蓋每陰疏令過,脅持為奸,悆暴其罪黥之,無不悅服。
州阙司錄,命悆攝事,既行,邑氓萬餘邀留,至擁歸縣廨,時天寒,皆然火警守,布滿後先,悆由它道得出,或追拜馬首曰:“公舍我去,我必使公複來。
”它日,悆方白事郡牙,忽數千人徑奪以歸,守針弗能遏。
劇寇起萊、密間,素聞悆名,戒其黨毋犯高密境,民賴以安。
密卒閉關叛掠,害官吏幾盡,獨呼曰:“無驚仇公。
” 南遷,丁母憂。
服除,知建昌軍,入為考功員外。
時任者宛轉兵間,亡失告牒十常七八,而铨部無案籍,訴丐者甚多,真僞錯亂。
悆親為考核,其可據者悉責保識,因上聞行之。
遷右司及中書門下檢正諸房公事,俄為沿海制置使。
明守與宰相厚善,绐言士卒将為變,緻遣精兵密捕。
統制官徐文覺之,初謀縱軍剽略,頃之泛海去,呼曰:“我以仇公故,不殺人,不焚屋廬。
”一城晏然。
猶坐削兩官,主管太平觀。
以淮西宣撫知廬州。
劉豫子麟合金兵大入,民情洶懼。
宣撫司統制張琦者,冀乘危為亂,驅居民越江南走。
欲先脅悆出,擁甲士數千突入,露刃登樓,揚白麾,左右驚潰,迫悆上馬。
悆徐謂曰:“若輩無守土責,吾當以死徇國,寇未至而逃,人何賴焉。
”堅不為動,神色無少異。
琦等錯愕,遽散其徒,人心遂定。
時金人出入近境,悆求援于宣撫司,不報。
又遣其子自間道赴朝廷告急,雖旌其子以官,而援卒不至。
帝方下诏親征,而诏亦不至淮甸,喧言将棄兩淮為保江計。
悆錄诏語揭之郡縣,讀者至流涕,鹹思自奮。
監押閻僅死于賊,餘衆來歸,州帑匮竭,無以為賞,悆悉引班坐,犒以酒食,慰勞之,衆皆感勵。
募廬、壽兵得數百,益鄉兵二千,出奇直抵壽春城下,敵三戰皆北,卻走度淮。
其後麟複增兵來寇,悆複壽春,俘馘甚衆,獲旗械數千,焚糧船百餘艘,降渤海首領二人。
初,金人圍濠州,旬日未下,屬天寒,馬多僵死,乃悉衆向淮東。
樞密使張浚方視師金陵,悆以策說之曰:金重兵在淮東,師老食匮,若以精兵二萬一自壽陽,一自漢上,徑趨舊京,當不戰而退,繼以大軍尾擊,蔑有不濟者。
昔人謂‘一日縱敵,數世之患。
’願無失時之悔。
”浚不能用。
麟複以步騎數千至合肥,諜言兀術為之殿,人心怖駭,不知所為。
會京西制置使遣牛臯統兵适至,悆顧左右曰:“召牛觀察來擊賊。
”臯既至,以忠義撼之,臯素勇甚,以二千餘騎馳出,短兵相接,所向披靡,敵稍懾,散而複集者三。
其副徐慶忽墜馬,敵競赴之,臯掖以上,手刜數人,因免胄大呼曰:“我牛臯也,嘗四敗兀術,可來決死。
”寇畏其名,遂自潰。
以悆克複守禦功,加徽猷閣待制。
明年,宣撫司始遣大将王德來,時寇已去,德謂其伍曰:“當事急時,吾屬無一人渡江擊賊,今事平方至,何面目見仇公耶?”德麾下多女真、渤海歸附者,見悆像,不覺以手加額。
初,宣撫司既不以一卒援諸郡,但令焚積聚,棄城退保,文移不絕于道,又請浚督行之。
浚檄悆度其宜處之,悆謂:“殘破之餘,兵食不給,誠不能支敵。
然帥臣任一路之責,誓當死守。
今若委城,使金人有淮西,治兵艦于巢湖,必贻朝廷憂。
”力陳不可,浚韪其言,而卒全活數州之衆。
尋诏詣阙,軍民号送之。
改浙東宣撫使、知明州,以
”遂召為吏部郎,改左司,言:“朝廷比來深疾貪吏,然州縣之間豈無廉介自将、沈于下僚者,宜命五使,所至以廉潔清修、可以師表吏民者,以名來上,參之公議,不次升擢,以厲士風。
”從之。
遷檢正中書門下省諸房公事,與宰相議多不合,不自安,引疾求去。
诏直秘閣、主管崇道觀而歸。
仇悆,字泰然,益都人。
大觀三年進士,授邠州司法,谳獄詳恕,多所全活。
為鄧城令,滿秩,耆幼遮泣不得去。
徙武陟令,屬朝廷方調兵數十萬于燕山,悆饋饷畢給。
時主将縱士卒過市掠物,不予直,他邑官逃避,悆先期趣備,申嚴約束,遂以不擾。
已而悆送運饷于涿,值大軍潰于盧溝河,囊橐往往委以資敵,悆間關營護,無一豪棄失。
調高密丞,俗尚嚣訟,悆攝縣事,剖決如流,事無淹夕,民至懷餅餌以俟決遣。
猾吏楊蓋每陰疏令過,脅持為奸,悆暴其罪黥之,無不悅服。
州阙司錄,命悆攝事,既行,邑氓萬餘邀留,至擁歸縣廨,時天寒,皆然火警守,布滿後先,悆由它道得出,或追拜馬首曰:“公舍我去,我必使公複來。
”它日,悆方白事郡牙,忽數千人徑奪以歸,守針弗能遏。
劇寇起萊、密間,素聞悆名,戒其黨毋犯高密境,民賴以安。
密卒閉關叛掠,害官吏幾盡,獨呼曰:“無驚仇公。
” 南遷,丁母憂。
服除,知建昌軍,入為考功員外。
時任者宛轉兵間,亡失告牒十常七八,而铨部無案籍,訴丐者甚多,真僞錯亂。
悆親為考核,其可據者悉責保識,因上聞行之。
遷右司及中書門下檢正諸房公事,俄為沿海制置使。
明守與宰相厚善,绐言士卒将為變,緻遣精兵密捕。
統制官徐文覺之,初謀縱軍剽略,頃之泛海去,呼曰:“我以仇公故,不殺人,不焚屋廬。
”一城晏然。
猶坐削兩官,主管太平觀。
以淮西宣撫知廬州。
劉豫子麟合金兵大入,民情洶懼。
宣撫司統制張琦者,冀乘危為亂,驅居民越江南走。
欲先脅悆出,擁甲士數千突入,露刃登樓,揚白麾,左右驚潰,迫悆上馬。
悆徐謂曰:“若輩無守土責,吾當以死徇國,寇未至而逃,人何賴焉。
”堅不為動,神色無少異。
琦等錯愕,遽散其徒,人心遂定。
時金人出入近境,悆求援于宣撫司,不報。
又遣其子自間道赴朝廷告急,雖旌其子以官,而援卒不至。
帝方下诏親征,而诏亦不至淮甸,喧言将棄兩淮為保江計。
悆錄诏語揭之郡縣,讀者至流涕,鹹思自奮。
監押閻僅死于賊,餘衆來歸,州帑匮竭,無以為賞,悆悉引班坐,犒以酒食,慰勞之,衆皆感勵。
募廬、壽兵得數百,益鄉兵二千,出奇直抵壽春城下,敵三戰皆北,卻走度淮。
其後麟複增兵來寇,悆複壽春,俘馘甚衆,獲旗械數千,焚糧船百餘艘,降渤海首領二人。
初,金人圍濠州,旬日未下,屬天寒,馬多僵死,乃悉衆向淮東。
樞密使張浚方視師金陵,悆以策說之曰:金重兵在淮東,師老食匮,若以精兵二萬一自壽陽,一自漢上,徑趨舊京,當不戰而退,繼以大軍尾擊,蔑有不濟者。
昔人謂‘一日縱敵,數世之患。
’願無失時之悔。
”浚不能用。
麟複以步騎數千至合肥,諜言兀術為之殿,人心怖駭,不知所為。
會京西制置使遣牛臯統兵适至,悆顧左右曰:“召牛觀察來擊賊。
”臯既至,以忠義撼之,臯素勇甚,以二千餘騎馳出,短兵相接,所向披靡,敵稍懾,散而複集者三。
其副徐慶忽墜馬,敵競赴之,臯掖以上,手刜數人,因免胄大呼曰:“我牛臯也,嘗四敗兀術,可來決死。
”寇畏其名,遂自潰。
以悆克複守禦功,加徽猷閣待制。
明年,宣撫司始遣大将王德來,時寇已去,德謂其伍曰:“當事急時,吾屬無一人渡江擊賊,今事平方至,何面目見仇公耶?”德麾下多女真、渤海歸附者,見悆像,不覺以手加額。
初,宣撫司既不以一卒援諸郡,但令焚積聚,棄城退保,文移不絕于道,又請浚督行之。
浚檄悆度其宜處之,悆謂:“殘破之餘,兵食不給,誠不能支敵。
然帥臣任一路之責,誓當死守。
今若委城,使金人有淮西,治兵艦于巢湖,必贻朝廷憂。
”力陳不可,浚韪其言,而卒全活數州之衆。
尋诏詣阙,軍民号送之。
改浙東宣撫使、知明州,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