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傳第一百五十七
關燈
小
中
大
,提舉嵩山崇福宮。
嘉定十三年卒,谥文節。
宇文紹節,字挺臣,成都廣都人。
祖虛中,簽書樞密院事。
父師瑗,顯谟閣待制。
父子皆以使北死,無子,孝宗愍之,命其族子紹節為之後,補官仕州縣。
九年,第進士。
累遷寶谟閣待制、知廬州。
時侂胄方議用兵,紹節至郡,議修築古城,創造砦栅,專為固圉計。
淮西轉運判官鄧友龍谮于侂胄,謂紹節但為城守,徒耗财力,無益于事。
侂胄以書讓紹節,紹節複書謂:“公有複仇之志,而無複仇之略;有開邊之害,而無開邊之利。
不量國力,浪為進取計,非所敢知。
”侂胄得書不樂,乃以李爽代紹節,召還,為兵部侍郎兼中書舍人兼直學士院,以寶文閣待制知鎮江府。
吳曦據蜀,趣紹節赴阙,任以西讨之事。
紹節至,謂大臣曰:“今進攻,則瞿唐一關,彼必固守;若駐軍荊南,徒損威望。
聞随軍轉運安丙者素懷忠義,若授以密旨,必能讨賊成功。
”大臣用其言,遣丙所親以帛書達上意,丙卒誅曦。
權兵部尚書,未幾,除華文閣學士、湖北京西宣撫使、知江陵府。
統制官高悅在戍所,肆為殺掠,遠近苦之。
紹節召置帳前,收其部曲。
俄有訴悅縱所部為寇者,紹節杖殺之,兵民皆歡。
升寶文閣學士,試吏部尚書,尋除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
安丙宣撫四川,或言丙有異志,語聞,廷臣欲易丙。
紹節曰:“方誅曦初,安丙一搖足,全蜀非國家有,顧不以此時為利,今乃有他耶?紹節願以百口保丙。
”丙卒不易。
朝廷于蜀事多所咨訪,紹節審而後言,皆周悉事情。
嘉定六年正月甲午卒,訃聞,上嗟悼,為改日朝享。
進資政殿學士緻仕,又贈七官為少師,非常典也。
谥曰忠惠。
李蘩,字清叔,崇慶晉原人。
第進士,為隆州判官,攝綿州。
歲昆,出義倉谷賤粜之,而以錢貸下戶,又聽民以茅稭易米,作粥及褚衣,親衣食之,活十萬人。
明年又饑,邛蜀彭漢、成都盜賊蜂起,綿獨按堵。
知永康軍,移利州,提點成都路刑獄兼提舉常平。
歲兇,先事發廪蠲租,所活百七十萬人。
知興元府、安撫利州東路。
漢中久饑,劍外和籴在州者獨多,蘩嘗匹馬行阡陌間訪求民瘼,有老妪進曰:“民所以饑者,和籴病之也。
”泣數行下。
蘩感其言,奏免之,民大悅。
徙倉部員外郎,總領四川賦财、軍馬、錢糧,升郎中。
淳熙三年,廷臣上言:“四川歲籴軍糧,名為和籴,實科籴也。
”诏制置使範成大同蘩相度以聞,蘩奏:“諸州歲籴六十萬石,若從官籴,歲約百萬缗,如于經費之中斟酌損益,變科籴為官籴,貴賤眂時,不使虧毫忽之價;出納眂量,勿務取圭撮之赢,則軍不乏興,民不加賦。
”乃書“利民十一事”上之。
前後凡三年,蘩上奏疏者十有三,而天子降诏難問者凡八,訖如其議。
民既樂與官為市,遠迩歡趨,軍饷坐給,而田裡免科籴,始知有生之樂。
會歲大稔,米價頓賤,父老以為三十年所無。
梁、洋間繪蘩像祠之。
範成大驿疏言:“關外麥熟,倍于常年,實由罷籴,民力稍纾,得以盡于農畝。
”孝宗覽之曰:“免和籴一年,田間和氣若此,乃知民力不可重困也。
”擢蘩守太府少卿。
範成大召見,孝宗首問:“籴事可久行否?”成大奏:“李蘩以身任此事,臣以身保李蘩。
”孝宗大悅,曰:“是大不可得李蘩也。
”上意方向用,而蘩亦欲奏蠲鹽酒和買之弊,以盡滌民害。
會有疾,卒。
诏以蘩能官,緻仕恩外特與遣表,擇一人庶官,前此所未有。
初,蘩宰眉山,校成都漕試,念吳氏世襲兵柄必稔蜀亂,發策雲:“久假人以兵柄,未有不為患者。
以武、宣之明,不能銷大臣握兵之禍;以憲、武之烈,不能收藩鎮握兵之權。
危劉氏、殲唐室,鮮不由此。
”吳挺以為怨。
後蘩總饷事,挺謬奏軍食粗惡,孝宗以問蘩,蘩緘其樣以進,挺之妄遂窮。
逾三十年,吳曦竟以蜀叛,安丙既誅曦,每語人雲:“吾等焦頭爛額耳,孰如李公先見者乎?”蘩講學臨政皆有源委,所著書十八種,有《桃溪集》一百卷。
論曰:餘端禮平時論議剀正,及為相,受制于韓侂胄,雖有志扶掖善類,而不得以直,遂頗不免君子之論。
若李壁、丘崈皆谏侂胄以輕兵召釁之失,及其決意用師,命葉适草诏不從,而壁獨當筆焉,何其所見後先舛迕哉!附會之罪,壁固無以逭于公論矣。
倪思直辭劘主,又屢觸權臣,三黜不變其風概,有可尚焉。
李蘩所至能舉荒政,蠲苛賦,亦庶幾古所謂惠人也。
嘉定十三年卒,谥文節。
宇文紹節,字挺臣,成都廣都人。
祖虛中,簽書樞密院事。
父師瑗,顯谟閣待制。
父子皆以使北死,無子,孝宗愍之,命其族子紹節為之後,補官仕州縣。
九年,第進士。
累遷寶谟閣待制、知廬州。
時侂胄方議用兵,紹節至郡,議修築古城,創造砦栅,專為固圉計。
淮西轉運判官鄧友龍谮于侂胄,謂紹節但為城守,徒耗财力,無益于事。
侂胄以書讓紹節,紹節複書謂:“公有複仇之志,而無複仇之略;有開邊之害,而無開邊之利。
不量國力,浪為進取計,非所敢知。
”侂胄得書不樂,乃以李爽代紹節,召還,為兵部侍郎兼中書舍人兼直學士院,以寶文閣待制知鎮江府。
吳曦據蜀,趣紹節赴阙,任以西讨之事。
紹節至,謂大臣曰:“今進攻,則瞿唐一關,彼必固守;若駐軍荊南,徒損威望。
聞随軍轉運安丙者素懷忠義,若授以密旨,必能讨賊成功。
”大臣用其言,遣丙所親以帛書達上意,丙卒誅曦。
權兵部尚書,未幾,除華文閣學士、湖北京西宣撫使、知江陵府。
統制官高悅在戍所,肆為殺掠,遠近苦之。
紹節召置帳前,收其部曲。
俄有訴悅縱所部為寇者,紹節杖殺之,兵民皆歡。
升寶文閣學士,試吏部尚書,尋除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
安丙宣撫四川,或言丙有異志,語聞,廷臣欲易丙。
紹節曰:“方誅曦初,安丙一搖足,全蜀非國家有,顧不以此時為利,今乃有他耶?紹節願以百口保丙。
”丙卒不易。
朝廷于蜀事多所咨訪,紹節審而後言,皆周悉事情。
嘉定六年正月甲午卒,訃聞,上嗟悼,為改日朝享。
進資政殿學士緻仕,又贈七官為少師,非常典也。
谥曰忠惠。
李蘩,字清叔,崇慶晉原人。
第進士,為隆州判官,攝綿州。
歲昆,出義倉谷賤粜之,而以錢貸下戶,又聽民以茅稭易米,作粥及褚衣,親衣食之,活十萬人。
明年又饑,邛蜀彭漢、成都盜賊蜂起,綿獨按堵。
知永康軍,移利州,提點成都路刑獄兼提舉常平。
歲兇,先事發廪蠲租,所活百七十萬人。
知興元府、安撫利州東路。
漢中久饑,劍外和籴在州者獨多,蘩嘗匹馬行阡陌間訪求民瘼,有老妪進曰:“民所以饑者,和籴病之也。
”泣數行下。
蘩感其言,奏免之,民大悅。
徙倉部員外郎,總領四川賦财、軍馬、錢糧,升郎中。
淳熙三年,廷臣上言:“四川歲籴軍糧,名為和籴,實科籴也。
”诏制置使範成大同蘩相度以聞,蘩奏:“諸州歲籴六十萬石,若從官籴,歲約百萬缗,如于經費之中斟酌損益,變科籴為官籴,貴賤眂時,不使虧毫忽之價;出納眂量,勿務取圭撮之赢,則軍不乏興,民不加賦。
”乃書“利民十一事”上之。
前後凡三年,蘩上奏疏者十有三,而天子降诏難問者凡八,訖如其議。
民既樂與官為市,遠迩歡趨,軍饷坐給,而田裡免科籴,始知有生之樂。
會歲大稔,米價頓賤,父老以為三十年所無。
梁、洋間繪蘩像祠之。
範成大驿疏言:“關外麥熟,倍于常年,實由罷籴,民力稍纾,得以盡于農畝。
”孝宗覽之曰:“免和籴一年,田間和氣若此,乃知民力不可重困也。
”擢蘩守太府少卿。
範成大召見,孝宗首問:“籴事可久行否?”成大奏:“李蘩以身任此事,臣以身保李蘩。
”孝宗大悅,曰:“是大不可得李蘩也。
”上意方向用,而蘩亦欲奏蠲鹽酒和買之弊,以盡滌民害。
會有疾,卒。
诏以蘩能官,緻仕恩外特與遣表,擇一人庶官,前此所未有。
初,蘩宰眉山,校成都漕試,念吳氏世襲兵柄必稔蜀亂,發策雲:“久假人以兵柄,未有不為患者。
以武、宣之明,不能銷大臣握兵之禍;以憲、武之烈,不能收藩鎮握兵之權。
危劉氏、殲唐室,鮮不由此。
”吳挺以為怨。
後蘩總饷事,挺謬奏軍食粗惡,孝宗以問蘩,蘩緘其樣以進,挺之妄遂窮。
逾三十年,吳曦竟以蜀叛,安丙既誅曦,每語人雲:“吾等焦頭爛額耳,孰如李公先見者乎?”蘩講學臨政皆有源委,所著書十八種,有《桃溪集》一百卷。
論曰:餘端禮平時論議剀正,及為相,受制于韓侂胄,雖有志扶掖善類,而不得以直,遂頗不免君子之論。
若李壁、丘崈皆谏侂胄以輕兵召釁之失,及其決意用師,命葉适草诏不從,而壁獨當筆焉,何其所見後先舛迕哉!附會之罪,壁固無以逭于公論矣。
倪思直辭劘主,又屢觸權臣,三黜不變其風概,有可尚焉。
李蘩所至能舉荒政,蠲苛賦,亦庶幾古所謂惠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