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傳第一百五十

關燈
○周必大留正胡晉臣 周必大,字子充,一字洪道,其先鄭州管城人。

    祖诜,宣和中卒廬陵,因家焉。

    父利建,太學博士。

    必大少英特,父死,鞠于母家,母親督課之。

     紹興二十年,第進士,授徽州戶曹。

    中博學宏詞科,教授建康府。

    除太學錄,召試館職,高宗讀其策,曰:“掌制手也。

    ”守秘書省正字。

    館職複召試自此始。

    兼國史院編修官,除監察禦史。

     孝宗踐祚,除起居郎。

    直前奏事,上曰:“朕舊見卿文,其以近作進。

    ”上初禦經筵,必大奏:“經筵非為分章析句,欲從容訪問,裨聖德,究治體。

    ”先是,左右史久不除,并記注壅積,必大請言動必書,兼修月進。

    乃命必大兼編類聖政所詳定官,又兼權中書舍人。

    侍經筵,嘗論邊事,上以蜀為憂,對曰:“蜀民久困,願诏撫谕,事定宜寬其賦。

    ”應诏上十事,皆切時弊。

      權給事中,繳駁不辟權幸。

    翟婉容位官吏轉行礙止法,争之力,上曰:“意卿止能文,不謂剛正如此。

    ”金索講和時舊禮,必大條奏,請正敵國之名,金為之屈。

     曾觌、龍大淵得幸,台谏交彈之,并遷知閣門事,必大與金安節不書黃,且奏曰:“陛下于政府侍從,欲罷則罷,欲貶則貶,獨于二人委曲遷就,恐人言紛紛未止也。

    ”明日宣手诏,謂:“給舍為人鼓扇,太上時小事,安敢爾!”必大入謝曰:“審爾,則是臣不以事太上者事陛下。

    ”退待罪,上曰:“朕知卿舉職,但欲破朋黨、明紀綱耳。

    ”旬日,申前命,必大格不行,遂請祠去。

     久之,差知南劍州,改提點福建刑獄。

    入對,願诏中外舉文武之才,區别所長為一籍,藏禁中,備緩急之用。

    除秘書少監、兼直學士院,兼領史職。

    鄭聞草必大制,上改竄其末,引漢宣帝事。

    必大因奏曰:“陛下取漢宣帝之言,親制贊書,明示好惡。

    臣觀西漢所謂社稷臣,乃鄙樸之周勃,少文之汲黯,不學之霍光。

    至于公孫弘、蔡義、韋賢,号曰儒者,而持祿保位,故宣帝謂俗儒不達時宜。

    使宣帝知真儒,保至雜伯哉?願平心察之,不可有輕儒名。

    ”上喜其精洽,欲與之日夕論文。

     德壽加尊号,必大曰:“太上萬壽,而紹興末議文及近上表用嗣皇帝為未安。

    按建炎遙拜徽宗表,及唐憲宗上順宗尊号冊文,皆稱皇帝。

    ”議遂定。

    趙雄使金,赍國書,議受書禮。

    必大立具草,略謂:“尊卑分定,或較等威;叔侄親情,豈嫌坐起!”上褒之曰:“未嘗谕國書之意,而卿能道朕心中事,此大才也。

    ”  兼權兵部侍郎。

    奏請重侍從以儲将相,增台谏以廣耳目,擇監司、郡守以補郎官。

    尋權禮部侍郎、兼直學士院,同修國史、實錄院同修撰。

     一日,诏同王之奇、陳良翰對選德殿,袖出手诏,舉唐太宗、魏征問對,以在位久,功未有成,治效優劣,苦不自覺,命必大等極陳當否。

    退而條陳:“陛下練兵以圖恢複而将數易,是用将之道未至;擇人以守郡國而守數易,是責實之方未盡。

    諸州長吏,倏來忽去,婺州四年易守者五,平江四年易守者四,甚至秀州一年而四易守,吏奸何由可察,民瘼何由可蘇!”上善其言,為革二弊。

    江、湖旱,請捐南庫錢二十萬代民輸,上嘉之。

     兼侍講,兼中書舍人。

    未幾,辭直學士院,從之。

    張說再除簽書樞密院,給事中莫濟封還錄黃,必大奏曰:“昨舉朝以為不可,陛下亦自知其誤而止之矣。

    曾未周歲,此命複出。

    貴戚預政,公私兩失,臣不敢具草。

    ”上批:“王?嚴疾速撰入。

    濟、必大予宮觀,日下出國門。

    ”說露章薦濟、必大,于是濟除溫州,必大除建甯府。

    濟被命即出,必大至豐城稱疾而歸,濟聞之大悔。

    必大三請祠,以此名益重。

     久之,除敷文閣待制兼侍讀、兼權兵部侍郎、兼直學士院。

    上勞之曰:“卿不迎合,無附麗,朕所倚重。

    ”除兵部侍郎,尋兼太子詹事。

    奏言:“太宗儲才為真宗、仁宗之用,仁宗儲才為治平、元祐之用。

    自章、蔡沮士氣,卒緻裔夷之禍。

    秦桧忌刻,逐人才,流弊至今。

    願陛下儲才于閑暇之日。

    ” 上日禦球場,必大曰:“固知陛下不忘閱武,然太祖二百年天下,屬在聖躬,願自愛。

    ”上改容曰:“卿言甚忠,得非虞銜橛之變乎?正以仇恥未雪,不欲自逸爾。

    ”升兼侍讀,改吏部侍郎,除翰林學士。

     久雨,奏請減後宮給使,寬浙郡積逋,命省部議優恤。

    内直宣引,論:“金星近前星,武士擊球,太子亦與,臣甚危之。

    ”上俾語太子,必大曰:“太子人子也,陛下命以驅馳,臣安敢勸以違命,陛下勿命之可也。

    ” 乞歸,弗許。

    上欲召人與之分職,因問:“呂祖謙能文否?”對曰:“祖謙涵養久,知典故,不但文字之工。

    ”除禮部尚書兼翰林學士,進吏部兼承旨。

    诏禮官議明堂典禮,必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