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傳第一百四十九
關燈
小
中
大
谕輔臣曰:“莫蒙非獨曉刑獄,可俾理金谷。
”除戶部員外郎。
朝廷遣蒙措置浙西、江淮沙田蘆場,上語之曰:“得此可助經費,歸日以版曹處卿。
”蒙多方括責,得二百五十三萬七千餘畝。
言者論其丈量失實,征收及貧民,責監饒州景德鎮。
起知光化軍。
諜知金渝盟,郡乏舟,衆以為慮,蒙力為辦集,及敵犯境,民賴以濟。
時饷饋急,除淮南轉運判官,蒙遷延不之任,右司谏梁仲敏劾其慢命,罷官勒停。
宣谕使汪澈為言于上,複舊職,召見,上谕曰:“朕常記向措置沙田甚不易。
” 蒙謝曰:“職爾,不敢避怨。
”上曰:“使任責者人人如卿,天下何事不成。
” 除湖北轉運判官。
未幾,知鄂州,召除戶部左曹郎中,出知揚州。
陛辭,上以城圮,命蒙增築。
蒙至州,規度城闉,分授諸将各刻姓名甃堞間,縣重賞激勸,閱數月告成。
除直寶文閣學士、大理少卿兼詳定司敕令官,兼權知臨安府。
未幾,假工部尚書使金賀正旦。
金庭錫宴,蒙以本朝忌日不敢簪花聽樂,金遣人趣赴,蒙堅執不從,竟不能奪。
使還,除刑部侍郎,改工部侍郎兼臨安府少尹,以言者罷。
起知鄂州。
卒于官,年六十一,贈正奉大夫。
周淙,字彥廣,湖州長興人。
父需,以進士起家,官至左中奉大夫。
淙幼警敏,力學,宣和間以父任為郎,曆官至通判建康府。
紹興三十年,金渝盟,邊事方興,帥守難其選,士夫亦憚行。
首命淙守滁陽,未赴,移楚州,又徙濠梁。
淮、楚舊有并山水置砦自衛者,淙為立約束,結保伍。
金主亮傾國犯邊,民賴以全活者不可勝計。
除直秘閣,再任。
孝宗受禅,王師進取虹縣,中原之民翕然來歸,扶老攜幼相屬于道。
淙計口給食,行者犒以牛酒,至者處以室廬,人人感悅。
張浚視師,駐于都梁,見淙謀,辄稱歎,且曰:“有急,公當與我俱死。
”淙亦感激,至謂“頭可斷,身不可去”。
浚入朝,悉陳其狀,上嘉歎不已,進直徽猷閣,帥維揚。
會錢端禮以尚書宣谕淮東,複以淙薦,進直顯谟閣。
時兩淮經踐蹂,民多流亡,淙極力招輯,按堵如故。
勸民植桑柘,開屯田,上亦專以屬淙,屢賜親劄。
淙奉行益力,進直龍圖閣,除兩浙轉運副使。
未幾,知臨安府,上言:“自古風化必自近始。
陛下躬履節儉,以示四方,而貴近奢靡,殊不知革。
”乃條上禁止十五事,上嘉納之,降诏獎谕,賜金帶。
臨安駐跸歲久,居民日增,河流湫隘,舟楫病之,淙請疏浚。
工畢,除秘閣修撰,進右文殿修撰,提舉江州太平興國宮以歸。
上念淙不忘,除敷文閣待制,起知甯國府,趣入奏,上慰撫愈渥。
魏王出鎮,移守婺州。
明年春,複奉祠,亟告老。
十月卒,年六十,積階至右中奉大夫,封長興縣男。
劉章,字文孺,衢州龍遊人。
少警異,日誦數千言,通《小戴禮》,四冠鄉舉。
紹興十五年廷對,考官定其級在三,迨進禦,上擢為第一,授鎮江軍簽判。
是冬,入省為正字。
明年,遷秘書郎兼普安、恩平兩王府教授,遷著作佐郎。
事王邸四歲,盡忠誠,專以經誼文學啟迪掖導,受知孝宗自此始。
秦桧當國,嗛不附已,風言者媒薛其罪,出倅筠州。
桧死,召為司封員外郎、檢詳樞密院文字兼玉牒檢讨官。
擢秘書少監、起居郎。
使金還,除權工部侍郎,俄兼吏部、兼侍講。
郊祀畢,侍從,上《慶成詩》。
初,章在秘省,嘗議郊廟禮文,當置局讨論,诏行其說。
正遷吏部,禦史論章使胥長買絹,高宗愕然曰:“劉章必無是事。
”禦史執不已,罷提舉崇道觀,舉朝嗟郁。
起居郎王佐訟其冤,亦坐绌。
起知信州,未久,複請祠。
孝宗受禅,念舊學,命知漳州,為谏議大夫王大寶所格。
尋除秘閣修撰、敷文閣待制,召提舉佑神觀兼侍讀,遂拜禮部侍郎。
奏禁遏淫祀,仍于《三朝史》中删去《道釋》、《符瑞志》,大略以為非《春秋》法。
朝廷議經略中原,調諸郡兵,民頗擾。
少卿趙彥端指言非是。
或谮彥端曰:“陛下究心大舉,凡所圖回,但資趙彥端一笑爾。
”顔端懼不測。
上因夜對問章曰:“聞卿監中有笑朕者。
”章不知狀,從容對曰:“聖主所為,人焉敢笑,若議論不同或有之。
”上意頗解。
彥端獲免,人稱章長者。
诏詢唐太宗所問魏征德仁功利優劣,章上疏諄複,且言:“太宗問征在貞觀十六年,陛下宅天命十載于茲,原益加意,将越商、
”除戶部員外郎。
朝廷遣蒙措置浙西、江淮沙田蘆場,上語之曰:“得此可助經費,歸日以版曹處卿。
”蒙多方括責,得二百五十三萬七千餘畝。
言者論其丈量失實,征收及貧民,責監饒州景德鎮。
起知光化軍。
諜知金渝盟,郡乏舟,衆以為慮,蒙力為辦集,及敵犯境,民賴以濟。
時饷饋急,除淮南轉運判官,蒙遷延不之任,右司谏梁仲敏劾其慢命,罷官勒停。
宣谕使汪澈為言于上,複舊職,召見,上谕曰:“朕常記向措置沙田甚不易。
” 蒙謝曰:“職爾,不敢避怨。
”上曰:“使任責者人人如卿,天下何事不成。
” 除湖北轉運判官。
未幾,知鄂州,召除戶部左曹郎中,出知揚州。
陛辭,上以城圮,命蒙增築。
蒙至州,規度城闉,分授諸将各刻姓名甃堞間,縣重賞激勸,閱數月告成。
除直寶文閣學士、大理少卿兼詳定司敕令官,兼權知臨安府。
未幾,假工部尚書使金賀正旦。
金庭錫宴,蒙以本朝忌日不敢簪花聽樂,金遣人趣赴,蒙堅執不從,竟不能奪。
使還,除刑部侍郎,改工部侍郎兼臨安府少尹,以言者罷。
起知鄂州。
卒于官,年六十一,贈正奉大夫。
周淙,字彥廣,湖州長興人。
父需,以進士起家,官至左中奉大夫。
淙幼警敏,力學,宣和間以父任為郎,曆官至通判建康府。
紹興三十年,金渝盟,邊事方興,帥守難其選,士夫亦憚行。
首命淙守滁陽,未赴,移楚州,又徙濠梁。
淮、楚舊有并山水置砦自衛者,淙為立約束,結保伍。
金主亮傾國犯邊,民賴以全活者不可勝計。
除直秘閣,再任。
孝宗受禅,王師進取虹縣,中原之民翕然來歸,扶老攜幼相屬于道。
淙計口給食,行者犒以牛酒,至者處以室廬,人人感悅。
張浚視師,駐于都梁,見淙謀,辄稱歎,且曰:“有急,公當與我俱死。
”淙亦感激,至謂“頭可斷,身不可去”。
浚入朝,悉陳其狀,上嘉歎不已,進直徽猷閣,帥維揚。
會錢端禮以尚書宣谕淮東,複以淙薦,進直顯谟閣。
時兩淮經踐蹂,民多流亡,淙極力招輯,按堵如故。
勸民植桑柘,開屯田,上亦專以屬淙,屢賜親劄。
淙奉行益力,進直龍圖閣,除兩浙轉運副使。
未幾,知臨安府,上言:“自古風化必自近始。
陛下躬履節儉,以示四方,而貴近奢靡,殊不知革。
”乃條上禁止十五事,上嘉納之,降诏獎谕,賜金帶。
臨安駐跸歲久,居民日增,河流湫隘,舟楫病之,淙請疏浚。
工畢,除秘閣修撰,進右文殿修撰,提舉江州太平興國宮以歸。
上念淙不忘,除敷文閣待制,起知甯國府,趣入奏,上慰撫愈渥。
魏王出鎮,移守婺州。
明年春,複奉祠,亟告老。
十月卒,年六十,積階至右中奉大夫,封長興縣男。
劉章,字文孺,衢州龍遊人。
少警異,日誦數千言,通《小戴禮》,四冠鄉舉。
紹興十五年廷對,考官定其級在三,迨進禦,上擢為第一,授鎮江軍簽判。
是冬,入省為正字。
明年,遷秘書郎兼普安、恩平兩王府教授,遷著作佐郎。
事王邸四歲,盡忠誠,專以經誼文學啟迪掖導,受知孝宗自此始。
秦桧當國,嗛不附已,風言者媒薛其罪,出倅筠州。
桧死,召為司封員外郎、檢詳樞密院文字兼玉牒檢讨官。
擢秘書少監、起居郎。
使金還,除權工部侍郎,俄兼吏部、兼侍講。
郊祀畢,侍從,上《慶成詩》。
初,章在秘省,嘗議郊廟禮文,當置局讨論,诏行其說。
正遷吏部,禦史論章使胥長買絹,高宗愕然曰:“劉章必無是事。
”禦史執不已,罷提舉崇道觀,舉朝嗟郁。
起居郎王佐訟其冤,亦坐绌。
起知信州,未久,複請祠。
孝宗受禅,念舊學,命知漳州,為谏議大夫王大寶所格。
尋除秘閣修撰、敷文閣待制,召提舉佑神觀兼侍讀,遂拜禮部侍郎。
奏禁遏淫祀,仍于《三朝史》中删去《道釋》、《符瑞志》,大略以為非《春秋》法。
朝廷議經略中原,調諸郡兵,民頗擾。
少卿趙彥端指言非是。
或谮彥端曰:“陛下究心大舉,凡所圖回,但資趙彥端一笑爾。
”顔端懼不測。
上因夜對問章曰:“聞卿監中有笑朕者。
”章不知狀,從容對曰:“聖主所為,人焉敢笑,若議論不同或有之。
”上意頗解。
彥端獲免,人稱章長者。
诏詢唐太宗所問魏征德仁功利優劣,章上疏諄複,且言:“太宗問征在貞觀十六年,陛下宅天命十載于茲,原益加意,将越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