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傳第一百四十五

關燈


    顔穎欲進說,上色動,宰相亟引退。

    遂以邦彥為申議國信使,且命福建造海船,起兩淮民兵赴合肥訓練,并诏諸軍饬戎備,中外騷然。

    彥穎複言:“兩淮州縣去合肥,遠者千餘裡,近亦二三百裡。

    令民戶三丁起其二,限三月而罷,事未集,民先失業矣。

    ”上作色曰:“卿欲盡撤邊備耶?”彥穎曰:“今不得已,令三百裡内,家起一丁詣合肥,三百裡外,就州縣訓習,日增給錢米,限一月罷,庶不大擾。

    ”翌日,複執奏,從之。

    洎邦彥辱命而還,彥穎論其罪,貶新州。

     彥穎在東府三歲,實攝相事,内降繳回甚多。

    内侍白劄籍名造器械并犒師,降旨發左藏、封樁諸庫錢,動億萬計。

    彥穎疏歲中經費以進,因言:“虞允文建此庫以備邊,故曰‘封樁’,陛下方有意恢複,苟用之不節,徒啟他日妄費,失封樁初意。

    ”上矍然曰:“卿言是,朕失之矣。

    ”自是絕不支。

     墜馬在告,力求去,以資政殿學士知紹興府,勤約有惠政。

    提舉洞霄宮,複參知政事,病羸,艱拜起,力辭,上曰:“老者不以筋力為禮,孟享禮繁,特免卿。

    ”谏官論其子毆人至死,奉祠镌秩。

    起知婺州,禁民屠牛,捐屬縣稅十三萬三千缗。

    複知紹興府,進資政殿大學士,再奉祠,進觀文殿學士。

     紹熙元年,緻仕。

    家居凡十載,自奉澹約,食才米數合。

    室無姬媵,蕭然永日,與州縣了不相聞。

    薨,年八十一,贈少保,谥忠文。

     子沐,慶元中,與一時台谏排趙汝愚,善類一空,公論醜之。

     範成大,字緻能,吳郡人。

    紹興二十四年,擢進士第。

    授戶曹,監和劑局。

    隆興元年,遷正字。

    累遷著作佐郎,除吏部郎官。

    言者論其超躐,罷,奉祠。

      起知處州。

    陛對,論力之所及者三,曰日力,曰國力,曰人力,今盡以虛文耗之,上嘉納。

    處民以争役嚣訟,成大為創義役,随家貧富輸金買田,助當役者,甲乙輪第至二十年,民便之。

    其後入奏,言及此,诏頒其法于諸路。

    處多山田,梁天監中,詹、南二司馬作通濟堰在松陽、遂昌之間,激溪水四十裡,溉田二十萬畝。

    堰歲久壞,成大訪故迹,疊石築防,置堤閘四十九所,立水則,上中下溉灌有序,民食其利。

      除禮部員外郎兼崇政殿說書。

    乾道《令》以絹計髒,估價輕而論罪重,成大奏:“承平時絹匹不及千錢,而估價過倍。

    紹興初年遞增五分,為錢三千足。

    今絹實貴,當倍時直。

    ”上驚曰:“是陷民深文。

    ”遂增為四千,而刑輕矣。

     隆興再講和,失定受書之禮,上嘗悔之。

    遷成大起居郎,假資政殿大學士,充金祈請國信使。

    國書專求陵寝,蓋泛使也。

    上面谕受書事,成大乞并載書中,不從。

    金迎使者慕成大名,至求巾帻效之。

    至燕山,密草奏,具言受書式,懷之入。

    初進國書,詞氣慷慨,金君臣方傾聽,成大忽奏曰:“兩朝既為叔侄,而受書禮未稱,臣有疏。

    ”搢笏出之。

    金主大駭,曰:“此豈獻書處耶?”左右以笏标起之,成大屹不動,必欲書達。

    既而歸館所,金主遣伴使宣旨取奏。

    成大之未起也,金庭紛然,太子欲殺成大,越王止之,竟得全節而歸。

     除中書舍人。

    初,上書崔寔《政論》賜輔臣,成大奏曰:“禦書《政論》,意在饬綱紀,振積敝。

    而近日大理議刑,遞加一等,此非以嚴緻平,乃酷也。

    ”上稱為知言。

    張說除簽書樞密院事,成大當制,留詞頭七日不下,又上疏言之,說命竟寝。

     知靜江府。

    廣西窘匮,專藉鹽利,漕臣盡取之,于是屬邑有增價抑配之敝,诏複行鈔鹽,漕司拘鈔錢均給所部,而錢不時至。

    成大入境,曰:“利害有大于此乎?”奏疏謂:“能裁抑漕司強取之數,以寬郡縣,則科抑可禁。

    ”上從之。

    數年,廣州鹽商上書,乞複令客販,宰相可其說,大出銀錢助之。

    人多以為非,下有司議,卒不易成大說。

    舊法馬以四尺三寸為限,诏加至四寸以上,成大謂互市四十年,不宜驟改。

     除敷文閣待制、四川制置使,疏言:“吐蕃、青羌兩犯黎州,而奴兒結、蕃列等尤桀黠,輕視中國。

    臣當教閱将兵,外修堡砦,仍講明教閱團結之法,使人自為戰,三者非财不可。

    ”上賜度牒錢四十萬缗。

    成大謂西南諸邊,黎為要地,增戰兵五千,奏置路分都監。

    吐蕃入寇之路十有八,悉築栅分戍。

    奴兒結擾安靜砦,發飛山軍千人赴之,料其三日必遁,已而果然。

    白水砦将王文才私娶蠻女,常導之寇邊,成大重賞檄群蠻使相疑貳,俄禽文才以獻,即斬之。

    蜀北邊舊有義士三萬,本民兵也,監司、郡守雜役之,都統司又俾與大軍更戍,成大力言其不可,诏遵舊法。

    蜀知名士孫松壽年六十餘,樊漢廣甫五十九,皆挂冠不仕,表其節,诏召之,皆不起,蜀士由是歸心。

    凡人才可用者,悉緻幕下,用所長,不拘小節,其傑然者露章薦之,往往顯于朝,位至二府。

     召對,除權吏部尚書,拜參知政事。

    兩月,為言者所論,奉祠。

    起知明州,奏罷海物之獻。

    除端明殿學士,尋帥金陵。

    會歲旱,奏移軍儲米二十萬振饑民,減租米五萬。

    水賊徐五竊發,号“靜江大将軍”,捕而戮之。

    以病請閑,進資政殿學士,再領洞霄宮。

    紹熙三年,加大學士。

    四年薨。

     成大素有文名,尤工于詩。

    上嘗命陳俊卿擇文士掌内制,俊卿以成大及張震對。

    自号石湖,有《石湖集》、《攬辔錄》、《桂海虞衡集》行于世。

     論曰:劉珙忠義世家,迨屬纩,以未雪仇恥為深恨。

    王蘭犯顔忠谏,剛腸嫉惡。

    方趙鼎、張浚非罪遠谪,朋交絕蹤,大寶獨從之遊,逮斥權奸,了無顧忌。

    安節拒秦桧,排淵、觌,堅如金石,孤立無黨,死生禍福,曾不一動其心。

    當金兵犯大散關,剛中單騎星馳,夜起吳璘,一戰卻敵。

    成大緻書北庭,幾于見殺,卒不辱命。

    俱有古大臣風烈,孔子所謂“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者欤?若祖舜奪楊願恩,褫秦熹秩,誅桧惡于既死,彥穎論事激烈,披露忠荩,直氣亦可尚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