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傳第一百三十八
關燈
小
中
大
主亮已定侵淮計,勳與綸還,言鄰國恭順,和好無他,人譏其妄。
孝宗朝加太尉、提舉皇城司、開府儀同三司。
淳熙元年卒,贈少保。
李稙,字符直,泗州臨淮人。
幼明敏笃學,兩舉于鄉。
從父中行客蘇轼門,太史晁無咎見之曰:“此國士也。
”以女妻焉。
靖康初,高宗以康王開大元帥府。
湖南向子諲轉運京畿,時群盜四起,饷道□厄絕,環視左右無足遣者。
有以稙薦,遂借補迪功郎,使督四百艘,總押犒師銀百萬、糧百萬石,招募忠義二萬餘衆,自淮入徐趨濟,凡十餘戰,卒以計達。
時高宗駐師钜野,聞東南一布衣統衆而至,士氣十倍,首加勞問。
稙占對詳敏,高宗大悅,親賜之食,曰:“得一士如獲拱璧,豈特軍饷而已。
”承制授承直郎,留之幕府。
稙三上表勸進:“願蚤正大寶,以定人心,以應天意。
”三降手劄獎谕。
稙感激知遇,言無不盡,為汪伯彥、黃潛善所忌。
高宗既即位,為東南發運司幹辦公事,尋以奉議郎知潭州湘陰。
縣經楊麼蕩析,稙披荊棘,立縣治,發廪粟,振困乏,專以撫摩為急。
丞相張浚督師江上,知稙才,薦為朝奉郎、鄂州通判。
大盜馬友、孔彥舟未平,稙請修戰艦,習水戰,分軍馬為左右翼,大破彥舟伏兵,誅馬友,二盜平。
浚以破賊功上于朝,轉朝奉大夫、通判荊南府。
秩滿,除尚書戶部員外郎。
時秦桧當國,凡帥府舊僚率皆屏黜,浚亦去國。
稙即丐祠奉親,寓居長沙之醴陵十有九年,杜門不仕。
桧死,子諲以戶部尚書居迩列,語及龍飛舊事,識稙姓名,除戶部郎中。
稙始入見,帝曰:“朕故人也。
”方有意大用,以母老,每辭,願便養,除知桂陽軍。
丁母憂,歸葬,哀毀廬墓,有白鹭朱草之祥。
劉锜遺之書曰:“忠臣孝子,元直兼之矣。
” 服阕,參政錢端禮薦差知瓊州。
陛辭,帝慨然曰:“卿老矣,瓊管遠在海外。
”改知徽州。
徽俗崇尚淫祠,稙首以息邪說、正人心為事,民俗為變。
轉朝請大夫、直秘閣,改知鎮江府,遷江、淮、荊湘都大提點坑冶鑄錢公事。
逾年,金人敗盟,朝廷将大舉,以稙漕運有才略,授直敷文閣、京西河北路計度轉運使。
稙措畫有方,廷議倚重。
乾道元年,遷提刑江西。
二年,直寶文閣、江南東路轉運使兼知建康軍府兼本路安撫使,主管行宮留守司事。
稙上書極言防江十策,其略曰:“保荊、襄之障,以固本根;審中軍所處,以俟大舉;搜選強壯,以重軍勢;度地險□厄,以保居民;避敵所長,擊其所短;金人降者宜加賞勸。
”皆直指事宜,不為浮泛。
疏上,帝嘉其言,以太府卿召赴阙,有疾不克上道,遂以中奉大夫、寶文閣學士緻仕,還湘。
時胡安國父子家南嶽下,劉锜家湘潭,相與往還講論,言及國事,必憂形于色,始終以和議為恨。
年七十有六卒。
有文集十卷,題曰《臨淮集》,廬陵胡铨為之序。
谥忠襄。
子五人,汝虞知桃源縣,汝士朝奉大夫、知黃州,汝工知昌化軍。
韓公裔,字子扆,開封人。
初以三館吏補官,掌韋賢妃閣箋奏,尋充康王府内知客。
金兵犯京,王出使,公裔從行。
渡河,将官劉浩、吳湛私鬥,公裔谕之乃解。
次磁州,軍民戕奉使王雲,随王車入州廨,公裔複谕退之。
王之将南也,與公裔謀,間道潛師夜起,遲明至相,磁人無知者,自是親愛愈笃。
及兵退,張邦昌遣人同王舅韋淵來獻傳國玺。
時淵自稱僞官,議者又謂邦昌不可信,王怒将誅淵,公裔曰:“神器自歸,天命也。
”王遂受玺,命公裔掌之。
公裔力救淵,釋其罪。
元佑後诏王入承大統,府僚謂金兵尚近,宜屯彭城。
公裔言:“國家肇基睢陽,王亦宜于睢陽受命。
”時前軍已發,将趨彭城,會天大雷電,不能前,王異之,夜半抗聲語公裔曰:“明日如睢陽,決矣。
”既即帝位,公裔累遷武功大夫、貴州防禦使。
後以事忤黃潛善,适帝幸維揚,公裔丐去,潛善以為避事,遂降三官,送吏部。
帝幸越,念其舊勞,召複故官、幹辦皇城司,仍帶禦器械,累遷至廣州觀察使、提舉佑神觀。
公裔給事藩邸三十餘年,恩寵優厚,每置酒慈甯宮,必召公裔。
會修《玉牒》,元帥府事多放佚,秦桧以公裔帥府舊人,奏令修書官就質其事。
俄除保康軍承宣使,桧疑其舍己而求于帝,銜之。
右谏議大夫汪勃希桧意,劾罷公裔,遂與外祠,在外居住,而帝眷之不衰。
桧死,即複提舉佑神觀,賜第和甯門西,帝曰:“朕與東朝欲常見卿,故以自近耳。
”升華容軍節度使,尋緻仕。
後華容軍複為嶽陽軍,公裔遂換嶽陽軍節度使。
高宗既内禅,嘗與孝宗語其忠勞,因诏所居郡善視之。
乾道二年卒,年七十五,贈太尉,谥恭榮,官其親族八人。
高宗賜金帛甚厚。
公裔律身稍謹,不植勢,不市恩,又敢與黃潛善、秦桧異,斯亦足取雲。
論曰:章誼有蹇谔之節,肖冑席父祖之蔭,二人多所論建,奉使不辱,亦可取矣。
陳公輔得谏臣之體,其劾蔡京、王黼之黨,論吳敏、李綱之隙,是矣。
然既辨安石學術之害,而不尚程頤之學,何邪?張PE斥蔡京之禍,薦楊時之賢,其趣操正矣,況平寇有術,而不自以為功乎?松年鄙秦桧而不交,知命通方,固不易得。
而曹勳崎岖兵間,稍着勞效,然金人入侵之計已決,猶曰鄰國恭順無他,何其見幾之不早邪?若李稙、韓公裔早着忠荩,為天子故人,能與黃潛善、秦桧為異,閉門不出,待時而動,斯亦知所向方者哉!
孝宗朝加太尉、提舉皇城司、開府儀同三司。
淳熙元年卒,贈少保。
李稙,字符直,泗州臨淮人。
幼明敏笃學,兩舉于鄉。
從父中行客蘇轼門,太史晁無咎見之曰:“此國士也。
”以女妻焉。
靖康初,高宗以康王開大元帥府。
湖南向子諲轉運京畿,時群盜四起,饷道□厄絕,環視左右無足遣者。
有以稙薦,遂借補迪功郎,使督四百艘,總押犒師銀百萬、糧百萬石,招募忠義二萬餘衆,自淮入徐趨濟,凡十餘戰,卒以計達。
時高宗駐師钜野,聞東南一布衣統衆而至,士氣十倍,首加勞問。
稙占對詳敏,高宗大悅,親賜之食,曰:“得一士如獲拱璧,豈特軍饷而已。
”承制授承直郎,留之幕府。
稙三上表勸進:“願蚤正大寶,以定人心,以應天意。
”三降手劄獎谕。
稙感激知遇,言無不盡,為汪伯彥、黃潛善所忌。
高宗既即位,為東南發運司幹辦公事,尋以奉議郎知潭州湘陰。
縣經楊麼蕩析,稙披荊棘,立縣治,發廪粟,振困乏,專以撫摩為急。
丞相張浚督師江上,知稙才,薦為朝奉郎、鄂州通判。
大盜馬友、孔彥舟未平,稙請修戰艦,習水戰,分軍馬為左右翼,大破彥舟伏兵,誅馬友,二盜平。
浚以破賊功上于朝,轉朝奉大夫、通判荊南府。
秩滿,除尚書戶部員外郎。
時秦桧當國,凡帥府舊僚率皆屏黜,浚亦去國。
稙即丐祠奉親,寓居長沙之醴陵十有九年,杜門不仕。
桧死,子諲以戶部尚書居迩列,語及龍飛舊事,識稙姓名,除戶部郎中。
稙始入見,帝曰:“朕故人也。
”方有意大用,以母老,每辭,願便養,除知桂陽軍。
丁母憂,歸葬,哀毀廬墓,有白鹭朱草之祥。
劉锜遺之書曰:“忠臣孝子,元直兼之矣。
” 服阕,參政錢端禮薦差知瓊州。
陛辭,帝慨然曰:“卿老矣,瓊管遠在海外。
”改知徽州。
徽俗崇尚淫祠,稙首以息邪說、正人心為事,民俗為變。
轉朝請大夫、直秘閣,改知鎮江府,遷江、淮、荊湘都大提點坑冶鑄錢公事。
逾年,金人敗盟,朝廷将大舉,以稙漕運有才略,授直敷文閣、京西河北路計度轉運使。
稙措畫有方,廷議倚重。
乾道元年,遷提刑江西。
二年,直寶文閣、江南東路轉運使兼知建康軍府兼本路安撫使,主管行宮留守司事。
稙上書極言防江十策,其略曰:“保荊、襄之障,以固本根;審中軍所處,以俟大舉;搜選強壯,以重軍勢;度地險□厄,以保居民;避敵所長,擊其所短;金人降者宜加賞勸。
”皆直指事宜,不為浮泛。
疏上,帝嘉其言,以太府卿召赴阙,有疾不克上道,遂以中奉大夫、寶文閣學士緻仕,還湘。
時胡安國父子家南嶽下,劉锜家湘潭,相與往還講論,言及國事,必憂形于色,始終以和議為恨。
年七十有六卒。
有文集十卷,題曰《臨淮集》,廬陵胡铨為之序。
谥忠襄。
子五人,汝虞知桃源縣,汝士朝奉大夫、知黃州,汝工知昌化軍。
韓公裔,字子扆,開封人。
初以三館吏補官,掌韋賢妃閣箋奏,尋充康王府内知客。
金兵犯京,王出使,公裔從行。
渡河,将官劉浩、吳湛私鬥,公裔谕之乃解。
次磁州,軍民戕奉使王雲,随王車入州廨,公裔複谕退之。
王之将南也,與公裔謀,間道潛師夜起,遲明至相,磁人無知者,自是親愛愈笃。
及兵退,張邦昌遣人同王舅韋淵來獻傳國玺。
時淵自稱僞官,議者又謂邦昌不可信,王怒将誅淵,公裔曰:“神器自歸,天命也。
”王遂受玺,命公裔掌之。
公裔力救淵,釋其罪。
元佑後诏王入承大統,府僚謂金兵尚近,宜屯彭城。
公裔言:“國家肇基睢陽,王亦宜于睢陽受命。
”時前軍已發,将趨彭城,會天大雷電,不能前,王異之,夜半抗聲語公裔曰:“明日如睢陽,決矣。
”既即帝位,公裔累遷武功大夫、貴州防禦使。
後以事忤黃潛善,适帝幸維揚,公裔丐去,潛善以為避事,遂降三官,送吏部。
帝幸越,念其舊勞,召複故官、幹辦皇城司,仍帶禦器械,累遷至廣州觀察使、提舉佑神觀。
公裔給事藩邸三十餘年,恩寵優厚,每置酒慈甯宮,必召公裔。
會修《玉牒》,元帥府事多放佚,秦桧以公裔帥府舊人,奏令修書官就質其事。
俄除保康軍承宣使,桧疑其舍己而求于帝,銜之。
右谏議大夫汪勃希桧意,劾罷公裔,遂與外祠,在外居住,而帝眷之不衰。
桧死,即複提舉佑神觀,賜第和甯門西,帝曰:“朕與東朝欲常見卿,故以自近耳。
”升華容軍節度使,尋緻仕。
後華容軍複為嶽陽軍,公裔遂換嶽陽軍節度使。
高宗既内禅,嘗與孝宗語其忠勞,因诏所居郡善視之。
乾道二年卒,年七十五,贈太尉,谥恭榮,官其親族八人。
高宗賜金帛甚厚。
公裔律身稍謹,不植勢,不市恩,又敢與黃潛善、秦桧異,斯亦足取雲。
論曰:章誼有蹇谔之節,肖冑席父祖之蔭,二人多所論建,奉使不辱,亦可取矣。
陳公輔得谏臣之體,其劾蔡京、王黼之黨,論吳敏、李綱之隙,是矣。
然既辨安石學術之害,而不尚程頤之學,何邪?張PE斥蔡京之禍,薦楊時之賢,其趣操正矣,況平寇有術,而不自以為功乎?松年鄙秦桧而不交,知命通方,固不易得。
而曹勳崎岖兵間,稍着勞效,然金人入侵之計已決,猶曰鄰國恭順無他,何其見幾之不早邪?若李稙、韓公裔早着忠荩,為天子故人,能與黃潛善、秦桧為異,閉門不出,待時而動,斯亦知所向方者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