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傳第一百二十七
關燈
小
中
大
乃妄稱憲、貴已焚之矣,但以衆證具獄。
語在飛《傳》。
憲坐死,籍家赀。
紹興三十二年,追複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阆州觀察使,贈甯遠軍承宣使,錄其家。
楊再興,賊曹成将也。
紹興二年,嶽飛破成,入莫邪關。
第五将韓順夫解鞍脫甲,以所虜婦人佐酒。
再興率衆直入其營,官軍卻,殺順夫,又殺飛弟翻。
成敗,再興走躍入澗,張憲欲殺之,再興曰:“願執我見嶽公。
”遂受縛。
飛見再興,奇其貌,釋之,曰:“吾不汝殺,汝當以忠義報國。
”再興拜謝。
飛屯襄陽以圖中原,遣再興至西京長水縣之業陽,殺孫都統及統制滿在,斬五百餘人,俘将吏百人,餘黨奔潰。
明日,再戰于孫洪澗,破其衆二千,複長水,得糧二萬石以給軍民,盡複西京險要。
又得僞齊所留馬萬匹,刍粟數十萬。
中原響應。
複至蔡州,焚賊糧。
飛敗金人于郾城,兀朮怒,合龍虎大王、蓋天大王及韓常兵逼之。
飛遣子雲當敵,鏖戰數十合,敵不支。
再興以單騎入其軍,擒兀朮不獲,手殺數百人而還。
兀術憤甚,并力複來,頓兵十二萬于臨穎。
再興以三百騎遇敵于小商橋,驟與之戰,殺二千餘人,及萬戶撒八孛堇、千戶百人。
再興戰死,後獲其屍,焚之,得箭镞二升。
牛臯,字伯遠,汝州魯山人。
初為射士,金人入侵,臯聚衆與戰,屢勝,西道總管翟興表補保義郎。
杜充留守東京,臯讨劇賊楊進于魯山,三戰三捷,賊黨奔潰。
累遷榮州刺史、中軍統領。
金人再攻京西,臯十餘戰皆捷。
加果州團練使。
京城留守上官悟辟為同統制兼京西南路提點刑獄。
金人攻江西者,自荊門北歸,臯潛軍于寶豐之宋村,擊敗之。
轉和州防禦使,充五軍都統制。
又與孛堇戰魯山鄧家橋,敗之。
轉西道招撫使。
僞齊乞師于金入寇,臯設伏要地,自屯丹霞以待。
敵兵悉衆來,伏發,俘其酋豪鄭務兒。
遷安州觀察使,尋除蔡唐州信陽軍鎮撫使、知蔡州。
遇敵戰辄勝,加親衛大夫。
會嶽飛制置江西、湖北,将由襄、漢規中原,命臯隸飛軍。
飛喜甚,即辟為唐鄧襄郢州安撫使,尋改神武後軍中部統領。
僞齊使李成合金人入寇,破襄陽六郡。
敵将王嵩在随州,飛遣臯行,裹三日糧。
糧未盡,城已拔,執嵩斬之,得卒五千,遂複随州。
李成在襄陽,飛遣臯以騎兵擊破之,複襄陽。
金人攻淮西,飛遣臯渡江,自提兵與臯會。
時僞齊驅甲騎五千薄廬州,臯遙謂金将曰:“牛臯在此,爾輩胡為見犯?”衆皆愕然,不戰而潰。
飛謂臯曰:“必追之,去而複來,無益也。
”臯追擊三十餘裡,金人相踐及殺死者相半,斬其副都統及千戶五人,百戶數十人,軍聲大振。
廬州平,進中侍大夫。
從平楊麼,破之。
麼技窮,舉鐘子儀投于水,繼乃自仆。
臯投水擒麼,飛斬首函送都督行府。
除武泰軍承宣使,改行營護聖中軍統制,尋充湖北、京西宣撫司左軍統制,加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
金人渝盟,飛命臯出師戰汴、許間,以功最,除捧日天武四廂都指揮使、成德軍承宣使,樞密行府以臯兼提舉一行事務。
宣撫司罷,改鄂州駐劄禦前左軍統制,升真定府路馬步軍副統總管,轉甯國軍承宣使、荊湖南路馬步軍副總管。
紹興十七年上巳日,都統制田師中大會諸将,臯遇毒,亟歸,語所親曰:“臯年六十一,官至侍從,幸不啻足。
所恨南北通和,不以馬革裹屍,顧死牖下耳。
”明日卒。
或言秦桧使師中毒臯雲。
初,桧主和,未幾,金渝盟入侵,帝手劄賜飛從便措置。
飛乃命臯及王貴、董先、楊再興、孟邦傑、李寶等經略東西京、汝、鄭、穎、陳、曹、光、蔡諸郡;又遣梁興渡河,糾合忠義社取河東北州縣。
未幾,李寶捷于曹州,捷于宛亭,捷于渤海廟;董先、姚政捷于穎昌;劉政捷于中牟。
張憲複穎昌、淮甯府;王貴之将楊成複鄭州;張應、韓清複西京。
臯及傅選捷于京西,捷于黃河上。
孟邦傑複永安軍,其将楊遇複南城軍,又與劉政捷于西京。
梁興會太行忠義及兩河豪傑趙雲、李進、董榮、牛顯、張峪等破金人于垣曲,又捷于沁水,追至孟州之邵原,金張太保、成太保等以所部降,又破金高太尉兵于濟源。
喬握堅等複趙州;李興捷于河南府,捷于永安軍;梁興在河北取懷、衛二州,大破兀朮軍,斷山東、河北金帛馬綱之路,金人大擾。
未幾,嶽飛還朝,下獄死,世以為恨雲。
胡闳休,字良H,開封人。
宣和初,入太學。
時方諱兵,闳休着《兵書》二卷。
靖康初,創知兵科,闳休應試,中優等,補承信郎。
金人圍城,闳休分地而守。
二帝詣金營,闳休欲結義士劫之,何□禁止之。
二帝北遷,範瓊散勤王師,闳休曰:“勤王師可進不可退。
”檄令随軍而無靖康年号,闳休得之泣下,懷檄而走,從辛道宗勤王。
南渡,以忠義進兩官。
湖湘盜起,或曰招之便,或曰讨之便,闳休作《緻寇》、《禦寇》二篇,言天地之氣,先春後秋,招之不伏則讨之。
于是以嶽飛為招讨使,飛辟闳休為主管機宜文字。
以誅鐘子儀功,進成忠郎。
飛被誣死,闳休發憤杜門,佯疾十年,卒。
有《勤王忠義集》藏于家。
孫照,德安太守。
論曰:王德素有威略,蚤隸劉光世,審其不可恃;晚從張俊,竟以功名顯,其知所擇哉。
王彥棄家赴國,累破堅敵,威振河朔;晚奪兵柄,使之治郡,用違其材,惜矣。
魏勝崛起,無甲兵糧饷之資,提數千烏合之衆,抗金人數十萬之師,卒完一州,名震當時,壯哉!然見忌于諸将,無援而戰死,亦可惜矣。
張憲等五人皆嶽飛部将,為敵所畏,亦一時之傑也;然或以戰沒,或以憤卒,而憲以不證飛獄冤死,悲夫!
語在飛《傳》。
憲坐死,籍家赀。
紹興三十二年,追複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阆州觀察使,贈甯遠軍承宣使,錄其家。
楊再興,賊曹成将也。
紹興二年,嶽飛破成,入莫邪關。
第五将韓順夫解鞍脫甲,以所虜婦人佐酒。
再興率衆直入其營,官軍卻,殺順夫,又殺飛弟翻。
成敗,再興走躍入澗,張憲欲殺之,再興曰:“願執我見嶽公。
”遂受縛。
飛見再興,奇其貌,釋之,曰:“吾不汝殺,汝當以忠義報國。
”再興拜謝。
飛屯襄陽以圖中原,遣再興至西京長水縣之業陽,殺孫都統及統制滿在,斬五百餘人,俘将吏百人,餘黨奔潰。
明日,再戰于孫洪澗,破其衆二千,複長水,得糧二萬石以給軍民,盡複西京險要。
又得僞齊所留馬萬匹,刍粟數十萬。
中原響應。
複至蔡州,焚賊糧。
飛敗金人于郾城,兀朮怒,合龍虎大王、蓋天大王及韓常兵逼之。
飛遣子雲當敵,鏖戰數十合,敵不支。
再興以單騎入其軍,擒兀朮不獲,手殺數百人而還。
兀術憤甚,并力複來,頓兵十二萬于臨穎。
再興以三百騎遇敵于小商橋,驟與之戰,殺二千餘人,及萬戶撒八孛堇、千戶百人。
再興戰死,後獲其屍,焚之,得箭镞二升。
牛臯,字伯遠,汝州魯山人。
初為射士,金人入侵,臯聚衆與戰,屢勝,西道總管翟興表補保義郎。
杜充留守東京,臯讨劇賊楊進于魯山,三戰三捷,賊黨奔潰。
累遷榮州刺史、中軍統領。
金人再攻京西,臯十餘戰皆捷。
加果州團練使。
京城留守上官悟辟為同統制兼京西南路提點刑獄。
金人攻江西者,自荊門北歸,臯潛軍于寶豐之宋村,擊敗之。
轉和州防禦使,充五軍都統制。
又與孛堇戰魯山鄧家橋,敗之。
轉西道招撫使。
僞齊乞師于金入寇,臯設伏要地,自屯丹霞以待。
敵兵悉衆來,伏發,俘其酋豪鄭務兒。
遷安州觀察使,尋除蔡唐州信陽軍鎮撫使、知蔡州。
遇敵戰辄勝,加親衛大夫。
會嶽飛制置江西、湖北,将由襄、漢規中原,命臯隸飛軍。
飛喜甚,即辟為唐鄧襄郢州安撫使,尋改神武後軍中部統領。
僞齊使李成合金人入寇,破襄陽六郡。
敵将王嵩在随州,飛遣臯行,裹三日糧。
糧未盡,城已拔,執嵩斬之,得卒五千,遂複随州。
李成在襄陽,飛遣臯以騎兵擊破之,複襄陽。
金人攻淮西,飛遣臯渡江,自提兵與臯會。
時僞齊驅甲騎五千薄廬州,臯遙謂金将曰:“牛臯在此,爾輩胡為見犯?”衆皆愕然,不戰而潰。
飛謂臯曰:“必追之,去而複來,無益也。
”臯追擊三十餘裡,金人相踐及殺死者相半,斬其副都統及千戶五人,百戶數十人,軍聲大振。
廬州平,進中侍大夫。
從平楊麼,破之。
麼技窮,舉鐘子儀投于水,繼乃自仆。
臯投水擒麼,飛斬首函送都督行府。
除武泰軍承宣使,改行營護聖中軍統制,尋充湖北、京西宣撫司左軍統制,加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
金人渝盟,飛命臯出師戰汴、許間,以功最,除捧日天武四廂都指揮使、成德軍承宣使,樞密行府以臯兼提舉一行事務。
宣撫司罷,改鄂州駐劄禦前左軍統制,升真定府路馬步軍副統總管,轉甯國軍承宣使、荊湖南路馬步軍副總管。
紹興十七年上巳日,都統制田師中大會諸将,臯遇毒,亟歸,語所親曰:“臯年六十一,官至侍從,幸不啻足。
所恨南北通和,不以馬革裹屍,顧死牖下耳。
”明日卒。
或言秦桧使師中毒臯雲。
初,桧主和,未幾,金渝盟入侵,帝手劄賜飛從便措置。
飛乃命臯及王貴、董先、楊再興、孟邦傑、李寶等經略東西京、汝、鄭、穎、陳、曹、光、蔡諸郡;又遣梁興渡河,糾合忠義社取河東北州縣。
未幾,李寶捷于曹州,捷于宛亭,捷于渤海廟;董先、姚政捷于穎昌;劉政捷于中牟。
張憲複穎昌、淮甯府;王貴之将楊成複鄭州;張應、韓清複西京。
臯及傅選捷于京西,捷于黃河上。
孟邦傑複永安軍,其将楊遇複南城軍,又與劉政捷于西京。
梁興會太行忠義及兩河豪傑趙雲、李進、董榮、牛顯、張峪等破金人于垣曲,又捷于沁水,追至孟州之邵原,金張太保、成太保等以所部降,又破金高太尉兵于濟源。
喬握堅等複趙州;李興捷于河南府,捷于永安軍;梁興在河北取懷、衛二州,大破兀朮軍,斷山東、河北金帛馬綱之路,金人大擾。
未幾,嶽飛還朝,下獄死,世以為恨雲。
胡闳休,字良H,開封人。
宣和初,入太學。
時方諱兵,闳休着《兵書》二卷。
靖康初,創知兵科,闳休應試,中優等,補承信郎。
金人圍城,闳休分地而守。
二帝詣金營,闳休欲結義士劫之,何□禁止之。
二帝北遷,範瓊散勤王師,闳休曰:“勤王師可進不可退。
”檄令随軍而無靖康年号,闳休得之泣下,懷檄而走,從辛道宗勤王。
南渡,以忠義進兩官。
湖湘盜起,或曰招之便,或曰讨之便,闳休作《緻寇》、《禦寇》二篇,言天地之氣,先春後秋,招之不伏則讨之。
于是以嶽飛為招讨使,飛辟闳休為主管機宜文字。
以誅鐘子儀功,進成忠郎。
飛被誣死,闳休發憤杜門,佯疾十年,卒。
有《勤王忠義集》藏于家。
孫照,德安太守。
論曰:王德素有威略,蚤隸劉光世,審其不可恃;晚從張俊,竟以功名顯,其知所擇哉。
王彥棄家赴國,累破堅敵,威振河朔;晚奪兵柄,使之治郡,用違其材,惜矣。
魏勝崛起,無甲兵糧饷之資,提數千烏合之衆,抗金人數十萬之師,卒完一州,名震當時,壯哉!然見忌于諸将,無援而戰死,亦可惜矣。
張憲等五人皆嶽飛部将,為敵所畏,亦一時之傑也;然或以戰沒,或以憤卒,而憲以不證飛獄冤死,悲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