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傳第一百二十三
關燈
小
中
大
人。
逸其三,中有绛袍玉帶、既墜而複馳者,诘之,乃兀朮也。
是役也,兀朮兵号十萬,世忠僅八千餘人。
帝凡六賜劄,褒獎甚寵。
拜檢校少保、武成感德軍節度使,神武左軍都統制。
建安範汝為反,辛企宗等讨捕未克,賊勢愈熾。
以世忠為福建、江西、荊湖宣撫副使,世忠曰:“建居閩嶺上流,賊沿流而下,七郡皆血肉矣。
”亟領步卒三萬,水陸并進。
次劍潭,賊焚橋,世忠策馬先渡,師遂濟。
賊盡塞要路拒王師,世忠命諸軍偃旗仆鼓,徑抵鳳凰山,俯瞰城邑,設雲梯火樓,連日夜并攻,賊震怖叵測。
五日城破,汝為竄身自焚,斬其弟嶽、吉以徇,禽其謀主謝向、施逵及裨将陸必強等五百餘人。
世忠初欲盡誅建民,李綱自福州馳見世忠曰:“建民多無辜。
”世忠令軍士馳城上毋下,聽民自相别,農給牛谷,商賈馳征禁,脅從者汰遣,獨取附賊者誅之。
民感更生,家為立祠。
捷聞,帝曰:“雖古名将何以加。
”賜黃金器皿。
世忠因奏江西、湖南寇賊尚多,乞乘勝讨平。
廣西賊曹成擁餘衆在郴、邵。
世忠既平閩寇,旋師永嘉,若将就休息者。
忽由處、信徑至豫章,連營江濱數十裡,群賊不虞其至,大驚。
世忠遣人招之,成以其衆降,得戰士八萬,遣詣行在。
遂移師長沙。
時劉忠有衆數萬,據白面山,營栅相望。
世忠始至,欲急擊,宣撫使孟庾不可,世忠曰:“兵家利害,策之審矣,非參政所知,請期半月效捷。
”遂與賊對壘,弈棋張飲,堅壁不動,衆莫測。
一夕,與蘇格聯騎穿賊營,候者呵問,世忠先得賊軍号,随聲應之,周覽以出,喜曰:“此天錫也。
”夜伏精兵二千于白面山,與諸将拔營而進,賊兵方迎戰,所遣兵已馳入中軍,奪望樓,植旗蓋,傳呼如雷,賊回顧驚潰,麾将士夾擊,大破之,斬忠首,湖南遂平。
授太尉,賜帶、笏,仍敕樞密以功頒示内外諸将。
師還建康,置背嵬軍,皆勇鸷絕倫者。
九月,為江南東、西路宣撫使,置司建康。
三年三月,進開府儀同三司,充淮南東、西路宣撫使,置司泗州。
時聞李橫進師讨僞齊,議遣大将,以世忠忠勇,故遣之。
仍賜廣馬七綱,甲千副,銀二萬兩,帛二萬匹;又出錢百萬缗,米二十八萬斛,為半歲之用。
命戶部侍郎姚舜明詣泗州,總領錢糧;倉部郎官孫逸如平江府、常秀饒州,督發軍食。
李橫兵敗還鎮,世忠不果渡淮。
四年,以建康、鎮江、淮東宣撫使駐鎮江。
是歲,金人與劉豫合兵,分道入侵。
帝手劄命世忠饬守備,圖進取,辭旨懇切。
世忠受诏,感泣曰:“主憂如此,臣子何以生為!”遂自鎮江濟師,俾統制解元守高郵,候金步卒;親提騎兵駐大儀,當敵騎,伐木為栅,自斷歸路。
會遣魏良臣使金,世忠撤炊爨,绐良臣有诏移屯守江,良臣疾馳去。
世忠度良臣已出境,即上馬令軍中曰:“視吾鞭所向。
”于是引軍次大儀,勒五陣,設伏二十餘所,約聞鼓即起擊。
良臣至金軍中,金人問王師動息,具以所見對。
聶兒孛堇聞世忠退,喜甚,引兵至江口,距大儀五裡;别将撻孛也擁鐵騎過五陣東。
世忠傳小麾鳴鼓,伏兵四起,旗色與金人旗雜出,金軍亂,我軍疊進。
背嵬軍各持長斧,上揕人胸,下斫馬足。
敵被甲陷泥淖,世忠麾勁騎四面蹂躏,人馬俱斃,遂擒撻孛也等二百餘人。
所遣董旼亦擊金人于天長縣之鴉口,擒女真四十餘人。
解元至高郵,遇敵,設水軍夾河陣,日合戰十三,相拒未決。
世忠遣成闵将騎士往援,複大戰,俘生女真及千戶等。
世忠複親追至淮,金人驚潰,相蹈藉,溺死甚衆。
捷聞,群臣入賀,帝曰:“世忠忠勇,朕知其必能成功。
”沉與求曰:“自建炎以來,将士未嘗與金人迎敵一戰,今世忠連捷以挫其鋒,厥功不細。
”帝曰:“第憂賞之。
”于是部将董旼、陳桷、解元、呼延通等皆峻擢有差。
論者以此舉為中興武功第一。
時撻辣屯泗州,兀朮屯竹塾鎮,為世忠所扼,以書币約戰,世忠許之,且使兩伶人以橘、茗報聘。
會雨雪,金饋道不通,野無所掠,殺馬而食,蕃漢軍皆怨。
兀術夜引軍還,劉麟、劉猊棄辎重遁。
五年,進少保。
六年,授武甯安化軍節度使、京東淮東路宣撫處置使,置司楚州。
世忠披草萊,立軍府,與士同力役。
夫人梁親織薄為屋。
将士有怯戰者,世忠遺以巾帼,設樂大宴,俾婦人妝以恥之,故人人奮厲。
撫集流散,通商惠工,山陽遂為重鎮。
劉豫兵數入寇,辄為世忠所敗。
時張浚以右相視師,命世忠自承、楚圖淮陽。
劉豫方聚兵淮陽,世忠即引軍渡淮,旁符離而北,至其城下。
為賊所圍,奮戈一躍,潰圍而出,不遺一镞。
呼延通與金将牙合孛堇搏戰,扼其吭
逸其三,中有绛袍玉帶、既墜而複馳者,诘之,乃兀朮也。
是役也,兀朮兵号十萬,世忠僅八千餘人。
帝凡六賜劄,褒獎甚寵。
拜檢校少保、武成感德軍節度使,神武左軍都統制。
建安範汝為反,辛企宗等讨捕未克,賊勢愈熾。
以世忠為福建、江西、荊湖宣撫副使,世忠曰:“建居閩嶺上流,賊沿流而下,七郡皆血肉矣。
”亟領步卒三萬,水陸并進。
次劍潭,賊焚橋,世忠策馬先渡,師遂濟。
賊盡塞要路拒王師,世忠命諸軍偃旗仆鼓,徑抵鳳凰山,俯瞰城邑,設雲梯火樓,連日夜并攻,賊震怖叵測。
五日城破,汝為竄身自焚,斬其弟嶽、吉以徇,禽其謀主謝向、施逵及裨将陸必強等五百餘人。
世忠初欲盡誅建民,李綱自福州馳見世忠曰:“建民多無辜。
”世忠令軍士馳城上毋下,聽民自相别,農給牛谷,商賈馳征禁,脅從者汰遣,獨取附賊者誅之。
民感更生,家為立祠。
捷聞,帝曰:“雖古名将何以加。
”賜黃金器皿。
世忠因奏江西、湖南寇賊尚多,乞乘勝讨平。
廣西賊曹成擁餘衆在郴、邵。
世忠既平閩寇,旋師永嘉,若将就休息者。
忽由處、信徑至豫章,連營江濱數十裡,群賊不虞其至,大驚。
世忠遣人招之,成以其衆降,得戰士八萬,遣詣行在。
遂移師長沙。
時劉忠有衆數萬,據白面山,營栅相望。
世忠始至,欲急擊,宣撫使孟庾不可,世忠曰:“兵家利害,策之審矣,非參政所知,請期半月效捷。
”遂與賊對壘,弈棋張飲,堅壁不動,衆莫測。
一夕,與蘇格聯騎穿賊營,候者呵問,世忠先得賊軍号,随聲應之,周覽以出,喜曰:“此天錫也。
”夜伏精兵二千于白面山,與諸将拔營而進,賊兵方迎戰,所遣兵已馳入中軍,奪望樓,植旗蓋,傳呼如雷,賊回顧驚潰,麾将士夾擊,大破之,斬忠首,湖南遂平。
授太尉,賜帶、笏,仍敕樞密以功頒示内外諸将。
師還建康,置背嵬軍,皆勇鸷絕倫者。
九月,為江南東、西路宣撫使,置司建康。
三年三月,進開府儀同三司,充淮南東、西路宣撫使,置司泗州。
時聞李橫進師讨僞齊,議遣大将,以世忠忠勇,故遣之。
仍賜廣馬七綱,甲千副,銀二萬兩,帛二萬匹;又出錢百萬缗,米二十八萬斛,為半歲之用。
命戶部侍郎姚舜明詣泗州,總領錢糧;倉部郎官孫逸如平江府、常秀饒州,督發軍食。
李橫兵敗還鎮,世忠不果渡淮。
四年,以建康、鎮江、淮東宣撫使駐鎮江。
是歲,金人與劉豫合兵,分道入侵。
帝手劄命世忠饬守備,圖進取,辭旨懇切。
世忠受诏,感泣曰:“主憂如此,臣子何以生為!”遂自鎮江濟師,俾統制解元守高郵,候金步卒;親提騎兵駐大儀,當敵騎,伐木為栅,自斷歸路。
會遣魏良臣使金,世忠撤炊爨,绐良臣有诏移屯守江,良臣疾馳去。
世忠度良臣已出境,即上馬令軍中曰:“視吾鞭所向。
”于是引軍次大儀,勒五陣,設伏二十餘所,約聞鼓即起擊。
良臣至金軍中,金人問王師動息,具以所見對。
聶兒孛堇聞世忠退,喜甚,引兵至江口,距大儀五裡;别将撻孛也擁鐵騎過五陣東。
世忠傳小麾鳴鼓,伏兵四起,旗色與金人旗雜出,金軍亂,我軍疊進。
背嵬軍各持長斧,上揕人胸,下斫馬足。
敵被甲陷泥淖,世忠麾勁騎四面蹂躏,人馬俱斃,遂擒撻孛也等二百餘人。
所遣董旼亦擊金人于天長縣之鴉口,擒女真四十餘人。
解元至高郵,遇敵,設水軍夾河陣,日合戰十三,相拒未決。
世忠遣成闵将騎士往援,複大戰,俘生女真及千戶等。
世忠複親追至淮,金人驚潰,相蹈藉,溺死甚衆。
捷聞,群臣入賀,帝曰:“世忠忠勇,朕知其必能成功。
”沉與求曰:“自建炎以來,将士未嘗與金人迎敵一戰,今世忠連捷以挫其鋒,厥功不細。
”帝曰:“第憂賞之。
”于是部将董旼、陳桷、解元、呼延通等皆峻擢有差。
論者以此舉為中興武功第一。
時撻辣屯泗州,兀朮屯竹塾鎮,為世忠所扼,以書币約戰,世忠許之,且使兩伶人以橘、茗報聘。
會雨雪,金饋道不通,野無所掠,殺馬而食,蕃漢軍皆怨。
兀術夜引軍還,劉麟、劉猊棄辎重遁。
五年,進少保。
六年,授武甯安化軍節度使、京東淮東路宣撫處置使,置司楚州。
世忠披草萊,立軍府,與士同力役。
夫人梁親織薄為屋。
将士有怯戰者,世忠遺以巾帼,設樂大宴,俾婦人妝以恥之,故人人奮厲。
撫集流散,通商惠工,山陽遂為重鎮。
劉豫兵數入寇,辄為世忠所敗。
時張浚以右相視師,命世忠自承、楚圖淮陽。
劉豫方聚兵淮陽,世忠即引軍渡淮,旁符離而北,至其城下。
為賊所圍,奮戈一躍,潰圍而出,不遺一镞。
呼延通與金将牙合孛堇搏戰,扼其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