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傳第一百二十二
關燈
小
中
大
,然違天時地利,臣已移文劉光世領大兵赴州,并力攻讨。
乞速委宣撫使周望,約日水陸并進。
” 潰将邵青自真州擁舟數百艘,剽當塗、蕪湖兩邑間,光招谕之,遺米二千斛。
青喜,謂使者曰:“我官軍也,所過皆以盜賊見遇,獨李公不疑我。
”于是秋毫無犯。
他日,舟過繁昌,或绐之曰:“宣境也。
”乃掠北岸而去。
劇盜戚方破甯國縣,抵城下,分兵四擊。
光募勇敢劫之,賊驚擾,自相屠蹂。
朝廷遣統制官巨師古、劉晏兼程來援。
賊急攻朝京門,纜竹木為浮梁以濟。
須臾,軍傅城,列炮具,立石對樓。
光命編竹若簾揭之,炮至即反墜,不能傷。
取桱木為撞竿,倚女牆以禦對樓,賊引卻。
劉晏率赤心隊直搗其砦,賊陽退,晏追之,伏發遇害。
師古以中軍大破賊,賊遁去。
初,戚方圍宣,與其副并馬巡城,指畫攻具。
光以書傅矢射其副馬前,言:“戚方窮寇,天誅必加,汝為将家子,何至附賊。
”二人相疑,攻稍緩,始得為備,而援師至矣。
嘗置匕首枕匣中,與家人約曰:“城不可必保,若使人取匕首,我必死。
汝輩宜自殺,無落賊手。
”除徽猷閣待制、知臨安府。
紹興元年正月,除知洪州,固辭,提舉臨安府洞霄宮。
除知婺州,甫至郡,擢吏部侍郎。
光奏疏極論朋黨之害:“議論之臣,各懷顧避,莫肯以持危扶颠為己任。
駐跸會稽,首尾三載。
自去秋迄今,敵人無複南渡之意,淮甸咫尺,了不經營,長江千裡,不為限制,惴惴焉日為乘桴浮海之計。
晉元帝區區草創,猶能立宗社,修宮阙,保江、浙。
劉琨、祖逖與逆胡拒戰于并、冀、兖、豫、司、雍諸州,未嘗陷沒也。
石季龍重兵已至曆陽,命王導都督中外諸軍以禦之,未聞專主避狄如今日也。
陛下駐跸會稽,江、浙為根本之地,使進足以戰、退足以守者,莫如建康。
建康至姑熟一百八十裡,其隘可守者有六:曰江甯鎮,曰□岡砂夾,曰采石,曰大信,其上則有蕪湖、繁昌,皆與淮南對境。
其餘皆蘆□之場,或□奇岸水勢湍悍,難施舟楫。
莫若預于諸隘屯兵積粟,命将士各管地分,調發旁近鄉兵,協力守禦。
乞明诏大臣,參酌施行。
” 時有诏,金人深入,諸郡守臣相度,或守或避,令得自便。
光言:“守臣任人民、社稷之重,固當存亡以之。
若預開遷避之門,是誘之遁也,願追寝前诏。
”上欲移跸臨安,被旨節制臨安府見屯諸軍,兼戶部侍郎、督營繕事。
光經營撙節,不擾而辦。
奏蠲減二浙積負及九邑科配,以示施德自近之意。
戚方以管軍屬節制,甚懼,拜庭下。
光握手起之,曰:“公昔為盜,某為守,分當相直;今俱為臣子,當共勉力忠義,勿以前事為疑。
”方謝且泣。
兼侍讀,因奏:“金人内寇,百姓失業為盜賊,本非獲已,尚可誠感。
自李成北走,群盜離心,傥因斯時顯用一二酋豪,以風厲其黨,必更相效慕,以次就降。
”擢吏部尚書。
大将韓世清本苗傅餘黨,久屯宣城,擅據倉庫,調發不行。
光請先事除之,乃授光淮西招撫使。
光假道至郡,世清入谒,縛送阙下伏誅。
初,光于上前面禀成算,宰相以不預聞,怒之。
未至,道除端明殿學士、江東安撫大使、知建康府、壽春滁濠廬和無為宣撫使。
時太平州卒陸德囚守臣據城叛,光多設方略,盡擒其黨。
秦桧既罷,呂頤浩、朱勝非并相,光議論素與不合。
言者指光為桧黨,落職奉祠。
尋複寶文閣待制、知湖州,除顯谟閣直學士,移守平江,除禮部尚書。
光言:“自古創業中興,必有所因而起。
漢高因關中,光武因河内,駐跸東南,兩浙非根本所因之地乎?自冬及春,雨雪不已,百姓失業,乞選台谏察實以聞。
兼比歲福建、湖南盜作,範汝為、楊麼相铤而起,朝廷發大兵誅讨,殺戮過當。
今諸路旱荒,流丐滿路,盜賊出入。
宜選良吏招懷撫納,責諸路監司按貪贓,恤流殍。
” 議臣欲推行四川交子法于江、浙,光言:“有錢則交子可行。
今已謂樁辦若幹錢,行若幹交子,此議者欲朝廷欺陛下,使陛下異時不免欺百姓也。
若已樁辦見錢,則目今所行錢關子,已是通快,何至紛紛?其工部鑄到交子務銅印,臣未敢給降。
”除端明殿學士,守台州,俄改溫州。
劉光世、張俊連以捷聞。
光言:“觀金人布置,必有主謀。
今已據東南形勢,敵人萬裡遠來,利于速戰,宜戒諸将持重以老之。
不過數月,彼食盡,則勝算在我矣。
”除江西安撫、知洪州兼制置大使,擢吏部尚書,逾月,除參知政事。
時秦桧初定和議,将揭榜,欲籍光名鎮壓。
上意不欲用光,桧言:“光有人望,若
乞速委宣撫使周望,約日水陸并進。
” 潰将邵青自真州擁舟數百艘,剽當塗、蕪湖兩邑間,光招谕之,遺米二千斛。
青喜,謂使者曰:“我官軍也,所過皆以盜賊見遇,獨李公不疑我。
”于是秋毫無犯。
他日,舟過繁昌,或绐之曰:“宣境也。
”乃掠北岸而去。
劇盜戚方破甯國縣,抵城下,分兵四擊。
光募勇敢劫之,賊驚擾,自相屠蹂。
朝廷遣統制官巨師古、劉晏兼程來援。
賊急攻朝京門,纜竹木為浮梁以濟。
須臾,軍傅城,列炮具,立石對樓。
光命編竹若簾揭之,炮至即反墜,不能傷。
取桱木為撞竿,倚女牆以禦對樓,賊引卻。
劉晏率赤心隊直搗其砦,賊陽退,晏追之,伏發遇害。
師古以中軍大破賊,賊遁去。
初,戚方圍宣,與其副并馬巡城,指畫攻具。
光以書傅矢射其副馬前,言:“戚方窮寇,天誅必加,汝為将家子,何至附賊。
”二人相疑,攻稍緩,始得為備,而援師至矣。
嘗置匕首枕匣中,與家人約曰:“城不可必保,若使人取匕首,我必死。
汝輩宜自殺,無落賊手。
”除徽猷閣待制、知臨安府。
紹興元年正月,除知洪州,固辭,提舉臨安府洞霄宮。
除知婺州,甫至郡,擢吏部侍郎。
光奏疏極論朋黨之害:“議論之臣,各懷顧避,莫肯以持危扶颠為己任。
駐跸會稽,首尾三載。
自去秋迄今,敵人無複南渡之意,淮甸咫尺,了不經營,長江千裡,不為限制,惴惴焉日為乘桴浮海之計。
晉元帝區區草創,猶能立宗社,修宮阙,保江、浙。
劉琨、祖逖與逆胡拒戰于并、冀、兖、豫、司、雍諸州,未嘗陷沒也。
石季龍重兵已至曆陽,命王導都督中外諸軍以禦之,未聞專主避狄如今日也。
陛下駐跸會稽,江、浙為根本之地,使進足以戰、退足以守者,莫如建康。
建康至姑熟一百八十裡,其隘可守者有六:曰江甯鎮,曰□岡砂夾,曰采石,曰大信,其上則有蕪湖、繁昌,皆與淮南對境。
其餘皆蘆□之場,或□奇岸水勢湍悍,難施舟楫。
莫若預于諸隘屯兵積粟,命将士各管地分,調發旁近鄉兵,協力守禦。
乞明诏大臣,參酌施行。
” 時有诏,金人深入,諸郡守臣相度,或守或避,令得自便。
光言:“守臣任人民、社稷之重,固當存亡以之。
若預開遷避之門,是誘之遁也,願追寝前诏。
”上欲移跸臨安,被旨節制臨安府見屯諸軍,兼戶部侍郎、督營繕事。
光經營撙節,不擾而辦。
奏蠲減二浙積負及九邑科配,以示施德自近之意。
戚方以管軍屬節制,甚懼,拜庭下。
光握手起之,曰:“公昔為盜,某為守,分當相直;今俱為臣子,當共勉力忠義,勿以前事為疑。
”方謝且泣。
兼侍讀,因奏:“金人内寇,百姓失業為盜賊,本非獲已,尚可誠感。
自李成北走,群盜離心,傥因斯時顯用一二酋豪,以風厲其黨,必更相效慕,以次就降。
”擢吏部尚書。
大将韓世清本苗傅餘黨,久屯宣城,擅據倉庫,調發不行。
光請先事除之,乃授光淮西招撫使。
光假道至郡,世清入谒,縛送阙下伏誅。
初,光于上前面禀成算,宰相以不預聞,怒之。
未至,道除端明殿學士、江東安撫大使、知建康府、壽春滁濠廬和無為宣撫使。
時太平州卒陸德囚守臣據城叛,光多設方略,盡擒其黨。
秦桧既罷,呂頤浩、朱勝非并相,光議論素與不合。
言者指光為桧黨,落職奉祠。
尋複寶文閣待制、知湖州,除顯谟閣直學士,移守平江,除禮部尚書。
光言:“自古創業中興,必有所因而起。
漢高因關中,光武因河内,駐跸東南,兩浙非根本所因之地乎?自冬及春,雨雪不已,百姓失業,乞選台谏察實以聞。
兼比歲福建、湖南盜作,範汝為、楊麼相铤而起,朝廷發大兵誅讨,殺戮過當。
今諸路旱荒,流丐滿路,盜賊出入。
宜選良吏招懷撫納,責諸路監司按貪贓,恤流殍。
” 議臣欲推行四川交子法于江、浙,光言:“有錢則交子可行。
今已謂樁辦若幹錢,行若幹交子,此議者欲朝廷欺陛下,使陛下異時不免欺百姓也。
若已樁辦見錢,則目今所行錢關子,已是通快,何至紛紛?其工部鑄到交子務銅印,臣未敢給降。
”除端明殿學士,守台州,俄改溫州。
劉光世、張俊連以捷聞。
光言:“觀金人布置,必有主謀。
今已據東南形勢,敵人萬裡遠來,利于速戰,宜戒諸将持重以老之。
不過數月,彼食盡,則勝算在我矣。
”除江西安撫、知洪州兼制置大使,擢吏部尚書,逾月,除參知政事。
時秦桧初定和議,将揭榜,欲籍光名鎮壓。
上意不欲用光,桧言:“光有人望,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