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傳第一百一十六
關燈
小
中
大
何灌李熙靖王雲譚世績梅執禮程振劉延慶
何灌,字仲源,開封祥符人。
武選登第,為河東從事。
經略使韓缜雖數試其材,而常沮抑之,不假借。
久乃語之曰:“君奇士也,他日當據吾坐。
”為府州、火山軍巡檢。
盜蘇延福狡悍,為二邊患,灌親枭其首。
賈胡□有泉,遼人常越境而汲,灌親申畫界堠,遏其來,忿而舉兵犯我。
灌迎高射之,發辄中,或着崖石皆沒镞,敵驚以為神,逡巡斂去。
後三十年,契丹蕭太師與灌會,道曩事,數何巡檢神射,灌曰:“即灌是也。
”蕭矍然起拜。
為河東将,與夏人遇,鐵騎來追,灌射皆徹甲,至洞胸出背,疊貫後騎,羌懼而引卻。
知甯化軍、豐州,徙熙河都監,見童貫不拜,貫憾焉。
張康國薦于徽宗,召對,問西北邊事,以笏畫禦榻,指坐衣花紋為形勢。
帝曰:“敵在吾目中矣。
” 提點河東刑獄,遷西上閣門使、領威州刺史、知滄州。
以治城鄣功,轉引進使。
诏運粟三十萬石于并塞三州,灌言:“水淺不勝舟,陸當用車八千乘,沿邊方登麥,願以運費增價就籴之。
”奏上,報可。
安撫使忌之,劾雲闆築未畢而冒賞,奪所遷官,仍再貶秩,罷去。
未幾,知岷州,引邈川水溉間田千頃,湟人号廣利渠。
徙河州,複守岷,提舉熙河蘭湟弓箭手。
入言:“漢金城、湟中谷斛八錢,今西甯、湟、廓即其地也,漢、唐故渠尚可考。
若先葺渠引水,使田不病旱,則人樂應募,而射士之額足矣。
”從之。
甫半歲,得善田二萬六千頃,募士七千四百人,為他路最。
童貫用兵西邊,灌取古骨龍馬進武軍,加吉州防禦使,改知蘭州。
又攻仁多泉城,炮傷足不顧,卒拔城,斬首五百級。
尋改廓州防禦使。
宣和初,劉法陷于敵,震武危甚,熙帥劉仲武使灌往救。
灌以衆寡不敵,但張虛聲駭之,夏人宵遁。
灌恐觇其實,遽反兵,仲武猶奏其逗遛,罷為淮西钤轄。
從平方臘,獲賊帥呂師囊,遷同州觀察使、浙東都钤轄,改浙西。
童貫北征,檄統制兵馬,涿、易平,以知易州,遷甯武軍承宣使、燕山路副都總管,又加龍、神衛都指揮使。
夔離不取景州,圍薊州。
貫诿以兵事,即複景城,釋薊圍。
郭藥師統蕃、漢兵,灌白:“頃年折氏歸朝,朝廷别置一司,專部漢兵,至于克行,乃許同營。
今但宜令藥師主常勝軍,而以漢兵委灌輩。
”貫不聽。
召還,管幹步軍司。
陪遼使射玉津園,一發破的,再發則否。
客曰:“太尉不能耶?”曰:“非也,以禮讓客耳。
”整弓複中之,觀者誦歎,帝親賜酒勞之。
遷步軍都虞候。
金師南下,悉出禁旅付梁方平守黎陽。
灌謂宰相白時中曰:“金人傾國遠至,其鋒不可當。
今方平掃精銳以北,萬有一不枝梧,何以善吾後,盍留以衛根本。
”不從,明日,又命灌行,辭以軍不堪戰,強之,拜武泰軍節度使、河東河北制置副使。
未及行而帝内禅,灌領兵入衛。
郓王楷至門欲入,灌曰:“大事已定,王何所受命而來?”導者懼而退。
灌竟行,援兵二萬不能足,聽募民充數。
靖康元年正月二日,次滑州,方平南奔,灌亦望風迎潰。
黃河南岸無一人禦敵,金師遂直叩京城。
灌至,乞入見,不許,而令控守西隅。
背城拒戰凡三日,被創,沒于陣,年六十二。
帳下韓綜、雷彥興,奇士也,各手殺數人,從以死。
欽宗哀悼,賜金帛,命官護葬。
已而言者論其不守河津,追削官秩。
長子薊,至閣門宣贊舍人。
從父戰,箭貫左臂,拔出之,病創死。
紹興四年,中子藓以灌事泣訴于朝,诏複履正大夫、忠正軍承宣使。
李熙靖,字子安,常州晉陵人,唐衛公德裕九世孫也。
祖均、父公弼皆進士第。
公弼,崇甯初通判潞州,以議三舍法不便,使者劾其沮格诏令,坐削黜以死。
熙靖擢第,又中詞學兼茂,選為辟雍錄、太學正,升博士。
以父老丐外,除提舉淮東學事便養,命下,乃得河東;而為淮東者,臧佑之也。
蓋省吏取佑之賂,辄易之。
或教使自言,熙靖曰:“事君不擇地,吾其可發人之私,求自便也?”宰相聞而賢之,留為兵部員外郎。
遭父憂去,還,為右司員外郎。
王黼以太宰領應奉司,又方事燕雲,立經撫房于中書獨專之,他執政
武選登第,為河東從事。
經略使韓缜雖數試其材,而常沮抑之,不假借。
久乃語之曰:“君奇士也,他日當據吾坐。
”為府州、火山軍巡檢。
盜蘇延福狡悍,為二邊患,灌親枭其首。
賈胡□有泉,遼人常越境而汲,灌親申畫界堠,遏其來,忿而舉兵犯我。
灌迎高射之,發辄中,或着崖石皆沒镞,敵驚以為神,逡巡斂去。
後三十年,契丹蕭太師與灌會,道曩事,數何巡檢神射,灌曰:“即灌是也。
”蕭矍然起拜。
為河東将,與夏人遇,鐵騎來追,灌射皆徹甲,至洞胸出背,疊貫後騎,羌懼而引卻。
知甯化軍、豐州,徙熙河都監,見童貫不拜,貫憾焉。
張康國薦于徽宗,召對,問西北邊事,以笏畫禦榻,指坐衣花紋為形勢。
帝曰:“敵在吾目中矣。
” 提點河東刑獄,遷西上閣門使、領威州刺史、知滄州。
以治城鄣功,轉引進使。
诏運粟三十萬石于并塞三州,灌言:“水淺不勝舟,陸當用車八千乘,沿邊方登麥,願以運費增價就籴之。
”奏上,報可。
安撫使忌之,劾雲闆築未畢而冒賞,奪所遷官,仍再貶秩,罷去。
未幾,知岷州,引邈川水溉間田千頃,湟人号廣利渠。
徙河州,複守岷,提舉熙河蘭湟弓箭手。
入言:“漢金城、湟中谷斛八錢,今西甯、湟、廓即其地也,漢、唐故渠尚可考。
若先葺渠引水,使田不病旱,則人樂應募,而射士之額足矣。
”從之。
甫半歲,得善田二萬六千頃,募士七千四百人,為他路最。
童貫用兵西邊,灌取古骨龍馬進武軍,加吉州防禦使,改知蘭州。
又攻仁多泉城,炮傷足不顧,卒拔城,斬首五百級。
尋改廓州防禦使。
宣和初,劉法陷于敵,震武危甚,熙帥劉仲武使灌往救。
灌以衆寡不敵,但張虛聲駭之,夏人宵遁。
灌恐觇其實,遽反兵,仲武猶奏其逗遛,罷為淮西钤轄。
從平方臘,獲賊帥呂師囊,遷同州觀察使、浙東都钤轄,改浙西。
童貫北征,檄統制兵馬,涿、易平,以知易州,遷甯武軍承宣使、燕山路副都總管,又加龍、神衛都指揮使。
夔離不取景州,圍薊州。
貫诿以兵事,即複景城,釋薊圍。
郭藥師統蕃、漢兵,灌白:“頃年折氏歸朝,朝廷别置一司,專部漢兵,至于克行,乃許同營。
今但宜令藥師主常勝軍,而以漢兵委灌輩。
”貫不聽。
召還,管幹步軍司。
陪遼使射玉津園,一發破的,再發則否。
客曰:“太尉不能耶?”曰:“非也,以禮讓客耳。
”整弓複中之,觀者誦歎,帝親賜酒勞之。
遷步軍都虞候。
金師南下,悉出禁旅付梁方平守黎陽。
灌謂宰相白時中曰:“金人傾國遠至,其鋒不可當。
今方平掃精銳以北,萬有一不枝梧,何以善吾後,盍留以衛根本。
”不從,明日,又命灌行,辭以軍不堪戰,強之,拜武泰軍節度使、河東河北制置副使。
未及行而帝内禅,灌領兵入衛。
郓王楷至門欲入,灌曰:“大事已定,王何所受命而來?”導者懼而退。
灌竟行,援兵二萬不能足,聽募民充數。
靖康元年正月二日,次滑州,方平南奔,灌亦望風迎潰。
黃河南岸無一人禦敵,金師遂直叩京城。
灌至,乞入見,不許,而令控守西隅。
背城拒戰凡三日,被創,沒于陣,年六十二。
帳下韓綜、雷彥興,奇士也,各手殺數人,從以死。
欽宗哀悼,賜金帛,命官護葬。
已而言者論其不守河津,追削官秩。
長子薊,至閣門宣贊舍人。
從父戰,箭貫左臂,拔出之,病創死。
紹興四年,中子藓以灌事泣訴于朝,诏複履正大夫、忠正軍承宣使。
李熙靖,字子安,常州晉陵人,唐衛公德裕九世孫也。
祖均、父公弼皆進士第。
公弼,崇甯初通判潞州,以議三舍法不便,使者劾其沮格诏令,坐削黜以死。
熙靖擢第,又中詞學兼茂,選為辟雍錄、太學正,升博士。
以父老丐外,除提舉淮東學事便養,命下,乃得河東;而為淮東者,臧佑之也。
蓋省吏取佑之賂,辄易之。
或教使自言,熙靖曰:“事君不擇地,吾其可發人之私,求自便也?”宰相聞而賢之,留為兵部員外郎。
遭父憂去,還,為右司員外郎。
王黼以太宰領應奉司,又方事燕雲,立經撫房于中書獨專之,他執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