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傳第一百一十一

關燈
賊,請斥之。

    邦彥退朝,群指而大诟,且欲毆之,邦彥疾驅得免。

    乃以特進、觀文殿大學士充太一宮使。

    不旬日,吳敏為請,複起為太宰。

    人皆駭愕,言者交論之。

    出知鄧州,遂請持餘服,提舉亳州明道宮。

    建炎初,以主和誤國,責建武軍節度副使,浔州安置。

      方蔡京、王黼用事,附麗者多援引入政府,若餘深、薛昂、吳敏、王安中、趙野,史皆逸其事,因附着于此雲。

     餘深,福州人。

    元豐五年,進士及第。

    崇甯元年,為太常博士、著作佐郎,改司封員外郎,拜監察禦史、殿中侍禦史,試辟雍司業。

     累官禦史中丞兼侍讀。

    治張懷素獄,事連蔡京,與開封尹林摅曲為掩覆,獄辭有及京者辄焚之。

    京遂力引深與摅驟至執政。

    大觀二年,以吏部尚書拜尚書左丞。

    三年,轉中書侍郎;四年,轉門下侍郎。

    京既緻仕,深不自安,累疏請罷,乃以資政殿學士知青州。

     政和二年,京複赴都堂治事,于是深複入為門下侍郎。

    七年,拜少宰。

    宣和元年,為太宰,進拜少保,封豐國公。

    再封衛國,加少傅。

    時福建以取花果擾民,深為言之,徽宗不悅。

    遂請罷,出為鎮江軍節度使、知福州。

    靖康初,加恩特進、觀文殿大學士。

    故事,凡仆射、使相、宣徽使皆判州府,深以少傅、節度知福州,有司失之也。

     深谄附蔡京,結為死黨。

    京奸謀詭計得助多者,深為首,摅次之。

    言者累章劾深,深益懼,丐緻仕。

    建炎二年,降中大夫,臨江軍居住。

    尋以渡江赦恩,還鄉裡,卒。

    子日章,亦以言者罷徽猷閣待制。

     薛昂,杭州人,登元豐八年進士第。

    崇甯初,曆太學博士、校書郎、著作佐郎,為殿中侍禦史,試起居郎,改中書舍人兼侍講,升給事中兼大司成。

    昂寡學術,士子有用《史記》、《西漢》語,辄黜之。

    在哲宗時,常請罷史學,哲宗斥為俗佞。

    拜翰林學士,以不稱職改刑部尚書,轉兵部。

    大觀三年,拜尚書左丞。

    明年,請補外,出知江甯,徙河南。

    久之,提舉嵩山崇福宮。

     政和三年,蔡京複用事,昂複自尚書右丞為左丞,遷門下侍郎。

    尋請罷,授彰化軍節度使、佑神觀使,改特進,充資政殿大學士、知應天府。

    昂與餘深、林摅始終附會蔡京,至舉家為京諱。

    或誤及之。

    辄加笞責,昂嘗誤及,即自批其口。

    靖康初,言者斥其罪,诏以金紫光祿大夫緻仕。

    杭州軍亂,昂不請命領州事,責徽州居住。

    昂主王氏學,嘗在安石坐,圍棋賭詩,局敗,昂不能作,安石代之,時人以為笑雲。

     吳敏,字符中,真州人。

    大觀二年,辟雍私試首選。

    蔡京喜其文,欲妻以女,敏辭。

    因擢浙東學事司幹官,為秘書省校書郎,京薦之充館職。

    中書侍郎劉正夫以敏未嘗過省,不可,京乃請禦筆特召上殿,除右司郎官。

    禦筆自此始,違者以大不恭論,繇是權幸争請禦筆,而繳駁之任廢矣。

    升中書舍人、同修國史,改給事中。

    敏為蔡京所引,鄭居中方秉政,敏數言其失,居中銜之。

    坐駁盜當死者,罷為右文殿修撰、提舉南京鴻慶宮。

    久之,複為給事中、權直學士院兼侍講。

     徽宗将内禅,蔡攸探知上意,引敏入對。

    宰臣執政皆在,敏前奏事,且曰:“金人渝盟,舉兵犯順,陛下何以待?”上蹙然曰:“奈何!”時東幸計已定,命戶部尚書李梲先出守金陵。

    敏退,詣都堂言曰:“朝廷便為棄京師計,何理也?此命果行,須死不奉诏。

    ”宰執以為言,梲遂罷行。

    皇太子除開封尹,上去意益決,敏因奏對得請,遂薦李綱。

    綱嘗語敏以上宜傳位,如唐天寶故事,故薦之,冀上或有所問也。

    明日,宰臣奏事,徽宗獨留李邦彥,語敏所對。

    命除門下侍郎,輔太子。

    敏駭曰:“臣既畫計,當從陛下巡幸。

    陛下且傳位,而臣受不次之擢,臣曷敢?”上曰:“不意卿乃爾敢言。

    ”于是命敏草傳位诏。

     欽宗既立,上皇出居龍德宮,敏與蔡攸同為龍德宮副使,遷知樞密院事,拜少宰。

    敏主和議,與太宰徐處仁議不合,紛争上前。

    禦史中丞李回劾之,與處仁俱罷,為觀文殿大學士、醴泉觀使。

    頃之,言者論其芘蔡京父子,出知揚州,再貶崇信軍節度副使,涪州安置。

    建炎初,移柳州。

    俄用範宗尹薦,起知潭州,敏辭免,丐宮祠,乃提舉洞霄宮。

    紹興元年,複觀文殿大學士,為廣西、湖南宣撫使,卒于官。

     王安中,字履道,中山陽曲人。

    進士及第,調瀛州司理參軍、大名縣主簿,曆秘書省著作郎。

    政和間,天下争言瑞應,廷臣辄箋表賀,徽宗觀所作,稱為奇才。

    他日,特出制诏三題使具草,立就,上即草後批:“可中書舍人。

    ”未幾,自秘書少監除中書舍人,擢禦史中丞。

    開封邏卒夜迹盜,盜脫去,民有驚出與卒遇,縛以為盜;民訟諸府,不勝考掠之慘,遂誣服。

    安中廉知之,按得冤狀,即出民,抵吏罪。

     有徐禋者,以增廣鼓鑄之說媚于蔡京,京奏遣禋措置東南九路銅事,且令搜訪寶貨。

    禋圖繪坑冶,增舊幾十倍,且請開洪州嚴陽山坑,迫有司承歲額數十兩。

    其所烹煉,實得铢兩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