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傳第二十四
關燈
小
中
大
襲謀克。
義性辯給,善談論,服玩不尚奢侈,食不兼味雲。
贊曰:章宗嘗問群臣:“世宗初起東京,大臣為誰?”完顔守貞對曰:“止有李石一人。
”章宗歎曰:“苟如此,信有天命也。
”完顔謀衍部署諸軍,高忠建争長,完顔福壽讓忠建而己下之,其功多矣。
當是時,獨吉義最先至,諸将尚未肯附。
由是言之,果天也,非人力也。
烏延蒲離黑,速頻路哲特猛安人,改屬合懶路。
祖思列,預平烏春、窩謀罕之亂,及伐遼、宋,皆有功,追授猛安,贈銀青光祿大夫。
父國也,襲猛安。
蒲離黑從太祖伐遼,勇聞軍中。
天眷三年,襲猛安,授甯遠大将軍,累官武甯軍節度使,遷京兆尹。
海陵伐宋,行武威軍都總管。
軍還,為順義軍節度使。
徒單合喜定秦、隴,蒲離黑統完顔習尼列、顔盞門都兵救德順州,改延安、平涼尹。
緻仕,封任國公。
大定十九年卒。
烏延蒲轄奴,速頻路星顯河人也,後改隸曷懶路。
父忽撒渾,天輔初,追授猛安,親管謀克。
蒲轄奴身長有力,多智略,襲其父猛安謀克,階甯遠大将軍。
天德二年,授陳州防禦使。
貞元元年,改昌武軍節度使,以善綏撫,再任。
海陵南征,改歸德尹,為神策軍都總管。
當屯濟州,比至山東,盜已據其城。
蒲轄奴領十餘騎往觇之,忽為其衆所圍。
乃與軍士皆下馬,立而射之,殺百餘人。
賊衆敗走,迤逦襲之,至暮而還。
明日,攻破其城,号令士卒,毋害居民,郡中獲安。
民感其惠,為立祠以祭。
大定二年,為慶陽尹。
元帥左都監徒單合喜奏宋軍十萬餘據險阻,剽掠郡邑,請益師。
诏益兵七千,與舊兵合為二萬。
遣蒲轄奴與延安尹高景山等分領其軍以往。
卒于軍,年六十一。
子查剌。
烏延查剌,銀青光祿大夫蒲轄奴子也。
力兼數人,勇果無敵。
正隆六年伐宋,諸猛安謀克兵皆行,州縣無備。
契丹括裡陷韓州,圍信州,遠近震駭。
查剌道出鹹平,遂率本部亟還信州,與戰敗之。
已而賊複整兵環攻,且登其城,查剌下巨木壓之,殺賊甚衆,括裡乃解去。
查剌左右手持兩大鐵簡,簡重數十斤,人号為“鐵簡萬戶”。
追及括裡于韓州東八裡許,賊方就平野為陣,查剌身率銳士,以鐵簡左右揮擊之。
無不僵仆。
賊不能成列,乃易馬督軍複擊之。
賊衆大敗,遂走,東京、鹹平、隆州民複帖然。
世宗即位,查剌谒見,充護衛,為骁騎副都指揮使,領萬戶。
擊窩斡,戰于花道。
大軍未集,查剌在左翼,領六百騎與賊戰,殺賊三千餘人。
宗亨、蒲察世傑七謀克戰不利,世傑走查剌軍,賊合圍攻之。
查剌圜拒而戰,宗叙軍來援,賊乃引去。
西過袅嶺,追及于陷泉。
賊先犯右翼,查剌迎擊之,賊退走。
窩斡募人刺之,僞護衛阿不沙身長有力,奮大刀自後斫查剌,查剌回顧,以簡背擊阿不沙,折其右臂。
與纥石烈志甯軍合擊,賊遂大敗。
窩斡平,以為宿直将軍,賜銀三百兩、重彩二十端。
丁父憂,以本官起複,襲其父猛安,除蔡州防禦使,改宿州,遷昌武軍節度使,徙鎮邠州。
為賀宋歲元使,射淮上柳樹,矢入其樹飲羽。
宋人素聞其名,甚異之。
改鳳翔尹,入為右副點檢,出為興中尹,改婆速路總管。
高麗憚其威名,凡以事至婆速路者,望見而跪之。
二十五年,為興平軍節度使,卒官。
查剌貞悫寡言,平居極和易,及臨戰奮勇,見者無不辟易,雖重圍萬衆,出入若無人之境雲。
李師雄,字伯威,雁門人也。
有材力,喜談兵,慕古之英雄,故名師雄。
宋宣和中以騎射登科,累官大名、清平尉。
王師至大名,師雄與府僚出降,攝本路兵馬都監。
齊國建,以為大總管府先鋒都統制,知淄州。
齊廢,為汴京馬軍都虞候,曆知甯海軍、曹州刺史。
皇統二年,為武勝軍節度使。
正隆末,為河州防禦使。
宋将吳璘軍攻秦、隴,會師雄以事就逮臨洮,宋兵至城下,州人乘城拒守,謀欲出降,師雄止之。
宋将權儀鞭馬方上浮橋,師雄射之,墜于橋下,遂擒權儀,宋師退。
後從元帥左監軍徒單合喜以兵攻河州,有功。
未幾,以疾歸汴,卒。
尼龐古鈔兀,曷速館人。
初為大抃紮也,補元帥府通事。
宋将韓世忠率軍數萬圍邳州,鈔兀将輕騎數百與偵人數輩間道往救之,敗敵兵六千。
翌日,宋兵複圍下邳,鈔兀複敗之。
宋人攻濟州,奪戰艦略盡。
是時,鈔兀往宿州,分蒲魯虎軍,還至大河,與敵遇,力戰敗之,盡複戰艦。
王師複河南,宋别将由胡陵夜襲孛堇布輝營,士卒盡沒。
鈔兀從東平總管并力戰,卻之。
元帥府賞以銀币。
鈔兀勇敢,善伺敵虛實,以此屢捷。
帥府承制加忠顯校尉,為蕃部秃裡,賜錢萬貫、币帛三百匹、衣一襲、馬二匹。
将之官,河間尹大抃白于元帥,請留鈔兀以給邊事,許之。
複賜錢萬貫、銀二百五十兩、重彩三百端、馬三匹。
錄功,授慶陽少尹。
海陵将伐宋,而契丹反,召
義性辯給,善談論,服玩不尚奢侈,食不兼味雲。
贊曰:章宗嘗問群臣:“世宗初起東京,大臣為誰?”完顔守貞對曰:“止有李石一人。
”章宗歎曰:“苟如此,信有天命也。
”完顔謀衍部署諸軍,高忠建争長,完顔福壽讓忠建而己下之,其功多矣。
當是時,獨吉義最先至,諸将尚未肯附。
由是言之,果天也,非人力也。
烏延蒲離黑,速頻路哲特猛安人,改屬合懶路。
祖思列,預平烏春、窩謀罕之亂,及伐遼、宋,皆有功,追授猛安,贈銀青光祿大夫。
父國也,襲猛安。
蒲離黑從太祖伐遼,勇聞軍中。
天眷三年,襲猛安,授甯遠大将軍,累官武甯軍節度使,遷京兆尹。
海陵伐宋,行武威軍都總管。
軍還,為順義軍節度使。
徒單合喜定秦、隴,蒲離黑統完顔習尼列、顔盞門都兵救德順州,改延安、平涼尹。
緻仕,封任國公。
大定十九年卒。
烏延蒲轄奴,速頻路星顯河人也,後改隸曷懶路。
父忽撒渾,天輔初,追授猛安,親管謀克。
蒲轄奴身長有力,多智略,襲其父猛安謀克,階甯遠大将軍。
天德二年,授陳州防禦使。
貞元元年,改昌武軍節度使,以善綏撫,再任。
海陵南征,改歸德尹,為神策軍都總管。
當屯濟州,比至山東,盜已據其城。
蒲轄奴領十餘騎往觇之,忽為其衆所圍。
乃與軍士皆下馬,立而射之,殺百餘人。
賊衆敗走,迤逦襲之,至暮而還。
明日,攻破其城,号令士卒,毋害居民,郡中獲安。
民感其惠,為立祠以祭。
大定二年,為慶陽尹。
元帥左都監徒單合喜奏宋軍十萬餘據險阻,剽掠郡邑,請益師。
诏益兵七千,與舊兵合為二萬。
遣蒲轄奴與延安尹高景山等分領其軍以往。
卒于軍,年六十一。
子查剌。
烏延查剌,銀青光祿大夫蒲轄奴子也。
力兼數人,勇果無敵。
正隆六年伐宋,諸猛安謀克兵皆行,州縣無備。
契丹括裡陷韓州,圍信州,遠近震駭。
查剌道出鹹平,遂率本部亟還信州,與戰敗之。
已而賊複整兵環攻,且登其城,查剌下巨木壓之,殺賊甚衆,括裡乃解去。
查剌左右手持兩大鐵簡,簡重數十斤,人号為“鐵簡萬戶”。
追及括裡于韓州東八裡許,賊方就平野為陣,查剌身率銳士,以鐵簡左右揮擊之。
無不僵仆。
賊不能成列,乃易馬督軍複擊之。
賊衆大敗,遂走,東京、鹹平、隆州民複帖然。
世宗即位,查剌谒見,充護衛,為骁騎副都指揮使,領萬戶。
擊窩斡,戰于花道。
大軍未集,查剌在左翼,領六百騎與賊戰,殺賊三千餘人。
宗亨、蒲察世傑七謀克戰不利,世傑走查剌軍,賊合圍攻之。
查剌圜拒而戰,宗叙軍來援,賊乃引去。
西過袅嶺,追及于陷泉。
賊先犯右翼,查剌迎擊之,賊退走。
窩斡募人刺之,僞護衛阿不沙身長有力,奮大刀自後斫查剌,查剌回顧,以簡背擊阿不沙,折其右臂。
與纥石烈志甯軍合擊,賊遂大敗。
窩斡平,以為宿直将軍,賜銀三百兩、重彩二十端。
丁父憂,以本官起複,襲其父猛安,除蔡州防禦使,改宿州,遷昌武軍節度使,徙鎮邠州。
為賀宋歲元使,射淮上柳樹,矢入其樹飲羽。
宋人素聞其名,甚異之。
改鳳翔尹,入為右副點檢,出為興中尹,改婆速路總管。
高麗憚其威名,凡以事至婆速路者,望見而跪之。
二十五年,為興平軍節度使,卒官。
查剌貞悫寡言,平居極和易,及臨戰奮勇,見者無不辟易,雖重圍萬衆,出入若無人之境雲。
李師雄,字伯威,雁門人也。
有材力,喜談兵,慕古之英雄,故名師雄。
宋宣和中以騎射登科,累官大名、清平尉。
王師至大名,師雄與府僚出降,攝本路兵馬都監。
齊國建,以為大總管府先鋒都統制,知淄州。
齊廢,為汴京馬軍都虞候,曆知甯海軍、曹州刺史。
皇統二年,為武勝軍節度使。
正隆末,為河州防禦使。
宋将吳璘軍攻秦、隴,會師雄以事就逮臨洮,宋兵至城下,州人乘城拒守,謀欲出降,師雄止之。
宋将權儀鞭馬方上浮橋,師雄射之,墜于橋下,遂擒權儀,宋師退。
後從元帥左監軍徒單合喜以兵攻河州,有功。
未幾,以疾歸汴,卒。
尼龐古鈔兀,曷速館人。
初為大抃紮也,補元帥府通事。
宋将韓世忠率軍數萬圍邳州,鈔兀将輕騎數百與偵人數輩間道往救之,敗敵兵六千。
翌日,宋兵複圍下邳,鈔兀複敗之。
宋人攻濟州,奪戰艦略盡。
是時,鈔兀往宿州,分蒲魯虎軍,還至大河,與敵遇,力戰敗之,盡複戰艦。
王師複河南,宋别将由胡陵夜襲孛堇布輝營,士卒盡沒。
鈔兀從東平總管并力戰,卻之。
元帥府賞以銀币。
鈔兀勇敢,善伺敵虛實,以此屢捷。
帥府承制加忠顯校尉,為蕃部秃裡,賜錢萬貫、币帛三百匹、衣一襲、馬二匹。
将之官,河間尹大抃白于元帥,請留鈔兀以給邊事,許之。
複賜錢萬貫、銀二百五十兩、重彩三百端、馬三匹。
錄功,授慶陽少尹。
海陵将伐宋,而契丹反,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