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十四列傳第四十九
關燈
小
中
大
崖而一掃。
此則王恢所說,其猶射癰,何敵能當,何遠不服!但皇王舊迹,北止幽都,荒遐之表,文軌所棄。
得其地不可而居,得其民不忍皆殺,無勞兵革,遠規溟海。
諸将今行,義兼含育,有降者納,有違者死。
異域殊方,被其擁抑,放聽複舊。
廣辟邊境,嚴治關塞,使其不敢南望,永服威刑。
卧鼓息烽,暫勞終逸,制禦夷狄,義在斯乎!何用侍子之朝,甯勞渭橋之拜。
普告海内,知朕意焉。
于是以河間王弘、上柱國豆盧勣、窦榮定、左仆射高颎、右仆射虞慶則并為元帥,出塞擊之。
沙缽略率阿波、貪汗二可汗等來拒戰,皆敗走遁去。
時虜饑甚,不能得食,于是粉骨為糧,又多災疫,死者極衆。
既而沙缽略以阿波骁悍,忌之,因其先歸,襲擊其部,大破之,殺阿波之母。
阿波還無所歸,西奔達頭可汗。
達頭者,名玷厥,沙缽略之從父也,舊為西面可汗。
既而大怒,遣阿波率兵而東,各落歸之者将十萬騎,遂與沙缽略相攻。
又有貪汗可汗,素睦于阿波,沙缽略奪其衆而廢之,貪汗亡奔達頭。
沙缽略從弟地勤察别統部落,與沙缽略有隙,複以衆叛歸阿波。
連兵不已,各遣使詣阙,請和求援,上皆不許。
會千金公主上書,請為一子之例,高祖遣開府徐平和使于沙缽略。
晉王廣時鎮并州,請因其釁而乘之,上不許。
沙缽略遣使緻書曰:“辰年九月十日,從天生大突厥天下賢聖天子伊利俱盧設莫何始波羅可汗緻書大隋皇帝:使人開府徐平和至,辱告言語,具聞也。
皇帝是婦父,即是翁,此是女夫,即是兒例。
兩境雖殊,情義是一。
今重疊親舊,子子孫孫,乃至萬世不斷,上天為證,終不違負。
此國所有羊馬,都是皇帝畜生,彼有缯彩,都是此物,彼此有何異也!”高祖報書曰:“大隋天子贻書大突厥伊利俱盧設莫何沙缽略可汗:得書,知大有好心向此也。
既是沙缽略婦翁,今日看沙缽略共兒子不異。
既以親舊厚意,常使之外,今特别遣大臣虞慶則往彼看女,複看沙缽略也。
”沙缽略陳兵,列其寶物,坐見慶則,稱病不能起,且曰:“我父伯以來,不向人拜。
”慶則責而喻之。
千金公主私謂慶則曰:“可汗豺狼性,過與争,将齧人。
”長孫晟說谕之,攝圖辭屈,乃頓颡跪受玺書,以戴于首。
既而大慚,其群下因相聚恸哭。
慶則又遣稱臣,沙缽略謂其屬曰:“何名為臣?”報曰:“隋國稱臣,猶此稱奴耳。
”沙缽略曰:“得作大隋天子奴,虞仆射之力也。
”贈慶則馬千匹,并以從妹妻之。
時沙缽略既為達頭所困,又東畏契丹,遣使告急,請将部落度漠南,寄居白道川内,有诏許之。
诏晉王廣以兵援之,給以衣食,賜以車服鼓吹。
沙缽略因而擊阿波,破擒之。
而阿拔國部落乘虛掠其妻子。
官軍為擊阿拔,敗之,所獲悉與沙缽略。
沙缽略大喜,乃立約,以碛為界,因上表曰:大突厥伊利俱盧設始波羅莫何可汗臣攝圖言:大使尚書右仆射虞慶則至,伏奉诏書,兼宣慈旨,仰惟恩信之著,逾久愈明,徒知負荷,不能答謝。
伏惟大隋皇帝之有四海,上契天心,下順民望,二儀之所覆載,七曜之所照臨,莫不委質來賓,回首面内。
實萬世之一聖,千年之一期,求之古昔,未始聞也。
突厥自天置以來,五十餘載,保有沙漠,自王蕃隅。
地過萬裡,士馬億數,恆力兼戎夷,抗禮華夏,在于北狄,莫與為大。
頃者氣候清和,風雲順序,意以華夏其有大聖興焉。
況今被沾德義,仁化所及,禮讓之風,自朝滿野。
竊以天無二日,土無二王,伏惟大隋皇帝,真皇帝也。
豈敢阻兵恃險,偷竊名号,今便感慕淳風,歸心有道,屈膝稽颡,永為籓附。
雖複南瞻魏阙,山川悠遠,北面之禮,不敢廢失。
當今待子入朝,神馬歲貢,朝夕恭承,唯命是視。
至于削衽解辮,革音從律,習俗已久,未能改變。
阖國同心,無不銜荷,不任下情欣慕之至。
謹遣第七兒臣窟含真等奉表以聞。
高祖下诏曰:“沙缽略稱雄漠北,多曆世年,百蠻之大,莫過于此。
往雖與和,猶是二國,今作君臣,便成一體。
情深義厚,朕甚嘉之。
荷天之休,海外有截,豈朕薄德所能緻此!已敕有司肅告郊廟,宜普頒天下,鹹使知聞。
”自是诏答諸事并不稱其名以異之。
其妻可賀敦,周千金公主,賜姓楊氏,編之屬籍,改封大義公主。
策拜窟含真為柱國,封安國公,宴于内殿,引見皇後,賞勞甚厚。
沙缽略大悅,于是歲時貢獻不絕。
七年正月,沙缽略遣其子入貢方物,因請獵于恆、代之間,又許之,仍遣人賜其酒食。
沙缽略率部落再拜受賜。
沙缽略一日手殺鹿十八頭,赍尾舌以獻。
還至紫河鎮,其牙帳為火所燒,沙缽略惡之,月餘而卒。
上為廢朝三日,遣太常吊祭焉。
贈物五千段。
初,攝圖以其子雍虞闾性芃,遺令立其弟葉護處羅侯;雍虞闾遣使迎處羅侯,将立之。
處羅侯曰:“我突厥自木杆可汗以來,多以弟代兄,以庶奪嫡,失先祖之法,不相敬畏。
汝當嗣位,我不憚拜汝也。
”雍虞闾又遣使謂處羅侯曰:“叔與我父,共根連體,我是枝葉。
甯有我作主,令根本反同枝葉,令叔父之尊下我卑稚! 又亡父之命,其可廢乎!願叔勿疑。
”相讓者五六,處羅侯竟立,是為葉護可汗。
以雍虞闾為葉護。
遣使上表言狀,上賜之鼓吹幡旗。
處羅侯長頤偻背,眉目疏朗,勇而有謀,以隋所賜旗鼓西征阿波。
敵人以為得隋兵所助,多來降附,遂生擒阿波。
既而上書請阿波死生之命,上下其議。
左仆射高颎進曰:“骨肉相殘,教之蠹也。
存養以示寬大。
”上曰:“善。
”颎因奉觞進曰:“自軒轅以來,獯粥多為邊患。
今遠窮北海,皆為臣妾,此之盛事,振古未聞,臣敢再拜上壽。
”其後處羅侯又西征,中流矢而卒,其衆奉雍虞闾為主,是為颉伽施多那都藍可汗。
雍虞闾遣使詣阙,賜物三千段。
每歲遣使朝貢。
時有流人楊欽亡入突厥中,謬雲彭國公劉昶與宇文氏謀反,令大義公主發兵擾邊。
都藍執欽以聞,并貢葧布、魚膠。
其弟欽羽設部落強盛,都藍忌而擊之,斬首于陣。
其年,遣其母弟褥但特勤獻于阗玉杖,上拜褥但為柱國、康國公。
明年,突厥部落大人相率遣使貢馬萬匹,羊二萬口,駝、牛各五百頭。
尋遣使請緣邊置市,與中
此則王恢所說,其猶射癰,何敵能當,何遠不服!但皇王舊迹,北止幽都,荒遐之表,文軌所棄。
得其地不可而居,得其民不忍皆殺,無勞兵革,遠規溟海。
諸将今行,義兼含育,有降者納,有違者死。
異域殊方,被其擁抑,放聽複舊。
廣辟邊境,嚴治關塞,使其不敢南望,永服威刑。
卧鼓息烽,暫勞終逸,制禦夷狄,義在斯乎!何用侍子之朝,甯勞渭橋之拜。
普告海内,知朕意焉。
于是以河間王弘、上柱國豆盧勣、窦榮定、左仆射高颎、右仆射虞慶則并為元帥,出塞擊之。
沙缽略率阿波、貪汗二可汗等來拒戰,皆敗走遁去。
時虜饑甚,不能得食,于是粉骨為糧,又多災疫,死者極衆。
既而沙缽略以阿波骁悍,忌之,因其先歸,襲擊其部,大破之,殺阿波之母。
阿波還無所歸,西奔達頭可汗。
達頭者,名玷厥,沙缽略之從父也,舊為西面可汗。
既而大怒,遣阿波率兵而東,各落歸之者将十萬騎,遂與沙缽略相攻。
又有貪汗可汗,素睦于阿波,沙缽略奪其衆而廢之,貪汗亡奔達頭。
沙缽略從弟地勤察别統部落,與沙缽略有隙,複以衆叛歸阿波。
連兵不已,各遣使詣阙,請和求援,上皆不許。
會千金公主上書,請為一子之例,高祖遣開府徐平和使于沙缽略。
晉王廣時鎮并州,請因其釁而乘之,上不許。
沙缽略遣使緻書曰:“辰年九月十日,從天生大突厥天下賢聖天子伊利俱盧設莫何始波羅可汗緻書大隋皇帝:使人開府徐平和至,辱告言語,具聞也。
皇帝是婦父,即是翁,此是女夫,即是兒例。
兩境雖殊,情義是一。
今重疊親舊,子子孫孫,乃至萬世不斷,上天為證,終不違負。
此國所有羊馬,都是皇帝畜生,彼有缯彩,都是此物,彼此有何異也!”高祖報書曰:“大隋天子贻書大突厥伊利俱盧設莫何沙缽略可汗:得書,知大有好心向此也。
既是沙缽略婦翁,今日看沙缽略共兒子不異。
既以親舊厚意,常使之外,今特别遣大臣虞慶則往彼看女,複看沙缽略也。
”沙缽略陳兵,列其寶物,坐見慶則,稱病不能起,且曰:“我父伯以來,不向人拜。
”慶則責而喻之。
千金公主私謂慶則曰:“可汗豺狼性,過與争,将齧人。
”長孫晟說谕之,攝圖辭屈,乃頓颡跪受玺書,以戴于首。
既而大慚,其群下因相聚恸哭。
慶則又遣稱臣,沙缽略謂其屬曰:“何名為臣?”報曰:“隋國稱臣,猶此稱奴耳。
”沙缽略曰:“得作大隋天子奴,虞仆射之力也。
”贈慶則馬千匹,并以從妹妻之。
時沙缽略既為達頭所困,又東畏契丹,遣使告急,請将部落度漠南,寄居白道川内,有诏許之。
诏晉王廣以兵援之,給以衣食,賜以車服鼓吹。
沙缽略因而擊阿波,破擒之。
而阿拔國部落乘虛掠其妻子。
官軍為擊阿拔,敗之,所獲悉與沙缽略。
沙缽略大喜,乃立約,以碛為界,因上表曰:大突厥伊利俱盧設始波羅莫何可汗臣攝圖言:大使尚書右仆射虞慶則至,伏奉诏書,兼宣慈旨,仰惟恩信之著,逾久愈明,徒知負荷,不能答謝。
伏惟大隋皇帝之有四海,上契天心,下順民望,二儀之所覆載,七曜之所照臨,莫不委質來賓,回首面内。
實萬世之一聖,千年之一期,求之古昔,未始聞也。
突厥自天置以來,五十餘載,保有沙漠,自王蕃隅。
地過萬裡,士馬億數,恆力兼戎夷,抗禮華夏,在于北狄,莫與為大。
頃者氣候清和,風雲順序,意以華夏其有大聖興焉。
況今被沾德義,仁化所及,禮讓之風,自朝滿野。
竊以天無二日,土無二王,伏惟大隋皇帝,真皇帝也。
豈敢阻兵恃險,偷竊名号,今便感慕淳風,歸心有道,屈膝稽颡,永為籓附。
雖複南瞻魏阙,山川悠遠,北面之禮,不敢廢失。
當今待子入朝,神馬歲貢,朝夕恭承,唯命是視。
至于削衽解辮,革音從律,習俗已久,未能改變。
阖國同心,無不銜荷,不任下情欣慕之至。
謹遣第七兒臣窟含真等奉表以聞。
高祖下诏曰:“沙缽略稱雄漠北,多曆世年,百蠻之大,莫過于此。
往雖與和,猶是二國,今作君臣,便成一體。
情深義厚,朕甚嘉之。
荷天之休,海外有截,豈朕薄德所能緻此!已敕有司肅告郊廟,宜普頒天下,鹹使知聞。
”自是诏答諸事并不稱其名以異之。
其妻可賀敦,周千金公主,賜姓楊氏,編之屬籍,改封大義公主。
策拜窟含真為柱國,封安國公,宴于内殿,引見皇後,賞勞甚厚。
沙缽略大悅,于是歲時貢獻不絕。
七年正月,沙缽略遣其子入貢方物,因請獵于恆、代之間,又許之,仍遣人賜其酒食。
沙缽略率部落再拜受賜。
沙缽略一日手殺鹿十八頭,赍尾舌以獻。
還至紫河鎮,其牙帳為火所燒,沙缽略惡之,月餘而卒。
上為廢朝三日,遣太常吊祭焉。
贈物五千段。
初,攝圖以其子雍虞闾性芃,遺令立其弟葉護處羅侯;雍虞闾遣使迎處羅侯,将立之。
處羅侯曰:“我突厥自木杆可汗以來,多以弟代兄,以庶奪嫡,失先祖之法,不相敬畏。
汝當嗣位,我不憚拜汝也。
”雍虞闾又遣使謂處羅侯曰:“叔與我父,共根連體,我是枝葉。
甯有我作主,令根本反同枝葉,令叔父之尊下我卑稚! 又亡父之命,其可廢乎!願叔勿疑。
”相讓者五六,處羅侯竟立,是為葉護可汗。
以雍虞闾為葉護。
遣使上表言狀,上賜之鼓吹幡旗。
處羅侯長頤偻背,眉目疏朗,勇而有謀,以隋所賜旗鼓西征阿波。
敵人以為得隋兵所助,多來降附,遂生擒阿波。
既而上書請阿波死生之命,上下其議。
左仆射高颎進曰:“骨肉相殘,教之蠹也。
存養以示寬大。
”上曰:“善。
”颎因奉觞進曰:“自軒轅以來,獯粥多為邊患。
今遠窮北海,皆為臣妾,此之盛事,振古未聞,臣敢再拜上壽。
”其後處羅侯又西征,中流矢而卒,其衆奉雍虞闾為主,是為颉伽施多那都藍可汗。
雍虞闾遣使詣阙,賜物三千段。
每歲遣使朝貢。
時有流人楊欽亡入突厥中,謬雲彭國公劉昶與宇文氏謀反,令大義公主發兵擾邊。
都藍執欽以聞,并貢葧布、魚膠。
其弟欽羽設部落強盛,都藍忌而擊之,斬首于陣。
其年,遣其母弟褥但特勤獻于阗玉杖,上拜褥但為柱國、康國公。
明年,突厥部落大人相率遣使貢馬萬匹,羊二萬口,駝、牛各五百頭。
尋遣使請緣邊置市,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