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十三列傳第四十八

關燈
,伏上表稱公主為天後,上不許。

    明年,其國大亂,國人殺伏,立其弟伏允為主。

    使使陳廢立之事,并謝專命之罪,且請依俗尚主,上從之。

    自是朝貢歲至,而常訪國家消息,上甚惡之。

     炀帝即位,伏允遣其子順來朝。

    時鐵勒犯塞,帝遣将軍馮孝慈出敦煌以禦之,孝慈戰不利。

    鐵勒遣使謝罪,請降,帝遣黃門侍郎裴矩慰撫之,諷令擊吐谷渾以自效。

    鐵勒許諾,即勒兵襲吐谷渾,大敗之。

    伏允東走,保西平境。

    帝複令觀王雄出澆河、許公宇文述出西平以掩之,大破其衆。

    伏允遁逃,部落來降者十萬餘口。

    六畜三十餘萬。

    述追之急,伏允懼,南遁于山谷間。

    其故地皆空,自西平臨羌城以西,且末以東,祁連以南,雪山以北,東西四千裡,南北二千裡,皆為隋有。

    置郡縣鎮戍,發天下輕罪徙居之。

    于是留順不之遣。

    伏允無以自資,率其徒數千騎客于黨項。

     帝立順為主,送出玉門,令統餘衆,以其大寶王尼洛周為輔。

    至西平,其部下殺洛周,順不果入而還。

    大業末,天下大亂,伏允複其故地,屢寇河右,郡縣不能禦焉。

     黨項黨項羌者,三苗之後也。

    其種有宕昌、白狼,皆自稱獼猴種。

    東接臨洮、西平,西拒葉護,南北數千裡,處山谷間。

    每姓别為部落,大者五千餘騎,小者千餘騎。

     織牦牛尾及?古?曆毛以為屋。

    服裘褐,披氈,以為上飾。

    俗尚武力,無法令,各為生業,在戰陣則相屯聚。

    無徭賦,不相往來。

    牧養牦牛、羊、豬以供食,不知稼穑。

    其俗淫穢蒸報,于諸夷中最為甚。

    無文字,但候草木以記歲時。

    三年一聚會,殺牛羊以祭天。

    人年八十以上死者,以為令終,親戚不哭,少而死者,則雲大枉,共悲哭之。

    有琵琶、橫吹、擊缶為節。

    魏、周之際,數來擾邊。

    高祖為丞相時,中原多故,因此大為寇掠。

    蔣公梁睿既平王謙,請因還師以讨之,高祖不許。

    開皇四年,有千餘家歸化。

    五年,拓拔甯叢等各率衆詣旭州内附,授大将軍,其部下各有差。

    十六年,複寇會州,诏發隴西兵以讨之,大破其衆。

    又相率請降,願為臣妾,遣子弟入朝謝罪。

    高祖謂之曰:“還語爾父兄,人生須有定居,養老長幼。

    而乃乍還乍走,不羞鄉裡邪!”自是朝貢不絕。

     高昌高昌國者,則漢車師前王庭也,去敦煌十三日行。

    其境東西三百裡,南北五百裡,四面多大山。

    昔漢武帝遣兵西讨,師旅頓敝,其中尤困者因住焉。

    其地有漢時高昌壘,故以為國号。

    初,蠕蠕立阚伯周為高昌王。

    伯周死,子義成立,為從兄首歸所殺,首歸自立為高昌王,又為高車阿伏至羅所殺,以敦煌人張孟明為主。

    孟明為國人所殺,更以馬儒為王,以鞏顧、麹嘉二人為左右長史。

    儒又通使後魏,請内屬。

    内屬人皆戀土,不顧東遷,相與殺儒,立嘉為王。

    嘉字靈鳳,金城榆中人,既立,又臣于茹茹。

    及茹茹主為高車所殺,嘉又臣于高車。

    屬焉耆為挹怛所破,衆不能自統,請主于嘉。

    嘉遣其第二子為焉耆王,由是始大,益為國人所服。

    嘉死,子堅立。

     其都城周回一千八百四十步,于坐室畫魯哀公問政于孔子之像。

    國内有城十八。

     官有令尹一人,次公二人,次左右衛,次八長史,次五将軍,次八司馬,次侍郎、校郎、主簿、從事、省事。

    大事決之于王,小事長子及公評斷,不立文記。

    男子胡服,婦人裙襦,頭上作髻。

    其風俗政令與華夏略同。

    地多石碛,氣候溫暖,谷麥再熟,宜蠶,多五果。

    有草名為羊刺,其上生蜜,而味甚佳。

    出赤鹽如硃,白鹽如玉。

     多蒲陶酒。

    俗事天神,兼信佛法。

    國中羊馬牧于隐僻之處,以避外寇,非貴人不知其所。

    北有赤石山,山北七十裡有貪汗山,夏有積雪。

    此山之北,鐵勒界也。

    從武威西北,有捷路,度沙碛千餘裡,四面茫然,無有蹊徑。

    欲往者,尋有人畜骸骨而去。

    路中或聞歌哭之聲,行人尋之,多緻亡失,蓋魑魅魍魉也。

    故商客往來,多取伊吾路。

    開皇十年,突厥破其四城,有二千人來歸中國。

    堅死,子伯雅立。

    其大母本突厥可汗女,其父死,突厥令依其俗,伯雅不從者久之。

    突厥逼之,不得已而從。

     炀帝嗣位,引緻諸蕃。

    大業四年,遣使貢獻,帝待其使甚厚。

    明年,伯雅來朝。

     因從擊高麗,還尚宗女華容公主。

    八年冬歸蕃,下令國中曰:“夫經國字人,以保存為貴,甯邦緝政,以全濟為大。

    先者以國處邊荒,境連猛狄,同人無咎,被發左衽。

    今大隋統禦,宇宙平一,普天率土,莫不齊向。

    孤既沐浴和風,庶均大化,其庶人以上皆宜解辮削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