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十三列傳第四十八

關燈
西域漢氏初開西域,有三十六國,其後分立五十五王,置校尉、都護以撫納之。

    王莽篡位,西域遂絕。

    至于後漢,班超所通者五十餘國,西至西海,東西四萬裡,皆來朝貢,複置都護、校尉以相統攝。

    其後或絕或通,漢朝以為勞弊中國,其官時廢時置。

    暨魏、晉之後,互相吞滅,不可詳焉。

    炀帝時,遣侍禦史韋節、司隸從事杜行滿使于西蕃諸國。

    至罽賓,得碼?杯,王舍城,得佛經,史國得十舞女、師子皮、火鼠毛而還。

    帝複令聞喜公裴矩于武威、張掖間往來以引緻之。

    其有君長者四十四國。

    矩因其使者入朝,啖以厚利,令其轉相諷谕。

    大業年中,相率而來朝者三十餘國,帝因置西域校尉以應接之。

    尋屬中國大亂,朝貢遂絕。

    然事多亡失,今所存錄者,二十國焉。

     吐谷渾吐谷渾,本遼西鮮卑徒河涉歸子也。

    初,涉歸有二子,庶長曰吐谷渾,少曰若洛廆。

    涉歸死,若洛廆代統部落,是為慕容氏。

    吐谷渾與若洛廆不協,遂西度隴,止于甘松之南,洮水之西,南極白蘭山,數千裡之地,其後遂以吐谷渾為國氏焉。

     當魏、周之際,始稱可汗。

    都伏俟城,在青海西十五裡。

    有城郭而不居,随逐水草。

     官有王公、仆射、尚書、郎中、将軍。

    其主以皁為帽,妻戴金花。

    其器械衣服略與中國同。

    其王公貴人多戴?,婦人裙襦辮發,綴以珠貝。

    國無常稅。

    殺人及盜馬者死,餘坐則徵物以贖罪。

    風俗頗同突厥。

    喪有服制,葬訖而除。

    性皆貪忍。

    有大麥、粟、豆。

    青海周回千餘裡,中有小山,其俗至冬辄放牝馬于其上,言得龍種。

      吐谷渾嘗得波斯草馬,放入海,因生骢駒,能日行千裡,故時稱青海骢焉。

    多牦牛,饒銅、鐵、硃砂。

    地兼鄯善、且末。

    西北有流沙數百裡,夏有熱風,傷斃行旅。

    風之将至,老駝預知之,則引項而鳴,聚立,以口鼻埋沙中。

    人見則知之,以氈擁蔽口鼻而避其患。

     其主呂誇,在周數為邊寇,及開皇初,以兵侵弘州。

    高祖以弘州地曠人梗,因而廢之,遣上柱國元諧率步騎數萬擊之。

    賊悉發國中兵,自曼頭至于樹敦,甲騎不絕。

    其所署河西總管、定城王鐘利房及其太子可博汗,前後來拒戰。

    諧頻擊破之,俘斬甚衆。

    呂誇大懼,率其親兵遠遁。

    其名王十三人,各率部落而降。

    上以其高甯王移茲裒素得衆心,拜為大将軍,封河南王,以統降衆,自餘官賞各有差。

    未幾,複來寇邊,旭州刺史皮子信出兵拒戰,為賊所敗,子信死之。

    汶州總管梁遠以銳卒擊之,斬千餘級,奔退。

    俄而入寇廓州,州兵擊走之。

     呂誇在位百年,屢因喜怒廢其太子而殺之。

    其後太子懼見廢辱,遂謀執呂誇而降,請兵于邊吏。

    秦州總管、河間王弘請将兵應之,上不許。

    太子謀洩,為其父所殺,複立其少子嵬王诃為太子。

    疊州刺史杜粲請因其釁而讨之,上又不許。

    六年,嵬王诃複懼其父誅之,謀率部落萬五千人戶将歸國,遣使詣阙,請兵迎接。

    上謂侍臣曰:“渾賊風俗,特異人倫,父既不慈,子複不孝。

    朕以德訓人,何有成其惡逆也!吾當教之以養方耳。

    ”乃謂使者曰:“朕受命于天,撫育四海,望使一切生人皆以仁義相向。

    況父子天性,何得不相親愛也!吐谷渾主既是嵬王之父,嵬王是吐谷渾主太子,父有不是,子須陳谏。

    若谏而不從,當令近臣親戚内外諷谕。

    必不可,泣涕而道之。

    人皆有情,必當感悟。

    不可潛謀非法,受不孝之名。

    溥天之下,皆是朕臣妾,各為善事,即稱朕心。

    嵬王既有好意,欲來投朕,朕唯教嵬王為臣子之法,不可遠遣兵馬,助為惡事。

    ”嵬王乃止。

    八年,其名王拓拔木彌請以千餘家歸化。

     上曰:“溥天之下,皆曰朕臣,雖複荒遐,未識風教,朕之撫育,俱以仁孝為本。

      渾賊昏狂,妻子懷怖,并思歸化,自救危亡。

    然叛夫背父,不可收納。

    又其本意,正自避死,若今遣拒,又複不仁。

    若更有意信,但宜慰撫,任其自拔,不須出兵馬應接之。

    其妹夫及甥欲來,亦任其意,不勞勸誘也。

    ”是歲河南王移茲裒死,高祖令其弟樹歸襲統其衆。

    平陳之後,呂誇大懼,遁逃保險,不敢為寇。

     十一年,呂誇卒,子伏立。

    使其兄子無素奉表稱籓,并獻方物,請以女備後庭。

     上謂滕王曰:“此非至誠,但急計耳。

    ”乃謂無素曰:“朕知渾主欲令女事朕,若依來請,他國聞之,便當相學。

    一許一塞,是謂不平。

    若并許之,又非好法。

    朕情存安養,欲令遂性,豈可聚斂子女以實後宮乎?”竟不許。

    十二年,遣刑部尚書宇文弼撫慰之。

    十六年,以光化公主妻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