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十二列傳第四十七

關燈
南蠻南蠻雜類,與華人錯居,曰蜒,曰狼,曰俚,曰獠,曰頠,俱無君長,随山洞而居,古先所謂百越是也。

    其俗斷發文身,好相攻讨,浸以微弱,稍屬于中國,皆列為郡縣,同之齊人,不複詳載。

    大業中,南荒朝貢者十餘國,其事迹多湮滅而無聞。

    今所存錄,四國而已。

     林邑林邑之先,因漢末交阯女子徵側之亂,内縣功曹子區連殺縣令,自号為王。

    無子,其甥範熊代立,死,子逸立。

    日南人範文因亂為逸仆隸,遂教之築宮室,造器械。

    逸甚信任,使文将兵,極得衆心。

    文因問其子弟,或奔或徙。

    及逸死,國無嗣,文自立為王。

    其後範佛為晉揚威将軍戴桓所破。

    宋交州刺史檀和之将兵擊之,深入其境。

    至梁、陳,亦通使往來。

     其國延袤數千裡,土多香木金寶,物産大抵與交阯同。

    以磚為城,蜃灰塗之,東向戶。

    尊官有二:其一曰西那婆帝,其二曰薩婆地歌。

    其屬官三等:其一曰倫多姓,次歌倫緻帝,次乙他伽蘭。

    外官分為二百餘部。

    其長官曰弗羅,次曰可輪,如牧宰之差也。

    王戴金花冠,形如章甫,衣朝霞布,珠玑璎珞,足蹑革履,時複錦袍。

     良家子侍衛者二百許人,皆執金裝刀。

    有弓、箭、刀、槊,以竹為弩,傅毒于矢。

     樂有琴、笛、琵琶、五弦,頗與中國同。

    每擊鼓以警衆,吹蠡以即戎。

     其人深目高鼻,發拳色黑。

    俗皆徒跣,以幅布纏身。

    冬月衣袍。

    婦人椎髻。

    施椰葉席。

    每有婚媾,令媒者赍金銀钏、酒二壺、魚數頭至女家。

    于是擇日,夫家會親賓,歌舞相對。

    女家請一婆羅門,送女至男家,婿盥手,因牽女授之。

    王死七日而葬,有官者三日,庶人一日。

    皆以函盛屍,鼓舞導從,輿至水次,積薪焚之。

    收其餘骨,王則内金甕中,沉之于海,有官者以銅甕,沉之于海口;庶人以瓦,送之于江。

    男女皆截發,随喪至水次,盡哀而止,歸則不哭。

    每七日,然香散花,複哭,盡哀而止。

    盡七七而罷,至百日、三年,亦如之。

    人皆奉佛,文字同于天竺。

     高祖既平陳,乃遣使獻方物,其後朝貢遂絕。

    時天下無事,群臣言林邑多奇寶者。

    仁壽末,上遣大将軍劉方為驩州道行軍總管,率欽州刺史甯長真、驩州刺史李暈、開府秦雄步騎萬餘及犯罪者數千人擊之。

    其王梵志率其徒乘巨象而戰,方軍不利。

    方于是多掘小坑,草覆其上,因以兵挑之。

    梵志悉衆而陣,方與戰,僞北,梵志逐之,至坑所,其衆多陷,轉相驚駭,軍遂亂。

    方縱兵擊之,大破之。

    頻戰辄敗,遂棄城而走。

    方入其都,獲其廟主十八枚,皆鑄金為之,蓋其有國十八葉矣。

    方班師,梵志複其故地,遣使謝罪,于是朝貢不絕。

     赤土赤土國,扶南之别種也。

    在南海中,水行百餘日而達所都。

    土色多赤,因以為号。

    東波羅刺國,西婆羅娑國,南诃羅旦國,北拒大海,地方數千裡。

    其王姓瞿昙氏,名利富多塞,不知有國近遠。

    稱其父釋王位出家為道,傳位于利富多塞,在位十六年矣。

    有三妻,并鄰國王之女也。

    居僧祗城,有門三重,相去各百許步。

    每門圖畫飛仙、仙人、菩薩之像,縣金花鈴毦,婦女數十人,或奏樂,或捧金花。

    又飾四婦人,容飾如佛塔邊金剛力士之狀,夾門而立。

    門外者持兵仗,門内者執白拂。

     夾道垂素網,綴花。

    王宮諸屋悉是重閣,北戶,北面而坐。

    坐三重之榻。

    衣朝霞布,冠金花冠,垂雜寶璎珞。

    四女子立侍,左右兵衛百餘人。

    王榻後作一木龛,以金銀五香木雜钿之。

    龛後懸一金光焰,夾榻又樹二金鏡,鏡前并陳金甕,甕前各有金香爐。

    當前置一金伏牛,牛前樹壹寶蓋,蓋左右皆有寶扇。

    婆羅門等數百人,東西重行,相向而坐。

    其官有薩陀迦羅一人,陀拏達義二人,迦利蜜迦三人,共掌政事;俱羅末帝一人,掌刑法。

    每城置那邪迦一人,缽帝十人。

     其俗等皆穿耳剪發,無跪拜之禮。

    以香油塗身。

    其俗敬佛,尤重婆羅門。

    婦人作髻于項後。

    男女通以朝霞、朝雲雜色布為衣。

    豪富之室,恣意華靡,唯金鎖非王賜不得服用。

    每婚嫁,擇吉日,女家先期五日,作樂飲酒,父執女手以授婿,七日乃配焉。

    既娶則分财别居,唯幼子與父同居。

    父母兄弟死則剔發素服,就水上構竹木為棚,棚内積薪,以屍置上。

    燒香建幡,吹蠡擊鼓以送之,縱火焚薪,遂落于水。

     貴賤皆同。

    唯國王燒訖,收灰貯以金瓶,藏于廟屋。

    冬夏常溫,雨多霁少,種植無時,特宜稻、穄、白豆、黑麻,自餘物産,多同于交阯。

    以甘蔗作酒,雜以紫瓜根。

     酒色黃赤,味亦香美。

    亦名椰漿為酒。

      炀帝即位,募能通絕域者。

    大業三年,屯田主事常駿、虞部主事王君政等請使赤土。

    帝大悅,賜駿等帛各百匹,時服一襲而遣。

    赍物五千段,以賜赤土王。

    其年十月,駿等自南海郡乘舟,晝夜二旬,每值便風。

    至焦石山而過,東南泊陵伽缽拔多洲,西與林邑相對,上有神祠焉。

    又南行,至師子石,自是島嶼連接。

    又行二三日,西望見狼牙須國之山,于是南達雞籠島,至于赤土之界。

    其王遣婆羅門鸠摩羅以舶三十艘來迎,吹蠡擊鼓,以樂隋使,進金鎖以纜駿船。

    月餘,至其都,王遣其子那邪迦請與駿等禮見。

    先遣人送金盤,貯香花并鏡鑷,金合二枚,貯香油,金瓶八枚,貯香水,白疊布四條,以拟供使者盥洗。

    其日未時,那邪迦又将象二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