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十二列傳第四十七

關燈
,持孔雀蓋以迎使人,并緻金花、金盤以藉诏函。

    男女百人奏蠡鼓,婆羅門二人導路,至王宮。

    駿等奉诏書上閣,王以下皆坐。

    宣诏訖,引駿等坐,奏天竺樂。

    事畢,駿等還館,又遣婆羅門就館送食,以草葉為盤,其大方丈。

    因謂駿曰:“今是大國中人,非複赤土國矣。

    飲食疏薄,願為大國意而食之。

    ”後數日,請駿等入宴,儀衛導從如初見之禮。

    王前設兩床,床上并設草葉盤,方一丈五尺,上有黃白紫赤四色之餅,牛、羊、魚、鼈、豬、蝳蝐之肉百餘品。

    延駿升床,從者坐于地席,各以金鐘置酒,女樂疊奏,禮遺甚厚。

    尋遣那邪迦随駿貢方物,并獻金芙蓉冠、龍腦香。

     以鑄金為多羅葉,隐起成文以為表,金函封之,令婆羅門以香花奏蠡鼓而送之。

    既入海,見綠魚群飛水上。

    浮海十餘日,至林邑東南,并山而行。

    其海水闊千餘步,色黃氣腥,舟行一日不絕,雲是大魚糞也。

    循海北岸,達于交?止。

    駿以六年春與那邪迦于弘農谒帝,大悅,賜駿等物二百段,俱授秉義尉,那邪迦等官賞各有差。

      真臘真臘國,在林邑西南,本扶南之屬國也。

    去日南郡舟行六十日,而南接車渠國,西有硃江國。

    其王姓刹利氏,名質多斯那。

    自其祖漸已強盛,至質多斯那,遂兼扶南而有之。

    死,子伊奢那先代立。

    居伊奢那城,郭下二萬餘家。

    城中有一大堂,是王聽政之所。

    總大城三十,城有數千家,各有部帥,官名與林邑同。

    其王三日一聽朝,坐五香七寶床,上施寶帳。

    其帳以文木為竿,象牙、金钿為壁,狀如小屋,懸金光焰,有同于赤土。

    前有金香爐,二人侍側。

    王着朝霞古貝,瞞絡腰腹,下垂至胫,頭戴金寶花冠,被真珠璎珞,足履革屣,耳懸金珰。

    常服白疊,以象牙為屩。

     若露發,則不加璎珞。

    臣人服制,大抵相類。

    有五大臣,一曰孤落支,二曰高相憑,三曰婆何多陵,四曰舍摩陵,五曰髯多婁,及諸小臣。

    朝于王者,辄以階下三稽首。

     王喚上階,則跪,以兩手抱膊,繞王環坐。

    議政事訖,跪伏而去。

    階庭門閣,侍衛有千餘人,被甲持仗。

    其國與參半、硃江二國和親,數與林邑、陀桓二國戰争。

    其人行止皆持甲仗,若有征伐,因而用之。

    其俗非王正妻子,不得為嗣。

    王初立之日,所有兄弟并刑殘之,或去一指,或劓其鼻,别處供給,不得仕進。

      人形小而色黑。

    婦人亦有白者。

    悉拳發垂耳,性氣捷勁。

    居處器物,頗類赤土。

     以右手為淨,左手為穢。

    每旦澡洗,以楊枝淨齒,讀誦經咒。

    又澡灑乃食,食罷還用楊枝淨齒,又讀經咒。

    飲食多蘇酪、沙糖、秔粟、米餅。

    欲食之時,先取雜肉羹與餅相和,手擩而食。

    娶妻者,唯送衣一具,擇日遣媒人迎婦。

    男女二家各八日不出,晝夜燃燈不息。

    男婚禮畢,即與父母分财别居。

    父母死,小兒未婚者,以餘财與之。

    若婚畢,财物入官。

    其喪葬,兒女皆七日不食,剔發而哭,僧尼、道士、親故皆來聚會,音樂送之。

    以五香木燒屍,收灰以金銀瓶盛,送于大水之内。

    貧者或用瓦,而以彩色畫之。

    亦有不焚,送屍山中,任野獸食者。

     其國北多山阜,南有水澤,地氣尤熱,無霜雪,饒瘴疠毒蟲。

    土宜粱稻,少黍粟,果菜與日南、九真相類。

    異者有婆那娑樹,無花,葉似柿,實似冬瓜;奄羅樹,花葉似棗,實似李;毗野樹,花似木瓜,葉似杏,實似楮;婆田羅樹,花葉實并似棗而小異;歌畢佗樹,花似林檎,葉似榆而厚大,實似李,其大如升。

    自餘多同九真。

    海中有魚名建同,四足,無鱗,其鼻如象,吸水上噴,高五六十尺。

    有浮胡魚,其形似?且,嘴如鹦鹉,有八足。

    多大魚,半身出水,望之如山。

     每五六月中,毒氣流行,即以白豬、白牛、白羊于城西門外祠之。

    不然者,五谷不登,六畜多死,人衆疾疫。

    近都有陵伽缽婆山,上有神祠,每以兵五千人守衛之。

    城東有神名婆多利,祭用人肉。

    其王年别殺人,以夜祀禱,亦有守衛者千人。

     其敬鬼如此。

    多奉佛法,尤信道士,佛及道士并立像于館。

     大業十二年,遣使貢獻,帝禮之甚厚,其後亦絕。

     婆利婆利國,自交阯浮海,南過赤土、丹丹,乃至其國。

    國界東西四月行,南北四十五日行。

    王姓刹利邪伽,名護濫那婆。

    官曰獨诃邪挐,次曰獨诃氏挐。

    國人善投輪刀,其大如鏡,中有竅,外鋒如鋸,遠以投人,無不中。

    其餘兵器,與中國略同。

     俗類真臘,物産同于林邑。

    其殺人及盜,截其手,奸者鎖其足,期年而止。

    祭祀必以月晦,盤貯酒肴,浮之流水。

    每十一月,必設大祭。

    海出珊瑚。

    有鳥名舍利,解人語。

    大業十二年,遣使朝貢,後遂絕。

    于時南荒有丹丹、盤盤二國,亦來貢方物,其風俗物産,大抵相類雲。

     史臣曰:《禮》雲:“南方曰蠻,有不火食者矣。

    ”《書》稱:“蠻夷猾夏。

    ” 《詩》曰:“蠢爾蠻荊。

    ”種類實繁,代為紛梗。

    自秦并二楚,漢平百越,地窮丹徼,景極日南,水陸可居,鹹為郡縣。

    暨乎境分吳、蜀,時經晉、宋,道有污隆,服叛不一。

    高祖受命,克平九宇。

    炀帝纂業,威加八荒。

    甘心遠夷,志求珍異,故師出于流求,兵加于林邑,威振殊俗,過于秦、漢遠矣。

    雖有荒外之功,無救域中之敗,《傳》曰:“非聖人,外甯必内憂。

    ”誠哉斯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