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七列傳第二 李穆子渾 穆兄子詢 詢弟崇 崇子敏
關燈
小
中
大
,賜爵平高郡公。
高祖為丞相,尉迥作亂,遣韋孝寬擊之,以詢為元帥長史,委以心膂。
軍至永橋,諸将不一,詢密啟高祖,請重臣監護。
高祖遂令高颎監軍,與颎同心協力,唯詢而已。
及平尉迥,進位上柱國,改封隴西郡公,賜帛千匹,加以口馬。
開皇元年,引杜陽水灌三趾原,詢督其役,民賴其利。
尋檢校襄州總管事。
歲餘,拜顯州總管。
數年,以疾征還京師,中使顧問不絕。
卒于家,時年四十九,上悼惜者久之。
谥曰襄。
有子元方嗣。
崇字永隆,英果有籌算,膽力過人。
周元年,以父賢勳,封乃樂縣侯。
時年尚小,拜爵之日,親族相賀,崇獨泣下。
賢怪而問之,對曰:“無勳于國,而幼少封侯,當報主恩,不得終于孝養,是以悲耳。
”賢由此大奇之。
起家州主簿,非其所好,辭不就官,求為将兵都督。
随宇文護伐齊,以功最,擢授儀同三司。
尋除小司金大夫,治軍器監。
建德初,遷少侍伯大夫,轉少承禦大夫,攝太子宮正。
周武帝平齊,引參謀議,以幼加授開府,封襄陽縣公,邑一千戶。
尋改封廣宗縣公,轉太府中大夫,曆工部中大夫,遷右司馭。
高祖為丞相,遷左司武上大夫,加授上開府儀同大将軍。
尋為懷州刺史,進爵郡公,加邑至二千戶。
尉迥反,遣使招之。
崇初欲相應,後知叔父穆以并州附高祖,慨然太息曰:“合家富貴者數十人,值國有難,竟不能扶傾繼絕,複何面目處天地間乎!”韋孝寬亦疑之,與俱卧起。
其兄詢時為元帥長史,每諷谕之,崇由是亦歸心焉。
及破尉惇,拜大将軍。
既平尉迥,授徐州總管,尋進位上柱國。
開皇三年,除幽州總管。
突阙犯塞,崇辄破之。
奚、?、契丹等懾其威略,争來内附。
其後突厥大為寇掠,崇率步騎三千拒之,轉戰十餘日,師人多死,遂保于砂城。
突厥圍之。
城本荒廢,不可守禦,曉夕力戰,又無所食,每夜出掠賊營,複得六畜,以繼軍糧。
突厥畏之,厚為其備,每夜中結陣以待之。
崇軍苦饑,出辄遇敵,死亡略盡,遲明奔還城者,尚且百許人,然多傷重,不堪更戰。
突厥意欲降之,遣使謂崇曰:“若來降者,封為特勤。
”崇知必不免,令其士卒曰:“崇喪師徒,罪當死,今日效命以謝國家。
待看吾死,且可降賊,方便散走,努力還鄉。
若見至尊,道崇此意。
”乃挺刃突賊,複殺二人。
賊亂射之,卒于陣,年四十八。
贈豫鄎申永浍亳六州諸軍事、豫州刺史,谥曰壯。
子敏嗣。
敏字樹生。
高祖以其父死王事,養宮中者久之。
及長,襲爵廣宗公,起家左千牛。
美姿儀,善騎射,歌舞管弦,無不通解。
開皇初,周宣帝後封樂平公主,有女娥英,妙擇婚對,敕貴公子弟集弘聖宮者,日以百數。
公主親在帷中,并令自序,并試技藝。
選不中者,辄引出之。
至敏而合意,竟為姻媾。
敏假一品羽儀,禮如尚帝之女。
後将侍宴,公主謂敏曰:“我以四海與至尊,唯一女夫,當為汝求柱國。
若授馀官,汝慎無謝。
”及進見上,上親禦琵琶,遣敏歌舞。
既而大悅,謂公主曰:“李敏何官?”對曰:“一白丁耳。
”上因謂敏曰:“今授汝儀同。
”敏不答。
上曰:“不滿爾意邪?今授汝開府。
”敏又不謝。
上曰:“公主有大功于我,我何得向其女婿而惜官乎!今授卿柱國。
”敏乃拜而蹈舞。
遂于坐發诏授柱國,以本官宿衛。
後避諱,改封經城縣公,邑一千戶。
曆蒲、豳、金、華、敷州刺史,多不莅職,常留京師,往來宮内,侍從遊宴,賞賜超于功臣。
後幸仁壽宮,以為岐州刺史。
大業初,轉衛尉卿。
樂平公主之将薨也,遺言于炀帝曰:“妾無子息,唯有一女。
不自憂死,但深憐之。
今湯沐邑,乞回與敏。
”帝從之。
竟食五千戶,攝屯衛将軍。
楊玄感反後城大興,敏之策也。
轉将作監,從征高麗,領新城道軍将,加光祿大夫。
十年,帝複征遼東,遣敏于黎陽督運。
時或言敏一名洪兒,帝疑“洪”字當谶,嘗面告之,冀其引決。
敏由是大懼,數與金才、善衡等屏人私語。
宇文述知而奏之,竟與渾同誅,年三十九。
其妻宇文氏,後數月亦賜鸩而終。
梁睿梁睿,字恃德,安定烏氏人也。
父禦,西魏太尉。
睿少沉敏,有行檢。
周太祖時,以功臣子養宮中者數年。
其後命諸子與睿遊處,同師共業,情契甚歡。
七歲,襲爵廣平郡公,累加儀同三司,邑五百戶。
尋為本州大中正。
魏恭帝時加開府,改封為五龍郡公,拜渭州刺史。
周闵帝受禅,征為禦伯。
未幾,出為中州刺史,鎮新安,以備齊。
齊人來寇,睿辄挫之,帝甚嘉歎。
拜大将軍,進爵蔣國公,入為司會。
後從齊王憲拒齊将斛律明月于洛陽,每戰有功,遷小冢宰。
武帝時,曆敷州刺史、涼安二州總管,俱有惠政,進位柱國。
高祖總百揆,代王謙為益州總管。
行至漢川而謙反,遣兵攻始州,睿不得進。
高祖命睿為行軍元帥,率行軍總管于義、張威、達奚長儒、梁升、石孝義步騎二十萬讨之。
時謙遣開府
高祖為丞相,尉迥作亂,遣韋孝寬擊之,以詢為元帥長史,委以心膂。
軍至永橋,諸将不一,詢密啟高祖,請重臣監護。
高祖遂令高颎監軍,與颎同心協力,唯詢而已。
及平尉迥,進位上柱國,改封隴西郡公,賜帛千匹,加以口馬。
開皇元年,引杜陽水灌三趾原,詢督其役,民賴其利。
尋檢校襄州總管事。
歲餘,拜顯州總管。
數年,以疾征還京師,中使顧問不絕。
卒于家,時年四十九,上悼惜者久之。
谥曰襄。
有子元方嗣。
崇字永隆,英果有籌算,膽力過人。
周元年,以父賢勳,封乃樂縣侯。
時年尚小,拜爵之日,親族相賀,崇獨泣下。
賢怪而問之,對曰:“無勳于國,而幼少封侯,當報主恩,不得終于孝養,是以悲耳。
”賢由此大奇之。
起家州主簿,非其所好,辭不就官,求為将兵都督。
随宇文護伐齊,以功最,擢授儀同三司。
尋除小司金大夫,治軍器監。
建德初,遷少侍伯大夫,轉少承禦大夫,攝太子宮正。
周武帝平齊,引參謀議,以幼加授開府,封襄陽縣公,邑一千戶。
尋改封廣宗縣公,轉太府中大夫,曆工部中大夫,遷右司馭。
高祖為丞相,遷左司武上大夫,加授上開府儀同大将軍。
尋為懷州刺史,進爵郡公,加邑至二千戶。
尉迥反,遣使招之。
崇初欲相應,後知叔父穆以并州附高祖,慨然太息曰:“合家富貴者數十人,值國有難,竟不能扶傾繼絕,複何面目處天地間乎!”韋孝寬亦疑之,與俱卧起。
其兄詢時為元帥長史,每諷谕之,崇由是亦歸心焉。
及破尉惇,拜大将軍。
既平尉迥,授徐州總管,尋進位上柱國。
開皇三年,除幽州總管。
突阙犯塞,崇辄破之。
奚、?、契丹等懾其威略,争來内附。
其後突厥大為寇掠,崇率步騎三千拒之,轉戰十餘日,師人多死,遂保于砂城。
突厥圍之。
城本荒廢,不可守禦,曉夕力戰,又無所食,每夜出掠賊營,複得六畜,以繼軍糧。
突厥畏之,厚為其備,每夜中結陣以待之。
崇軍苦饑,出辄遇敵,死亡略盡,遲明奔還城者,尚且百許人,然多傷重,不堪更戰。
突厥意欲降之,遣使謂崇曰:“若來降者,封為特勤。
”崇知必不免,令其士卒曰:“崇喪師徒,罪當死,今日效命以謝國家。
待看吾死,且可降賊,方便散走,努力還鄉。
若見至尊,道崇此意。
”乃挺刃突賊,複殺二人。
賊亂射之,卒于陣,年四十八。
贈豫鄎申永浍亳六州諸軍事、豫州刺史,谥曰壯。
子敏嗣。
敏字樹生。
高祖以其父死王事,養宮中者久之。
及長,襲爵廣宗公,起家左千牛。
美姿儀,善騎射,歌舞管弦,無不通解。
開皇初,周宣帝後封樂平公主,有女娥英,妙擇婚對,敕貴公子弟集弘聖宮者,日以百數。
公主親在帷中,并令自序,并試技藝。
選不中者,辄引出之。
至敏而合意,竟為姻媾。
敏假一品羽儀,禮如尚帝之女。
後将侍宴,公主謂敏曰:“我以四海與至尊,唯一女夫,當為汝求柱國。
若授馀官,汝慎無謝。
”及進見上,上親禦琵琶,遣敏歌舞。
既而大悅,謂公主曰:“李敏何官?”對曰:“一白丁耳。
”上因謂敏曰:“今授汝儀同。
”敏不答。
上曰:“不滿爾意邪?今授汝開府。
”敏又不謝。
上曰:“公主有大功于我,我何得向其女婿而惜官乎!今授卿柱國。
”敏乃拜而蹈舞。
遂于坐發诏授柱國,以本官宿衛。
後避諱,改封經城縣公,邑一千戶。
曆蒲、豳、金、華、敷州刺史,多不莅職,常留京師,往來宮内,侍從遊宴,賞賜超于功臣。
後幸仁壽宮,以為岐州刺史。
大業初,轉衛尉卿。
樂平公主之将薨也,遺言于炀帝曰:“妾無子息,唯有一女。
不自憂死,但深憐之。
今湯沐邑,乞回與敏。
”帝從之。
竟食五千戶,攝屯衛将軍。
楊玄感反後城大興,敏之策也。
轉将作監,從征高麗,領新城道軍将,加光祿大夫。
十年,帝複征遼東,遣敏于黎陽督運。
時或言敏一名洪兒,帝疑“洪”字當谶,嘗面告之,冀其引決。
敏由是大懼,數與金才、善衡等屏人私語。
宇文述知而奏之,竟與渾同誅,年三十九。
其妻宇文氏,後數月亦賜鸩而終。
梁睿梁睿,字恃德,安定烏氏人也。
父禦,西魏太尉。
睿少沉敏,有行檢。
周太祖時,以功臣子養宮中者數年。
其後命諸子與睿遊處,同師共業,情契甚歡。
七歲,襲爵廣平郡公,累加儀同三司,邑五百戶。
尋為本州大中正。
魏恭帝時加開府,改封為五龍郡公,拜渭州刺史。
周闵帝受禅,征為禦伯。
未幾,出為中州刺史,鎮新安,以備齊。
齊人來寇,睿辄挫之,帝甚嘉歎。
拜大将軍,進爵蔣國公,入為司會。
後從齊王憲拒齊将斛律明月于洛陽,每戰有功,遷小冢宰。
武帝時,曆敷州刺史、涼安二州總管,俱有惠政,進位柱國。
高祖總百揆,代王謙為益州總管。
行至漢川而謙反,遣兵攻始州,睿不得進。
高祖命睿為行軍元帥,率行軍總管于義、張威、達奚長儒、梁升、石孝義步騎二十萬讨之。
時謙遣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