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七列傳第二 李穆子渾 穆兄子詢 詢弟崇 崇子敏
關燈
小
中
大
開皇六年薨于第,年七十七。
遺令曰:“吾荷國恩,年宦已極,啟足歸泉,無所複恨。
竟不得陪玉銮于岱宗,預金泥于梁甫,眷眷光景,其在斯乎!”诏遣黃門侍郎監護喪事,赗馬四匹,粟麥二千斛,布絹一千匹。
贈使持節、冀定趙相瀛毛魏衛洛懷十州諸軍事、冀州刺史。
谥曰明。
賜以石椁、前後部羽葆鼓吹、辒辌車。
百僚送之郭外。
诏遣太常卿牛弘赍哀冊,祭以太牢。
孫筠嗣。
筠父惇,字士獻,穆長子也。
仕周,官至安樂郡公、鳳州刺史,先穆卒。
筠幼以穆功,拜儀同。
開皇八年,以嫡孫襲爵。
仁壽初,叔父渾忿其吝啬,陰遣兄子善衡賊殺之。
求盜不獲,高祖大怒,盡禁其親族。
初,筠與從父弟瞿昙有隙,時渾有力,遂證瞿昙殺之。
瞿昙竟坐斬,而善衡獲免。
四年,議立嗣。
邳公蘇威奏筠不義,骨血相殺,請絕其封。
上不許。
惇弟怡,官至儀同,早卒,贈渭州刺史。
怡弟雅,少有識量。
周保定中,屢以軍功封西安縣男,拜大都督。
天和中,從元定征江西,時諸軍失利,遂沒于陳。
後得歸國,拜開府儀同三司,領左右軍。
其年,從太子西征吐谷渾,雅率步騎二千,督軍糧于洮河,為賊所蹑,相持數日。
雅患之,遂與僞和,虜備稍解,縱奇兵擊破之。
賜奴婢百口,封一子為侯。
後拜齊州刺史,俄征還京。
數載,授瀛州刺史。
高祖作相,鎮靈州以備胡。
還授大将軍,遷荊州總管,加邑八百戶。
開皇初,進爵為公。
雅弟恆,官至鹽州刺史,封陽曲侯。
恆弟榮,官至合州刺史、長城縣公。
榮弟直,官至車騎将軍、歸政縣侯。
直弟雄,官至柱國、密國公、骠騎将軍。
雄弟渾,最知名。
渾字金才,穆第十子也。
姿貌瑰偉,美須髯。
起家周左侍上士。
尉迥反于鄴,時穆在并州,高祖慮其為迥所誘,遣渾乘驿往布腹心。
穆遽令渾入京,奉熨鬥于高祖,曰:“願執威柄以熨安天下也。
”高祖大悅。
又遣渾詣韋孝寬所而述穆意焉。
适遇平鄴,以功授上儀同三司,封安武郡公。
開皇初,進授象城府骠騎将軍。
晉王廣出籓,渾以骠騎領親信,從往揚州。
仁壽元年,從左仆射楊素為行軍總管,出夏州北三百裡,破突厥阿勿俟斤于納遠川,斬首五百級。
進位大将軍,拜左武衛将軍,領太子宗衛率。
初,穆孫筠卒,高祖議立嗣,渾規欲紹之,謂其妻兄太子左衛率宇文述曰:“若得襲封,當以國賦之半每歲奉公。
”述利之,因入白皇太子曰:“立嗣以長,不則以賢。
今申明公嗣絕,遍觀其子孫,皆無賴,不足以當榮寵。
唯金才有勳于國,謂非此人無可以襲封者。
”太子許之,竟奏高祖,封渾為申國公,以奉穆嗣。
大業初,轉右骁衛将軍。
六年,有诏追改穆封為郕國公,渾仍襲焉。
累加光祿大夫。
九年,遷右骁衛大将軍。
渾既紹父業,日增豪侈,後房曳羅绮者以百數。
二歲之後,不以俸物與述。
述大恚之,因醉,乃謂其友人于象賢曰:“我竟為金才所賣,死且不忘!”渾亦知其言,由是結隙。
後帝讨遼東,有方士安伽陀,自言曉圖谶,謂帝曰:“當有李氏應為天子。
”勸盡誅海内凡姓李者。
述知之,因誣構渾于帝曰:“伽陀之言信有徵矣。
臣與金才夙親,聞其情趣大異。
常日數共李敏、善衡等,日夜屏語,或終夕不寐。
渾大臣也,家代隆盛,身捉禁兵,不宜如此。
願陛下察之。
”帝曰:“公言是矣,可覓其事。
”述乃遣武贲郎将裴仁基表告渾反,即日發宿衛千餘人付述,掩渾等家,遣左丞元文都、禦史大夫裴蘊雜治之。
案問數曰,不得其反狀,以實奏聞。
帝不納,更遣述窮治之。
述入獄中,召出敏妻宇文氏謂之曰:“夫人,帝甥也,何患無賢夫! 李敏、金才,名當妖谶,國家殺之,無可救也。
夫人當自求全,若相用語,身當不坐。
”敏妻曰:“不知所出,惟尊長教之。
”述曰:“可言李家謀反,金才嘗告敏雲:‘汝應圖箓,當為天子。
今主上好兵,勞擾百姓,此亦天亡隋時也,正當共汝取之。
若複渡遼,吾與汝必為大将,每軍二萬餘兵,固以五萬人矣。
又發諸房子侄,内外親娅,并募從征。
吾家子弟,決為主帥,分領兵馬,散在諸軍,伺候間隙,首尾相應。
吾與汝前發,襲取禦營,子弟響起,各殺軍将。
一日之間,天下足定矣。
” 述口自傳授,令敏妻寫表,封雲上密。
述持入奏之,曰:“已得金才反狀,并有敏妻密表。
”帝覽之泣曰:“吾宗社幾傾,賴親家公而獲全耳。
”于是誅渾、敏等宗族三十二人,自餘無少長,皆徙嶺外。
渾從父兄威,開皇初,以平蠻功,官至上柱國、黎國公。
詢字孝詢。
父賢,周大将軍。
詢沉深有大略,頗涉書記。
仕周納言上士,俄轉内史上士,兼掌吏部,以幹濟聞。
建德三年,武帝幸雲陽宮,拜司衛上士,委以留府事。
周衛王直作亂,焚肅章門,詢于内益火,故賊不得入。
帝聞而善之,拜儀同三司,遷長安令。
累遷英果中大夫。
屢以軍功,加位大将軍
遺令曰:“吾荷國恩,年宦已極,啟足歸泉,無所複恨。
竟不得陪玉銮于岱宗,預金泥于梁甫,眷眷光景,其在斯乎!”诏遣黃門侍郎監護喪事,赗馬四匹,粟麥二千斛,布絹一千匹。
贈使持節、冀定趙相瀛毛魏衛洛懷十州諸軍事、冀州刺史。
谥曰明。
賜以石椁、前後部羽葆鼓吹、辒辌車。
百僚送之郭外。
诏遣太常卿牛弘赍哀冊,祭以太牢。
孫筠嗣。
筠父惇,字士獻,穆長子也。
仕周,官至安樂郡公、鳳州刺史,先穆卒。
筠幼以穆功,拜儀同。
開皇八年,以嫡孫襲爵。
仁壽初,叔父渾忿其吝啬,陰遣兄子善衡賊殺之。
求盜不獲,高祖大怒,盡禁其親族。
初,筠與從父弟瞿昙有隙,時渾有力,遂證瞿昙殺之。
瞿昙竟坐斬,而善衡獲免。
四年,議立嗣。
邳公蘇威奏筠不義,骨血相殺,請絕其封。
上不許。
惇弟怡,官至儀同,早卒,贈渭州刺史。
怡弟雅,少有識量。
周保定中,屢以軍功封西安縣男,拜大都督。
天和中,從元定征江西,時諸軍失利,遂沒于陳。
後得歸國,拜開府儀同三司,領左右軍。
其年,從太子西征吐谷渾,雅率步騎二千,督軍糧于洮河,為賊所蹑,相持數日。
雅患之,遂與僞和,虜備稍解,縱奇兵擊破之。
賜奴婢百口,封一子為侯。
後拜齊州刺史,俄征還京。
數載,授瀛州刺史。
高祖作相,鎮靈州以備胡。
還授大将軍,遷荊州總管,加邑八百戶。
開皇初,進爵為公。
雅弟恆,官至鹽州刺史,封陽曲侯。
恆弟榮,官至合州刺史、長城縣公。
榮弟直,官至車騎将軍、歸政縣侯。
直弟雄,官至柱國、密國公、骠騎将軍。
雄弟渾,最知名。
渾字金才,穆第十子也。
姿貌瑰偉,美須髯。
起家周左侍上士。
尉迥反于鄴,時穆在并州,高祖慮其為迥所誘,遣渾乘驿往布腹心。
穆遽令渾入京,奉熨鬥于高祖,曰:“願執威柄以熨安天下也。
”高祖大悅。
又遣渾詣韋孝寬所而述穆意焉。
适遇平鄴,以功授上儀同三司,封安武郡公。
開皇初,進授象城府骠騎将軍。
晉王廣出籓,渾以骠騎領親信,從往揚州。
仁壽元年,從左仆射楊素為行軍總管,出夏州北三百裡,破突厥阿勿俟斤于納遠川,斬首五百級。
進位大将軍,拜左武衛将軍,領太子宗衛率。
初,穆孫筠卒,高祖議立嗣,渾規欲紹之,謂其妻兄太子左衛率宇文述曰:“若得襲封,當以國賦之半每歲奉公。
”述利之,因入白皇太子曰:“立嗣以長,不則以賢。
今申明公嗣絕,遍觀其子孫,皆無賴,不足以當榮寵。
唯金才有勳于國,謂非此人無可以襲封者。
”太子許之,竟奏高祖,封渾為申國公,以奉穆嗣。
大業初,轉右骁衛将軍。
六年,有诏追改穆封為郕國公,渾仍襲焉。
累加光祿大夫。
九年,遷右骁衛大将軍。
渾既紹父業,日增豪侈,後房曳羅绮者以百數。
二歲之後,不以俸物與述。
述大恚之,因醉,乃謂其友人于象賢曰:“我竟為金才所賣,死且不忘!”渾亦知其言,由是結隙。
後帝讨遼東,有方士安伽陀,自言曉圖谶,謂帝曰:“當有李氏應為天子。
”勸盡誅海内凡姓李者。
述知之,因誣構渾于帝曰:“伽陀之言信有徵矣。
臣與金才夙親,聞其情趣大異。
常日數共李敏、善衡等,日夜屏語,或終夕不寐。
渾大臣也,家代隆盛,身捉禁兵,不宜如此。
願陛下察之。
”帝曰:“公言是矣,可覓其事。
”述乃遣武贲郎将裴仁基表告渾反,即日發宿衛千餘人付述,掩渾等家,遣左丞元文都、禦史大夫裴蘊雜治之。
案問數曰,不得其反狀,以實奏聞。
帝不納,更遣述窮治之。
述入獄中,召出敏妻宇文氏謂之曰:“夫人,帝甥也,何患無賢夫! 李敏、金才,名當妖谶,國家殺之,無可救也。
夫人當自求全,若相用語,身當不坐。
”敏妻曰:“不知所出,惟尊長教之。
”述曰:“可言李家謀反,金才嘗告敏雲:‘汝應圖箓,當為天子。
今主上好兵,勞擾百姓,此亦天亡隋時也,正當共汝取之。
若複渡遼,吾與汝必為大将,每軍二萬餘兵,固以五萬人矣。
又發諸房子侄,内外親娅,并募從征。
吾家子弟,決為主帥,分領兵馬,散在諸軍,伺候間隙,首尾相應。
吾與汝前發,襲取禦營,子弟響起,各殺軍将。
一日之間,天下足定矣。
” 述口自傳授,令敏妻寫表,封雲上密。
述持入奏之,曰:“已得金才反狀,并有敏妻密表。
”帝覽之泣曰:“吾宗社幾傾,賴親家公而獲全耳。
”于是誅渾、敏等宗族三十二人,自餘無少長,皆徙嶺外。
渾從父兄威,開皇初,以平蠻功,官至上柱國、黎國公。
詢字孝詢。
父賢,周大将軍。
詢沉深有大略,頗涉書記。
仕周納言上士,俄轉内史上士,兼掌吏部,以幹濟聞。
建德三年,武帝幸雲陽宮,拜司衛上士,委以留府事。
周衛王直作亂,焚肅章門,詢于内益火,故賊不得入。
帝聞而善之,拜儀同三司,遷長安令。
累遷英果中大夫。
屢以軍功,加位大将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