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二志第十七 五行上
關燈
小
中
大
,又大興軍旅,其年六月,又震太皇寺刹、莊嚴寺露槃、重陽閣東樓、鴻胪府門。
太皇、莊嚴二寺,陳國奉佛之所,重陽閣每所遊宴,鴻胪賓客禮儀之所在,而同歲震者,天戒若曰,國威已喪,不務修德,後必有恃佛道,耽宴樂,棄禮儀而亡國者。
陳之君臣竟不悟。
至後主之代,災異屢起,懼而于太皇寺舍身為奴,以祈冥助,不恤國政,耽酒色,棄禮法,不修鄰好,以取敗亡。
齊武平元年夏,震丞相段孝先南門柱。
京房《易傳》曰:“震擊貴臣門及屋者,不出三年,佞臣被誅。
”後歲,和士開被戮。
木冰東魏武定四年冬,天雨木冰。
《洪範五行傳》曰:“陰之盛而凝滞也。
木者少陽,貴臣象也。
将有害,則陰氣脅木,木先寒,故得雨而冰襲之。
木冰一名介,介者兵之象也。
”時司徒侯景制河南,及神武不豫,文襄懼其為亂而征之,景因舉兵反。
豫州刺史高元成、襄州刺史李密、廣州刺史暴顯并為景所執辱,貴臣有害之應也。
其後左仆射慕容紹宗與景戰于渦陽,俘斬五萬。
後齊天保二年,雨木冰三日。
初,清河王嶽為高歸彥所谮,是歲以憂死。
武平元年冬,雨木冰;明年二月,又木冰。
時錄尚書事和士開專政。
其年七月,太保、琅邪王俨矯诏殺之。
領軍大将軍庫狄伏連、尚書右仆射馮子琮并坐俨賜死。
九月,俨亦遇害。
六年、七年,頻歲春冬木冰。
其年周師入晉陽,因平鄴都。
後主走青州,貴臣死散,州郡被兵者不可勝數。
大雨雹梁中大通元年四月,大雨雹。
《洪範五行傳》曰:“雹,陰脅陽之象也。
”時帝數舍身為奴,拘信佛法,為沙門所制。
陳太建二年六月,大雨雹;十年四月,又大雨雹;十三年九月,又雨雹。
時始興王叔陵驕恣,陰結死士,圖為不逞,帝又寵遇之,故天三見變。
帝不悟。
及帝崩,叔陵果為亂逆。
服妖後齊婁後卧疾,寝衣無故自舉。
俄而後崩。
文宣帝末年,衣錦绮,傅粉黛,數為胡服,微行市裡。
粉黛者,婦人之飾,陽為陰事,君變為臣之象也。
及帝崩,太子嗣位,被廢為濟南王。
又齊氏出自陰山,胡服者,将反初服也。
錦彩非帝王之法服,微服者布衣之事,齊亡之效也。
後主好令宮人以白越布折額,狀如髽帼;又為白蓋。
此二者,喪禍之服也。
後主果為周武帝所滅,父子同時被害。
武平時,後主于苑内作貧兒村,親衣褴褛之服而行乞其間,以為笑樂。
多令人服烏衣,以相執縛。
後主果為周所敗,被虜于長安而死;妃後窮困,至以賣燭為業。
後周大象元年,服冕二十有四旒,車服旗鼓,皆以二十四為節。
侍衛之官,服五色,雜以紅紫。
令天下車以大木為輪,不施輻。
朝士不得佩绶,婦人墨妝黃眉。
又造下帳,如送終之具,令五皇後各居其一,實宗廟祭器于前,帝親讀版而祭之。
又将五辂載婦人,身率左右步從。
又倒懸雞及碎瓦于車上,觀其作聲,以為笑樂。
皆服妖也。
帝尋暴崩,而政由于隋,周之法度,皆悉改易。
開皇中,房陵王勇之在東宮,及宜陽公王世積家,婦人所有領巾制同槊幡軍幟。
婦人為陰,臣象也,而服兵幟,臣有兵禍之應矣。
勇竟而遇害,世積坐伏誅。
雞禍開皇中,有人上書,言頻歲已來,雞鳴不鼓翅,類腋下有物而妨之,翮不得舉,肘腑之臣,當為變矣。
書奏不省。
京房《易飛候》曰:“雞鳴不鼓翅,國有大害。
” 其後大臣多被夷滅,諸王廢黜,太子幽廢。
大業初,天下雞多夜鳴,京房《易飛候》曰:“雞夜鳴,急令。
”又雲:“昏而鳴,百姓有事;人定鳴,多戰;夜半鳴,流血漫漫。
”及中年已後,軍國多務,用度不足,于是急令暴賦,責成守宰,百姓不聊生矣,各起而為盜,戰争不息,屍骸被野。
龜孽開皇中,掖庭宮每夜有人來挑宮人。
宮司以聞。
帝曰:“門衛甚嚴,人何從而入?當是妖精耳。
”因戒宮人曰:“若逢,但斫之。
”其後有物如人,夜來登床,宮人抽刀斫之,若中枯骨。
其物落床而走,宮人逐之,因入池而沒。
明日,帝令涸池,得一龜,徑尺餘,其上有刀迹。
殺之,遂絕。
龜者水居而靈,陰謀之象,晉王谄媚宮掖求嗣之應雲。
青眚青祥陳祯明二年四月,群鼠無數,自蔡洲岸入石頭淮,至青塘兩岸。
數日死,随流出江。
近青祥也。
京房《易飛候》曰:“鼠無故群居,不穴衆聚者,其君死。
”未幾而國亡。
金沴木陳天嘉六年秋七月,儀賢堂無故自壓,近金沴木也。
時帝盛修宮室,起顯德等五殿,稱為壯麗,百姓失業,故木失其性也。
儀賢堂者,禮賢尚齒之謂,無故自壓,天戒若曰,帝好奢侈,不能用賢使能,何用虛名也。
帝不悟,明年竟崩。
祯明元年六月,宮内水殿若有刀鋸斫伐之聲,其殿因無故而倒。
七月,硃雀航又無故自沉。
時後主盛修園囿,不虔宗廟。
水殿者,遊宴之所,硃雀航者,國門之大路,而無故自壞,天戒若曰,宮室毀,津路絕。
後主不悟,竟為隋所滅,宮廟為墟。
後齊孝昭帝将誅楊愔,乘車向省,入東門,“W竿無故自折。
帝甚惡之,歲餘而崩。
河清三年,長廣郡聽事梁忽剝若人狀,太守惡而削去之,明日複然。
長廣,帝本封也,木為變,不祥之兆。
其年帝崩。
武平七年秋,穆後将如晉陽,向北宮辭胡太後。
至宮内門,所乘七寶車無故陷入于地,牛沒四足。
是歲齊滅,後被虜于長安。
後周建德六年,青城門無故自崩。
青者東方色,春宮之象也。
時皇太子無威儀禮節,青城門無故自崩者,皇太子不勝任之應。
帝不悟。
明年太子嗣位,果為無道。
周室危亡,實自此始。
大業中,齊王暕于東都起第,新構寝堂,其栿無故而折。
時上無太子,天下皆以暕次當立,公卿屬望,暕遂驕恣,呼術者令相,又為厭勝之事。
堂栿無故自折,木失其性,奸謀之應也。
天見變以戒之,暕不悟,後竟得罪于帝。
《洪範五行傳》曰:“言之不從,是謂不乂。
厥咎僭,厥罰常旸,厥極憂。
時則有詩妖,時則有毛蟲之孽,時則有犬禍。
故有口舌之疴,有白眚白祥。
惟木沴金。
言不從梁武陵王紀僭即帝位,建元曰天正。
永豐侯蕭捴曰:“王不克矣。
昔桓玄年号大亨,有識者以為‘二月了’,而玄之敗,實在仲春。
今日天正,正之為文‘一止’,其能久乎!”果一年而敗。
後齊文宣帝時,太子殷當冠,诏令邢子才為制字。
子才字之曰正道。
帝曰:“正,一止也。
吾兒其替乎?”子才請改,帝不許,曰:“天也。
”因顧謂常山王演曰:“奪時任汝,慎無殺也。
”及帝崩,太子嗣位,常山果廢之而自立。
殷尋見害。
武成帝時,
太皇、莊嚴二寺,陳國奉佛之所,重陽閣每所遊宴,鴻胪賓客禮儀之所在,而同歲震者,天戒若曰,國威已喪,不務修德,後必有恃佛道,耽宴樂,棄禮儀而亡國者。
陳之君臣竟不悟。
至後主之代,災異屢起,懼而于太皇寺舍身為奴,以祈冥助,不恤國政,耽酒色,棄禮法,不修鄰好,以取敗亡。
齊武平元年夏,震丞相段孝先南門柱。
京房《易傳》曰:“震擊貴臣門及屋者,不出三年,佞臣被誅。
”後歲,和士開被戮。
木冰東魏武定四年冬,天雨木冰。
《洪範五行傳》曰:“陰之盛而凝滞也。
木者少陽,貴臣象也。
将有害,則陰氣脅木,木先寒,故得雨而冰襲之。
木冰一名介,介者兵之象也。
”時司徒侯景制河南,及神武不豫,文襄懼其為亂而征之,景因舉兵反。
豫州刺史高元成、襄州刺史李密、廣州刺史暴顯并為景所執辱,貴臣有害之應也。
其後左仆射慕容紹宗與景戰于渦陽,俘斬五萬。
後齊天保二年,雨木冰三日。
初,清河王嶽為高歸彥所谮,是歲以憂死。
武平元年冬,雨木冰;明年二月,又木冰。
時錄尚書事和士開專政。
其年七月,太保、琅邪王俨矯诏殺之。
領軍大将軍庫狄伏連、尚書右仆射馮子琮并坐俨賜死。
九月,俨亦遇害。
六年、七年,頻歲春冬木冰。
其年周師入晉陽,因平鄴都。
後主走青州,貴臣死散,州郡被兵者不可勝數。
大雨雹梁中大通元年四月,大雨雹。
《洪範五行傳》曰:“雹,陰脅陽之象也。
”時帝數舍身為奴,拘信佛法,為沙門所制。
陳太建二年六月,大雨雹;十年四月,又大雨雹;十三年九月,又雨雹。
時始興王叔陵驕恣,陰結死士,圖為不逞,帝又寵遇之,故天三見變。
帝不悟。
及帝崩,叔陵果為亂逆。
服妖後齊婁後卧疾,寝衣無故自舉。
俄而後崩。
文宣帝末年,衣錦绮,傅粉黛,數為胡服,微行市裡。
粉黛者,婦人之飾,陽為陰事,君變為臣之象也。
及帝崩,太子嗣位,被廢為濟南王。
又齊氏出自陰山,胡服者,将反初服也。
錦彩非帝王之法服,微服者布衣之事,齊亡之效也。
後主好令宮人以白越布折額,狀如髽帼;又為白蓋。
此二者,喪禍之服也。
後主果為周武帝所滅,父子同時被害。
武平時,後主于苑内作貧兒村,親衣褴褛之服而行乞其間,以為笑樂。
多令人服烏衣,以相執縛。
後主果為周所敗,被虜于長安而死;妃後窮困,至以賣燭為業。
後周大象元年,服冕二十有四旒,車服旗鼓,皆以二十四為節。
侍衛之官,服五色,雜以紅紫。
令天下車以大木為輪,不施輻。
朝士不得佩绶,婦人墨妝黃眉。
又造下帳,如送終之具,令五皇後各居其一,實宗廟祭器于前,帝親讀版而祭之。
又将五辂載婦人,身率左右步從。
又倒懸雞及碎瓦于車上,觀其作聲,以為笑樂。
皆服妖也。
帝尋暴崩,而政由于隋,周之法度,皆悉改易。
開皇中,房陵王勇之在東宮,及宜陽公王世積家,婦人所有領巾制同槊幡軍幟。
婦人為陰,臣象也,而服兵幟,臣有兵禍之應矣。
勇竟而遇害,世積坐伏誅。
雞禍開皇中,有人上書,言頻歲已來,雞鳴不鼓翅,類腋下有物而妨之,翮不得舉,肘腑之臣,當為變矣。
書奏不省。
京房《易飛候》曰:“雞鳴不鼓翅,國有大害。
” 其後大臣多被夷滅,諸王廢黜,太子幽廢。
大業初,天下雞多夜鳴,京房《易飛候》曰:“雞夜鳴,急令。
”又雲:“昏而鳴,百姓有事;人定鳴,多戰;夜半鳴,流血漫漫。
”及中年已後,軍國多務,用度不足,于是急令暴賦,責成守宰,百姓不聊生矣,各起而為盜,戰争不息,屍骸被野。
龜孽開皇中,掖庭宮每夜有人來挑宮人。
宮司以聞。
帝曰:“門衛甚嚴,人何從而入?當是妖精耳。
”因戒宮人曰:“若逢,但斫之。
”其後有物如人,夜來登床,宮人抽刀斫之,若中枯骨。
其物落床而走,宮人逐之,因入池而沒。
明日,帝令涸池,得一龜,徑尺餘,其上有刀迹。
殺之,遂絕。
龜者水居而靈,陰謀之象,晉王谄媚宮掖求嗣之應雲。
青眚青祥陳祯明二年四月,群鼠無數,自蔡洲岸入石頭淮,至青塘兩岸。
數日死,随流出江。
近青祥也。
京房《易飛候》曰:“鼠無故群居,不穴衆聚者,其君死。
”未幾而國亡。
金沴木陳天嘉六年秋七月,儀賢堂無故自壓,近金沴木也。
時帝盛修宮室,起顯德等五殿,稱為壯麗,百姓失業,故木失其性也。
儀賢堂者,禮賢尚齒之謂,無故自壓,天戒若曰,帝好奢侈,不能用賢使能,何用虛名也。
帝不悟,明年竟崩。
祯明元年六月,宮内水殿若有刀鋸斫伐之聲,其殿因無故而倒。
七月,硃雀航又無故自沉。
時後主盛修園囿,不虔宗廟。
水殿者,遊宴之所,硃雀航者,國門之大路,而無故自壞,天戒若曰,宮室毀,津路絕。
後主不悟,竟為隋所滅,宮廟為墟。
後齊孝昭帝将誅楊愔,乘車向省,入東門,“W竿無故自折。
帝甚惡之,歲餘而崩。
河清三年,長廣郡聽事梁忽剝若人狀,太守惡而削去之,明日複然。
長廣,帝本封也,木為變,不祥之兆。
其年帝崩。
武平七年秋,穆後将如晉陽,向北宮辭胡太後。
至宮内門,所乘七寶車無故陷入于地,牛沒四足。
是歲齊滅,後被虜于長安。
後周建德六年,青城門無故自崩。
青者東方色,春宮之象也。
時皇太子無威儀禮節,青城門無故自崩者,皇太子不勝任之應。
帝不悟。
明年太子嗣位,果為無道。
周室危亡,實自此始。
大業中,齊王暕于東都起第,新構寝堂,其栿無故而折。
時上無太子,天下皆以暕次當立,公卿屬望,暕遂驕恣,呼術者令相,又為厭勝之事。
堂栿無故自折,木失其性,奸謀之應也。
天見變以戒之,暕不悟,後竟得罪于帝。
《洪範五行傳》曰:“言之不從,是謂不乂。
厥咎僭,厥罰常旸,厥極憂。
時則有詩妖,時則有毛蟲之孽,時則有犬禍。
故有口舌之疴,有白眚白祥。
惟木沴金。
言不從梁武陵王紀僭即帝位,建元曰天正。
永豐侯蕭捴曰:“王不克矣。
昔桓玄年号大亨,有識者以為‘二月了’,而玄之敗,實在仲春。
今日天正,正之為文‘一止’,其能久乎!”果一年而敗。
後齊文宣帝時,太子殷當冠,诏令邢子才為制字。
子才字之曰正道。
帝曰:“正,一止也。
吾兒其替乎?”子才請改,帝不許,曰:“天也。
”因顧謂常山王演曰:“奪時任汝,慎無殺也。
”及帝崩,太子嗣位,常山果廢之而自立。
殷尋見害。
武成帝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