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志第十五 天文中

關燈
二十八舍東方:角二星,為天阙,其間天門也,其内天庭也。

    故黃道經其中,七曜之所行也。

    左角為天田,為理,主刑,其南為太陽道。

    右角為将,主兵,其北為太陰道。

      蓋天之三門,猶房之四表。

    其星明大,王道太平,賢者在朝。

    動搖移徙,王者行。

      亢四星,天子之内朝也。

    總攝天下奏事,聽訟理獄錄功者也。

    一曰疏廟,主疾疫。

    星明大,輔納忠,天下甯,人無疾疫。

    動則多疾。

     氐四星,王者之宿宮,後妃之府,休解之房。

    前二星適也,後二星妾也。

    将有徭役之事,氐先動。

    星明大則臣奉度,人無勞。

      房四星為明堂,天子布政之宮也,亦四輔也。

    下第一星,上将也;次,次将也;次,次相也;上星,上相也。

    南二星君位,北二星夫人位。

    又為四表,中間為天衢之大道,為天阙,黃道之所經也。

    南間曰陽環,其南曰太陽。

    北間曰陰間,其北曰太陰。

    七曜由乎天衢,則天下平和。

    由陽道則主旱喪,由陰道則主水兵。

    亦曰天驷,為天馬,主車駕。

    南星曰左骖,次左服,次右服,次右骖。

    亦曰天廄,又主開閉,為畜藏之所由也。

    房星明則王者明。

    骖星大則兵起,星離則人流。

    又北二小星曰鈎钤,房之钤鍵,天之管籥,主閉藏,鍵天心也。

    王者孝則鈎钤明。

    近房,天下同心,遠則天下不和,王者絕後。

    房鈎钤間有星及疏圻,則地動河清。

      心三星,天王正位也。

    中星曰明堂,天子位,為大辰,主天下之賞罰。

    天下變動,心星見祥。

    星明大,天下同,暗則主暗。

    前星為太子,其星不明,太子不得代。

     後星為庶子,後星明,庶子代。

    心星變黑,大人有憂。

    直則王失勢,動則國有憂急,角搖則有兵,離則人流。

      尾九星,後宮之場,妃後之府。

    上第一星,後也;次三星,夫人;次星,嫔妾。

     第三星傍一星,名曰神宮,解衣之内室。

    尾亦為九子。

    星色欲均明,大小相承,則後宮有叙,多子孫。

    星微細暗,後有憂疾。

    疏遠,後失勢。

    動搖則君臣不和,天下亂。

    就聚則大水。

     箕四星,亦後宮妃後之府。

    亦曰天津,一曰天雞。

    主八風,凡日月宿在箕、東壁、翼、轸者,風起。

    又主口舌,主客蠻夷胡貉,故蠻胡将動,先表箕焉。

    星大明直則谷熟,内外有差。

    就聚細微,天下憂。

    動則蠻夷有使來。

    離徙則人流動,不出三日,大風。

     北方:南鬥六星,天廟也,丞相太宰之位,主褒賢進士,禀授爵祿,又主兵。

     一曰天機。

    南二星魁,天梁也。

    中央二星,天相也。

    北二星杓,天府庭也,亦為天子壽命之期也。

    将有天子之事,占于鬥。

    鬥星盛明,王道平和,爵祿行。

    芒角動搖,天子愁,兵起移徙,其臣逐。

     牽牛六星,天之關梁,主犧牲事。

    其北二星,一曰即路,一曰聚火。

    又曰,上一星主道路,次二星主關梁,次三星主南越。

    搖動變色則占之。

    星明大,王道昌,關梁通,牛貴。

    怒則馬貴。

    不明失常,谷不登。

    細則牛賤。

    中星移上下,牛多死。

     小星亡,牛多疫。

    又曰,牽牛星動為牛災。

     須女四星,天之少府也。

    須,賤妾之稱,婦職之卑者也,主布帛裁制嫁娶。

    星明,天下豐,女功昌,國充富。

    小暗則國藏虛。

    動則有嫁娶出納裁制之事。

     虛二星,冢宰之官也。

    主北方,主邑居廟常祭祀祝禱事,又主死喪哭泣。

     危三星,主天府天庫架屋,餘同虛占。

    星不明,客有誅。

    動則王者作宮殿,有土功。

    墳墓四星,屬危之下,主死喪哭泣,為填墓也。

    星不明,天下旱。

    動則有喪。

     營室二星,天子之宮也。

    一曰玄宮,一曰清廟,又為軍糧之府及土功事。

    星明國昌,小不明,祠祀鬼神不享,國家多疾。

    動則有土功,兵出野。

    離宮六星,天子之别宮,主隐藏休息之所。

     東壁二星,主文章,天下圖書之秘府也,主土功。

    星明,王者興,道術行,國多君子。

    星失色,大小不同,王者好武,經士不用,圖書隐。

    星動則有土功。

    離徙就聚,為田宅事。

     西方:奎十六星,天之武庫也。

    一曰天豕,亦曰封豕。

    主以兵禁暴,又主溝渎。

     西南大星,所謂天豕目,亦曰大将,欲其明。

    若帝淫佚,政不平,則奎有角。

    角動則有兵,不出年中,或有溝渎之事。

    又曰,奎中星明,水大出。

      婁三星,為天獄,主苑牧犧牲,供給郊祀,亦為興兵聚衆。

    星明,天下平和,郊祀大享,多子孫。

    動則有聚衆。

    星直則有執主之命者。

    就聚,國不安。

     胃三星,天之廚藏,主倉廪五谷府也。

    明則和平倉實,動則有輸運事,就聚則谷貴人流。

     昴七星,天之耳目也,主西方,主獄事。

    又為旄頭,胡星也。

    又主喪。

    昴畢間為天街,天子出,旄頭罕畢以前驅,此其義也。

    黃道之所經也。

    昴明則天下牢獄平。

     昴六星皆明,與大星等,大水。

    七星黃,兵大起。

    一星亡,為兵喪。

    搖動,有大臣下獄,及白衣之會。

    大而數盡動,若跳躍者,胡兵大起。

    一星獨跳躍,餘不動者,胡欲犯邊境也。

      畢八星,主邊兵,主弋獵。

    其大星曰天高,一曰邊将,主四夷之尉也。

    星明大則遠夷來貢,天下安。

    失色則邊亂。

    一星亡,為兵喪。

    動搖,邊城兵起,有讒臣。

      離徙,天下獄亂。

    就聚,法令酷。

    附耳一星在畢下,主聽得失,伺愆邪,察不祥。

     星盛則中國微,有盜賊,邊候驚,外國反,鬥兵連年。

    若移動,佞讒行,兵大起,邊尤甚。

    月入畢,多雨。

     觜觿三星,為三軍之候,行軍之藏府,主葆旅,收斂萬物。

    明則軍儲盈,将得勢。

    動而明,盜賊群行,葆旅起。

    動移,将有逐者。

     參十星,一曰參伐,一曰大辰,一曰天市,一曰鈇钺,主斬刈。

    又為天獄,主殺伐。

    又主權衡,所以平理也。

    又主邊城,為九譯,故不欲其動也。

    參,白獸之體。

     其中三星橫列,三将也。

    東北曰左肩,主左将。

    西北曰右肩,主右将。

    東南曰左足,主後将軍。

    西南曰右足,主偏将軍。

    故《黃帝占》參應七将。

    中央三小星曰伐,天之都尉也,主胡、鮮卑、戎狄之國,故不欲明。

    七将皆明大,天下兵精也。

    王道缺則芒角張。

    伐星明與參等,大臣皆謀,兵起。

    參星失色,軍散。

    參芒角動搖,邊候有急,天下兵起。

    又曰,有斬伐之事。

    參星移,客伐主。

    參左足入玉井中,兵大起,秦大水,若有喪,山石為怪。

    參星差戾,王臣貳。

     南方:東井八星,天之南門,黃道所經,天之亭候。

    主水衡事,法令所取平也。

     王者用法平,則井星明而端列。

    钺一星,附井之前,主伺淫奢而斬之,故不欲其明。

     明與井齊,則用钺,大臣有斬者,以欲殺也。

    月宿井,有風雨。

      輿鬼五星,天目也,主視,明察奸謀。

    東北星主積馬,東南星主積兵,西南星主積布帛,西北星主積金玉,随變占之。

    中央為積屍,主死喪祠祀。

    一曰鈇質,主誅斬。

    鬼星明大,谷成。

    不明,人散。

    動而光,上賦斂重,徭役多。

    星徙,人愁,政令急。

    鬼質欲其忽忽不明則安,明則兵起,大臣誅。

     柳八星,天之廚宰也,主尚食,和滋味,又主雷雨,若女主驕奢。

    一曰天相,一曰天庫,一曰注,又主木功。

    星明,大臣重慎,國安,廚食具。

    注舉首,王命興,輔佐出。

    星直,天下謀伐其主。

    星就聚,兵滿國門。

     七星七星,一名天都,主衣裳文繡,又主急兵,守盜賊,故欲明。

    星明,王道昌,暗則賢良不處,天下空,天子疾。

    動則兵起,離則易政。

     張六星,主珍寶,宗廟所用及衣服,又主天廚,飲食賞赉之事。

    星明則王者行五禮,得天之中。

    動則賞赉,離徙天下有逆人,就聚有兵。

     翼二十二星,天之樂府,主俳倡戲樂,又主夷狄遠客,負海之賓。

    星明大,禮樂興,四夷賓。

    動則蠻夷使來,離徙則天子舉兵。

     轸四星,主冢宰輔臣也,主車騎,主載任。

    有軍出入,皆占于轸。

    又主風,主死喪。

    轸星明,則車駕備。

    動則車騎用。

    離徙,天子憂。

    就聚,兵大起。

    轄星,傅轸兩傍,主王侯。

    左轄為王者同姓,右轄為異姓。

    星明,兵大起。

    遠轸兇。

    轸轄舉,南蠻侵。

    車無轄,國主憂。

    長沙一星,在轸之中,主壽命。

    明則主壽長,子孫昌。

     右四方二十八宿并輔官一百八十二星。

     星官在二十八宿之外者庫樓十星,其六大星為庫,南四星為樓,在角南。

    一曰天庫,兵車之府也。

    旁十五星,三三而聚者,柱也。

    中央四小星,衡也。

    主陳兵。

    又曰,天庫空則兵四合。

     東北二星曰陽門,主守隘塞也。

    南門二星在庫樓南,天之外門也。

    主守兵。

    平星二星,在庫樓北,平天下之法獄事,廷尉之象也。

    天門二星,在平星北。

     亢南七星曰折威,主斬殺。

    頓頑二星,在折威東南,主考囚情狀,察詐僞也。

     騎官二十七星,在氐南,若天子武贲,主宿衛。

    東端一星,騎陳将軍,騎将也。

     南三星車騎,車騎之将也。

    陣車三星,在騎官東北,革車也。

     積卒十二星,在房心南,主為衛也。

    他星守之,近臣誅。

    從官二星,在積卒西北。

      龜五星,在尾南,主蔔,以占吉兇。

    傅說一星,在尾後。

    傅說主章祝巫官也。

     章,請号之聲也。

    主王後之内祭祀,以祈子孫,廣求胤嗣。

    《詩》雲:“克禋克祀,以弗無子。

    ”此之象也。

    星明大,王者多子孫。

    魚一星,在尾後河中,主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