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二志第七 禮儀七

關燈
高祖初即位,将改周制,乃下诏曰:“宣尼制法,雲行夏之時,乘殷之辂。

    弈葉共遵,理無可革。

    然三代所尚,衆論多端,或以為所建之時,或以為所感之瑞,或當其行色,因以從之。

    今雖夏數得天,曆代通用,漢尚于赤,魏尚于黃,骊馬玄牲,已弗相踵,明不可改,建寅歲首,常服于黑。

    朕初受天命,赤雀來儀,兼姬周已還,于茲六代,三正回複,五德相生,總以言之,并宜火色。

    垂衣已降,損益可知,尚色雖殊,常兼前代。

    其郊丘廟社,可依衮冕之儀,朝會衣裳,宜盡用赤。

    昔丹烏木運,姬有大白之旂,黃星土德,曹乘黑首之馬,在祀與戎,其尚恆異。

    今之戎服,皆可尚黃,在外常所著者,通用雜色。

    祭祀之服,須合禮經,宜集通儒,更可詳議。

    ”太子庶子、攝太常少卿裴政奏曰:“竊見後周制冕,加為十二,即與前禮數乃不同,而色應五行,又非典故。

    謹案三代之冠,其名各别。

    六等之冕,承用區分,璪玉五采,随班異飾,都無迎氣變色之文。

    唯《月令》者,起于秦代,乃有青旂赤玉,白駱黑衣,與四時而色變,全不言于弁冕。

    五時冕色,《禮》既無文,稽于正典,難以經證。

    且後魏已來,制度鹹阙。

    天興之歲,草創繕修,所造車服,多參胡制。

    故魏收論之,稱為違古,是也。

    周氏因襲,将為故事,大象承統,鹹取用之,輿辇衣冠,甚多迂怪。

    今皇隋革命,憲章前代,其魏、周辇辂不合制者,已敕有司盡令除廢,然衣冠禮器,尚且兼行。

    乃有立夏衮衣,以赤為質,迎秋平冕,用白成形,既越典章,須革其謬。

    謹案《續漢書·禮儀志》雲‘立春之日,京都皆著青衣’,秋夏悉如其色。

    逮于魏、晉,迎氣五郊,行禮之人,皆同此制。

    考尋故事,唯帻從衣色。

    今請冠及冕,色并用玄,唯應著帻者,任依漢、晉。

    ”制曰:“可。

    ” 于是定令,采用東齊之法。

    乘輿衮冕,垂白珠十有二旒,以組為纓,色如其绶,黈纩充耳,玉笄。

    玄衣,纁裳。

    衣,山、龍華蟲、火、宗彜五章;裳,藻、粉米、黼、黻四章。

    衣重宗彜,裳重黼黻,為十二等。

    衣褾、領織成升龍,白紗内單,黼領,青褾、襈、裾。

    革帶,玉鈎灊,大帶,素帶硃裡,纰其外,上以硃,下以綠。

     “X随裳色,龍、火、山三章。

    鹿盧玉具劍,火珠镖首。

    白玉雙佩,玄組。

    雙大绶,六采,玄黃赤白缥綠,純玄質,長二丈四尺,五百首,廣一尺;小雙绶,長二尺六寸,色同大绶,而首半之,間施三玉環。

    硃襪,赤舄,舄加金飾。

    祀圓丘、方澤、感帝、明堂、五郊、雩、蠟、封禅、朝日、夕月、宗廟、社稷、籍田、廟遣上将、征還飲至、元服、納後、正月受朝及臨軒拜王公,則服之。

    通天冠,加金博山,附蟬,十二首,施珠翠,黑介帻,玉簪導。

    绛紗袍,深衣制,白紗内單,皁領、褾、襈、裾,绛紗蔽膝,白假帶,方心曲領。

    其革帶、劍、佩、绶、舄,與上同。

    若未加元服,則雙童髻,空頂黑介帻,雙玉導,加寶飾。

    朔日受朝、元會及冬會、諸祭還,則服之。

    武弁,金附蟬,平巾帻,餘服具服。

    講武、出征、四時蒐狩、大射、祃、類、宜社、賞祖、罰社、纂嚴,則服之。

    黑介帻,白紗單衣,烏皮履,拜陵則服之。

    白紗帽,白練裙襦,烏皮履,視朝、聽訟及宴見賓客,皆服之。

    白帢,白紗單衣,烏皮履,舉哀則服之。

      神玺,寶而不用。

    受命玺,封禅則用之。

    “皇帝行玺”,封命諸侯及三師、三公則用之。

    “皇帝之玺”,賜諸侯及三師、三公書則用之。

    “皇帝信玺”,征諸夏兵則用之。

    “天子行玺”,封命蕃國之君則用之。

    “天子之玺”,賜蕃國之君書則用之。

    “天子信玺”,征蕃國兵則用之。

    常行诏敕,則用内史門下印。

     皇帝臨臣之喪,三品已上,服錫衰;五等諸侯,缌衰;四品已下,疑衰。

     皇太子衮冕,垂白珠九旒,青纩充耳,犀笄。

    玄衣,纁裳。

    衣,山、龍、華蟲、火、宗彜五章;裳,藻、粉米、黼、黻四章。

    織成為之。

    白紗内單,黼領,青褾、襈、裾。

    革帶,金鈎灊,大帶,素帶不硃裡,亦纰以硃綠。

    黻随裳色,火、山二章。

      玉具劍,火珠镖首。

    瑜玉雙佩,硃組。

    雙,大绶,四采,赤白缥绀,純硃質,長一丈八尺,三百二十首,廣九寸;小雙绶,長二尺六寸,色同大绶,而首半之,間施二玉環。

    硃襪,赤舄,以金飾。

    侍從皇帝祭祀及谒廟、元服、納妃,則服之。

     遠遊三梁冠,加金附蟬,九首,施珠翠,黑介帻,纓翠緌,犀簪導。

    绛紗袍,白紗内單,皁領、褾、襈、裾,白假帶,方心曲領,绛紗蔽膝,襪,舄。

    其革帶、劍、佩、绶與上同。

    未冠則雙童髻,空頂黑介帻,雙玉導,加寶飾。

    谒廟、還宮、元日朔日入朝、釋奠,則服之。

     遠遊冠,公服,绛紗單衣,革帶,金鈎灊,假帶,方心。

    紛長六尺四寸,廣二寸四分,色同其绶。

    金縷鞶囊,襪履。

    五日常朝,則服之。

      白帢,單衣,烏皮履,為宮臣舉哀,則服之。

      皇太子玺,宮内大事用之。

    小事用左、右庶子印。

     皇太子臨吊三師、三少,則錫衰;宮臣四品已上,缌衰;五品已下,疑衰。

     衮冕,青珠九旒,以組為纓,色如其绶。

    自此已下,纓皆如之。

    服九章,同皇太子。

    王、國公、開國公初受冊,執贽,入朝,祭,親迎,則服之。

    三公助祭者亦服之。

      冕,侯八旒,伯七旒。

    服七章。

    衣,華蟲、火、宗彜三章;裳,藻、粉、米、黼黻四章。

    八旒者,重宗彜。

    侯、伯初受冊,執贽,入朝,祭,親迎,則服之。

     毳冕,子六旒,男五旒。

    服五章。

    衣,宗彜、藻粉米三章,裳、黼、黻二章。

     六旒者裳重黻子、男初受冊,執贽,入朝,祭,親迎,則服之。

      衤黹冕,三品七旒,四品六旒,五品五旒。

    服三章。

    七旒者,衣粉米一章為三重,裳黼、黻二章各二重。

    六旒者,減黼一重。

    五旒,又減黻一重。

    正三品已下,從五品已上,助祭則服之。

     自王公已下服章,皆繡為之。

    祭服冕,皆簪導、青纩充耳。

    玄衣,纁裳,白紗内單,黼領,衤黹冕已下,内單青領。

    青褾、襈、裾。

    革帶,鈎灊,大帶,王、三公及公、侯、伯、子、男,素帶,不硃裡,皆纰其外,上以硃,下以綠。

    正三品已下,從五品已上,素帶,纰其垂,外以玄,内以黃。

    紐約皆用青組。

    硃“X凡“X皆随裳色,衮、?、毳,火、山二章。

    衤黹,山一章。

    劍,佩,绶,襪,赤舄。

      爵弁,玄纓無旒,從九品已上,助祭,則服之。

    其制服簪導,玄衣、薰裳無章,白絹内單,青領、褾、襈、裾,革帶,大帶,練帶纰其垂,内外以缁。

    紐約用青組。

     爵韠,襪,赤履。

     武弁,平巾帻,諸武職及侍臣通服之。

    侍臣加金珰附蟬,以貂為飾,侍左者左珥,右者右珥。

     遠遊三梁冠,黑介帻,諸王服之。

      進賢冠,黑介帻,文官服之。

    從三品已上三梁,從五品已上兩梁,流内九品已上一梁。

      法冠,一名獬豸冠,鐵為柱,其上施珠兩枚,為獬豸角形。

    法官服之。

      高山冠,谒者服之。

     卻非冠,門者及禁防伺非服之。

     黑介帻,平巾黑帻,應服者,并上下通服之。

    庖人則綠帻。

     白帢,白紗單衣,烏皮履,上下通服之。

      委貌冠,未冠則雙童髻,空頂黑介帻,皆深衣,青領,烏皮履。

    國子太學四門生服之。

     朝服,亦名具服冠,帻簪導,白筆,绛紗單衣,白紗内單,皁領、袖,皁襈,革帶,鈎灊,假帶,曲領方心,绛紗蔽膝,襈,舄,绶,劍,佩。

    從五品已上,陪祭、朝飨、拜表,凡大事則服之。

    六品已下,從七品已上,去劍、佩、绶,餘并同。

     自餘公事,皆從公服。

    亦名從省服冠,帻,簪導,绛紗單衣,革帶,鈎灊,假帶,方心,襪,履,紛,鞶囊。

    從五品已上服之。

     绛褠衣公服,?衣即單衣之不垂胡也。

    袖狹,形直如?内。

    餘同從省。

    流外五品已下、九品已上服之。

     绶,王,纁硃绶,四采,赤黃缥绀,純硃質,纁文織,長一丈八尺,二百四十首,廣九寸。

    公,玄硃绶,四采,玄赤缥绀,純硃質,玄文織,長一丈八尺,二百四十首,廣九寸。

    侯、伯,青硃绶,四采,青赤白缥,純硃質,青文織,長一丈六尺,百八十首,廣八寸。

    子、男,素硃绶,三采,青赤白,純硃質,白文織成,一丈四尺,百四十首,廣七寸。

    正、從一品,綠綟绶,四采,綠紫黃赤,純綠質,長一丈八尺,二百四十首,廣九寸。

    從三品已上,紫绶,三采,紫黃赤,純紫質,長一丈六尺,百八十首,廣八寸。

    銀青光祿大夫,朝議大夫及正、從四品,青绶,三采,青白紅,純青質,長一丈四尺,百四十首,廣七寸。

    正、從五品,墨绶,二采,青绀,純绀質,長一丈二尺,百首,廣六寸。

    自王公已下,皆有小雙绶,長二尺六寸,色同大绶,而首半之。

    正、從一品,施二玉環,已下不合。

    其有绶者則有紛,皆長六尺四寸,廣二寸四分,各随其绶色。

     鞶囊,二品已上金縷,三品金銀縷,四品及開國男銀縷,五品彩縷。

    官無绶者,則不合劍佩。

    一品及五等諸侯,并佩山玄玉。

    五品已上,佩水蒼玉。

     年高緻仕及以理去官,被召谒見,皆服前官從省服。

    州郡秀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