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志第四 禮儀四
關燈
小
中
大
席,南面。
光祿卿洗爵酌醴,使者詣席前,北面祝。
太子拜受醴,即席坐,祭之,啐之,奠爵,降階,複本位,西面。
三師、三少及在位群官拜事訖。
又擇日會宮臣,又擇日谒廟。
隋皇太子将冠,前一日,皇帝齋于大興殿。
皇太子與賓贊及預從官齋于正寝。
其日質明,有司告廟,各設筵于阼階。
皇帝衮冕入拜,即禦座。
賓揖皇太子進,升筵,西向坐。
贊冠者坐栉,設纚。
賓盥訖,進加缁布冠。
贊冠進設頍纓。
賓揖皇太子适東序,衣玄衣素裳以出。
贊冠者又坐栉,賓進加遠遊冠。
改服訖,賓又受冕。
太子适東序,改服以出。
賓揖皇太子南面立,賓進受醴,進筵前,北面立祝。
皇太子拜受觯。
賓複位,東面答拜。
贊冠者奉馔于筵前,皇太子祭奠。
禮畢,降筵,進當禦東面拜。
納言承诏,詣太子戒訖,太子拜。
贊冠者引太子降自西階。
賓少進,字之。
贊冠者引皇太子進,立于庭,東面。
諸親拜訖,贊冠者拜,太子皆答拜。
與賓贊俱複位。
納言承诏降,令有司緻禮。
賓贊又拜。
皇帝降複阼階,拜,皇太子已下皆拜。
皇帝出,更衣還宮。
皇太子從至阙,因入見皇後,拜而還。
後齊皇帝納後之禮,納采、問名、納征訖,告圓丘方澤及廟,如加元服,是日,皇帝臨軒,命太尉為使,司徒副之。
持節詣皇後行宮,東向,奉玺绶冊,以授中常侍。
皇後受冊于行殿。
使者出,與公卿以下皆拜。
有司備迎禮。
太保太尉,受诏而行。
主人公服,迎拜于門。
使者入,升自賓階,東面。
主人升自阼階,西面。
禮物陳于庭。
設席于兩楹間,童子以玺書版升,主人跪受。
送使者,拜于大門之外。
有司先于昭陽殿兩楹間供帳,為同牢之具。
皇後服大嚴繡衣,帶绶珮,加幜。
女長禦引出,升畫輪四望車。
女侍中負玺陪乘。
鹵簿如大駕。
皇帝服衮冕出,升禦坐。
皇後入門,大鹵簿住門外,小鹵簿入。
到東上閤,施步鄣,降車,席道以入昭陽殿。
前至席位,姆去幜,皇後先拜後起,皇帝後拜先起。
帝升自西階,詣同牢坐,與皇後俱坐。
各三飯訖,又各酳二爵一卺。
奏禮畢,皇後興,南面立。
皇帝禦太極殿,王公已下拜,皇帝興,入。
明日,後展衣,于昭陽殿拜表謝。
又明日,以榛栗棗修,見皇太後于昭陽殿。
擇日,群官上禮。
又擇日谒廟。
皇帝使太尉先以太牢告,而後遍見群廟。
皇太子納妃禮,皇帝遣使納采,有司備禮物。
會畢,使者受诏而行。
主人迎于大門外。
禮畢,會于聽事。
其次問名、納吉,并如納采。
納征,則使司徒及尚書令為使,備禮物而行。
請期,則以太常宗正卿為使,如納采。
親迎,則太尉為使。
三日,妃朝皇帝于昭陽殿,又朝皇後于宣光殿。
擇日,群官上禮。
他日,妃還。
又他日,皇太子拜閤。
隋皇太子納妃禮,皇帝臨軒,使者受诏而行。
主人俟于廟。
使者執雁,主人迎拜于大門之東。
使者入,升自西階,立于楹間,南面。
納采訖,乃行問名儀。
事畢,主人請緻禮于從者。
禮有币馬。
其次擇日納吉,如納采。
又擇日,以玉帛乘馬納征。
又擇日告期。
又擇日,命有司以特牲告廟,冊妃。
皇太子将親迎,皇帝臨軒,醮而誡曰:“往迎爾相,承我宗事,勖帥以敬。
”對曰:“謹奉诏。
”既受命,羽儀而行。
主人幾筵于廟,妃服褕翟,立于東房。
主人迎于門外,西面拜。
皇太子答拜。
主人揖皇太子先入,主人升,立于阼階,西面。
皇太子升進,當房戶前,北面,跪奠雁,俯伏,興拜,降出。
妃父少進,西面戒之。
母于西階上,施衿結帨,及門内,施鞶申之。
出門,妃升辂,乘以幾。
姆加幜。
皇太子乃禦,輪三周,禦者代之。
皇太子出大門,乘辂,羽儀還宮。
妃三日,雞鳴夙興以朝。
奠?于皇帝,皇帝撫之。
又奠?于皇後,皇後撫之。
席于戶牖間,妃立于席西,祭奠而出。
後齊娉禮,一曰納采,二曰問名,三曰納吉,四曰納征,五曰請期,六曰親迎。
皆用羔羊一口,雁一雙,酒黍稷稻米面各一斛。
自皇子王已下至于九品皆同,流外及庶人則減其半。
納征,皇子王用玄三匹,纁二匹,束帛十匹,大璋一第一品已下至從三品,用璧玉,四品已下皆無。
獸皮二第一品已下至從五品,用豹皮二,六品已下至從九品,用鹿皮。
錦彩六十匹一品錦彩四十匹,二品三十匹,三品二十匹,四品雜彩十六匹,五品十匹,六品、七品五匹。
絹二百匹,一品一百四十匹,二品一百二十匹,三品一百匹,四品八十匹,五品六十匹,六品、七品五十匹,八品、九品三十匹。
羔羊一口,羊四口,犢二頭,酒黍稷稻米面各十斛。
一品至三品,減羊二口,酒黍稷稻米面各減六斛,四品、五品減一犢,酒黍稷稻米面
光祿卿洗爵酌醴,使者詣席前,北面祝。
太子拜受醴,即席坐,祭之,啐之,奠爵,降階,複本位,西面。
三師、三少及在位群官拜事訖。
又擇日會宮臣,又擇日谒廟。
隋皇太子将冠,前一日,皇帝齋于大興殿。
皇太子與賓贊及預從官齋于正寝。
其日質明,有司告廟,各設筵于阼階。
皇帝衮冕入拜,即禦座。
賓揖皇太子進,升筵,西向坐。
贊冠者坐栉,設纚。
賓盥訖,進加缁布冠。
贊冠進設頍纓。
賓揖皇太子适東序,衣玄衣素裳以出。
贊冠者又坐栉,賓進加遠遊冠。
改服訖,賓又受冕。
太子适東序,改服以出。
賓揖皇太子南面立,賓進受醴,進筵前,北面立祝。
皇太子拜受觯。
賓複位,東面答拜。
贊冠者奉馔于筵前,皇太子祭奠。
禮畢,降筵,進當禦東面拜。
納言承诏,詣太子戒訖,太子拜。
贊冠者引太子降自西階。
賓少進,字之。
贊冠者引皇太子進,立于庭,東面。
諸親拜訖,贊冠者拜,太子皆答拜。
與賓贊俱複位。
納言承诏降,令有司緻禮。
賓贊又拜。
皇帝降複阼階,拜,皇太子已下皆拜。
皇帝出,更衣還宮。
皇太子從至阙,因入見皇後,拜而還。
後齊皇帝納後之禮,納采、問名、納征訖,告圓丘方澤及廟,如加元服,是日,皇帝臨軒,命太尉為使,司徒副之。
持節詣皇後行宮,東向,奉玺绶冊,以授中常侍。
皇後受冊于行殿。
使者出,與公卿以下皆拜。
有司備迎禮。
太保太尉,受诏而行。
主人公服,迎拜于門。
使者入,升自賓階,東面。
主人升自阼階,西面。
禮物陳于庭。
設席于兩楹間,童子以玺書版升,主人跪受。
送使者,拜于大門之外。
有司先于昭陽殿兩楹間供帳,為同牢之具。
皇後服大嚴繡衣,帶绶珮,加幜。
女長禦引出,升畫輪四望車。
女侍中負玺陪乘。
鹵簿如大駕。
皇帝服衮冕出,升禦坐。
皇後入門,大鹵簿住門外,小鹵簿入。
到東上閤,施步鄣,降車,席道以入昭陽殿。
前至席位,姆去幜,皇後先拜後起,皇帝後拜先起。
帝升自西階,詣同牢坐,與皇後俱坐。
各三飯訖,又各酳二爵一卺。
奏禮畢,皇後興,南面立。
皇帝禦太極殿,王公已下拜,皇帝興,入。
明日,後展衣,于昭陽殿拜表謝。
又明日,以榛栗棗修,見皇太後于昭陽殿。
擇日,群官上禮。
又擇日谒廟。
皇帝使太尉先以太牢告,而後遍見群廟。
皇太子納妃禮,皇帝遣使納采,有司備禮物。
會畢,使者受诏而行。
主人迎于大門外。
禮畢,會于聽事。
其次問名、納吉,并如納采。
納征,則使司徒及尚書令為使,備禮物而行。
請期,則以太常宗正卿為使,如納采。
親迎,則太尉為使。
三日,妃朝皇帝于昭陽殿,又朝皇後于宣光殿。
擇日,群官上禮。
他日,妃還。
又他日,皇太子拜閤。
隋皇太子納妃禮,皇帝臨軒,使者受诏而行。
主人俟于廟。
使者執雁,主人迎拜于大門之東。
使者入,升自西階,立于楹間,南面。
納采訖,乃行問名儀。
事畢,主人請緻禮于從者。
禮有币馬。
其次擇日納吉,如納采。
又擇日,以玉帛乘馬納征。
又擇日告期。
又擇日,命有司以特牲告廟,冊妃。
皇太子将親迎,皇帝臨軒,醮而誡曰:“往迎爾相,承我宗事,勖帥以敬。
”對曰:“謹奉诏。
”既受命,羽儀而行。
主人幾筵于廟,妃服褕翟,立于東房。
主人迎于門外,西面拜。
皇太子答拜。
主人揖皇太子先入,主人升,立于阼階,西面。
皇太子升進,當房戶前,北面,跪奠雁,俯伏,興拜,降出。
妃父少進,西面戒之。
母于西階上,施衿結帨,及門内,施鞶申之。
出門,妃升辂,乘以幾。
姆加幜。
皇太子乃禦,輪三周,禦者代之。
皇太子出大門,乘辂,羽儀還宮。
妃三日,雞鳴夙興以朝。
奠?于皇帝,皇帝撫之。
又奠?于皇後,皇後撫之。
席于戶牖間,妃立于席西,祭奠而出。
後齊娉禮,一曰納采,二曰問名,三曰納吉,四曰納征,五曰請期,六曰親迎。
皆用羔羊一口,雁一雙,酒黍稷稻米面各一斛。
自皇子王已下至于九品皆同,流外及庶人則減其半。
納征,皇子王用玄三匹,纁二匹,束帛十匹,大璋一第一品已下至從三品,用璧玉,四品已下皆無。
獸皮二第一品已下至從五品,用豹皮二,六品已下至從九品,用鹿皮。
錦彩六十匹一品錦彩四十匹,二品三十匹,三品二十匹,四品雜彩十六匹,五品十匹,六品、七品五匹。
絹二百匹,一品一百四十匹,二品一百二十匹,三品一百匹,四品八十匹,五品六十匹,六品、七品五十匹,八品、九品三十匹。
羔羊一口,羊四口,犢二頭,酒黍稷稻米面各十斛。
一品至三品,減羊二口,酒黍稷稻米面各減六斛,四品、五品減一犢,酒黍稷稻米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