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五 列傳第十九 裴忌 孫玚

關燈
裴忌,字無畏,河東聞喜人也。

    祖髦,梁中散大夫。

    父之平,倜傥有志略,召補文德主帥。

    梁普通中衆軍北伐,之平随都督夏侯亶克定渦、潼,以功封費縣侯。

    會衡州部民相聚寇抄,诏以之平為假節、超武将軍、都督衡州五郡征讨諸軍事。

    及之平至,即皆平殄,梁武帝甚嘉賞之。

    元帝承聖中,累遷散騎常侍、右衛将軍、晉陵太守。

    世祖即位,除光祿大夫,慈訓宮衛尉,并不就,乃築山穿池,植以卉木,居處其中,有終焉之志。

    天康元年卒,贈仁威将軍、光祿大夫,谥曰僖子。

     忌少聰敏,有識量,頗涉史傳,為當時所稱。

    解褐梁豫章王法曹參軍。

    侯景之亂,忌招集勇力,随高祖征讨,累功為甯遠将軍。

    及高祖誅王僧辯,僧辯弟僧智舉兵據吳郡,高祖遣黃他率衆攻之,僧智出兵于西昌門拒戰,他與相持,不能克。

    高祖謂忌曰:"三吳奧壤,舊稱饒沃,雖兇荒之馀,猶為殷盛,而今賊徒扇聚,天下搖心,非公無以定之,宜善思其策。

    "忌乃勒部下精兵,輕行倍道,自錢塘直趣吳郡,夜至城下,鼓噪薄之。

    僧智疑大軍至,輕舟奔杜龛,忌入據其郡。

    高祖嘉之,表授吳郡太守。

     高祖受禅,征為左衛将軍。

    天嘉初,出為持節、南康内史。

    時義安太守張紹賓據郡反,世祖以忌為持節、都督嶺北諸軍事,率衆讨平之。

    還除散騎常侍、司徒左長史。

    五年,授雲麾将軍、衛尉卿,封東興縣侯,邑六百戶。

    及華皎稱兵上流,高宗時為錄尚書輔政,盡命衆軍出讨,委忌總知中外城防諸軍事。

    及皎平,高宗即位,太建無年,授東陽太守,改封樂安縣侯,邑一千戶。

    四年,入為太府卿。

    五年,轉都官尚書。

     吳明徹督衆軍北伐,诏忌以本官監明徹軍。

    淮南平,授軍師将軍、豫州刺史。

    忌善于綏撫,甚得民和。

    改授使持節、都督谯州諸軍事、谯州刺史。

    未及之官,會明徹受诏進讨彭、汴,以忌為都督,與明徹掎角俱進。

    呂梁軍敗,陷于周,周授上開府。

    隋開皇十四年,卒于長安,時年七十三。

     孫玚,字德琏,吳郡吳人也。

    祖文惠,齊越騎校尉、清遠太守。

    父循道,梁中散大夫,以雅素知名。

    玚少倜傥,好謀略,博涉經史,尤便書翰。

    起家梁輕車臨川嗣王行參軍,累遷為安西邵陵王水曹中兵參軍事。

    王出鎮郢州,玚盡室随府,甚被賞遇。

    太清之難,授假節、宣猛将軍、軍主。

    王僧辯之讨侯景也,王琳為前軍,琳與玚同門,乃表薦為戎昭将軍、宜都太守,仍從僧辯救徐文盛于武昌。

    會郢州陷,乃留軍鎮巴陵,修戰守之備。

    俄而侯景兵至,日夜攻圍,玚督所部兵悉力拒戰,賊衆奔退。

    玚從大軍沿流而下,及克姑熟,玚力戰有功,除員外散騎常侍,封富陽縣侯,邑一千戶。

    尋受假節、雄信将軍、衡陽内史,未及之官,仍遷衡州平南府司馬。

    破黃洞蠻賊有功,除東莞太守,行廣州刺史。

    尋除智武将軍,監湘州事。

    敬帝嗣位,授持節、仁威将軍、巴州刺史。

     高祖受禅,王琳立梁永嘉王蕭莊于郢州,征玚為太府卿,加通直散騎常侍。

    及王琳入寇,以玚為使持節、散騎常侍、都督郢、荊、巴、武、湘五州諸軍事、安西将軍、郢州刺史,總留府之任。

    周遣大将史甯率衆四萬,乘虛奄至,玚助防張世貴舉外城以應之,所失軍民男女三千馀口。

    周軍又起土山高梯,日夜攻逼,因風縱火,燒其内城南面五十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