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本紀第一 高祖上
關燈
小
中
大
旗所指,祅壘洞開,白羽才捴,兇徒粉潰。
非其神武,久喪南藩。
此又公之功也。
大同之末,邊政不修,李贲狂迷,竊我交、愛,敢稱大号,驕恣甚于尉他,據有連州,雄豪熾于梁碩。
公英谟雄算,電掃風行,馳禦樓船,直跨滄海,新昌、典澈,備履艱難,蘇曆、嘉甯,盡為京觀。
三山獠洞,八角蠻陬,逖矣水寓之鄉,悠哉火山之國,馬援之所不屆,陶璜之所未聞,莫不懼我王靈,争朝邊候,歸賝天府,獻狀鴻胪。
此又公之功也。
自寇虜陵江,宮闱幽辱,公枕戈嘗膽,提劍拊心,氣湧青霄,神飛紫闼。
而番禺連率,本自諸夷,言得其朋,是懷同惡。
公仗此忠誠,乘機剿定,執沛令而釁鼓,平新野而據鞍。
此又公之功也。
世道初艱,方隅多難,勳門桀黠,作亂衡嶷,兵切池隍,衆兼夷獠。
公以國盜邊警,知無不為,恤是同盟,誅其醜類,莫不魚驚鳥散,面縛頭懸。
南土黔黎,重保蘇息。
此又公之功也。
長驅嶺峤,夢想京畿,緣道酋豪,遞為榛梗,路養渠率,全據大都,蓄聚逋逃,方謀阻亂,百樓不戰,雲梯之所未窺,萬驽齊張,高輣之所非敵。
公龍骧虎步,嘯吒風雲,山靡堅城,野無強陣,清瑽氛于贛石,滅沴氣于雩都。
此又公之功也。
遷仕兇慝,屯據大臯,乞活類馬騰之軍,流民多杜弢之衆,推鋒轉鬥,自北徂南,頻歲稽誅,實惟勍虜。
公坐揮三略,遙制六奇,義勇同心,貔貅騁力,雷奔電擊,谷靜山空,列郡無犬吠之驚,叢祠罷狐鳴之盜。
此又公之功也。
王師讨虜,次屆淪波,兵乏兼儲,士有饑色。
公回麾蠡澤,積谷巴丘,億庾之詠斯豐,壺漿之迎是衆,軍民轉漕,曾無砥柱之難,舻舳相望,如運敖倉之府,犀渠貝胄,顧蔑雷霆,高艦層樓,仰扪霄漢,故使三軍勇銳,百戰無前,承此兵糧,遂殄兇逆。
此又公之功也。
若夫英圖邁俗,義旅如雲,湓壘猜攜,用淹戎略。
公志唯同獎,師克在和,鹄塞非虞,鴻門是會,若晉侯之誓白水,如蕭王之推赤心,屈禮交盟,人祗感咽,故能使舟師并路,遠迩朋心。
此又公之功也。
姑孰襟要,崤函阻憑,寇虜據其關梁,大盜負其扃鐍。
公一校裁捴,三雄并奮,左賢、右角,沙潰土崩,木甲殪于中原,氈裘赴于江水,他他藉藉,萬計千群,鄂坂之隘斯開,夷庚之道無塞。
此又公之功也。
義軍大衆,俱集帝京,逆豎兇徒,猶屯皇邑。
若夫表裡山河,金湯險固,疏龍首以抗殿,揃華嶽以為城,雜虜憑焉,強兵自若。
公回茲地軸,抗此天羅,曾不崇朝,俾無遺噍,軍容甚穆,國政方修,物重睹于衣冠,民還瞻于禮樂,楚人滿道,争睹于葉公,漢老銜悲,俱歡于司隸。
此又公之功也。
内難初靜,諸侯出關,外郡傳烽,鮮卑犯塞,莫非且渠、當戶,中貴名王,冀馬迾于淮南,胡笳動于徐北。
公舟師步甲,亘野橫江,殲厥群羝,遂殚封豨,莫不絓木而止,戎車靡遺,遇濘而旋,歸骖盡殪。
此又公之功也。
公克黜禍難,劬勞皇室,而孫甯之黨,翻啟狄心,伊、洛之間,鹹為虜戍,雖金陵佳氣,石壘天嚴,朝暗戎塵,夜喧胡鼓。
公三籌既畫,八陣斯張,裁舉靈鉟,亦抽金仆,鹹俘醜類,悉反高墉,異李廣之皆誅,同龐元之盡赦。
此又公之功也。
任約叛渙,枭聲不悛,戎羯貪婪,狼心無改,穹廬氈幕,抵北阙而為營,烏孫天馬,指東都而成陣。
公左甄右落,箕張翼舒,掃是攙槍,驅其猃狁,長狄之種埋于國門,椎髻之酋烹于軍市,投秦坑而盡沸,噎濉水而不流。
此又公之功也。
一相居中,自折彜鼎,五湖小守,妄懷同惡。
公夙駕兼道,秉羽杖戈,玉斧将揮,金钲且戒,妖酋震懾,遽請灰釘,爇榇以表其含弘,焚書以安其反側。
此又公之功也。
賊龛兇橫,陵虐具區,阻兵安忍,憑災怙亂,自古蟲言鳥迹,渾沌洪荒,凡或虔劉,未此殘酷。
公雖宗居汝颍,世寓東南,育聖誕賢之鄉,含章挺生之地,眷言桑梓,公私憤切,卓爾英狀,丞規奉算,戮此大憝,如烹小鮮。
此又公之功也。
亂離永久,群盜孔多,浙左兇渠,連兵構逆,豈止千兵、五校、白雀、黃龍而已哉!公以中軍無率,選是親賢,奸寇途窮,涔然冰泮,刑溏之所,文命動其大威,雷門之間,句踐行其嚴戮,英規聖迹,異代同風。
此又公之功也。
同姓有扈,頑兇不賓,憑藉宗盟,圖危社稷,觀兵彙澤,勢震京師,驅率南蠻,已為東帝。
公論兵于朝堂之上,決勝于樽俎之間,寇、賈、樊、滕,浮江下濑,一朝揃撲,無待甸師,萬裡澄清,非勞新息。
此又公之功也。
豫章妖寇,依憑山澤,繕甲完聚,多曆歲時,結從連橫,爰洎交、廣。
呂嘉既獲,吳濞已鏦,命我還師,征其不恪,連營盡拔,僞黨斯擒,曜聖武于匡山,回神旌于蠡派。
此又公之功也。
自八纮九野,瓜剖豆分,竊帝偷王,連州比縣。
公武靈已暢,文德又宣,折簡馳書,風猷斯遠,至于蒼蒼浴日,杳杳無雷,北洎丈夫之鄉,南逾女子之國,莫不屈膝膜拜,求吏款關。
此又公之功也。
京師禍亂,亟積寒暄,雙阙低昂,九門寥豁。
甯秦宮之可顧,豈魯殿之猶存!五都簪弁,百僚卿士,胡服缦纓,鹹為戎俗,高冠厚履,希複華風,宋微子《麥穟》之歌,周大夫《黍離》之歎,方之于斯,未足為悲矣。
公求衣昧旦,昃食高舂,興構宮闱,具瞻遐迩,郊癢稷宗之典,六符十等之章,還聞太始之風流,重睹永平之遺事。
此又公之功也。
公有濟天下之勳,重之以明德,凝神體道,合德符天,用百姓以為心,随萬機而成務,恥一物非唐、虞之民,歸含靈于仁壽之域,上德不德,無為以為,夏長春生,顯仁藏用,忠信為寶,風雨弗愆,仁惠為基,牛羊勿踐,功成治定,樂奏《鹹》、《雲》,安上治民,禮兼文質,物色丘園,衣裾裡巷,朝多君子,野無遺賢,菽粟同水火之饒,工商富猗頓之旅。
是以天無蘊寶,地有呈祥,潏露卿雲,朝團曉映,山車澤馬,服馭登閑,既景煥于圖書,方葳蕤于史諜。
高勳逾于象緯,積德冠于嵩、華,固無德而稱者矣。
朕又聞之,前王宰世,茂賞尊賢,式樹藩長,總征群伯,《二南》崇絕,四履遐曠,泱泱表海,祚土維齊,岩岩泰山,俾侯于魯;抑又勤王反鄭,夾輔遷周,召伯之命斯隆,河陽之禮鹹備;況複經營宇宙,甯唯斷鳌足之功,弘濟蒼生,非直鑿龍門之險;而疇庸報德,寂爾無聞,朕所以垂拱當甯,載懷慚悸者也。
今授公相國,以南豫州之陳留、南丹陽、宣城,揚州之吳興、東陽、新安、新甯,南徐州之義興,江州之鄱陽、臨川十郡,封公為陳公。
錫茲青土,苴以白茅,爰定爾邦,用建冢社。
昔旦、奭分陝,俱為保師,晉、鄭諸侯,鹹作卿士,兼其内外,禮實攸宜。
今命使持節兼太尉王通授相國印绶、陳公玺绂。
使持節兼司空王玚授陳公茅土,金虎符第一至第五左,竹使符第一至第十左。
相國秩逾三铉,任總百司,位絕朝班,禮由事革。
其以相國總百揆,除錄尚書之号,上所假節侍中貂蟬、中書監印章、中外都督太傅印绶、義興公印策,其鎮衛
非其神武,久喪南藩。
此又公之功也。
大同之末,邊政不修,李贲狂迷,竊我交、愛,敢稱大号,驕恣甚于尉他,據有連州,雄豪熾于梁碩。
公英谟雄算,電掃風行,馳禦樓船,直跨滄海,新昌、典澈,備履艱難,蘇曆、嘉甯,盡為京觀。
三山獠洞,八角蠻陬,逖矣水寓之鄉,悠哉火山之國,馬援之所不屆,陶璜之所未聞,莫不懼我王靈,争朝邊候,歸賝天府,獻狀鴻胪。
此又公之功也。
自寇虜陵江,宮闱幽辱,公枕戈嘗膽,提劍拊心,氣湧青霄,神飛紫闼。
而番禺連率,本自諸夷,言得其朋,是懷同惡。
公仗此忠誠,乘機剿定,執沛令而釁鼓,平新野而據鞍。
此又公之功也。
世道初艱,方隅多難,勳門桀黠,作亂衡嶷,兵切池隍,衆兼夷獠。
公以國盜邊警,知無不為,恤是同盟,誅其醜類,莫不魚驚鳥散,面縛頭懸。
南土黔黎,重保蘇息。
此又公之功也。
長驅嶺峤,夢想京畿,緣道酋豪,遞為榛梗,路養渠率,全據大都,蓄聚逋逃,方謀阻亂,百樓不戰,雲梯之所未窺,萬驽齊張,高輣之所非敵。
公龍骧虎步,嘯吒風雲,山靡堅城,野無強陣,清瑽氛于贛石,滅沴氣于雩都。
此又公之功也。
遷仕兇慝,屯據大臯,乞活類馬騰之軍,流民多杜弢之衆,推鋒轉鬥,自北徂南,頻歲稽誅,實惟勍虜。
公坐揮三略,遙制六奇,義勇同心,貔貅騁力,雷奔電擊,谷靜山空,列郡無犬吠之驚,叢祠罷狐鳴之盜。
此又公之功也。
王師讨虜,次屆淪波,兵乏兼儲,士有饑色。
公回麾蠡澤,積谷巴丘,億庾之詠斯豐,壺漿之迎是衆,軍民轉漕,曾無砥柱之難,舻舳相望,如運敖倉之府,犀渠貝胄,顧蔑雷霆,高艦層樓,仰扪霄漢,故使三軍勇銳,百戰無前,承此兵糧,遂殄兇逆。
此又公之功也。
若夫英圖邁俗,義旅如雲,湓壘猜攜,用淹戎略。
公志唯同獎,師克在和,鹄塞非虞,鴻門是會,若晉侯之誓白水,如蕭王之推赤心,屈禮交盟,人祗感咽,故能使舟師并路,遠迩朋心。
此又公之功也。
姑孰襟要,崤函阻憑,寇虜據其關梁,大盜負其扃鐍。
公一校裁捴,三雄并奮,左賢、右角,沙潰土崩,木甲殪于中原,氈裘赴于江水,他他藉藉,萬計千群,鄂坂之隘斯開,夷庚之道無塞。
此又公之功也。
義軍大衆,俱集帝京,逆豎兇徒,猶屯皇邑。
若夫表裡山河,金湯險固,疏龍首以抗殿,揃華嶽以為城,雜虜憑焉,強兵自若。
公回茲地軸,抗此天羅,曾不崇朝,俾無遺噍,軍容甚穆,國政方修,物重睹于衣冠,民還瞻于禮樂,楚人滿道,争睹于葉公,漢老銜悲,俱歡于司隸。
此又公之功也。
内難初靜,諸侯出關,外郡傳烽,鮮卑犯塞,莫非且渠、當戶,中貴名王,冀馬迾于淮南,胡笳動于徐北。
公舟師步甲,亘野橫江,殲厥群羝,遂殚封豨,莫不絓木而止,戎車靡遺,遇濘而旋,歸骖盡殪。
此又公之功也。
公克黜禍難,劬勞皇室,而孫甯之黨,翻啟狄心,伊、洛之間,鹹為虜戍,雖金陵佳氣,石壘天嚴,朝暗戎塵,夜喧胡鼓。
公三籌既畫,八陣斯張,裁舉靈鉟,亦抽金仆,鹹俘醜類,悉反高墉,異李廣之皆誅,同龐元之盡赦。
此又公之功也。
任約叛渙,枭聲不悛,戎羯貪婪,狼心無改,穹廬氈幕,抵北阙而為營,烏孫天馬,指東都而成陣。
公左甄右落,箕張翼舒,掃是攙槍,驅其猃狁,長狄之種埋于國門,椎髻之酋烹于軍市,投秦坑而盡沸,噎濉水而不流。
此又公之功也。
一相居中,自折彜鼎,五湖小守,妄懷同惡。
公夙駕兼道,秉羽杖戈,玉斧将揮,金钲且戒,妖酋震懾,遽請灰釘,爇榇以表其含弘,焚書以安其反側。
此又公之功也。
賊龛兇橫,陵虐具區,阻兵安忍,憑災怙亂,自古蟲言鳥迹,渾沌洪荒,凡或虔劉,未此殘酷。
公雖宗居汝颍,世寓東南,育聖誕賢之鄉,含章挺生之地,眷言桑梓,公私憤切,卓爾英狀,丞規奉算,戮此大憝,如烹小鮮。
此又公之功也。
亂離永久,群盜孔多,浙左兇渠,連兵構逆,豈止千兵、五校、白雀、黃龍而已哉!公以中軍無率,選是親賢,奸寇途窮,涔然冰泮,刑溏之所,文命動其大威,雷門之間,句踐行其嚴戮,英規聖迹,異代同風。
此又公之功也。
同姓有扈,頑兇不賓,憑藉宗盟,圖危社稷,觀兵彙澤,勢震京師,驅率南蠻,已為東帝。
公論兵于朝堂之上,決勝于樽俎之間,寇、賈、樊、滕,浮江下濑,一朝揃撲,無待甸師,萬裡澄清,非勞新息。
此又公之功也。
豫章妖寇,依憑山澤,繕甲完聚,多曆歲時,結從連橫,爰洎交、廣。
呂嘉既獲,吳濞已鏦,命我還師,征其不恪,連營盡拔,僞黨斯擒,曜聖武于匡山,回神旌于蠡派。
此又公之功也。
自八纮九野,瓜剖豆分,竊帝偷王,連州比縣。
公武靈已暢,文德又宣,折簡馳書,風猷斯遠,至于蒼蒼浴日,杳杳無雷,北洎丈夫之鄉,南逾女子之國,莫不屈膝膜拜,求吏款關。
此又公之功也。
京師禍亂,亟積寒暄,雙阙低昂,九門寥豁。
甯秦宮之可顧,豈魯殿之猶存!五都簪弁,百僚卿士,胡服缦纓,鹹為戎俗,高冠厚履,希複華風,宋微子《麥穟》之歌,周大夫《黍離》之歎,方之于斯,未足為悲矣。
公求衣昧旦,昃食高舂,興構宮闱,具瞻遐迩,郊癢稷宗之典,六符十等之章,還聞太始之風流,重睹永平之遺事。
此又公之功也。
公有濟天下之勳,重之以明德,凝神體道,合德符天,用百姓以為心,随萬機而成務,恥一物非唐、虞之民,歸含靈于仁壽之域,上德不德,無為以為,夏長春生,顯仁藏用,忠信為寶,風雨弗愆,仁惠為基,牛羊勿踐,功成治定,樂奏《鹹》、《雲》,安上治民,禮兼文質,物色丘園,衣裾裡巷,朝多君子,野無遺賢,菽粟同水火之饒,工商富猗頓之旅。
是以天無蘊寶,地有呈祥,潏露卿雲,朝團曉映,山車澤馬,服馭登閑,既景煥于圖書,方葳蕤于史諜。
高勳逾于象緯,積德冠于嵩、華,固無德而稱者矣。
朕又聞之,前王宰世,茂賞尊賢,式樹藩長,總征群伯,《二南》崇絕,四履遐曠,泱泱表海,祚土維齊,岩岩泰山,俾侯于魯;抑又勤王反鄭,夾輔遷周,召伯之命斯隆,河陽之禮鹹備;況複經營宇宙,甯唯斷鳌足之功,弘濟蒼生,非直鑿龍門之險;而疇庸報德,寂爾無聞,朕所以垂拱當甯,載懷慚悸者也。
今授公相國,以南豫州之陳留、南丹陽、宣城,揚州之吳興、東陽、新安、新甯,南徐州之義興,江州之鄱陽、臨川十郡,封公為陳公。
錫茲青土,苴以白茅,爰定爾邦,用建冢社。
昔旦、奭分陝,俱為保師,晉、鄭諸侯,鹹作卿士,兼其内外,禮實攸宜。
今命使持節兼太尉王通授相國印绶、陳公玺绂。
使持節兼司空王玚授陳公茅土,金虎符第一至第五左,竹使符第一至第十左。
相國秩逾三铉,任總百司,位絕朝班,禮由事革。
其以相國總百揆,除錄尚書之号,上所假節侍中貂蟬、中書監印章、中外都督太傅印绶、義興公印策,其鎮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