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養蠱之情形 苗民之風俗

關燈
筷遇毒就裂,銀鑲筷見毒即黑。

    小人孤身來往,深恐遭兇徒之暗算,所以不得不帶銀筷子。

    ” 羲叔道:“中了蠱毒之後,是否立刻就發作嗎?”那老者道:“聽說不一定,有的隔一日發作,有的隔幾日發作,甚而至于隔幾年發作的都有。

    這邊婦女,近來最歡喜自由戀愛,尤其歡喜與中土人戀愛,因為中土人美秀麗文的原故。

    你在中土,有妻無妻,她都不計較。

    她既和你發生戀愛之後,決不許你再抛棄她。

    假使她不另有戀愛時,一定要你和她白頭到老。

    你要回中土去,望望你的舊妻子,她亦答應。

    不過要你約定,過多少日子轉來,原來她早已下蠱毒在你的肚裡了。

    你假使按期而至,她自有藥可以給你解救。

    假使不來,到那時便毒發而亡。

    照這樣看來,豈不是隔兒年發作的都有嗎?”帝堯等聽了這話,不覺恍然大悟,才知道三苗的毒計,真是厲害。

     當下帝堯又問道:“養蠱的人,看得出嗎?”那老者道:“人的面貌是看不出的,至于他的家庭裡,是看得出的。

    跑到他家裡去,隻見他潔淨之至,一無灰塵,這個情形,就有一點可疑了。

    還有一種,養蠱的人家,到得夜間,往往放益蟲出來飲水,如流星,如閃電,如金光。

    假使看見有這種情形,就可以知道:這份人家,一定是養蠱的。

    ”帝堯等聽了又恍然大悟,便又問道:“養蠱究竟是用什麼東西養的,汝可知道嗎?”那老者道:“小人隻知養金蠶蠱是用梁州地方所出的錦。

    它每日吃四寸,如蠶食桑一般。

    因為金蠶産于梁州,以後才蔓延各處,所以須用梁州錦,其餘小人卻不知道。

    ”帝堯聽了,便不再問,賞賜那老者不少的财物,足以養他的老,養他的孤寡,使他以後不必再做這個負販的生計了。

    那老者歡天喜地,拜謝而去。

     這裡羲叔等覺着三苗如此之陰險兇惡,無不痛惡切齒。

    老将羿尤其忿忿不平,請帝堯下令征讨。

    帝堯道:“事雖的确,然而毫無證據。

    他可以抵賴,豈不是倒反師出無名,不如且待将來再看吧。

    ”老将羿隻得罷休。

     一日,走到一處,這日正是正月初二日,天氣晴快。

    隻見前面一片廣場,場的四面處處釘有樁柱,繞以紅繩,留着幾處作為道路。

    正南面有門,豎起一塊木牌,牌上大書“月潮二字,場内寬廣可容數千人。

    帝堯看了向羲叔說道:“看這個情形,想來就是婚姻跳舞了。

    但不知道已經跳舞過了沒有,如未跳舞過,朕既到此,不可以不看看。

    ”羲叔道:“是!”于是就叫了一個土人來問。

    那土人道:“我們此地不叫跳舞,叫作跳月。

    每年從正月初三起到十三為止,是個跳月的日期,所以明日就要舉行了。

    ”帝堯問道:“何以要這許多日子?”那土人道:“人數太多,一日二日不能完事。

    ”帝堯聽了,亦不言語。

     到了次日,帝堯與群臣都前去觀禮。

    他們知道天子和公卿到了,都歡喜之極,樂不可支,以為這次的跳月,是從來未有之盛。

    遇得有天子降臨,所有配合的夫婦,都是有福氣之人,将來一定是大富大貴,子孫繩繩的,所以特别搭起一座高台,請帝堯和群臣上去觀看。

    過了些時,隻見一隊一隊的男女都來了,個個穿紅着綠,打扮得非常華麗。

    有的手中拿着一支蘆笙,笙梢挂一個葫蘆,據說,葫蘆之中是盛水的,因為吹久了,笙簧要燥,不能吹響,所以須時時以水潤之。

    有些手中拿着一個綠巾結成的小圓球,不知何用。

    又過了些時,來的人愈多,幾乎将這所廣場塞滿。

    但其中亦有不少之看客,及青年男女跳月者之家屬或朋友,并非純是跳月之人。

    一則因為這跳月是他們一個大禮應該來看;二則亦因為聖天子在此,破天荒從來未有。

     不但這次配合的夫婦受福無窮,就是看客亦可以得到福氣,所以來的人愈多了。

    隔了一會,隻聽見蘆笙悠悠揚揚的吹動了,嘈雜無比的人聲頓然為之肅靜。

    凡有看客都在外面一圈,在當中的都是求偶的青年男女,有的手牽手,有的交頭接耳,或是并坐,或是并立,都是非常之親昵。

    過了片時,蘆笙又吹,隻見對對男婦立在一處,相對跳起來,足有幾百對。

    每對旁邊,必有四五個女子,朕着手臂将他們圍繞在裡面,口中都唱着歌曲。

     雖則人聲嘈雜,蘆笙激越,然而隐隐約約亦聽得幾句,有一個男子唱道:狂狗吠月唔知天,想妹姻緣會發癫。

     妹今好比月中丹桂樣,看時容易折時難。

     又有一個唱道: 阿妹生得像斯文,當門牙齡白如銀。

     兩旁乳峰隆隆起,難怪阿哥日夜魂。

     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