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狐功設計害帝堯 責三苗帝堯動怒
關燈
小
中
大
?”三苗道:“陸行隻要四日,水程須看風色。
風順就是一日亦可達到,風逆卻難說,有時須三四日,或四五日,多不能定。
”帝堯道:“水行安穩嗎?” 三苗道:“不甚安穩。
因為彭蠡澤西岸,緊靠着敷淺原山,山雖甚低,但很吃風,風勢從那面削過來很厲害,所以嘗有覆舟之事,不如陸路穩當。
”這兩句話,卻說得帝堯點頭了。
原來帝堯因所帶兵士甚多,深恐航行不便,又恐怕三苗在彭蠡之中或有什麼陷害的詭計,本來想從陸路過去的。
所以經三苗一說,甚合帝心,于是就說道:“既然如此,朕就走陸路吧。
汝可先行,朕随後就來。
”三苗唯唯答應,辭拜而出。
随後就送上無數的食品來,有些專獻與帝堯和群臣的,有些饋送侍從之人的,有些犒勞兵土的,色色周到。
帝堯一概不收。
那送來的人說道:“敝國留守,法令甚嚴。
假使聖天子不肯賞收,敝國留守必定說小人不能辦事,或者說小人有冒犯聖天子之處。
這次轉去,大則性命不保,小則身體不全,務請聖天子矜憐小人,賞收了吧。
況且敝國留守亦是一片恭敬之心,聖天子何必不賞收呢?”帝堯見他說到如此,無可奈何,隻得說道:“既然如此,暫且留下,将來朕見到汝留守時,再當面奉璧。
”那人聽了大驚道:“聖天子果然如此,小人一定不得活了。
敝國留守性極暴烈,令出惟行。
假使聖天子不收,他必惱羞成怒,對于聖天子決不敢發洩,終究必歸罪于小人,小人一定死了!務乞聖天子始終成全小人,不要退還。
”說罷,連連稽首。
帝堯不得已,隻得說道:“既然如此,朕就不退還了。
”那人大喜,拜謝而去。
羲叔向帝堯道:“照此情形看來,三苗這個人真太暴虐了!何至于此?”帝堯歎息道:“朕向來出巡,不受諸侯貢獻的,現在竟因此破例了。
朕看且保存了它,不要動,待将來再作處分。
”羲叔答應道:“是。
” 于是君臣等就向陸路而行,繞過彭蠡,已是三苗國境。
哪知就發現了許多怪現狀,有些沒鼻子的,有些沒耳朵的,有些沒有腳腿的,有些臉上刺字的,差不多都看見了。
隻有被宮刑的人無從看出,想來一定是有的。
帝堯不住的歎息。
又走了一程,隻見路旁奇異古怪的祠廟亦不少,其中往往有人在那裡禱祀,或則有巫觋在那裡見神說鬼,帝堯看了更是不樂。
又走了一程,隻見三苗上來迎接,後面跟着狐功。
行禮之後,帝堯看那狐功,滿臉叵測之相,話時帶詐,笑裡藏奸,實非善類,不覺厭惡之至。
隻聽見三苗開言道:“時已不早,前面備有行宮,聖天子及諸位風塵勞頓,且進去歇歇吧。
”帝堯答應了,亦不言語,即往行宮而來。
進了門隻見室中陳設非常華麗,而且式式俱到。
過不多時,立刻就搬出許多筵席來,請帝堯和諸臣宴飲。
帝堯道:“朕各處巡守,向不受貢獻。
前日已為汝破例,今日又備如此之華屋,設如此之盛馔,朕心不安,請汝收去吧。
朕等心領就是了。
“狐功道:“前日不腆之物,何足齒及。
今日區區肴馔,亦不過略表微忱。
聖駕遠至,在尋常人尚須一盡賓主之詣,置酒接風,何況臣子對于君上呢?”帝堯道:“朕已說過,一切皆由朕自行備辦,汝等切勿再費心了。
”帝堯說時,詞色嚴正。
狐功知道拗不過,隻得陪笑說道:“既然如此,恭敬不如從命。
”就率領從人,将所有肴馔均收拾而去。
三苗卻仍陪着帝堯,談話片時,方才告歸。
三苗去後,羲叔問帝堯道:“三苗設備筵席,亦是人情之常,帝何以如此深深拒絕?”帝堯道:“朕看苗民這個人,雖則性情兇惡,不過粗暴而已。
狐功這人陰險刁狡,實在不可測度。
這次看他們禮太重,言太甘,難保不有什麼惡意存乎其間。
朕看起來,總以遠之為是,所以決計不受。
”羲叔聽了,半信半疑。
次日,三苗又來谒見,路上并且随行。
這一日所見的情形,與昨日所見大略相同,不過又多了些。
到了行館,帝堯正色向三苗道:“朕在平陽,久聽見說,汝在這裡作種種暴虐之刑,那時還未深信。
昨、今兩日所見,才知道真有此事。
汝真太不仁了。
汝要知道,天生萬民,立之司牧,是要叫他治百姓的,不是叫他暴虐百姓的,百姓果有不好,應該以德去化他,應該以禮去教他,不應該動辄就拿了刑罰去殘殺他。
汝看那些百姓,或是缺耳,或是少鼻,或是無腳,來來往往,汝看了于心忍嗎? 君主和父母一樣,百姓和子女一樣,子女不好,做父母的或去其耳,或截其鼻,或斷其足,世界上有這種忍心的父母嗎?朕切實告汝,以後切不可如此。
” 三苗道:“這種理由,臣非不知。
不過臣聽見古聖人說,‘治亂國用重典’,此地蠻夷錯雜,又承玄都九黎之後,民性狡詐,非用重刑不能使之畏服,亦是不得已的原故,請帝原諒。
” 帝堯道:“汝這話不對。
所
風順就是一日亦可達到,風逆卻難說,有時須三四日,或四五日,多不能定。
”帝堯道:“水行安穩嗎?” 三苗道:“不甚安穩。
因為彭蠡澤西岸,緊靠着敷淺原山,山雖甚低,但很吃風,風勢從那面削過來很厲害,所以嘗有覆舟之事,不如陸路穩當。
”這兩句話,卻說得帝堯點頭了。
原來帝堯因所帶兵士甚多,深恐航行不便,又恐怕三苗在彭蠡之中或有什麼陷害的詭計,本來想從陸路過去的。
所以經三苗一說,甚合帝心,于是就說道:“既然如此,朕就走陸路吧。
汝可先行,朕随後就來。
”三苗唯唯答應,辭拜而出。
随後就送上無數的食品來,有些專獻與帝堯和群臣的,有些饋送侍從之人的,有些犒勞兵土的,色色周到。
帝堯一概不收。
那送來的人說道:“敝國留守,法令甚嚴。
假使聖天子不肯賞收,敝國留守必定說小人不能辦事,或者說小人有冒犯聖天子之處。
這次轉去,大則性命不保,小則身體不全,務請聖天子矜憐小人,賞收了吧。
況且敝國留守亦是一片恭敬之心,聖天子何必不賞收呢?”帝堯見他說到如此,無可奈何,隻得說道:“既然如此,暫且留下,将來朕見到汝留守時,再當面奉璧。
”那人聽了大驚道:“聖天子果然如此,小人一定不得活了。
敝國留守性極暴烈,令出惟行。
假使聖天子不收,他必惱羞成怒,對于聖天子決不敢發洩,終究必歸罪于小人,小人一定死了!務乞聖天子始終成全小人,不要退還。
”說罷,連連稽首。
帝堯不得已,隻得說道:“既然如此,朕就不退還了。
”那人大喜,拜謝而去。
羲叔向帝堯道:“照此情形看來,三苗這個人真太暴虐了!何至于此?”帝堯歎息道:“朕向來出巡,不受諸侯貢獻的,現在竟因此破例了。
朕看且保存了它,不要動,待将來再作處分。
”羲叔答應道:“是。
” 于是君臣等就向陸路而行,繞過彭蠡,已是三苗國境。
哪知就發現了許多怪現狀,有些沒鼻子的,有些沒耳朵的,有些沒有腳腿的,有些臉上刺字的,差不多都看見了。
隻有被宮刑的人無從看出,想來一定是有的。
帝堯不住的歎息。
又走了一程,隻見路旁奇異古怪的祠廟亦不少,其中往往有人在那裡禱祀,或則有巫觋在那裡見神說鬼,帝堯看了更是不樂。
又走了一程,隻見三苗上來迎接,後面跟着狐功。
行禮之後,帝堯看那狐功,滿臉叵測之相,話時帶詐,笑裡藏奸,實非善類,不覺厭惡之至。
隻聽見三苗開言道:“時已不早,前面備有行宮,聖天子及諸位風塵勞頓,且進去歇歇吧。
”帝堯答應了,亦不言語,即往行宮而來。
進了門隻見室中陳設非常華麗,而且式式俱到。
過不多時,立刻就搬出許多筵席來,請帝堯和諸臣宴飲。
帝堯道:“朕各處巡守,向不受貢獻。
前日已為汝破例,今日又備如此之華屋,設如此之盛馔,朕心不安,請汝收去吧。
朕等心領就是了。
“狐功道:“前日不腆之物,何足齒及。
今日區區肴馔,亦不過略表微忱。
聖駕遠至,在尋常人尚須一盡賓主之詣,置酒接風,何況臣子對于君上呢?”帝堯道:“朕已說過,一切皆由朕自行備辦,汝等切勿再費心了。
”帝堯說時,詞色嚴正。
狐功知道拗不過,隻得陪笑說道:“既然如此,恭敬不如從命。
”就率領從人,将所有肴馔均收拾而去。
三苗卻仍陪着帝堯,談話片時,方才告歸。
三苗去後,羲叔問帝堯道:“三苗設備筵席,亦是人情之常,帝何以如此深深拒絕?”帝堯道:“朕看苗民這個人,雖則性情兇惡,不過粗暴而已。
狐功這人陰險刁狡,實在不可測度。
這次看他們禮太重,言太甘,難保不有什麼惡意存乎其間。
朕看起來,總以遠之為是,所以決計不受。
”羲叔聽了,半信半疑。
次日,三苗又來谒見,路上并且随行。
這一日所見的情形,與昨日所見大略相同,不過又多了些。
到了行館,帝堯正色向三苗道:“朕在平陽,久聽見說,汝在這裡作種種暴虐之刑,那時還未深信。
昨、今兩日所見,才知道真有此事。
汝真太不仁了。
汝要知道,天生萬民,立之司牧,是要叫他治百姓的,不是叫他暴虐百姓的,百姓果有不好,應該以德去化他,應該以禮去教他,不應該動辄就拿了刑罰去殘殺他。
汝看那些百姓,或是缺耳,或是少鼻,或是無腳,來來往往,汝看了于心忍嗎? 君主和父母一樣,百姓和子女一樣,子女不好,做父母的或去其耳,或截其鼻,或斷其足,世界上有這種忍心的父母嗎?朕切實告汝,以後切不可如此。
” 三苗道:“這種理由,臣非不知。
不過臣聽見古聖人說,‘治亂國用重典’,此地蠻夷錯雜,又承玄都九黎之後,民性狡詐,非用重刑不能使之畏服,亦是不得已的原故,請帝原諒。
” 帝堯道:“汝這話不對。
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