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途遇金道華 蘭為王者香

關燈
不可測。

    赤将子輿道:“此地又叫作曬藥台,當初曬藥亦在這裡。

    ”邊角之上還剩着一座丹竈。

    到得下面,煉丹源,洗藥溪,搗藥之杵,舂藥之臼,種種都還存在,想見當時修煉的精勤。

    旁邊一個峰頭,色紅如火,還有丹霞隐隐流出。

    赤将子輿一一的指點,帝堯看了不勝景仰。

     剛要下山,隻見對面山谷中忽然發出金光,五色燦爛,忽而如樓台殿閣,忽而如人物花鳥,忽而如蛟龍虎豹,忽而如甲胄幹戈,足足有一個時辰之久,方才漸漸消滅。

    大衆又看得奇極了。

    赤将子輿道:“這個就叫作放光,是此山三大奇景之一。

    ” 帝堯道:“看這個情形,大概是蜃樓海市之類。

    ”赤将子輿道:“當初野人亦如此想。

    後來不但日間看見,就是夜間月下也有得看見,似乎與海市蜃樓不同,究竟不知是什麼原故。

    ” 大衆研究了一會,也都莫明其理,隻索罷休。

     這時,帝堯住在山中,已有旬餘,各處都已遊遍,遂向群臣道:“朕來此久了,巡守之事擱置,究竟不是道理,且俟将來有機會再來重遊吧。

    ”赤将子輿道:“野人天性喜歡遊蕩,既然勸帝到了這裡,還要勸帝到一處。

    ”帝堯忙問何處。

    赤将子輿道:“離此地不遠有一座缙雲山,一名仙都山,亦是當初黃帝煉丹的地方。

    帝既然為仰祖宗遺迹而來此,那麼彼處亦是遺迹,何妨順便一往瞻仰呢?好在路徑不遠,尚不至于有誤巡守之期。

    ”帝堯沉吟了一會,說道:“那亦試得。

    ”于是,次日大衆就下黟山。

    臨走的時候,各人都取了不少物件,赤将子輿取了百花洞邊的百花。

    老将羿取了一種放光木,放在室中,夜間能放光的。

    羲叔取了兩種:一種是五色石。

    這項石子椎碎之後,放在火中燒起來能起五色光,是可玩的物件。

    一種是磁石,能夠吸鐵,是有用的物件。

    其餘從人,取的尤多。

    如龍須草、香沙、丹砂之類;香沙、放光木兩種,取得人尤多。

    還有一種雲霧草,既可以作飲料,又可以治目盲,取的人也多。

    大衆此番遊玩多日,既得飽暢眼福,又得到無數珍奇物件,歸去可以誇耀家人,饋贈親友,無不歡欣鼓舞。

     下了黟山,順着一條港水而下。

    那港水下流就是浙水,流到南江裡去的。

    赤将子輿道:“前面有一座山,風景甚好。

    黃帝時候,名醫桐君隐居在那裡,此刻他的廬舍還存在呢。

    ”帝堯道:“船過去經過嗎?”赤将子輿道:“不經過了。

    此地另有一條橫江,我們是轉彎去的。

    ”隔了一日,舟進橫江,隻見兩岸山色非常之秀麗。

    帝堯看了不覺心喜,就上岸步行。

    走到一處,桑樹成林,稻田盈野。

    這時正是五月中旬,農夫工作正忙。

    帝堯看了,甚為惬意。

    尤其可怪的,此地人民都是穿衣着裳,并無裸體紋身之陋狀,心中不覺暗暗稱奇。

    又走了一程,忽見田野旁邊有一所廣大的園圃,竹籬圍繞,茅亭兩三,内中仿佛甚為精雅。

    帝堯看了,遂信步踱進去望望,隻見裡面所種的都是蘭花、蕙草之類。

    正是不解,早有守門的狗狂吠起來,驚動了裡面的主人,出來問道:“諸位光降,有何見教?”帝堯看他,竹冠草履,氣宇不俗,正要回答,早有侍衛上前,告訴他是天子。

    那人聽了,慌忙行禮道:“小民不知帝駕來到,有失迎迓,死罪死罪。

    不嫌污穢,請裡面坐坐。

    ”帝堯亦不推辭,就和赤将子輿、老将羿、羲叔一同人内。

    那人先到草堂中布好了席,然後再出來敦請。

    帝堯等進去坐定,那人又請教了羲叔等姓名,方才在下面陪坐。

     帝堯等此時,但覺一陣幽香沁人心脾,四面一望,隻見室中到處都放着蘭花,便問那人姓氏。

    那人道:“小民姓金名道華,是此地人。

    生平足迹未出裡門,久想到帝都觀光,終苦無緣,難得今朝仰接天子之光,真幸運極了!”帝堯道:“汝向來以何為業?”金道華道:“小民務農為業。

    ”帝堯道:“汝一定讀過書。

    ”金道華道:“小民雖讀過書,但僻在蠻夷,書籍甚少,讀的不多,不過識幾個字罷了。

    ”帝堯道:“汝種這許多蘭草,是什麼意思?”金道華道:“小民生性确愛此草,所以多種。

    ”帝堯道:“蘭草亦是尋常之草,有何可愛?” 金道華道:“小民的意思,覺得蘭草可愛之處有三種:一種是高緻。

    凡是花卉,都是種在平原,衆人易于矚目之處,争研競美。

    獨有蘭花,偏喜生在深谷之中,或者幽岩之上,仿佛不願人見,亦不求見人,足有隐君子之風。

    這種高緻,豈不可愛!一種是幽德。

    凡是花卉,如桃、李、梅、杏、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