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途遇金道華 蘭為王者香
關燈
小
中
大
且說帝堯與群臣等避玩黟山,流連多日。
其時正在四五月之間,山下已有炎夏景象,但是山上仍不甚暖,早晚尤寒。
山上開的花卉,以木蓮花為第一奇品,大的有十幾圍,高到二丈左右,花分九瓣,形如芙蕖,而顔色純白,香氣之遠,可聞數裡。
它的葉子頗像枇杷,但光而不糙,秋冬不凋,亦是個常綠樹,在四五月之交,正是盛開的時候。
帝堯非常愛賞它。
赤将子輿道:“此花到八九月間結實,如菱而無角,色紅且豔。
” 帝堯道:“可惜朕不能久居于此,且待将來八九月間再來吧。
” 一日,帝堯等進到湯池。
池長丈餘,闊約一文,深不過二尺,水清可以見底,底下都是淡紅色的細沙。
北面有一個冷泉,由石罅中流到池内,沸熱的水有了冷泉調劑,剛剛溫涼适中,真是天生的浴室。
赤将子輿向帝堯道:“這是有名的湯池,帝何妨試試呢。
”帝堯聽了,果然解衣入裕但見水面熱氣蒸騰,初下水的時候,不過微溫,以後漸漸加熱。
腳下踏着的紅沙甚為細膩,就拿來擦身,擦到後來汗如雨下。
浴完之後,覺得暖氣沁入毛髓,許久不散。
兩隻手中更是馨香撲鼻,仿佛蘭花氣味,不禁連聲呼妙。
赤将子輿道:“這個沙叫做香沙,此地很多。
那邊峰上還有一個香沙池,取了池水洗目,盲者可以複明;取了香沙藏在衣袋裡,香氣可以終年不散,亦是異物。
”老将羿和羲叔聽了,都要人浴,于是一齊都洗過了。
赤将子輿道:“這個還是普通的湯池,人人洗浴,未免污穢了。
黃帝煉丹煮石的湯池,在過去一個高峰的頂上,尋常人不能上去。
從對面峰上望過去,但見熱氣上升,如蒸如沸而已。
” 一日,赤将子輿又引帝堯等到一個峰頂上,隻見上面有一石床,長八尺有半,闊約四尺餘,仿佛是用玉琢成的。
床上有碧色的石枕三個,下面又有三座紫石床。
赤将子輿指着上面的床,說道:“這是黃帝與浮丘、容成三人休息之所。
”又指着下面的床,說道:“這是從臣宴寝之所,野人當日就是其中之一,在此間住了好幾年呢。
下面還有一個石室,深八十尺,闊有數丈,是其餘從臣所住的。
”帝堯道:“當初高祖皇考升仙,就在此地嗎?”赤将子輿道:“不是,還在過去一個峰上。
那邊峰上也有一個大石室,當初黃帝功行圓滿的時候,有一日從山上得到一個珠函、一個玉壺。
珠函之内所藏着的是珠履、霞裳之類,玉壺之内所盛的是瓊漿、玉液之類。
黃帝既然得到這兩種物件,知道,上升之期到了,即攜歸石室之中,與浮丘、容成二人先飲了玉液、瓊漿,再将珠函中的霞衣披起來,寶冠戴起來,珠履着起來。
須臾之間,有一條天龍從空飛下,前面有無數仙人拿着彩幢珠蓋,為之引導;旁邊又有無數仙人各奏樂器,相與歡迎。
那時,黃帝和容成公、浮丘公三人就騎在龍上,飄飄然從峰頂上升。
那時野人不湊巧,剛在下面作一件事情,聽見空中有管弦絲竹之聲,急忙擡頭一望,看見仙人天龍下來,知道是來迎接黃帝了,急忙趕上山去,不想偏偏沒有福分,到得中途被石子一絆,跌了一跤。
及至跑到山上,黃帝與群臣數十人早已在龍背上,離地數尺。
當時有許多人和野人一樣,趕不上,慌忙攀住龍須,但是龍須是不牢的東西,一經衆人攀扯,紛紛連人都掉了下來,不得成仙,反幾乎跌死。
可見成仙必須要有緣分、有福命的,所以野人從此以後,不要做官,亦不想成仙,但求長生而已。
”說罷,歎息不已。
帝堯道:“朕聽說高祖皇考的上升,是在荊山地方,何以又在此地呢?” 赤将子輿道:“這恐怕是後人傳說之誤吧。
要知道鑄鼎雖在荊山,上升确在此地。
當時鼎成之後,就移到此地來煉丹,這都是野人所親見的。
如不相信,現在就有憑據。
”說着飛跑下去。
隔了多時,手中拿着許多細草,又細又軟,長約丈餘,其色黑而微白,向帝堯說道:“這是龍須草。
當初野人等攀龍髯跌下之後,這些拔在手中之龍須,都棄在山中,後來盡化為草,滋生日蕃。
現在山下居民,竟有采取了去織以為簟的,豈不是的确證據嗎?”帝堯聽了,悠然若有遐想。
老将羿在旁問道:“帝想學習嗎?”帝堯道:“朕何嘗不作此想。
不過當初高祖皇考的求仙,是在治定功成之後;就是皇考的求仙,亦是在治定功成之後。
現在朕臨馭天下,隻有十二年,去‘治定功成’這四字遠而又遠,何敢作此非分之事!朕的意思,總想訪求一個大聖人出來,将這個天下讓給
其時正在四五月之間,山下已有炎夏景象,但是山上仍不甚暖,早晚尤寒。
山上開的花卉,以木蓮花為第一奇品,大的有十幾圍,高到二丈左右,花分九瓣,形如芙蕖,而顔色純白,香氣之遠,可聞數裡。
它的葉子頗像枇杷,但光而不糙,秋冬不凋,亦是個常綠樹,在四五月之交,正是盛開的時候。
帝堯非常愛賞它。
赤将子輿道:“此花到八九月間結實,如菱而無角,色紅且豔。
” 帝堯道:“可惜朕不能久居于此,且待将來八九月間再來吧。
” 一日,帝堯等進到湯池。
池長丈餘,闊約一文,深不過二尺,水清可以見底,底下都是淡紅色的細沙。
北面有一個冷泉,由石罅中流到池内,沸熱的水有了冷泉調劑,剛剛溫涼适中,真是天生的浴室。
赤将子輿向帝堯道:“這是有名的湯池,帝何妨試試呢。
”帝堯聽了,果然解衣入裕但見水面熱氣蒸騰,初下水的時候,不過微溫,以後漸漸加熱。
腳下踏着的紅沙甚為細膩,就拿來擦身,擦到後來汗如雨下。
浴完之後,覺得暖氣沁入毛髓,許久不散。
兩隻手中更是馨香撲鼻,仿佛蘭花氣味,不禁連聲呼妙。
赤将子輿道:“這個沙叫做香沙,此地很多。
那邊峰上還有一個香沙池,取了池水洗目,盲者可以複明;取了香沙藏在衣袋裡,香氣可以終年不散,亦是異物。
”老将羿和羲叔聽了,都要人浴,于是一齊都洗過了。
赤将子輿道:“這個還是普通的湯池,人人洗浴,未免污穢了。
黃帝煉丹煮石的湯池,在過去一個高峰的頂上,尋常人不能上去。
從對面峰上望過去,但見熱氣上升,如蒸如沸而已。
” 一日,赤将子輿又引帝堯等到一個峰頂上,隻見上面有一石床,長八尺有半,闊約四尺餘,仿佛是用玉琢成的。
床上有碧色的石枕三個,下面又有三座紫石床。
赤将子輿指着上面的床,說道:“這是黃帝與浮丘、容成三人休息之所。
”又指着下面的床,說道:“這是從臣宴寝之所,野人當日就是其中之一,在此間住了好幾年呢。
下面還有一個石室,深八十尺,闊有數丈,是其餘從臣所住的。
”帝堯道:“當初高祖皇考升仙,就在此地嗎?”赤将子輿道:“不是,還在過去一個峰上。
那邊峰上也有一個大石室,當初黃帝功行圓滿的時候,有一日從山上得到一個珠函、一個玉壺。
珠函之内所藏着的是珠履、霞裳之類,玉壺之内所盛的是瓊漿、玉液之類。
黃帝既然得到這兩種物件,知道,上升之期到了,即攜歸石室之中,與浮丘、容成二人先飲了玉液、瓊漿,再将珠函中的霞衣披起來,寶冠戴起來,珠履着起來。
須臾之間,有一條天龍從空飛下,前面有無數仙人拿着彩幢珠蓋,為之引導;旁邊又有無數仙人各奏樂器,相與歡迎。
那時,黃帝和容成公、浮丘公三人就騎在龍上,飄飄然從峰頂上升。
那時野人不湊巧,剛在下面作一件事情,聽見空中有管弦絲竹之聲,急忙擡頭一望,看見仙人天龍下來,知道是來迎接黃帝了,急忙趕上山去,不想偏偏沒有福分,到得中途被石子一絆,跌了一跤。
及至跑到山上,黃帝與群臣數十人早已在龍背上,離地數尺。
當時有許多人和野人一樣,趕不上,慌忙攀住龍須,但是龍須是不牢的東西,一經衆人攀扯,紛紛連人都掉了下來,不得成仙,反幾乎跌死。
可見成仙必須要有緣分、有福命的,所以野人從此以後,不要做官,亦不想成仙,但求長生而已。
”說罷,歎息不已。
帝堯道:“朕聽說高祖皇考的上升,是在荊山地方,何以又在此地呢?” 赤将子輿道:“這恐怕是後人傳說之誤吧。
要知道鑄鼎雖在荊山,上升确在此地。
當時鼎成之後,就移到此地來煉丹,這都是野人所親見的。
如不相信,現在就有憑據。
”說着飛跑下去。
隔了多時,手中拿着許多細草,又細又軟,長約丈餘,其色黑而微白,向帝堯說道:“這是龍須草。
當初野人等攀龍髯跌下之後,這些拔在手中之龍須,都棄在山中,後來盡化為草,滋生日蕃。
現在山下居民,竟有采取了去織以為簟的,豈不是的确證據嗎?”帝堯聽了,悠然若有遐想。
老将羿在旁問道:“帝想學習嗎?”帝堯道:“朕何嘗不作此想。
不過當初高祖皇考的求仙,是在治定功成之後;就是皇考的求仙,亦是在治定功成之後。
現在朕臨馭天下,隻有十二年,去‘治定功成’這四字遠而又遠,何敢作此非分之事!朕的意思,總想訪求一個大聖人出來,将這個天下讓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