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帝堯寶露賜群臣 大司農籌備蠟祭

關燈
定的,那麼何能再等呢?好在此地離平陽甚近,和叔兄弟,又和這個人是相知,且到歸都之後,訪問和叔兄弟,叫他們先為介紹,等明春再召他人朝,何如?” 帝堯道:“汝言亦有理。

    ”遂叫從人備了些禮物,再到尹壽家中,和篯铿說道:“朕訪汝師傅多次,無奈緣悭,未得相見。

    現在因事急須回京,不能久待,區區薄物,留在此處,等汝師傅回來,煩汝轉緻。

    明春天和,再來奉谒。

    ”篯铿道:“我昨日已聽見鄰人說過,知道汝是當今天子,但是來尋我師傅做什麼?我師傅向來見了貴人是厭惡的,或者給他做弟子,我師傅到肯收錄,但是汝肯給我師傅做弟子嗎?這些東西,我不便代收,恐怕明朝師傅要責罰,橫豎你說明年還要再來,何妨自己帶來,此刻請汝帶回去吧。

    ” 帝堯聽了這話,做聲不得,隻得收轉禮物,和篯铿作别,怅怅而回。

    衆人知道了,都說道:“這個童子,太荒唐無禮。

    ”帝堯道:“朕倒很愛他的天真爛漫,真不知世間有‘勢利’二字,不愧隐者的弟子。

    ” 且說帝堯離了王屋山,回到平陽。

    次日,帝堯視朝,群臣皆到,就是赤将子輿也來了,仍舊穿着工人的衣服。

    衆人看了,無不納罕,但知道他是得道之士,并加敬重,不敢嗤笑。

    帝堯和群臣商議蠟祭禮節單,又定好了日期,是十二月二十三日,又議了些别種庶政。

    正要退朝,隻見赤将子輿上前,向帝說道:“野人不立朝廷,已經二百多年,不想今日,複在朝廷之上,想起來莫非天數之前定。

     不過野人有兩件事情要求聖天子。

    一件是承聖天子恩寵,命野人為木工,可否仍準野人着此工人之服。

    一則木工着工服,本是相稱;二則于野人不少方便,如嫌有礙朝儀,請以後準野人勿預朝會,有事另行宜召,未知可否? “帝堯道:“着工人之服,亦是可以,朕決不以朝服相強。

    朝會之時,還請先生出席,以便随時可以承教。

    ”赤将子輿道:“第二件,野人聞說帝的庭中,生有一種曆草,能知月日。

    野人食野草花二百年,于百草所見甚多,不下幾萬種,獨沒有見過這種異草,可否請帝賜予一觀?”帝堯道:“這個有何不可。

    ” 說着,便退朝,和群臣一齊領導赤将子輿向内庭而來。

     這時正是十一月十七日,這株曆草,十五莢之中已落去兩莢,形迹尚在。

    赤将子輿細細視察了一會,不住的贊歎,又回頭四面一看,這時雖是隆冬,百草枯萎,但還有許多依然尚在,赤将子輿忽然指着一株開紅花的草說道:“這裡還有異寶呢? 此草名繪實,四時開花成實,是個仙草,極難得的。

    假使用它的實,拿了龍的涎沫磨起來,其色正赤,可以繪畫,曆久不變。

     而且畫在金玉上,它的顔色,能夠透人一寸,永不磨滅,所以叫作繪實。

    可惜此處沒有龍涎,不然是可以面試的。

    ”衆人聽他如此說,也似信不信。

     赤将子輿又指着一叢草說道:“這是菖蒲呀!本來是個薤草,感百陰之精,則化為菖蒲,這是人間所不可多得的。

    ”衆人聽了,頗不相信,獨有帝堯深以為然,因為帝堯是日日閑步庭階,觀察各種植物的。

    起初确系是薤草,後來漸變成如此形狀,所以相信赤将子輿的話是對的。

    後世叫菖蒲,别名叫堯韭,就是這個原故。

    閑話不提。

     且說赤将子輿在庭中低了頭看來看去,忽然又指着一株草大呼道:“此地還有屈轶呢!真個是聖君之庭,無美不備了。

    ” 衆人聽了,都知道屈鐵一名指佞草,有佞人走過它就會得屈轉來指着他的,所以叫作指佞草。

    從前黃帝之時,曾經生于庭中,因此大家都知道這個名字,不過從沒有看見過,所以亦沒有人認識。

    這次聽見赤将子輿如此一說,大家都注意了,就問道:“是真的嗎?”赤将子輿道:“怎麼不真?野人在軒轅帝時代看了多少年,記得清清楚楚,怎麼不真!”衆人道:“何以從來沒有看見它指過?“赤将子輿道:“一則你們并沒有知道它的奇異,不曾留心;二則聖天子這裡并無佞人,叫它指什麼?你們隻要以後留心就是了。

    ”衆人聽了,仍是似信不信,遂各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