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回 海潮祭炮取燕國 孫膑散兵回臨淄
關燈
小
中
大
念。
”孫燕道:“祖母不叫孫兒去,孫兒也要上易州看三叔的勝負,孫兒明日就行。
”燕丹夫人大喜,通知了廉秀英,就把酒與孫燕餞行。
一晚無詞。
到了次日,拜辭祖母,廉老夫人,高、李二位夫人,又囑秀英小心侍奉祖母,然後上朝别了雲王,出了邯鄲城,獨馬飛奔易州而來。
不止一日,那一日正走之間,将近易州,擡頭一看,隻見易州城旗幡有異,不見城外的秦營與齊國人馬。
心中疑惑,一面暗想。
早被城上瞭望的秦兵看見,飛報入城說知。
始皇聞言,這一驚不小,忙問:“領有多少人馬?”旗牌道:“沒有人馬,隻一人一騎。
”始皇忙問:“衆位卿家,孫燕單人獨馬到此,莫非又是孫膑的詭計不成?”傳谕四營大小二軍,嚴加防犯。
金子陵出班奏道:“龍意萬安,孫燕此來,并非孫膑的詭計。
孫膑已經入洞,這孫燕不知進退,誤撞到此。
此為飛蛾撲火,自送其命。
吾主何不遣将發兵,把孫燕擒住,斬草除根,以報荊轲山之仇。
”始皇聞言大喜,傳旨将佐,大小馬步三軍,一同出城,擒住孫燕,不可放他逃走,如違者斬。
衆将領旨,各披挂提槍出城。
孫燕正在城外,看見易州城東塌西倒,心中大驚。
正在發悶之際,忽見城門大開,沖出一彪人馬,飛過吊橋,一擁上前,把孫燕團團圍住。
孫燕見秦兵,說聲:“好秦賊,你已破易州,我誤到此處。
自古道單絲不成線,孤掌也難鳴,料來此性命難保。
大丈夫生而何歡,死而何懼,今日和秦賊以死相拼罷。
”不慌不忙,勒住馬,端定手中槍,看那秦兵各認方向。
王翦催馬當先,用聲吆喝:“孫小輩,爾易州已破,還不遠走高飛,反敢來打探軍情,自送其死。
趕早下馬受綁,萬事皆休,少若遲延,隻叫你做槍頭之鬼。
” 小英雄在馬上暗想道:“這不是王翦來了麼,我且要他處打聽下落,易州怎樣破了。
”主意已定,便把槍抱住,陪笑叫聲:“殿西侯,久違了。
末将甲胄在身,不能行禮。
”王翦聞言,心下暗想:“這小輩素來無知憊賴,今日勢敗時衰,見了我也就彬彬有禮了。
人以禮義為先,他既然講禮,我也不可動粗。
”遂勒馬陪笑道:“孫将軍請了,此來有何貴幹?”孫燕道:“末将此來,不是打探軍情,隻因我送祖母上邯鄲,不想易州變成這個模樣,故此動問,這易州是怎麼平了,我三叔在何處?”王翦道:“原來你上邯鄲,不知其中之事,你三叔回天台山去了,易州被海潮聖人用雷炮轟了。
某看你往日本事高強,是個好漢,今日你無家可歸,何不歸降吾主,不失封侯之位。
将軍你想如何?”孫燕聞言,心中傷感,落下淚來。
暗想:“易州被雷炮攻破,我三叔又歸山去了,可惜百萬生靈,俱受其害。
”把心一橫,大喝:“王翦,我國家盡被你破,仇深如海,休要走。
”舉起槍來取王翦,王翦火速相迎。
二馬相交,大戰四五十合。
秦國衆将見王翦戰孫燕不下,遂一同上來,刀槍亂舉齊攻。
孫燕不放在心上,舞動銀杆槍,如山一般,上護其身,下護其馬。
如酒醉猛虎一般,來往沖突。
又戰有十幾回合,便向趙高一槍披面挑來,趙高招架不及,隻得把馬一閃,孫燕便一馬沖出重圍,一催白龍馬,往下敗走。
秦國将官,也知孫燕利害,不敢追趕。
收兵回城不題。
且說孫燕,沖出重圍,見秦兵不敢追趕,便收住馬缰,慢慢而行。
心中想道:“炮打易州是實,隻是三叔回山,我卻不信。
三叔回山,難道連人馬都帶回山去?其中必有原故。
今且去齊國着個明白,再回邯鄲未遲。
”想罷,催馬星夜趕上臨淄。
不一日趕到臨淄,入城到了客館,報明本意。
驿官忙禀知巡城官,飛報午門。
黃門官忙上殿啟奏道:“今有易州燕山瑞陵君孫燕,在午門候旨。
”襄王聞奏大喜,傳宣孫燕跟旨上殿。
朝參已畢,襄王言道:“禦弟從何而來?”孫燕忙把來意說了一遍道:“臣三叔果回山否?聖上必然知道。
”襄王笑道:“禦弟不必介意,這就請他出來相見罷。
”即命近侍到丹鳳閣,禀明孫膑跟旨下閣,到三清殿來。
孫燕見孫膑出來,心中大喜,搶行幾步,跪在丹墀道:“侄兒孫燕叩頭。
”孫膑一見,眼中流淚道:“爾何故到此?”孫燕便把祖母差他上易州看視三叔與秦兵大戰之話,說了一遍。
孫膑道:“非我有始無終。
隻因人不能違天,出于無奈。
”遂上殿見駕行禮。
襄王賜坐。
孫膑開言道:“臣特來辭駕。
”襄王大驚道:“亞父往那裡去?”孫膑道:“上邯鄲侍奉老母。
”齊王道:“亞父如何去得,秦國因得了易州,必兵犯臨淄,亞父若上邯鄲,秦兵到來,何人抵敵?孤想,亞父即思念老貴人,何不差人接來臨淄,母子朝夕聚首,豈不是更好?亞父之母,即孤之祖母也,請來有何不可。
”孫膑被襄王苦留,千般無奈,尊聲:“吾主天恩,準接臣母來齊,感恩不淺矣。
”襄王聞言大喜,親自修了寶翰,孫膑也修書一封,當殿把書交給孫燕道:“侄兒你辭勞苦,領為叔的書信,與王爺的禦翰,上邯鄲迎接祖母來齊,不可遲疑。
”孫燕領了書信,忙居中跪下,叩頭奏道:“微臣懇我主寶翰,早上邯鄲要緊。
”襄王道:“且慢。
”未知齊王有甚事,且看下回分解。
”孫燕道:“祖母不叫孫兒去,孫兒也要上易州看三叔的勝負,孫兒明日就行。
”燕丹夫人大喜,通知了廉秀英,就把酒與孫燕餞行。
一晚無詞。
到了次日,拜辭祖母,廉老夫人,高、李二位夫人,又囑秀英小心侍奉祖母,然後上朝别了雲王,出了邯鄲城,獨馬飛奔易州而來。
不止一日,那一日正走之間,将近易州,擡頭一看,隻見易州城旗幡有異,不見城外的秦營與齊國人馬。
心中疑惑,一面暗想。
早被城上瞭望的秦兵看見,飛報入城說知。
始皇聞言,這一驚不小,忙問:“領有多少人馬?”旗牌道:“沒有人馬,隻一人一騎。
”始皇忙問:“衆位卿家,孫燕單人獨馬到此,莫非又是孫膑的詭計不成?”傳谕四營大小二軍,嚴加防犯。
金子陵出班奏道:“龍意萬安,孫燕此來,并非孫膑的詭計。
孫膑已經入洞,這孫燕不知進退,誤撞到此。
此為飛蛾撲火,自送其命。
吾主何不遣将發兵,把孫燕擒住,斬草除根,以報荊轲山之仇。
”始皇聞言大喜,傳旨将佐,大小馬步三軍,一同出城,擒住孫燕,不可放他逃走,如違者斬。
衆将領旨,各披挂提槍出城。
孫燕正在城外,看見易州城東塌西倒,心中大驚。
正在發悶之際,忽見城門大開,沖出一彪人馬,飛過吊橋,一擁上前,把孫燕團團圍住。
孫燕見秦兵,說聲:“好秦賊,你已破易州,我誤到此處。
自古道單絲不成線,孤掌也難鳴,料來此性命難保。
大丈夫生而何歡,死而何懼,今日和秦賊以死相拼罷。
”不慌不忙,勒住馬,端定手中槍,看那秦兵各認方向。
王翦催馬當先,用聲吆喝:“孫小輩,爾易州已破,還不遠走高飛,反敢來打探軍情,自送其死。
趕早下馬受綁,萬事皆休,少若遲延,隻叫你做槍頭之鬼。
” 小英雄在馬上暗想道:“這不是王翦來了麼,我且要他處打聽下落,易州怎樣破了。
”主意已定,便把槍抱住,陪笑叫聲:“殿西侯,久違了。
末将甲胄在身,不能行禮。
”王翦聞言,心下暗想:“這小輩素來無知憊賴,今日勢敗時衰,見了我也就彬彬有禮了。
人以禮義為先,他既然講禮,我也不可動粗。
”遂勒馬陪笑道:“孫将軍請了,此來有何貴幹?”孫燕道:“末将此來,不是打探軍情,隻因我送祖母上邯鄲,不想易州變成這個模樣,故此動問,這易州是怎麼平了,我三叔在何處?”王翦道:“原來你上邯鄲,不知其中之事,你三叔回天台山去了,易州被海潮聖人用雷炮轟了。
某看你往日本事高強,是個好漢,今日你無家可歸,何不歸降吾主,不失封侯之位。
将軍你想如何?”孫燕聞言,心中傷感,落下淚來。
暗想:“易州被雷炮攻破,我三叔又歸山去了,可惜百萬生靈,俱受其害。
”把心一橫,大喝:“王翦,我國家盡被你破,仇深如海,休要走。
”舉起槍來取王翦,王翦火速相迎。
二馬相交,大戰四五十合。
秦國衆将見王翦戰孫燕不下,遂一同上來,刀槍亂舉齊攻。
孫燕不放在心上,舞動銀杆槍,如山一般,上護其身,下護其馬。
如酒醉猛虎一般,來往沖突。
又戰有十幾回合,便向趙高一槍披面挑來,趙高招架不及,隻得把馬一閃,孫燕便一馬沖出重圍,一催白龍馬,往下敗走。
秦國将官,也知孫燕利害,不敢追趕。
收兵回城不題。
且說孫燕,沖出重圍,見秦兵不敢追趕,便收住馬缰,慢慢而行。
心中想道:“炮打易州是實,隻是三叔回山,我卻不信。
三叔回山,難道連人馬都帶回山去?其中必有原故。
今且去齊國着個明白,再回邯鄲未遲。
”想罷,催馬星夜趕上臨淄。
不一日趕到臨淄,入城到了客館,報明本意。
驿官忙禀知巡城官,飛報午門。
黃門官忙上殿啟奏道:“今有易州燕山瑞陵君孫燕,在午門候旨。
”襄王聞奏大喜,傳宣孫燕跟旨上殿。
朝參已畢,襄王言道:“禦弟從何而來?”孫燕忙把來意說了一遍道:“臣三叔果回山否?聖上必然知道。
”襄王笑道:“禦弟不必介意,這就請他出來相見罷。
”即命近侍到丹鳳閣,禀明孫膑跟旨下閣,到三清殿來。
孫燕見孫膑出來,心中大喜,搶行幾步,跪在丹墀道:“侄兒孫燕叩頭。
”孫膑一見,眼中流淚道:“爾何故到此?”孫燕便把祖母差他上易州看視三叔與秦兵大戰之話,說了一遍。
孫膑道:“非我有始無終。
隻因人不能違天,出于無奈。
”遂上殿見駕行禮。
襄王賜坐。
孫膑開言道:“臣特來辭駕。
”襄王大驚道:“亞父往那裡去?”孫膑道:“上邯鄲侍奉老母。
”齊王道:“亞父如何去得,秦國因得了易州,必兵犯臨淄,亞父若上邯鄲,秦兵到來,何人抵敵?孤想,亞父即思念老貴人,何不差人接來臨淄,母子朝夕聚首,豈不是更好?亞父之母,即孤之祖母也,請來有何不可。
”孫膑被襄王苦留,千般無奈,尊聲:“吾主天恩,準接臣母來齊,感恩不淺矣。
”襄王聞言大喜,親自修了寶翰,孫膑也修書一封,當殿把書交給孫燕道:“侄兒你辭勞苦,領為叔的書信,與王爺的禦翰,上邯鄲迎接祖母來齊,不可遲疑。
”孫燕領了書信,忙居中跪下,叩頭奏道:“微臣懇我主寶翰,早上邯鄲要緊。
”襄王道:“且慢。
”未知齊王有甚事,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