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回 孫膑接母留齊國 田英痛父擊秦師
關燈
小
中
大
話說齊襄王,見孫膑允意留齊,差孫燕接母,心中大喜。
吩咐排宴,與孫燕餞行。
又差一百禦林軍,預備鳳辇,同上趙國。
孫膑又囑咐孫燕,到趙不可洩漏易州的消息。
孫燕一一領命,飲了禦酒,即别了襄王與叔父孫膑,帶領禦林軍上邯鄲而去不題。
且說那日始皇駕設早朝,文武朝賀已畢,始皇便問金子陵道:“國師,孤兵至易州,正三年零三個月,費了多少錢糧與無數的人馬才平得一國。
還有五國,不知幾時才得平靜。
”子陵奏道:“龍意萬安,這易州因有孫膑違天而行,才費這許久時日,别國沒有孫膑,自是不同。
易州乃六國之根本,本既破,五國自然膽落心寒。
吾主旗開得勝,馬到功成,萬無一失了。
”始皇道:“依國師所奏,如今兵伐那一個國好呢?”子陵道:“宜先伐臨淄。
”始皇聞言,連連搖手道:“臨淄乃孫膑的本國,有全山衆将,本領高強,好漢最多,未得易攻,不如往别國去了。
”子陵道:“龍意萬安,孫膑遵三教之言,上天台去了,他今不在臨淄。
全山諸将,豈足為懼。
且在易州死了袁達等手足六七名,好漢已沒了。
若攻破臨淄,大事成功。
”始皇見金子陵之言有理,傳旨曉谕三軍,九月十五日起兵,東伐臨淄,不可違旨,暫且不表。
單說襄王駕設早朝,有黃門官啟奏道:“孫燕上邯鄲接取貴人,已至臨淄東門,請旨定奪。
”齊王大喜,忙令内侍進丹鳳閣,請亞父上殿。
孫膑跟旨上殿,朝見已畢,襄王笑道:“賀喜亞父,老貴人的鳳辇已到來。
”孫膑聞言大喜,忙即謝襄王,辭駕出郭迎接。
禦林軍一對對的,滿朝文武穿吉服。
孫燕見了禦儀,知是襄王的禦駕來迎,忙即至辇前禀明了燕丹公主。
公主聞言,吩咐住辇,孫燕扶着,慢慢而行。
齊王一見老貴人在遠遠的下辇,忙傳旨道:“貴人年高,步履艱難,請回辇至銮儀前下辇。
”内侍忙宣聖旨,燕丹公主立住了足,複又上辇,至銮儀前方下。
襄王禦步,同孫膑衆文武一同上前,燕丹一見忙跪下道:“臣妾怎敢勞動聖駕優禮相待。
”齊王即命内侍扶助,不許跪下。
答道:“孤蒙亞父累次搭救,有回生之德,老貴人即孤之祖母也。
”傳旨擡過闆輿,請老貴人先入城。
燕丹苦辭,襄王不準。
燕丹隻得先上闆輿,襄王與衆文武然後上馬入城。
襄王坐了大殿,燕丹上前行禮,襄王傳免。
孫膑也上前朝見已畢,燕丹在旁坐下。
孫膑整頓袍服,至老貴人座前跪下,叩頭道:“不孝男孫膑,謹請母親大人金安。
”燕丹抉起道:“我兒起來,你在易州為何撤兵回國,難道秦兵退了,還是克破了易州,你實話與為娘知道。
”孫膑聞言,心下為難。
欲言不說,久後有走漏消息,我有不孝之名。
欲言說明,又恐驚他老人家,不得妥當。
是以低頭,一時不能回答。
貴人連問道:“我兒不應,是何原故?”孫膑無奈,把雷炮攻破易州之話,說了一遍。
貴人未待說完,往後一仰,幾乎跌倒。
有在趙國伏侍貴人的八名宮女,在背後并立扶住貴人。
把孫膑吓得面目更色,承奉官忙上湯藥,灌下去半晌方醒。
痛哭了一場。
襄王同孫膑等苦苦勸住,燕丹隻覺得精神恍惚,身體不安。
襄王忙宣旨正宮娘娘,率領宮娥上殿,将貴人扶入宮内調養,撥醫官調治。
龔國母親奉湯藥,孫膑、孫燕俱在丹鳳閣,每日進宮問安,調養貴人的病症。
襄王五日一大宴,三日一小宴,敬奉孫膑,這且不言。
光陰迅速,日月如梭,不覺到了九月十五日。
秦始皇在易州發兵,浩浩蕩蕩,望東齊進發。
不一日,到了臨淄的邊城。
東齊早有準備,探得秦兵将到,忙預備擂石炮火,謹守城池,一面差人上朝啟奏,襄王覽表大驚,忙請孫膑上殿道:“秦皇兵伐東齊,已到邊城關了。
孤國将老兵衰,如何是好?亞父有何高見退得秦師?”孫膑道:“萬事皆由天定,看吾主的洪福。
”襄王見孫膑說些寬皮大話,心中着急道:“聽亞父所言,是打撒手了,亞父豈可坐視。
”正說間,臨淄西門的總兵,差官來奏:“秦兵已攻克邊關,兵在臨淄西門外十裡安營,請旨定奪。
”襄王聞言,吓得面目失色。
忙下龍位,至孫膑跟前一躬道:“亞父看社稷為重。
”孫膑忙跪下道:“臣非不竭力,一可以報知遇之恩,二可以報父兄之仇,但我若先出陣,隻怕秦兵退去,就難成事了。
吾主不若先差勇将出去見陣,看勝負如何,再定計策未遲。
”襄王聞言大喜。
隻見黃門官又跪奏道:“西門總兵周逢啟奏吾主,現在有王翦在城外讨戰,特差人來奏明。
”襄王一點頭,黃門官歸班。
忽見班部中閃出三王田忌啟奏道:“臣不才願出馬與王翦見過高下。
”襄王不悅道:“皇叔祖年紀老邁,非是壯年可比。
朕聞王翦勇冠三軍,此去倘有疏處,臨淄銳氣喪盡。
”田忌隻是不依,襄王無奈,隻得準行。
田忌辭了聖駕,回府披挂,帶領八百家丁,出城外迎敵,暫且按下。
且說秦營王翦,在始皇駕前,請令來到臨淄,要見頭陣。
在城外正要射敵,隻見城頭炮響,知有敵将臨陣,忙舉目往對面觀看。
陣門開處,飛出一彪軍馬,越過吊橋。
隻見一将當先,白盔白馬白甲,颔下白須,年紀已有七旬之外,也似覺威風殺氣。
王
吩咐排宴,與孫燕餞行。
又差一百禦林軍,預備鳳辇,同上趙國。
孫膑又囑咐孫燕,到趙不可洩漏易州的消息。
孫燕一一領命,飲了禦酒,即别了襄王與叔父孫膑,帶領禦林軍上邯鄲而去不題。
且說那日始皇駕設早朝,文武朝賀已畢,始皇便問金子陵道:“國師,孤兵至易州,正三年零三個月,費了多少錢糧與無數的人馬才平得一國。
還有五國,不知幾時才得平靜。
”子陵奏道:“龍意萬安,這易州因有孫膑違天而行,才費這許久時日,别國沒有孫膑,自是不同。
易州乃六國之根本,本既破,五國自然膽落心寒。
吾主旗開得勝,馬到功成,萬無一失了。
”始皇道:“依國師所奏,如今兵伐那一個國好呢?”子陵道:“宜先伐臨淄。
”始皇聞言,連連搖手道:“臨淄乃孫膑的本國,有全山衆将,本領高強,好漢最多,未得易攻,不如往别國去了。
”子陵道:“龍意萬安,孫膑遵三教之言,上天台去了,他今不在臨淄。
全山諸将,豈足為懼。
且在易州死了袁達等手足六七名,好漢已沒了。
若攻破臨淄,大事成功。
”始皇見金子陵之言有理,傳旨曉谕三軍,九月十五日起兵,東伐臨淄,不可違旨,暫且不表。
單說襄王駕設早朝,有黃門官啟奏道:“孫燕上邯鄲接取貴人,已至臨淄東門,請旨定奪。
”齊王大喜,忙令内侍進丹鳳閣,請亞父上殿。
孫膑跟旨上殿,朝見已畢,襄王笑道:“賀喜亞父,老貴人的鳳辇已到來。
”孫膑聞言大喜,忙即謝襄王,辭駕出郭迎接。
禦林軍一對對的,滿朝文武穿吉服。
孫燕見了禦儀,知是襄王的禦駕來迎,忙即至辇前禀明了燕丹公主。
公主聞言,吩咐住辇,孫燕扶着,慢慢而行。
齊王一見老貴人在遠遠的下辇,忙傳旨道:“貴人年高,步履艱難,請回辇至銮儀前下辇。
”内侍忙宣聖旨,燕丹公主立住了足,複又上辇,至銮儀前方下。
襄王禦步,同孫膑衆文武一同上前,燕丹一見忙跪下道:“臣妾怎敢勞動聖駕優禮相待。
”齊王即命内侍扶助,不許跪下。
答道:“孤蒙亞父累次搭救,有回生之德,老貴人即孤之祖母也。
”傳旨擡過闆輿,請老貴人先入城。
燕丹苦辭,襄王不準。
燕丹隻得先上闆輿,襄王與衆文武然後上馬入城。
襄王坐了大殿,燕丹上前行禮,襄王傳免。
孫膑也上前朝見已畢,燕丹在旁坐下。
孫膑整頓袍服,至老貴人座前跪下,叩頭道:“不孝男孫膑,謹請母親大人金安。
”燕丹抉起道:“我兒起來,你在易州為何撤兵回國,難道秦兵退了,還是克破了易州,你實話與為娘知道。
”孫膑聞言,心下為難。
欲言不說,久後有走漏消息,我有不孝之名。
欲言說明,又恐驚他老人家,不得妥當。
是以低頭,一時不能回答。
貴人連問道:“我兒不應,是何原故?”孫膑無奈,把雷炮攻破易州之話,說了一遍。
貴人未待說完,往後一仰,幾乎跌倒。
有在趙國伏侍貴人的八名宮女,在背後并立扶住貴人。
把孫膑吓得面目更色,承奉官忙上湯藥,灌下去半晌方醒。
痛哭了一場。
襄王同孫膑等苦苦勸住,燕丹隻覺得精神恍惚,身體不安。
襄王忙宣旨正宮娘娘,率領宮娥上殿,将貴人扶入宮内調養,撥醫官調治。
龔國母親奉湯藥,孫膑、孫燕俱在丹鳳閣,每日進宮問安,調養貴人的病症。
襄王五日一大宴,三日一小宴,敬奉孫膑,這且不言。
光陰迅速,日月如梭,不覺到了九月十五日。
秦始皇在易州發兵,浩浩蕩蕩,望東齊進發。
不一日,到了臨淄的邊城。
東齊早有準備,探得秦兵将到,忙預備擂石炮火,謹守城池,一面差人上朝啟奏,襄王覽表大驚,忙請孫膑上殿道:“秦皇兵伐東齊,已到邊城關了。
孤國将老兵衰,如何是好?亞父有何高見退得秦師?”孫膑道:“萬事皆由天定,看吾主的洪福。
”襄王見孫膑說些寬皮大話,心中着急道:“聽亞父所言,是打撒手了,亞父豈可坐視。
”正說間,臨淄西門的總兵,差官來奏:“秦兵已攻克邊關,兵在臨淄西門外十裡安營,請旨定奪。
”襄王聞言,吓得面目失色。
忙下龍位,至孫膑跟前一躬道:“亞父看社稷為重。
”孫膑忙跪下道:“臣非不竭力,一可以報知遇之恩,二可以報父兄之仇,但我若先出陣,隻怕秦兵退去,就難成事了。
吾主不若先差勇将出去見陣,看勝負如何,再定計策未遲。
”襄王聞言大喜。
隻見黃門官又跪奏道:“西門總兵周逢啟奏吾主,現在有王翦在城外讨戰,特差人來奏明。
”襄王一點頭,黃門官歸班。
忽見班部中閃出三王田忌啟奏道:“臣不才願出馬與王翦見過高下。
”襄王不悅道:“皇叔祖年紀老邁,非是壯年可比。
朕聞王翦勇冠三軍,此去倘有疏處,臨淄銳氣喪盡。
”田忌隻是不依,襄王無奈,隻得準行。
田忌辭了聖駕,回府披挂,帶領八百家丁,出城外迎敵,暫且按下。
且說秦營王翦,在始皇駕前,請令來到臨淄,要見頭陣。
在城外正要射敵,隻見城頭炮響,知有敵将臨陣,忙舉目往對面觀看。
陣門開處,飛出一彪軍馬,越過吊橋。
隻見一将當先,白盔白馬白甲,颔下白須,年紀已有七旬之外,也似覺威風殺氣。
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