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回 中寶劍袁達冤亡 受亂箭李牧自刎

關燈
心一亂,越加不濟了。

    被秦兵殺得如砍爪切菜一般,隻聽得叫苦連天,紛紛落馬。

    卒牧帶了幾十名家将,左沖右突,殺不出去。

    隻見四面八方,戎裝甲胄,各持利刀,一個個雄氣昂昂,兇似喪門,惡似太歲。

    心下一時着忙,竟沒生路,說聲“不好,今番吾命休矣。

    ”眼望臨淄大叫道:“臣今夜定可以死報國了。

    ”把心一橫,對衆将道:“你們随我來。

    ”舞動雙鞭,就渾殺一陣。

    隻殺得四下裡騰騰殺氣,八面上煙火升空。

    馬蹄亂撒,劍戟交加。

    鞭打的,槍桃的,刀砍的,斧劈的,紛紛落馬,不計其數。

    正是: 北戰南征為國家, 衆軍害怕亂如麻。

      縱然奪得多疆土, 馬死人亡血染沙。

      李牧的本領,原是不弱,況兼憤勇起來,十分了得。

    鞭打胡奂,馬沖王贲,戰白起,射趙高,所到之處,無不披靡。

    将近殺出重圍,隻見陰雲密布,半空中顯出一員大将,藍面赤須,金盔金甲,手執加鋼斧,大叫道:“賢弟,認得我否,我在此等候多時了。

    此處乃系你回頭之地,快跟我回天複位去罷。

    ”李牧聞言,擡頭一看,認得是全山的袁達。

    便在馬上大叫道:“仁兄,等小弟一等。

    ”此時李牧身上,已中數槍,自料殺得出重圍去,也難保一命,倘或落在秦人之手,豈不弱了往日英名。

    想罷一拔青鋒,向頸上一抹。

    這也是李牧到此命該歸天,劍響一聲,人頭落地,死屍卻不墜馬,那馬就駝着主人的屍體,往外營亂闖。

    弓箭手一齊放箭。

    眼見刹時間連人帶馬,着成一個箭人一般。

    王翦督兵上前,想枭李牧的首級。

    及至跟前一看,見身上已是無頭的了。

    王翦心下甚是疑惑,差人四下找尋,并無蹤影,遂報與章邯知道。

    章邯亦無可奈何,隻得收兵,燒化營中的屍首。

    原來李牧見袁達來引,他自己不免随劍死在馬上。

    那人頭落地,有忠義的家将搶起,用戰袍包了。

    也是李牧之靈,豪氣不泯,不願将首級挂在秦營示衆。

    遂暗助家将,逃出重圍,飛奔臨淄報急去了。

      閑話不提,且說易州的探馬,探得明白,飛奔報與屈産知道,隻吓得屈産身不搖自戰,體不冷而涼。

    說聲“不好,我想袁達、李牧乃老成之将,勇冠三軍,今盡喪秦人之手,真真可惜。

    ”忙修本章進朝,昭王看了本章,隻吓得倒在蟠龍椅上。

    左右近侍上前救醒,不禁放聲大哭道:“二位保國公,從無敵手,列國揚名,今喪秦人之手,全軍覆沒,可見得孤的江山難保了。

    ”說罷大哭。

    上大夫沈祥奏道:“人死不能複生,主公休得悲傷,料理國事要緊。

    秦師今已殺敗齊兵,說我國無敵,軍心懼恐,盡力攻城。

    我主可自上城去,一來彈壓人心,二來亦鼓勵守城軍士。

    但得孫将軍南郡王到日,自可敵得秦兵。

    ”昭王見沈祥所奏有理,忙傳令排駕,親自上城守禦。

    屈産迎接上城。

    到了次日,果然秦兵大出,四面來攻城池。

    昭王與屈産竭力把守。

    秦兵用雲梯上城時,燕兵就用大石擊下,或灰瓶,或擂木,把秦兵擋住,不能進城。

    秦兵挖地洞,燕兵用鐵栅,或先挖坑,以斷其路,兩下各自議計。

    一連攻了幾日幾夜,到底易州乃燕國建都之所,城池堅固,且又在城上攻下,甚覺便宜,秦兵反被受傷。

    章邯無奈,隻得把易州城四面圍住,困得水洩不通。

    昭王也不敢偷安,夤夜守城,就每晚焚香,祝告天地,以求孫膑早日下山,以解易州之圍,暫且不提。

      且說天台山天台洞的孫膑老祖,正坐蒲團上,忽然心血來潮,忙掐指一算,早知就裡,由不得眼中落淚,大放悲聲,叫聲:“門徒呀,可憐你英雄蓋世,今日命喪于寶劍之下。

    貧道眼睜睜的不能救你,可憐跟我一場,在陰雲中同受過磨折,吞了仙丹,隻望棄了紅塵,到名山勝地,修仙養性,可得一個地仙之分。

    又誰知你貪戀爵位,棄不了名利,如今身喪沙場,雖是天命,但亦人力可以回天,豈有脫不過大難之理。

    ”李叢與清風、明月在旁,見老祖無故大放悲聲,又自言自語,不由的狐疑起來:“難道這老道士瘋了?”李叢忙上前道:“老師何故啼哭起來?”孫膑道:“你師兄死了,叫我如何不哭。

    ”李叢聞言,心下糊塗道:“弟子的師兄是誰,因何而死?”孫胺道:“你大師兄袁達呢。

    ”李從道:“弟子聞得人講,袁達有萬夫不當之勇,殺得那上邦進貢,下邦讓位。

    現在東齊封公爵,如何死了,他死在何人之手?”孫膑道:“也是死在秦将王翦之手,因燕昭差你師弟闖出重圍,上臨淄取救,李牧與你師兄,同領兵去易州解圍,因此命喪于秦人之手。

    如今秦師攻易州甚急,待貧道下山助燕國一陣。

    ”說罷,架拐出了天台洞,望着易州念念有詞。

    将杏黃旗連指三指,那易州之處,結下了一場大冰,把易州城凍的如冰山一般。

    秦兵雖衆,卻不能爬城,整整三日才出太陽。

    然後冰山一洩,城如油滑。

     孫膑祭了一陣大冰,護住易州城。

    方要進洞,忽然一陣風過,孫膑忙讓過風頭,接着風尾,一聞便知來意。

    說聲“不好,快些進洞,大禍來了。

    ”李叢聞言,不知何故?忙扶孫膑進了天台洞去。

    不知是什麼緣故?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