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 老都尉燕州盡忠 小英雄大堂演武
關燈
小
中
大
話說孫操大戰王翦,有百合之外,自覺力困筋麻。
一來年逾七十八歲,昨日哭子過度,有傷元氣,故此戰到百合之外,槍刀就來得慢了。
王翦見孫操不是先前勇猛,遂故意遲延一槍。
孫操便一槍照面挑來,王翦攢勁,用丈八蛇矛一格,孫操抓住槍杆,左手一松。
王翦一按蛇矛,往孫操前心直刺。
孫操招架不及,叫聲不好。
王翦照後心一揚,早貫進前心。
陰陽手一翻,把孫操挑離馬下,有十步之外。
孫操家将,見主人落馬,一齊撒馬上前,奪了屍骸,飛奔進關。
也不敢把守關隘,星夜備了口棺材,把孫操父子的屍首殡殓了,棄了城池,連夜奔回易州去了。
卻說王翦這裡,打得勝鼓,回營報功。
章元帥上了功勞薄。
到了次晨,章邯帥衆出營攻城。
隻見燕州城開,軍民百姓,一個個頭頂香爐,出來迎接,至章元帥那馬前跪倒,口尊元帥:“我等燕州軍民,真心投降,望元帥大開天地之恩,饒我等性命。
”章邯道:“你等真心歸降,是順天命,本帥豈忍殘害無辜。
你等卻起來,站在那一邊。
”令王翦帶兵一百進城搜看,并無伏兵,然後大兵進城。
又命燕易,去請始皇進城,随同衆将出城迎接。
那始皇進了燕州城,心中大喜,犒賞三軍,令偏将鎮守燕州,明早起兵,望易州進發不提。
卻說離燕州城數百裡之遙,有一座關隘,名日保易關,系燕國丞相屈班之弟屈興把守。
此人足智多謀。
見瑞陵君的家将過關,聞知孫操父子陣亡,燕州失守,自思燕州城池堅固,孫操父子勇冠三軍,尚不能守,何況這小小孤城,料難保全。
遂心生一計,忙令家将,曉谕合城百姓,速速收拾金銀财寶,星夜押解出城,前往易州居住。
又令軍士在城附近左右,堆下引火之物,差數十名兵丁,在城内藏躲,單等城外火起,便四下裡放火,呐喊助威。
然後帶領精兵,出城埋伏。
又在空城上插滿了旌旗,以為疑兵之計。
卻說秦兵,在燕州歇了一日,便浩浩蕩蕩,奔保易關而去。
離城一裡,王翦父子便讨令出戰。
叫了半日,不見城上一人答應,隻得回營告知章邯。
章邯與金子陵一齊出營,觀看了半日,又登高阜處探望城内一回。
金子陵對章邯道:“此空城也,殿西侯可搭雲梯,扒入城内觀看動靜。
”王翦随令五百秦兵,越過吊橋,在城邊豎起雲梯。
一個個手提擋箭牌,扒将上去,上得城時,猶恐有兵埋伏,呐喊一聲,四下奔殺。
隻見滿城上空插旌旗,并無一人一騎。
遂一齊下城,四面搜尋,不見半個燕兵。
便大開城門,出來迎接。
金子陵等便傳令秦兵,不得妄動進城,自與章邯王翦等,帶了幾員偏将,看視一遍。
金子陵道:“燕将必然有謀,殿西侯可領一千精兵,在城紮住,縱有燕兵到來,不要妄動,隻要守住要路,貧道自有計策。
”又命趙高領兵五百,伏在城上,可于每杆旗下,設一秦國燈籠,若有燕兵進城放火,可将擂木打下,不得出城追趕。
又對章邯道:“元帥,貧道諒燕将必在城外左右埋伏,意欲差将搜尋,恐為彼小挫,不如将計就計,乘他自然,取彼首級也。
”說罷,便傳令至後軍,說請武安君帶兵一千,命往燕州小路埋伏,俟燕将的人馬到時,必要生擒,不許放一人過去,違令者軍法不貨。
又令偏将二十員,須脫甲枕戈而睡,如違令者斬。
又差數十員大将,在禦駕前防巡,以防不測,便叫三軍把營盤團團紮住,圍着三面城池,長川坐守。
傳令已畢,然後與章邯等進營,秉燭侍立,這且慢表。
單說屈興等,至三更之後,帶領人馬便回保易關。
遠遠見秦兵的營盤圍住,便登高一望,見城上無數燈籠,自料秦國已有準備,難以下手,心中暗想:“今何不領兵複奪燕州,截住他的去路,使彼糧道不通。
燕兵把守在前,我扼兵在後,内無糧草,外無救兵,他難道飛上天去。
”主意已定,也不去放火,遂暗暗向小路,望燕州而來。
行不到二裡之遙,隻聽得一聲炮響,閃出一枝秦兵,燈籠火把,照得如同白晝。
一員大将當先,大叫:“燕賊你往那裡走,有你家武安君在此,久等多時了。
”屈興聽得是白起,心下着忙,不敢交鋒,勒馬便走,白起緊緊催兵趕上。
屈興無奈,隻得回馬來戰白起。
不上幾合,被白起挑于馬下。
三股氣在千條計, 一旦無常萬事休。
白起殺了屈興,燕兵盡解甲投降。
白起便袅了屈興的首級,回歸秦營報功去了。
那燕兵在城内埋伏的,等不見城外動靜,便越城逃命,卻都被趙高擒下。
到了次早,報過了金子陵,然後令人接始皇進城不提。
且說燕昭王,那日正坐早朝,有五城兵馬使來奏:“瑞陵君父子三人,在燕州城陣亡,棺木現在易州城外,請旨定奪。
”昭王聞奏,不禁高樓失足,洋海翻舟,歎一聲,倒在龍椅之上。
一來年逾七十八歲,昨日哭子過度,有傷元氣,故此戰到百合之外,槍刀就來得慢了。
王翦見孫操不是先前勇猛,遂故意遲延一槍。
孫操便一槍照面挑來,王翦攢勁,用丈八蛇矛一格,孫操抓住槍杆,左手一松。
王翦一按蛇矛,往孫操前心直刺。
孫操招架不及,叫聲不好。
王翦照後心一揚,早貫進前心。
陰陽手一翻,把孫操挑離馬下,有十步之外。
孫操家将,見主人落馬,一齊撒馬上前,奪了屍骸,飛奔進關。
也不敢把守關隘,星夜備了口棺材,把孫操父子的屍首殡殓了,棄了城池,連夜奔回易州去了。
卻說王翦這裡,打得勝鼓,回營報功。
章元帥上了功勞薄。
到了次晨,章邯帥衆出營攻城。
隻見燕州城開,軍民百姓,一個個頭頂香爐,出來迎接,至章元帥那馬前跪倒,口尊元帥:“我等燕州軍民,真心投降,望元帥大開天地之恩,饒我等性命。
”章邯道:“你等真心歸降,是順天命,本帥豈忍殘害無辜。
你等卻起來,站在那一邊。
”令王翦帶兵一百進城搜看,并無伏兵,然後大兵進城。
又命燕易,去請始皇進城,随同衆将出城迎接。
那始皇進了燕州城,心中大喜,犒賞三軍,令偏将鎮守燕州,明早起兵,望易州進發不提。
卻說離燕州城數百裡之遙,有一座關隘,名日保易關,系燕國丞相屈班之弟屈興把守。
此人足智多謀。
見瑞陵君的家将過關,聞知孫操父子陣亡,燕州失守,自思燕州城池堅固,孫操父子勇冠三軍,尚不能守,何況這小小孤城,料難保全。
遂心生一計,忙令家将,曉谕合城百姓,速速收拾金銀财寶,星夜押解出城,前往易州居住。
又令軍士在城附近左右,堆下引火之物,差數十名兵丁,在城内藏躲,單等城外火起,便四下裡放火,呐喊助威。
然後帶領精兵,出城埋伏。
又在空城上插滿了旌旗,以為疑兵之計。
卻說秦兵,在燕州歇了一日,便浩浩蕩蕩,奔保易關而去。
離城一裡,王翦父子便讨令出戰。
叫了半日,不見城上一人答應,隻得回營告知章邯。
章邯與金子陵一齊出營,觀看了半日,又登高阜處探望城内一回。
金子陵對章邯道:“此空城也,殿西侯可搭雲梯,扒入城内觀看動靜。
”王翦随令五百秦兵,越過吊橋,在城邊豎起雲梯。
一個個手提擋箭牌,扒将上去,上得城時,猶恐有兵埋伏,呐喊一聲,四下奔殺。
隻見滿城上空插旌旗,并無一人一騎。
遂一齊下城,四面搜尋,不見半個燕兵。
便大開城門,出來迎接。
金子陵等便傳令秦兵,不得妄動進城,自與章邯王翦等,帶了幾員偏将,看視一遍。
金子陵道:“燕将必然有謀,殿西侯可領一千精兵,在城紮住,縱有燕兵到來,不要妄動,隻要守住要路,貧道自有計策。
”又命趙高領兵五百,伏在城上,可于每杆旗下,設一秦國燈籠,若有燕兵進城放火,可将擂木打下,不得出城追趕。
又對章邯道:“元帥,貧道諒燕将必在城外左右埋伏,意欲差将搜尋,恐為彼小挫,不如将計就計,乘他自然,取彼首級也。
”說罷,便傳令至後軍,說請武安君帶兵一千,命往燕州小路埋伏,俟燕将的人馬到時,必要生擒,不許放一人過去,違令者軍法不貨。
又令偏将二十員,須脫甲枕戈而睡,如違令者斬。
又差數十員大将,在禦駕前防巡,以防不測,便叫三軍把營盤團團紮住,圍着三面城池,長川坐守。
傳令已畢,然後與章邯等進營,秉燭侍立,這且慢表。
單說屈興等,至三更之後,帶領人馬便回保易關。
遠遠見秦兵的營盤圍住,便登高一望,見城上無數燈籠,自料秦國已有準備,難以下手,心中暗想:“今何不領兵複奪燕州,截住他的去路,使彼糧道不通。
燕兵把守在前,我扼兵在後,内無糧草,外無救兵,他難道飛上天去。
”主意已定,也不去放火,遂暗暗向小路,望燕州而來。
行不到二裡之遙,隻聽得一聲炮響,閃出一枝秦兵,燈籠火把,照得如同白晝。
一員大将當先,大叫:“燕賊你往那裡走,有你家武安君在此,久等多時了。
”屈興聽得是白起,心下着忙,不敢交鋒,勒馬便走,白起緊緊催兵趕上。
屈興無奈,隻得回馬來戰白起。
不上幾合,被白起挑于馬下。
三股氣在千條計, 一旦無常萬事休。
白起殺了屈興,燕兵盡解甲投降。
白起便袅了屈興的首級,回歸秦營報功去了。
那燕兵在城内埋伏的,等不見城外動靜,便越城逃命,卻都被趙高擒下。
到了次早,報過了金子陵,然後令人接始皇進城不提。
且說燕昭王,那日正坐早朝,有五城兵馬使來奏:“瑞陵君父子三人,在燕州城陣亡,棺木現在易州城外,請旨定奪。
”昭王聞奏,不禁高樓失足,洋海翻舟,歎一聲,倒在龍椅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