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 老都尉燕州盡忠 小英雄大堂演武

關燈
左右侍監忙上前扶救。

    好半晌蘇醒起來,大哭道:“瑞陵君忠心為國,今日命喪秦人的手,孤之江山眼見不能保全了。

    ”說罷,又哭起來,衆官亦皆垂淚。

    昭王傳旨,都尉的棺木,準其進城,又差禦林軍到孫府報信。

    傳旨已畢,自然精神恍惚,退朝養息不提。

     且說燕丹公主,早起無事,獨坐後宮内,隻覺心驚肉跳,立也不安。

    心中想道:“今日何故如此,莫非有甚兇事不成?”正低頭暗想,忽見門上的家将慌慌忙忙跪上禀道:“老貴人不好了,都尉、大老爺與二老爺,在燕城喪于秦将王翦之手,今棺木已進城來了,老貴人快些出去接喪。

    ”燕丹公主一聞此言,隻叫得一聲苦呀,但見: 連叫三聲苦,便把咽喉堵, 一命喪黃泉,悠悠歸地府。

     公主朝後一仰,連交椅倒在塵埃。

    侍女們連忙上前扶救,齊叫老貴人甦醒。

    高、李二位夫人在房中,已聞到了兇信,一齊放聲大哭,出到大堂,見燕丹公生迷了過去,不省人事。

    連忙叫人拿姜湯過來,半晌方哭出聲來道:“不聽妾言,年老之人,還逞什麼威風,什麼猛勇!今日命喪軍前,叫妾身如何恨得過呀。

    ”一擡頭見高、李二位夫人,哭得淚人兒的一般,越加悲傷:“不料我家遭此兇事,我年近八旬,如風前之燭,不得一親子養老送終,還要這老命何用。

    ”一起身,望砌階石上就要碰去。

    高、李二位夫人,與使女一齊攔住。

    哭道:“老貴人若一傾身,叫我們怎樣施為。

    且大事在前,棺木未曾入土,乞老貴人暫止悲傷,商量大事才好。

    ”說罷,又一齊哭将起來,跪在地下。

    老公主見如此說罷,去扶起二位夫人,吩咐衆人起來,就全家披孝,領衆家将與媳婦,共出城迎接棺木入城。

    擡到都尉府中堂,把棺木品字兒排開。

    縱是鐵石人,見了也要流淚。

    老公主與高、李二位媳婦并使女們,一齊舉哀,忙亂個不住,把都尉府中鬧得一個翻江倒海,這且按下慢表。

     話說燕昭王,帶病回宮養息。

    忽見宮官前來奏道:“滿朝文武,不知所為何事,鳴鐘催駕坐朝。

    ”燕王聞言,忙扶病出朝。

    見文武兩邊,神色皆變,不知何故。

    忙問:“衆卿有何急事,鳴鐘催朕坐朝?”有黃門官跪奏道:“有五城兵馬使差人來報說:秦師已過易水了,故此驚駕,求我王龍意定奪。

    ”昭王聞奏,這一驚非小,道:“秦師如何便來的這快,未過三日,就破了三關。

    且今既渡易水,那一位卿家帶兵前去抵擋?”隻見問一聲,鯉魚鈎腮。

    問兩聲,箭穿雁眼。

    昭王在寶座上,見衆臣如此,不覺龍心大怒道:“朝廷設官,原為保國。

    今日秦兵臨境,爾等竟無一人肯帶兵抵擋,可見得要你們何用。

    ”隻見丞相屈産出班奏道:“我主暫息雷霆,在朝諸臣,非不欲盡忠于國,隻是皆非對手,一死不足塞責,誠恐喪師辱國,其罪更大。

    ”燕昭王道:“依丞相之言,則在朝諸臣,無秦将對手,這是孤國運氣,該當如此。

    侍官,快拿文房四寶來,待孤寫降表,到秦營投降,以免汝等死亡,黎民塗炭。

    ”屈産聞言,叩頭涕聲道:“我主龍心不必着急,臣夜觀天象,秦國當興,我燕亦不能就滅。

    不出一月,必有高人搭救。

    ”昭王道:“丞相此言果真,則社稷之幸也。

    如今丞相可保舉何臣出城迎敵?”屈産又叩頭奏道:“若要出城與秦師對敵,自應多敗少勝。

    依微臣愚見,臣情願自上皇城,防守秦兵。

    若有疏慮,臣全家情願認罪。

    ”昭王依奏,就封屈産為五城兵馬大元帥,帶兵上易州防守,且按下不表。

     再說那都尉府家将,報與燕丹公主知道。

    公主此時,正與那高、李二位媳婦,同在那大廳之上安靈,設他三人之位,哭祭他父子三人,猶如鋼刀刺腹。

    一聽了家将之言,隻得搓手無策,連聲歎氣道:“也是國運相關,不料燕國難保。

    ”隻見從裡面走出一個小英雄來,你道是誰?乃孫武子四代之孫,孫龍之子,名喚孫燕。

    年方二九,生得面如敷粉,唇似朱砂,龍眉鳳目,二手過膝,行動有風雲之勢,坐立有泰山之倚。

    年紀雖小,兩臂倒有千斤之力,應上方金童星轉世,日後有五九之尊。

    因思祖父死于秦将之手,正無計報施,忽聞家将報說,秦兵已渡易水,忙上大廳,欲上朝面奏,出師讨戰,故此來至廳前。

    燕丹公主一見,不覺兩淚交流道:“孫兒不在後堂,出來有何事情?”孫燕道:“孫兒正無計報複祖、父之仇,今聞得家将來報,秦兵已渡易水,故此來求祖母、母親帶孫兒上朝面奏,自願帶兵殺賊,以報不共戴天之仇。

    ”燕丹公主聞言,大喝道:“小子無知,你睡覺不知颠倒。

    你豈不知,汝祖父、父親、叔父,經過多少大戰,且命喪于秦将王翦之手,何況你小小年紀,出陣當先,豈不白送了性命?你還不與我下去。

    ”孫燕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