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回 蕭夫人登台笑客 逢醜父易服免君
關燈
小
中
大
話說荀林父用郤雍治盜,羊舌職度郤雍必不得其死,林父請問其說。
羊舌職對曰:“周諺有雲:‘察見淵魚者不祥,智料隐慝者有殃。
’恃郤雍一人之察,不可以盡群盜,而合群盜之力,反可以制郤雍,不死何為?”未及三日,郤雍偶行郊外,群盜數十人,合而攻之,割其頭以去。
荀林父憂憤成疾而死。
晉景公聞羊舌職之言,召而問曰:“子之料郤雍當矣!然弭盜何策?”羊舌職對曰:“夫以智禦智,如用石壓草,草必罅生。
以暴禁暴,如用石擊石,石必兩碎。
故弭盜之方,在乎化其心術,使知廉恥,非以多獲為能也。
君如擇朝中之善人,顯榮之于民上,彼不善者将自化,何盜之足患哉?”景公又問曰:“當今晉之善人,何者為最?卿試舉之。
”羊舌職曰:“無如士會。
其為人,言依于信,行依于義,和而不谄,廉而不矯,直而不亢,威而不猛。
君必用之。
”及士會定赤狄而還,晉景公獻狄俘于周,以士會之功,奏聞周定王。
定王賜士會以黻冕之服,位為上卿。
遂代林父之任,為中軍元帥,且加太傅之職,改封于範,是為範氏之始。
士會将緝盜科條,盡行除削,專以教化勸民為善。
于是奸民皆逃奔秦國,無一盜賊,晉國大治。
景公複有圖伯之意。
謀臣伯宗進曰:“先君文公,始盟踐土,列國景從。
襄公之世,猶受盟新城,未敢貳也。
自令狐失信,始絕秦歡。
及齊、宋弑逆,我不能讨,山東諸國,遂輕晉而附楚。
至救鄭無功,救宋不果,複失二國。
晉之宇下,惟衛、曹寥寥三四國耳。
夫齊、魯天下之望,君欲複盟主之業,莫如親齊、魯。
盍使人行聘于二國,以聯屬其情,而伺楚之間,可以得志。
”晉景公以為然,乃遣上軍元帥郤克,使魯及齊,厚其禮币。
卻說魯宣公以齊惠公定位之故,奉事惟謹,朝聘俱有常期。
至頃公無野嗣立,猶循舊規,未曾缺禮。
郤克至魯修聘,禮畢,辭欲往齊。
魯宣公亦當聘齊之期,乃使上卿季孫行父,同郤克一齊啟行。
方及齊郊,隻見衛上卿孫良夫,曹大夫公子首,也為聘齊來到。
四人相見,各道來由,不期而會,足見同志了。
四位大夫下了客館。
次日朝見,各緻主君之意。
禮畢,齊頃公看見四位大夫容貌,暗暗稱怪,道:“大夫請暫歸公館,即容設飨相待。
”四位大夫,退出朝門。
頃公入宮,見其母蕭太夫人,忍笑不住。
太夫人乃蕭君之女,嫁于齊惠公。
自惠公薨後,蕭夫人日夜悲泣。
頃公事母至孝,每事求悅其意,即闾巷中有可笑之事,亦必形容稱述,博其一啟顔也。
是日,頃公幹笑,不言其故。
蕭太夫人問曰:“外面有何樂事,而歡笑如此?”頃公對曰:“外面别無樂事,乃見一怪事耳!今有晉、魯、衛、曹四國,各遣大夫來聘。
晉大夫郤克,是個瞎子,隻有一隻眼光着看人。
魯大夫季孫行父,是個秃子,沒一根毛發。
衛大夫孫良夫,是個跛子,兩腳高低的。
曹公子首,是個駝背,兩眼觀地。
吾想生人抱疾,五形四體,不全者有之。
但四人各占一病,又同時至于吾國,堂上聚着一班鬼怪,豈不可笑?”蕭太夫人不信,曰:“吾欲一觀之可乎?”頃公曰:“使臣至國,公宴後,例有私享。
來日兒命設宴于後苑,諸大夫赴宴,必從崇台之下經過。
母親登于台上,張帷而竊觀之,有何難哉?” 話中略過公宴不題,單說私宴。
蕭太夫人已在崇台之上了。
舊例:使臣來到,凡車馬仆從,都是主國供應,以暫息客人之勞。
頃公主意,專欲發其母之一笑,乃于國中密選眇者、秃者、跛者、駝者各一人,使分禦四位大夫之車。
郤克眇,即用眇者為禦;行父秃,即用秃者為禦;孫良夫跛,即用跛者為禦;公子首駝,即用駝者為禦。
齊上卿國佐谏曰:“朝聘,國之大事。
賓主主敬,敬以成禮,不可戲也。
”頃公不聽。
車中兩眇,兩秃,雙駝,雙跛,行過台下,蕭夫人啟帷望見,不覺大笑,左右侍女,無不掩口,笑聲直達于外。
郤克初見禦者眇目,亦認為偶然,不以為怪。
及聞台上有婦女嬉笑之聲,心中大疑。
草草數杯,即忙起身,回至館舍,使人诘問:“台上何人?”“乃國母蕭太夫人也。
”須臾,魯、衛、曹三國使臣,皆來告訴郤克,言:“齊國故意使執鞭之人,戲弄我等,以供婦人觀笑,是何道理?”郤克曰:“我等好意修聘,反被其辱;若不報此仇,非丈夫也!”行父等三人齊聲曰:“大夫若興師伐齊,我等奏過寡君,當傾國相助。
”郤克曰:“衆大夫果有同心,便當歃血為盟。
伐齊之日,有不竭力共事者,明神殛之!”四位大夫聚于一處,竟夜商量,直至天明,不辭齊侯。
竟自登車,命禦人星馳,各還本國而去。
國佐歎曰:“齊患自此始矣!”史臣有詩雲: 主賓相見敬為先,殘疾何當配執鞭? 台上笑聲猶未寂,四郊已報起烽煙。
是時魯卿東門仲遂,叔孫得臣俱卒。
季孫行父為正卿,執政當權。
自聘齊被笑而歸,誓欲報仇。
聞郤克請兵于晉侯,因與太傅士會主意不合,故晉侯未許,行父心下躁急,乃奏知宣公,使人往楚借兵。
值楚莊王旅病薨,世子審即位,時年才十歲,是為共王。
史臣有楚莊王贊雲: 于赫莊王,幹父之蠱;始不飛鳴,終能張
羊舌職對曰:“周諺有雲:‘察見淵魚者不祥,智料隐慝者有殃。
’恃郤雍一人之察,不可以盡群盜,而合群盜之力,反可以制郤雍,不死何為?”未及三日,郤雍偶行郊外,群盜數十人,合而攻之,割其頭以去。
荀林父憂憤成疾而死。
晉景公聞羊舌職之言,召而問曰:“子之料郤雍當矣!然弭盜何策?”羊舌職對曰:“夫以智禦智,如用石壓草,草必罅生。
以暴禁暴,如用石擊石,石必兩碎。
故弭盜之方,在乎化其心術,使知廉恥,非以多獲為能也。
君如擇朝中之善人,顯榮之于民上,彼不善者将自化,何盜之足患哉?”景公又問曰:“當今晉之善人,何者為最?卿試舉之。
”羊舌職曰:“無如士會。
其為人,言依于信,行依于義,和而不谄,廉而不矯,直而不亢,威而不猛。
君必用之。
”及士會定赤狄而還,晉景公獻狄俘于周,以士會之功,奏聞周定王。
定王賜士會以黻冕之服,位為上卿。
遂代林父之任,為中軍元帥,且加太傅之職,改封于範,是為範氏之始。
士會将緝盜科條,盡行除削,專以教化勸民為善。
于是奸民皆逃奔秦國,無一盜賊,晉國大治。
景公複有圖伯之意。
謀臣伯宗進曰:“先君文公,始盟踐土,列國景從。
襄公之世,猶受盟新城,未敢貳也。
自令狐失信,始絕秦歡。
及齊、宋弑逆,我不能讨,山東諸國,遂輕晉而附楚。
至救鄭無功,救宋不果,複失二國。
晉之宇下,惟衛、曹寥寥三四國耳。
夫齊、魯天下之望,君欲複盟主之業,莫如親齊、魯。
盍使人行聘于二國,以聯屬其情,而伺楚之間,可以得志。
”晉景公以為然,乃遣上軍元帥郤克,使魯及齊,厚其禮币。
卻說魯宣公以齊惠公定位之故,奉事惟謹,朝聘俱有常期。
至頃公無野嗣立,猶循舊規,未曾缺禮。
郤克至魯修聘,禮畢,辭欲往齊。
魯宣公亦當聘齊之期,乃使上卿季孫行父,同郤克一齊啟行。
方及齊郊,隻見衛上卿孫良夫,曹大夫公子首,也為聘齊來到。
四人相見,各道來由,不期而會,足見同志了。
四位大夫下了客館。
次日朝見,各緻主君之意。
禮畢,齊頃公看見四位大夫容貌,暗暗稱怪,道:“大夫請暫歸公館,即容設飨相待。
”四位大夫,退出朝門。
頃公入宮,見其母蕭太夫人,忍笑不住。
太夫人乃蕭君之女,嫁于齊惠公。
自惠公薨後,蕭夫人日夜悲泣。
頃公事母至孝,每事求悅其意,即闾巷中有可笑之事,亦必形容稱述,博其一啟顔也。
是日,頃公幹笑,不言其故。
蕭太夫人問曰:“外面有何樂事,而歡笑如此?”頃公對曰:“外面别無樂事,乃見一怪事耳!今有晉、魯、衛、曹四國,各遣大夫來聘。
晉大夫郤克,是個瞎子,隻有一隻眼光着看人。
魯大夫季孫行父,是個秃子,沒一根毛發。
衛大夫孫良夫,是個跛子,兩腳高低的。
曹公子首,是個駝背,兩眼觀地。
吾想生人抱疾,五形四體,不全者有之。
但四人各占一病,又同時至于吾國,堂上聚着一班鬼怪,豈不可笑?”蕭太夫人不信,曰:“吾欲一觀之可乎?”頃公曰:“使臣至國,公宴後,例有私享。
來日兒命設宴于後苑,諸大夫赴宴,必從崇台之下經過。
母親登于台上,張帷而竊觀之,有何難哉?” 話中略過公宴不題,單說私宴。
蕭太夫人已在崇台之上了。
舊例:使臣來到,凡車馬仆從,都是主國供應,以暫息客人之勞。
頃公主意,專欲發其母之一笑,乃于國中密選眇者、秃者、跛者、駝者各一人,使分禦四位大夫之車。
郤克眇,即用眇者為禦;行父秃,即用秃者為禦;孫良夫跛,即用跛者為禦;公子首駝,即用駝者為禦。
齊上卿國佐谏曰:“朝聘,國之大事。
賓主主敬,敬以成禮,不可戲也。
”頃公不聽。
車中兩眇,兩秃,雙駝,雙跛,行過台下,蕭夫人啟帷望見,不覺大笑,左右侍女,無不掩口,笑聲直達于外。
郤克初見禦者眇目,亦認為偶然,不以為怪。
及聞台上有婦女嬉笑之聲,心中大疑。
草草數杯,即忙起身,回至館舍,使人诘問:“台上何人?”“乃國母蕭太夫人也。
”須臾,魯、衛、曹三國使臣,皆來告訴郤克,言:“齊國故意使執鞭之人,戲弄我等,以供婦人觀笑,是何道理?”郤克曰:“我等好意修聘,反被其辱;若不報此仇,非丈夫也!”行父等三人齊聲曰:“大夫若興師伐齊,我等奏過寡君,當傾國相助。
”郤克曰:“衆大夫果有同心,便當歃血為盟。
伐齊之日,有不竭力共事者,明神殛之!”四位大夫聚于一處,竟夜商量,直至天明,不辭齊侯。
竟自登車,命禦人星馳,各還本國而去。
國佐歎曰:“齊患自此始矣!”史臣有詩雲: 主賓相見敬為先,殘疾何當配執鞭? 台上笑聲猶未寂,四郊已報起烽煙。
是時魯卿東門仲遂,叔孫得臣俱卒。
季孫行父為正卿,執政當權。
自聘齊被笑而歸,誓欲報仇。
聞郤克請兵于晉侯,因與太傅士會主意不合,故晉侯未許,行父心下躁急,乃奏知宣公,使人往楚借兵。
值楚莊王旅病薨,世子審即位,時年才十歲,是為共王。
史臣有楚莊王贊雲: 于赫莊王,幹父之蠱;始不飛鳴,終能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