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回 晉呂郤夜焚公宮 秦穆公再平晉亂
關燈
小
中
大
力過人,可邀與共事。
”使人招之,勃鞮随呼而至。
呂、郤告以焚宮之事,勃鞮欣然領命。
三人歃血為盟,約定二月晦日會齊,夜半一齊舉事。
呂、郤二人,各往封邑,暗集人衆。
不在話下。
卻說勃鞮雖然當面應承,心中不以為然,思量道:“當初奉獻公之命,去伐蒲城;又奉惠公所差,去刺重耳,這是桀犬吠堯,各為其主。
今日懷公已死,重耳即位,晉國方定,又幹此大逆無道之事,莫說重耳有天人之助,未必成事;縱使殺了重耳,他從亡許多豪傑,休想輕輕放過了我。
不如私下往新君處出首,把這話頭,反做個進身之階。
此計甚妙。
”又想:“自己是個有罪之人,不便直叩公宮。
”遂于深夜往見狐偃。
狐偃大驚,問曰:“汝得罪新君甚矣!不思遠引避禍,而夤夜至此何也?”勃鞮曰:“某之此來,正欲見新君,求國舅一引進耳!”狐偃曰:“汝見主公,乃自投死也。
”勃鞮曰:“某有機密事來告,欲救一國人性命,必面見主公,方可言之。
”狐偃遂引至公宮門首,偃叩門先入,見了文公,述勃鞮求見之語。
文公曰:“鞮有何事,救得一國人性命?此必托言求見,借舅氏作面情讨饒耳。
”狐偃曰:“‘刍荛之言,聖人擇焉。
’主公新立,正宜捐棄小忿,廣納忠告,不可拒之。
”文公意猶未釋。
乃使近侍傳語責之曰:“汝斬寡人之袂,此衣猶在,寡人每一見之寒心。
汝又至翟行刺寡人,惠公限汝三日起身,汝次日即行,幸我天命見佑,不遭毒手。
今寡人入國,汝有何面目來見?可速逃遁,遲則執汝付刑矣!”勃鞮呵呵大笑曰:“主公在外奔走十九年,世情尚未熟透耶?先君獻公,與君父子;惠公,則君之弟也。
父仇其子,弟仇其兄,況勃鞮乎?勃鞮小臣,此時惟知有獻、惠,安知有君哉?昔管仲為公子糾射桓公中其鈎,桓公用之,遂伯天下。
如君所見,将修射鈎之怨,而失盟主之業矣。
不見臣,不為臣損,但恐臣去,而君之禍不遠也。
”狐偃奏曰:“勃鞮必有所聞而來,君必見之。
”文公乃召勃鞮入宮。
勃鞮并不謝罪,但再拜口稱:“賀喜!”文公曰:“寡人嗣位久矣,汝今日方稱賀,不已晚乎?”勃鞮對曰:“君雖即位,未足賀也。
得勃鞮,此位方穩,乃可賀耳!”文公怪其言,屏開左右,願聞其說。
勃鞮将呂、郤之謀,如此恁般,細述一遍:“今其黨布滿城中,二賊又往封邑聚兵。
主公不若乘間與狐國舅微服出城,往秦國起兵,方可平此難也。
臣請留此,為誅二賊之内應。
”狐偃曰:“事已迫矣!臣請從行。
國中之事,子餘必能料理。
”文公叮囑勃鞮:“凡事留心,當有重賞!”勃鞮叩首辭出。
文公與狐偃商議了多時,使狐偃預備溫車于宮之後門,隻用數人相随。
文公召心腹内侍,吩咐如此如此,不可洩漏。
是晚,依舊如常就寝。
至五鼓,托言感寒疾腹病,使小内侍執燈如廁,遂出後門,與狐偃登車出城而去。
次早,宮中俱傳主公有病,各來寝室問安,俱辭不見。
宮中無有知其出外者。
天明,百官齊集朝門,不見文公視朝,來至公宮詢問。
隻見朱扉雙閉,門上挂着一面免朝牌,守門者曰:“主公夜來偶染寒疾,不能下床。
直待三月朔視朝,方可接見列位也。
”趙衰曰:“主公新立,百事未舉,忽有此疾,正是‘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
’”衆人信以為真,各各歎息而走。
呂、郤二人聞知文公患病不出,直至三月朔方才視朝,暗暗歡喜曰:“天教我殺重耳也!” 且說晉文公、狐偃潛行,離了晉界,直入秦邦,遣人緻密書于秦穆公,約于王城相會。
穆公聞晉侯微行來到,心知國中有變。
乃托言出獵,即日命駕,竟至王城來會晉侯。
相見之間,說明來意。
穆公笑曰:“天命已定,呂、郤輩何能為哉?吾料子餘諸人,必能辦賊,君勿慮也!”乃遣大将公孫枝屯兵河口,打探绛都消息,便宜行事。
晉侯權住王城。
卻說勃鞮恐呂、郤二人見疑,數日前,便寄宿于郤芮之家,假作商量。
至二月晦日,勃鞮說郤芮曰:“主公約來早視朝,想病當小愈。
宮中火起,必然出外。
呂大夫守住前門,郤大夫守住後門,我領家衆據朝門,以遏救火之人。
重耳雖插翅難逃也!”郤芮以為然,
”使人招之,勃鞮随呼而至。
呂、郤告以焚宮之事,勃鞮欣然領命。
三人歃血為盟,約定二月晦日會齊,夜半一齊舉事。
呂、郤二人,各往封邑,暗集人衆。
不在話下。
卻說勃鞮雖然當面應承,心中不以為然,思量道:“當初奉獻公之命,去伐蒲城;又奉惠公所差,去刺重耳,這是桀犬吠堯,各為其主。
今日懷公已死,重耳即位,晉國方定,又幹此大逆無道之事,莫說重耳有天人之助,未必成事;縱使殺了重耳,他從亡許多豪傑,休想輕輕放過了我。
不如私下往新君處出首,把這話頭,反做個進身之階。
此計甚妙。
”又想:“自己是個有罪之人,不便直叩公宮。
”遂于深夜往見狐偃。
狐偃大驚,問曰:“汝得罪新君甚矣!不思遠引避禍,而夤夜至此何也?”勃鞮曰:“某之此來,正欲見新君,求國舅一引進耳!”狐偃曰:“汝見主公,乃自投死也。
”勃鞮曰:“某有機密事來告,欲救一國人性命,必面見主公,方可言之。
”狐偃遂引至公宮門首,偃叩門先入,見了文公,述勃鞮求見之語。
文公曰:“鞮有何事,救得一國人性命?此必托言求見,借舅氏作面情讨饒耳。
”狐偃曰:“‘刍荛之言,聖人擇焉。
’主公新立,正宜捐棄小忿,廣納忠告,不可拒之。
”文公意猶未釋。
乃使近侍傳語責之曰:“汝斬寡人之袂,此衣猶在,寡人每一見之寒心。
汝又至翟行刺寡人,惠公限汝三日起身,汝次日即行,幸我天命見佑,不遭毒手。
今寡人入國,汝有何面目來見?可速逃遁,遲則執汝付刑矣!”勃鞮呵呵大笑曰:“主公在外奔走十九年,世情尚未熟透耶?先君獻公,與君父子;惠公,則君之弟也。
父仇其子,弟仇其兄,況勃鞮乎?勃鞮小臣,此時惟知有獻、惠,安知有君哉?昔管仲為公子糾射桓公中其鈎,桓公用之,遂伯天下。
如君所見,将修射鈎之怨,而失盟主之業矣。
不見臣,不為臣損,但恐臣去,而君之禍不遠也。
”狐偃奏曰:“勃鞮必有所聞而來,君必見之。
”文公乃召勃鞮入宮。
勃鞮并不謝罪,但再拜口稱:“賀喜!”文公曰:“寡人嗣位久矣,汝今日方稱賀,不已晚乎?”勃鞮對曰:“君雖即位,未足賀也。
得勃鞮,此位方穩,乃可賀耳!”文公怪其言,屏開左右,願聞其說。
勃鞮将呂、郤之謀,如此恁般,細述一遍:“今其黨布滿城中,二賊又往封邑聚兵。
主公不若乘間與狐國舅微服出城,往秦國起兵,方可平此難也。
臣請留此,為誅二賊之内應。
”狐偃曰:“事已迫矣!臣請從行。
國中之事,子餘必能料理。
”文公叮囑勃鞮:“凡事留心,當有重賞!”勃鞮叩首辭出。
文公與狐偃商議了多時,使狐偃預備溫車于宮之後門,隻用數人相随。
文公召心腹内侍,吩咐如此如此,不可洩漏。
是晚,依舊如常就寝。
至五鼓,托言感寒疾腹病,使小内侍執燈如廁,遂出後門,與狐偃登車出城而去。
次早,宮中俱傳主公有病,各來寝室問安,俱辭不見。
宮中無有知其出外者。
天明,百官齊集朝門,不見文公視朝,來至公宮詢問。
隻見朱扉雙閉,門上挂着一面免朝牌,守門者曰:“主公夜來偶染寒疾,不能下床。
直待三月朔視朝,方可接見列位也。
”趙衰曰:“主公新立,百事未舉,忽有此疾,正是‘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
’”衆人信以為真,各各歎息而走。
呂、郤二人聞知文公患病不出,直至三月朔方才視朝,暗暗歡喜曰:“天教我殺重耳也!” 且說晉文公、狐偃潛行,離了晉界,直入秦邦,遣人緻密書于秦穆公,約于王城相會。
穆公聞晉侯微行來到,心知國中有變。
乃托言出獵,即日命駕,竟至王城來會晉侯。
相見之間,說明來意。
穆公笑曰:“天命已定,呂、郤輩何能為哉?吾料子餘諸人,必能辦賊,君勿慮也!”乃遣大将公孫枝屯兵河口,打探绛都消息,便宜行事。
晉侯權住王城。
卻說勃鞮恐呂、郤二人見疑,數日前,便寄宿于郤芮之家,假作商量。
至二月晦日,勃鞮說郤芮曰:“主公約來早視朝,想病當小愈。
宮中火起,必然出外。
呂大夫守住前門,郤大夫守住後門,我領家衆據朝門,以遏救火之人。
重耳雖插翅難逃也!”郤芮以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