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回 晉呂郤夜焚公宮 秦穆公再平晉亂
關燈
小
中
大
,一一取回;複向河設誓曰:“孤返國,若忘了舅氏之勞,不與同心共政者,子孫不昌!”即取白璧投之于河曰:“河伯為盟證也!”時介子推在他船中,聞重耳與狐偃立盟,笑曰:“公子之歸,乃天意也,子犯欲竊以為己功乎?此等貪圖富貴之輩,吾羞與同朝!”自此有栖隐之意。
重耳濟了黃河,東行至于令狐,其宰鄧惛,發兵登城拒守。
秦兵圍之。
丕豹奮勇先登,遂破其城,獲鄧惛斬之。
桑泉、臼衰,望風迎降。
晉懷公聞諜報大驚,悉起境内車乘甲兵,命呂省為大将,郤芮副之,屯于廬柳,以拒秦兵,畏秦之強,不敢交戰。
公子絷乃為秦穆公書,使人送呂、郤軍中。
略曰: 寡人之為德于晉,可謂至矣。
父子背恩,視秦如仇,寡人忍其父,不能複忍其子。
今公子重耳,賢德著聞,多士為輔,天人交助,内外歸心。
寡人親率大軍,屯于河上,命絷護送公子歸晉,主其社稷。
子大夫若能别識賢愚,倒戈來迎,轉禍為福,在此一舉! 呂、郤二人覽書,半晌不語。
欲接戰,誠恐敵不過秦兵,又如龍門山故事;欲迎降,又恐重耳記着前仇,将他償裡克、丕鄭之命。
躊躇了多時,商量出一個計較來。
乃答書于公子絷,其略雲: 某等自知獲罪公子,不敢釋甲:然翼戴公子,實某等之願也!倘得與從亡諸子,共矢天日,各無相害,子大夫任其無咎,敢不如命。
公子絷讀其回書,已識透其狐疑之意。
乃單車造于廬柳,來見呂、郤。
呂、郤欣然出迎,告以衷腹曰:“某等非不欲迎降,懼公子不能相容,欲以盟為信耳。
”絷曰:“大夫若退軍于西北,絷将以大夫之誠,告于公子,而盟可成也。
”呂、郤應諾,候公子絷别去,即便出令,退屯于郇城。
重耳使狐偃同公子絷至郇城,與呂、郤相會。
是日,刑牲歃血,立誓共扶重耳為君,各無二心。
盟訖,即遣人相随狐偃至臼衰,迎接重耳到郇城大軍之中,發号施令。
懷公不見呂、郤捷音,使寺人勃鞮至晉軍催戰。
行至中途,聞呂、郤退軍郇城,與狐偃、公子絷講和,叛了懷公,迎立重耳,慌忙回報。
懷公大驚,急集郤步揚、韓簡、栾枝、士會等一班朝臣計議。
那一班朝臣,都是向着公子重耳的,平昔見懷公專任呂、郤,心中不忿:“今呂、郤等尚且背叛,事到臨頭,召我等何用。
”一個個托辭,有推病的,有推事的,沒半個肯上前。
懷公歎了一口氣道:“孤不該私自逃回,失了秦歡,以緻如此!”勃鞮奏曰:“群臣私約共迎新君,主公不可留矣!臣請為禦,暫适高梁避難,再作區處。
” 不說懷公出奔高梁。
再說公子重耳,因呂、郤遣人來迎,遂入晉軍。
呂省、郤芮叩首謝罪,重耳将好言撫慰,趙衰、臼季等從亡諸臣,各各相見,吐露心腹,共保無虞。
呂、郤大悅,乃奉重耳入曲沃城中,朝于武公之廟。
绛都舊臣,栾枝、郤溱為首,引着士會、舟之僑、羊舌職、荀林父,先蔑、箕鄭、先都等三十馀人,俱至曲沃迎駕。
郤步揚、梁繇靡、韓簡、家仆徒等,另做一班,俱往绛都郊外邀接。
重耳入绛城即位,是為文公,按重耳四十三歲奔翟,五十五歲适齊,六十一歲适秦,及複國為君,年已六十二歲矣。
文公既立,遣人至高梁,刺殺懷公。
子圉自去年九月嗣位,至今年二月被殺,首尾為君,不滿六個月。
哀哉!寺人勃鞮收而葬之,然後逃回。
不在話下。
卻說文公宴勞秦将公子絷等,厚犒其軍。
有丕豹哭拜于地,請改葬其父丕鄭。
文公許之。
文公欲留用丕豹,豹辭曰:“臣已委質于秦庭,不敢事二君也。
”乃随公子絷到河西,回複秦穆公,穆公班師回國。
史臣有詩美秦穆公雲: 辚辚車騎過河東,龍虎乘時氣象雄; 假使雍州無義旅,縱然多助怎成功? 卻說呂省、郤芮迫于秦勢,雖然一時迎降,心中疑慮,到底不能釋然,對着趙衰、臼季諸人,未免有慚愧之意。
又見文公即位數日,并不曾爵一有功,戮一有罪,舉動不測,懷疑益甚。
乃相與計較,欲率家甲造反,焚燒公宮,弑了重耳,别立他公子為君。
思想:“在朝無可與商者。
惟寺人勃鞮,乃重耳之深仇,今重耳即位,勃鞮必然懼誅,此人膽
重耳濟了黃河,東行至于令狐,其宰鄧惛,發兵登城拒守。
秦兵圍之。
丕豹奮勇先登,遂破其城,獲鄧惛斬之。
桑泉、臼衰,望風迎降。
晉懷公聞諜報大驚,悉起境内車乘甲兵,命呂省為大将,郤芮副之,屯于廬柳,以拒秦兵,畏秦之強,不敢交戰。
公子絷乃為秦穆公書,使人送呂、郤軍中。
略曰: 寡人之為德于晉,可謂至矣。
父子背恩,視秦如仇,寡人忍其父,不能複忍其子。
今公子重耳,賢德著聞,多士為輔,天人交助,内外歸心。
寡人親率大軍,屯于河上,命絷護送公子歸晉,主其社稷。
子大夫若能别識賢愚,倒戈來迎,轉禍為福,在此一舉! 呂、郤二人覽書,半晌不語。
欲接戰,誠恐敵不過秦兵,又如龍門山故事;欲迎降,又恐重耳記着前仇,将他償裡克、丕鄭之命。
躊躇了多時,商量出一個計較來。
乃答書于公子絷,其略雲: 某等自知獲罪公子,不敢釋甲:然翼戴公子,實某等之願也!倘得與從亡諸子,共矢天日,各無相害,子大夫任其無咎,敢不如命。
公子絷讀其回書,已識透其狐疑之意。
乃單車造于廬柳,來見呂、郤。
呂、郤欣然出迎,告以衷腹曰:“某等非不欲迎降,懼公子不能相容,欲以盟為信耳。
”絷曰:“大夫若退軍于西北,絷将以大夫之誠,告于公子,而盟可成也。
”呂、郤應諾,候公子絷别去,即便出令,退屯于郇城。
重耳使狐偃同公子絷至郇城,與呂、郤相會。
是日,刑牲歃血,立誓共扶重耳為君,各無二心。
盟訖,即遣人相随狐偃至臼衰,迎接重耳到郇城大軍之中,發号施令。
懷公不見呂、郤捷音,使寺人勃鞮至晉軍催戰。
行至中途,聞呂、郤退軍郇城,與狐偃、公子絷講和,叛了懷公,迎立重耳,慌忙回報。
懷公大驚,急集郤步揚、韓簡、栾枝、士會等一班朝臣計議。
那一班朝臣,都是向着公子重耳的,平昔見懷公專任呂、郤,心中不忿:“今呂、郤等尚且背叛,事到臨頭,召我等何用。
”一個個托辭,有推病的,有推事的,沒半個肯上前。
懷公歎了一口氣道:“孤不該私自逃回,失了秦歡,以緻如此!”勃鞮奏曰:“群臣私約共迎新君,主公不可留矣!臣請為禦,暫适高梁避難,再作區處。
” 不說懷公出奔高梁。
再說公子重耳,因呂、郤遣人來迎,遂入晉軍。
呂省、郤芮叩首謝罪,重耳将好言撫慰,趙衰、臼季等從亡諸臣,各各相見,吐露心腹,共保無虞。
呂、郤大悅,乃奉重耳入曲沃城中,朝于武公之廟。
绛都舊臣,栾枝、郤溱為首,引着士會、舟之僑、羊舌職、荀林父,先蔑、箕鄭、先都等三十馀人,俱至曲沃迎駕。
郤步揚、梁繇靡、韓簡、家仆徒等,另做一班,俱往绛都郊外邀接。
重耳入绛城即位,是為文公,按重耳四十三歲奔翟,五十五歲适齊,六十一歲适秦,及複國為君,年已六十二歲矣。
文公既立,遣人至高梁,刺殺懷公。
子圉自去年九月嗣位,至今年二月被殺,首尾為君,不滿六個月。
哀哉!寺人勃鞮收而葬之,然後逃回。
不在話下。
卻說文公宴勞秦将公子絷等,厚犒其軍。
有丕豹哭拜于地,請改葬其父丕鄭。
文公許之。
文公欲留用丕豹,豹辭曰:“臣已委質于秦庭,不敢事二君也。
”乃随公子絷到河西,回複秦穆公,穆公班師回國。
史臣有詩美秦穆公雲: 辚辚車騎過河東,龍虎乘時氣象雄; 假使雍州無義旅,縱然多助怎成功? 卻說呂省、郤芮迫于秦勢,雖然一時迎降,心中疑慮,到底不能釋然,對着趙衰、臼季諸人,未免有慚愧之意。
又見文公即位數日,并不曾爵一有功,戮一有罪,舉動不測,懷疑益甚。
乃相與計較,欲率家甲造反,焚燒公宮,弑了重耳,别立他公子為君。
思想:“在朝無可與商者。
惟寺人勃鞮,乃重耳之深仇,今重耳即位,勃鞮必然懼誅,此人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