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回 衛侯朔抗王入國 齊襄公出獵遇鬼

關燈
納之,何為不順?”子突曰:“黔牟之立,已禀王命。

    既立黔牟,必廢子朔。

    二公不以王命為順,而以納諸侯為順,誠突所不解也!”虢公曰:“兵戎大事,量力而行。

    王室不振,已非一日。

    伐鄭之役,先王親在軍中,尚中祝聃之矢。

    至今兩世,未能問罪。

    況四國之力,十倍于鄭。

    孤軍赴援,如以卵抵石,徒自亵威,何益于事?”子突曰:“天下之事,理勝力為常,力勝理為變。

    王命所在,理所萃也。

    一時之強弱在力,千古之勝負在理。

    若蔑理而可以得志,無一人起而問之,千古是非,從此颠倒,天下不複有王矣!諸公亦何面目号為王朝卿士乎?”虢公不能答。

    周公曰:“倘今日興救衛之師,汝能任其事否?”子突曰:“九伐之法,司馬掌之。

    突位微才劣,誠非其任。

    必無人肯往,突不敢愛死,願代司馬一行。

    ”周公又曰:“汝救衛,能保必勝乎?”子突曰:“突今日出師,已據勝理。

    若以文、武、宣;平之靈,仗義執言,四國悔罪,王室之福。

    非突敢必也。

    ”大夫富辰曰:“突言甚壯,可令一往,亦使天下知王室有人。

    ”周王從之。

    乃先遣甯跪,歸報衛國,王師随後起行。

     卻說周、虢二公,忌子突之成功,僅給戎車二百乘。

    子突并不推诿,告于太廟而行。

    時五國之師,已至衛城下,攻圍甚急。

    公子洩、公子職晝夜巡守,懸望王朝大兵解圍。

    誰知子突兵微将寡,怎當五國如虎之衆?不等子突安營,大殺一場,二百乘兵車,如湯潑雪。

    子突歎曰:“吾奉王命而戰死,不失為忠義之鬼也!”乃手殺數十人,然後自刎而亡。

    髯翁有詩贊曰: 雖然隻旅未成功,王命昭昭耳目中。

     見義勇為真漢子,莫将成敗論英雄! 衛國守城軍士,聞王師已敗,先自奔竄。

    齊兵首先登城,四國繼之,砍開城門,放衛侯朔入城。

    公子洩、公子職同甯跪收拾散兵,擁公子黔牟出走。

    正遇魯兵,又殺一場。

    甯跪奪路先奔,三公子俱被魯兵所擒。

    甯跪知力不能救,歎口氣,奔往秦國逃難去訖。

    魯侯将三公子獻俘于衛,衛不敢決,轉獻于齊。

    齊襄公喝教刀斧手,将洩、職二公子斬訖。

    公子黔牟是周王之婿,于齊有連襟之情,赦之不誅,放歸于周。

    衛侯朔鳴鐘擊鼓,重登侯位。

    将府庫所藏寶玉,厚賂齊襄公。

    襄公曰:“魯侯擒三公子,其勞不淺!”乃以所賂之半,分贈魯侯。

    複使衛侯另出器賄,散于宋、陳、蔡三國。

    此周莊王九年之事。

     卻說齊襄公自敗子突,放黔牟之後,誠恐周王來讨,乃使大夫連稱為将軍,管至父為副,領兵戍葵邱,以遏東南之路。

    二将臨行,請于襄公曰:“戍守勞苦,臣不敢辭,以何期為滿?”時襄公方食瓜,乃曰:“今此瓜熟之時,明歲瓜再熟,當遣人代汝。

    ”二将往葵邱駐紮,不覺一年光景。

    忽一日,戍卒進瓜嘗新。

    二将想起瓜熟之約:“此時正該交代,如何主公不遣人來?”特地差心腹往國中探信,聞齊侯在谷城與文姜歡樂,有一月不回。

    連稱大怒曰:“王姬薨後,吾妹當為繼室。

    無道昏君,不顧倫理,在外日事淫媟。

    使吾等暴露邊鄙。

    吾必殺之!”謂管至父曰:“汝可助吾一臂。

    ”管至父曰:“及瓜而代,主公所親許也。

    恐其忘之,不如請代。

    請而不許,軍心胥怨,乃可用也。

    ”連稱曰:“善。

    ”乃使人獻瓜于襄公,因求交代。

    襄公怒曰:“代出孤意,奈何請耶?再候瓜一熟可也。

    ”使人回報,連稱恨恨不已。

    謂管至父曰:“今欲行大事,計将安出?”至父曰:“凡舉事必先有所奉,然後成。

    公孫無知,乃公子夷仲年之子。

    先君僖公以同母之故,寵愛仲年,并愛無知。

    從幼畜養宮中,衣服禮數,與世子無别。

    自主公即位,因無知向在宮中,與主公角力,無知足勾主公仆地,主公不悅。

    一日,無知又與大夫雍廪争道,主公怒其不遜,遂疏黜之,品秩裁減大半。

    無知銜恨于心久矣,每思作亂,恨無幫手。

    我等不若密通無知,内應外合,事可必濟。

    ”連稱曰:“當于何時?”管至父曰:“主上性喜用兵,又好遊獵,如猛虎離穴,易為制耳。

    但得預聞出外之期,方不失機會也。

    ”連稱曰:“吾妹在宮中,失寵于主公,亦懷怨望。

    今囑無知陰與吾妹合計,伺主公之間隙,星夜相聞,可無誤事。

    ”于是再遣心腹,緻書于公孫無知。

    書曰: 賢公孫受先公如嫡之寵,一旦削奪,行路之人,皆為不平。

    況君淫昏日甚,政令無常。

    葵邱久戍,及瓜不代,三軍之士,憤憤思亂。

    如有間可圖,稱等願效犬馬,竭力推戴。

    稱之從妹,在宮失寵銜怨,天助公孫以内應之資,機不可失! 公孫無知得書大喜,即複書曰: 天厭淫人,以啟将軍之衷,敬佩衷言,遲疾奉報。

     無知陰使女侍通信于連妃,且以連稱之書示之:“若事成之日,當立為夫人。

    ”連妃許之。

     周莊王十一年冬十月,齊襄公知姑棼之野有山名貝邱,禽獸所聚,可以遊獵。

    乃預戒徒人費等,整頓車徒,将以次月往彼田狩。

    連妃遣宮人送信于公孫無知。

    無知星夜傳信葵邱,通知連、管二将軍,約定十一月初旬,一齊舉事。

    連稱曰:“主上出獵,國中空虛,吾等率兵直入都門,擁立公孫,何如?”管至父曰:“主上睦于鄰國,若乞師來讨,何以禦之?不若伏兵于姑棼,先殺昏君,然後奉公孫即位。

    事可萬全也。

    ”那時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