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九回 劉嶽荥陽退石生
關燈
小
中
大
生進止何如,再作道理。
”于是賞兵紮下,隻差人報捷入長安。
卻說石生飛使先到襄國奏上求救表章,趙主勒看之大怒曰:“叵耐長安劉趙奪我功績,殺我軍兵。
何人領兵前去救助石生,以報此恨?”石虎攘臂向前曰:“待兒帶一哨人馬,徑從荥陽擒拿劉嶽、李矩以取其地,管教唱凱而回。
”石勒聽言大喜,即命石虎為督帥,統領石闵、石堪、朱保、魏?為前部,呼延谟、支屈六、石匆等為後部,點兵十萬,往救石生。
石虎與衆望荥陽而進。
劉嶽每日使人察探後趙消息,忽然報到,言:“石虎領兵十萬來至,可急打點。
”劉嶽聽說,聚衆議曰:“石虎此來,其鋒必盛。
須當去會李矩、郭默,一同協力相助,方可與敵。
”呼延谟曰:“一邊遣人去會,一邊領兵前途阻住,莫使入界。
”劉嶽然議,即便移兵出界。
行不十馀裡,後趙之兵旗幡亂舞,卷地而至。
嶽将人馬紮下,布擺伺候。
石虎見有阻兵,即于對面排陣。
三通鼓罷,兩扇旗開,石虎當先叫曰:“劉家賊将昨以詭計殺敗我兵,今日大都督親來在此,好好下馬受死,免禍軍人。
”劉嶽曰:“昨者石生不明進退,以緻大敗。
今你複又妄來,獨不記河東之日乎?”石虎怒曰:“汝曹無能及吾十合,敢此妄說?今日生擒賊子,方知我季龍将軍手段!”拍馬舞刀殺出。
劉将呼延谟挺槍接戰。
二人一回一合,鬥了半個時辰,呼延谟一槍刺中石虎衣幅,抽之不轉,反被石虎跻上,一刀斬于馬下。
劉嶽見谟被砍首級回陣,随後趕去報仇。
石虎不曾顧看,徑進門旗。
嶽馬至近,石家老将呼延模慌忙挺槍來拒。
戰不五合,亦為劉嶽砍翻下馬。
方欲找首,隻見趙兵呼叫石虎,虎回頭一看,雙眉倒豎,兩目橫睜,怒揮大刀忿砍而進,劉嶽遂與交戰。
二人各喝:“不許歇息,盡見本事,都在今日!”于是一連鬥上了七十馀合,并無退意。
石闵放馬出助,劉震抵住。
石堪又到,震退入陣。
劉嶽見之,帶馬落荒而去。
石虎獨自追趕,卻好李矩當先兵到,諸将在後,矩乃少住。
石虎看見荥陽旗号,遂撇劉嶽,直取李矩。
矩慌,隻得抵敵,知虎英勇,奮力而戰,不及二十合,矩漸遮攔不住,将欲退走。
卻好郭默趕到,石虎即與郭默又戰,二十合之内,被石虎一刀砍中腿上,甲為砍壞,默負痛而走。
石虎徑沖入陣,欲斬郭默。
一将厲聲叫曰:“破胡大将軍馬志高在此,不得無禮!”石虎聽言不答,怒揮大刀便砍,馬尚以鞭稍架住。
二人酣戰上五十馀合,不分勝敗。
石堪、石瞻恐虎戰久有失,雙馬出助,矩将張肇、範勝、江霸、李鑫亦皆向前截住,石闵、朱保、魏¨、石匆等催兵擁進,矩乃大敗,奔回荥陽。
劉嶽知石虎兵盛,亦與石琮等退入荥陽,協助李、郭共守。
石虎乘勝進兵圍城,石生亦至。
劉嶽遣使連夜上長安求救。
西趙主劉曜見本大驚,慌聚衆臣商議,欲起大兵親救劉、李,以争荥陽。
遊子遠谏曰:“國内災異不祥,聖駕不可妄動。
前者未央宮上一奇鳥,人目長尾,五色有彩,高大五尺,生五子而出五雛。
人言是鳳。
後來平陳安,服楊難,降張茂,亦可雲瑞矣。
今者五雛一夕皆死,母鳥悲鳴五日,不食亦死,此一不祥也。
大風驟雨轟雷猛雹,三日不止,城裡城外,打死人民近萬,壽陵崩壞,二不祥也。
陛下诏令壽陵前栽植樹木,今盡枯死,三不祥也。
上邽劉襲軍營之中,馬生兩角,四不祥也。
長安三月,日酷如火,人畜大疫,此乃春夏反常,五不祥也。
姜、關、遊、楊諸哲人遁去,連喪大将數員,是皆不吉。
正宜省身修德,守國保民,以禳天災,不可與石趙結冤,以構仇怨。
宜修書通好,召回劉嶽,方可以轉禍為福也。
否則石趙勢焰不忝于關中,恐此事一時難息。
”劉曜不聽,強語谕衆曰:“鳳鳥雖亡,荥陽來附。
姜、關雖去,吾兒還歸,勇略邁于數人,何懼石勒?”即封劉胤為正先鋒,平先為副先鋒,劉貢、呂中伯領左軍,康平、呼延瑜領右軍,河西降将張阆、辛晏為後軍,秦州降将張選、辛滔為救應使,以劉雅、劉黑共總中軍,親自救援荥陽。
留遊子遠、劉綏、蔔泰、蔣英、辛恕、喬泰、梁胥、朱紀等,輔太子劉熙監國。
趙主曜自将大兵二十萬,直出潼關以退石虎。
未知此回二趙争衡,勝敗若何。
後人有詩一首歎曰: 勒圖吞并寇荥陽,曜信奸投起禍殃。
因争此地傷多命,至今名作殺人場。
”于是賞兵紮下,隻差人報捷入長安。
卻說石生飛使先到襄國奏上求救表章,趙主勒看之大怒曰:“叵耐長安劉趙奪我功績,殺我軍兵。
何人領兵前去救助石生,以報此恨?”石虎攘臂向前曰:“待兒帶一哨人馬,徑從荥陽擒拿劉嶽、李矩以取其地,管教唱凱而回。
”石勒聽言大喜,即命石虎為督帥,統領石闵、石堪、朱保、魏?為前部,呼延谟、支屈六、石匆等為後部,點兵十萬,往救石生。
石虎與衆望荥陽而進。
劉嶽每日使人察探後趙消息,忽然報到,言:“石虎領兵十萬來至,可急打點。
”劉嶽聽說,聚衆議曰:“石虎此來,其鋒必盛。
須當去會李矩、郭默,一同協力相助,方可與敵。
”呼延谟曰:“一邊遣人去會,一邊領兵前途阻住,莫使入界。
”劉嶽然議,即便移兵出界。
行不十馀裡,後趙之兵旗幡亂舞,卷地而至。
嶽将人馬紮下,布擺伺候。
石虎見有阻兵,即于對面排陣。
三通鼓罷,兩扇旗開,石虎當先叫曰:“劉家賊将昨以詭計殺敗我兵,今日大都督親來在此,好好下馬受死,免禍軍人。
”劉嶽曰:“昨者石生不明進退,以緻大敗。
今你複又妄來,獨不記河東之日乎?”石虎怒曰:“汝曹無能及吾十合,敢此妄說?今日生擒賊子,方知我季龍将軍手段!”拍馬舞刀殺出。
劉将呼延谟挺槍接戰。
二人一回一合,鬥了半個時辰,呼延谟一槍刺中石虎衣幅,抽之不轉,反被石虎跻上,一刀斬于馬下。
劉嶽見谟被砍首級回陣,随後趕去報仇。
石虎不曾顧看,徑進門旗。
嶽馬至近,石家老将呼延模慌忙挺槍來拒。
戰不五合,亦為劉嶽砍翻下馬。
方欲找首,隻見趙兵呼叫石虎,虎回頭一看,雙眉倒豎,兩目橫睜,怒揮大刀忿砍而進,劉嶽遂與交戰。
二人各喝:“不許歇息,盡見本事,都在今日!”于是一連鬥上了七十馀合,并無退意。
石闵放馬出助,劉震抵住。
石堪又到,震退入陣。
劉嶽見之,帶馬落荒而去。
石虎獨自追趕,卻好李矩當先兵到,諸将在後,矩乃少住。
石虎看見荥陽旗号,遂撇劉嶽,直取李矩。
矩慌,隻得抵敵,知虎英勇,奮力而戰,不及二十合,矩漸遮攔不住,将欲退走。
卻好郭默趕到,石虎即與郭默又戰,二十合之内,被石虎一刀砍中腿上,甲為砍壞,默負痛而走。
石虎徑沖入陣,欲斬郭默。
一将厲聲叫曰:“破胡大将軍馬志高在此,不得無禮!”石虎聽言不答,怒揮大刀便砍,馬尚以鞭稍架住。
二人酣戰上五十馀合,不分勝敗。
石堪、石瞻恐虎戰久有失,雙馬出助,矩将張肇、範勝、江霸、李鑫亦皆向前截住,石闵、朱保、魏¨、石匆等催兵擁進,矩乃大敗,奔回荥陽。
劉嶽知石虎兵盛,亦與石琮等退入荥陽,協助李、郭共守。
石虎乘勝進兵圍城,石生亦至。
劉嶽遣使連夜上長安求救。
西趙主劉曜見本大驚,慌聚衆臣商議,欲起大兵親救劉、李,以争荥陽。
遊子遠谏曰:“國内災異不祥,聖駕不可妄動。
前者未央宮上一奇鳥,人目長尾,五色有彩,高大五尺,生五子而出五雛。
人言是鳳。
後來平陳安,服楊難,降張茂,亦可雲瑞矣。
今者五雛一夕皆死,母鳥悲鳴五日,不食亦死,此一不祥也。
大風驟雨轟雷猛雹,三日不止,城裡城外,打死人民近萬,壽陵崩壞,二不祥也。
陛下诏令壽陵前栽植樹木,今盡枯死,三不祥也。
上邽劉襲軍營之中,馬生兩角,四不祥也。
長安三月,日酷如火,人畜大疫,此乃春夏反常,五不祥也。
姜、關、遊、楊諸哲人遁去,連喪大将數員,是皆不吉。
正宜省身修德,守國保民,以禳天災,不可與石趙結冤,以構仇怨。
宜修書通好,召回劉嶽,方可以轉禍為福也。
否則石趙勢焰不忝于關中,恐此事一時難息。
”劉曜不聽,強語谕衆曰:“鳳鳥雖亡,荥陽來附。
姜、關雖去,吾兒還歸,勇略邁于數人,何懼石勒?”即封劉胤為正先鋒,平先為副先鋒,劉貢、呂中伯領左軍,康平、呼延瑜領右軍,河西降将張阆、辛晏為後軍,秦州降将張選、辛滔為救應使,以劉雅、劉黑共總中軍,親自救援荥陽。
留遊子遠、劉綏、蔔泰、蔣英、辛恕、喬泰、梁胥、朱紀等,輔太子劉熙監國。
趙主曜自将大兵二十萬,直出潼關以退石虎。
未知此回二趙争衡,勝敗若何。
後人有詩一首歎曰: 勒圖吞并寇荥陽,曜信奸投起禍殃。
因争此地傷多命,至今名作殺人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