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七回 周光斬錢鳳歸正

關燈
厲切責卻之。

    大約以端正導人而已。

    忽日出巡下縣,遙見有人持稻一把,尚未成熟。

    侃令喚近前問曰:“将何所用?”其人僞對曰:“行于道上,所見拾取之者。

    ”侃怒喝曰:“汝懶不佃作而竊偷人青稻,何得妄言?”命笞而責之。

    州裡百姓無不驚畏,勤于農作。

    自是家給人足,夜不閉戶,皆陶公以政訓化之功也。

    晉太興三年,司徒王導得疾,經月不瘳,心甚憂懼。

    從事李仁曰:“今嵩山上有一道者,名戴洋,字汪度。

    十二歲時遇疫病死,五日而複活,謂其父兄曰:‘吾昨為天帝召,充凡藏吏,授以符箓。

    給使從持幢幡引上蓬萊、昆侖、積石、大室、恒、廬、衡、華、嵩、岱等山。

    既而回宮,使者曰:“諸山守神有言,此子未滿塵凡之數,宜且遣回,待其再來參補。

    ”帝乃命我拜玄女為母,而令還陽。

    路上又遇一老人曰:“汝後當得道為真人。

    ”賜書一冊歸讀。

    ’及長,善風角,通玄微之術,無不先知,極其靈驗。

    中州人敬信如神。

    前在祖約部下,使之占事,毫發不差。

    祖約不能從其言,洋遂辭去。

    約果失河南之地。

    今丞相有貴恙,何不遣人召來詢問,吉兇可預曉矣。

    ”導曰:“既有此等高人,何不早言?煩卿親去,為吾尋之。

    ”李仁領導之命,徑往嵩山去訪戴洋,星夜而行。

    到時卻好洋在山中,仁入谒見,言告其因。

    洋曰:“貧道久謝人事,修真悟空,置身傲僻,倦于逢迎,其他悉不關心矣。

    煩公為吾謝之。

    ”仁曰:“王司徒久聞先生深明術數,故遣小官再四拜懇。

    公乃忠正臣宰,特為國事求先生一決耳。

    慎毋固卻。

    ”洋見仁殷勤不已,乃同下山,望建康而來。

    一路無辭,不日船到石頭城。

    李仁引戴洋入見,王導乃整衣親自至門上候之,同上堂禮畢,導以病證飲食好惡細說一遍,問其何所從由。

    洋曰:“君侯本命在甲屬金,喜土畏火。

    若居火地,其疾難愈。

    今居石頭城中,金無所養,且石頭有火,金火相爍,本命不安,故有小疾。

    若能喬遷離此,病可立瘥。

    ”導聽其言,奏請徙入建業,居于東府,其疾果愈。

    導敬其高,使角朝中之事。

    洋曰:“但惟禁内軍馬,因為大将軍之變者,似乎過于太多。

    今事已定,一向未行除革,恐生怨也。

    其他形迹未露,不可妄言。

    國主目下有災,此是數然,慎勿道破。

    ”導力薦其入朝面君,授以重職。

    洋不願仕,懇求歸山。

    導從之,備重禮犒勞,以夫馬整座船送洋。

    洋盡還賜物,讨扁舟一葉,乘風而去。

    至七月初,帝有疾,王導入省,勸革禁衛,帝未聽。

    及不能起,乃召右衛将軍虞胤、左衛将軍卞聆、中衛主帥将軍南嶺王司馬宗入内,分付早晚把守宜嚴,以後宮各鎖鑰皆交與宗,使三人掌管。

    時有急事,庾亮夜中欲入視啟奏,見闼門封鎖,遣人呼司馬宗求鑰。

    宗叱使者曰:“此是汝家門戶也,何敢夜深而入?”使以其言白亮,亮不忿。

    次早入宮見帝,言宮闱内庭不宜時常兵戈森立,聳驚後妃,帝又不納。

    亮出,與衆文武道:“帝疾恐有不諱,殆似危笃矣。

    ”于是群臣鹹進問省,至闼不能入。

    亮疑宗、胤等有異謀,乃拉王導與五公五侯、溫峤、段琇等排闼而進,奏帝請黜宗等。

    值帝疾甚,即命西陽王司馬羕、丞相王導、尚書令卞壸與庾亮、郄鑒、溫峤、侍中陸華等十馀人近得前,囑付曰:“朕賴卿等扶助,得靖國難。

    十亢相與,共清中原,以雪仇恥。

    不幸修短,遇此危疾,其将奈何?今太子年幼,朕不能管,隻得托于卿等以共輔後事也。

    ”言訖,淚如雨下。

    群臣亦皆涕泣曰:“願陛下鬥轉星移,兇消吉迪,龍壽萬年,以副蒼生之望。

    使臣等少盡犬馬之勞,以恢弘中土。

    ”帝曰:“無能為也。

    天欲夭朕,人何可挽?弗負朕言為幸。

    ”因執太子之手,付與王導曰:“可相念祖父三世故舊,毋效兄敦之行,神靈亦感卿矣!”導聽帝言,汗流遍體,手足無措,以首叩地,泣拜俯伏曰:“臣荷先帝知遇,陛下恩宥,安敢不保終始,以竭驽鈍?若有少負,天神殛戮!”帝命扶起,喜而謝之。

    複謂溫峤、庾亮、卞壸等曰:“吾死之後,僚屬幸毋乖戾,褒進升黜,務有于公。

    諸文武不能一一叮咛,宜看朕面,各須盡心。

    ”言訖即崩。

    時年二十七歲,在位三年。

    帝有機舍敏決,故能以弱制強,剪除兇逆,克全大業。

    百官舉哀,殓葬于武平陵。

    太子司馬衍年方五歲,群臣扶其即位,欲議請太後臨朝稱制,專等大臣王導來至處分。

    導以有疾推不赴。

    卞壸正色言于朝曰:“王司徒非社稷之臣也。

    太行在殡,嗣皇未立,豈宰執告病之時?”王導聞之,乃即興疾入朝,親上玺绶于太後。

    後乃垂簾攝政,以王導總尚書府事,擢卞壸、庾亮共參輔翌,建号為鹹和元年,尊為顯宗成皇帝。

    大赦國内,其馀百官,皆由王導處分。

    導以帝幼新立,下诏文武俱照舊職莅事,待三年任滿,帝自佥升。

    朝中協然悅服。

    後人有詩論曰: 幼君初立事難诠,王導因推托疾言。

    卞枦不将辭正責,那得朝中衆協然。